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踝关节镜联合肌腱镜对踝源性拇长屈肌腱囊肿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万东东 袁伟健 +2 位作者 胡茂忠 夏群 鲍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29-834,共6页
目的探讨后路踝关节镜联合肌腱镜对踝源性拇长屈肌腱囊肿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6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后路踝关节镜联合拇长屈肌腱镜治疗的10例拇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4... 目的探讨后路踝关节镜联合肌腱镜对踝源性拇长屈肌腱囊肿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6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后路踝关节镜联合拇长屈肌腱镜治疗的10例拇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42.7岁(22~54岁),右侧6例,左侧4例。术前平均病程19.4个月(2~48个月),平均随访12.4个月(8~20个月)。术前完善足踝部MRI及踝关节腔造影证实拇趾囊肿来源与踝关节的关系。术中先于后路踝关节镜下行关节囊探查清理开放,再由拇长屈肌腱镜下行前足部分腱鞘清理切开。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均使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前足评分量表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同时记录术后复发、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前MRI均能全程追溯囊液信号经拇长屈肌腱延伸至踝关节后方,术中造影显示造影剂由踝关节后方溢至拇趾末端。术后随访患者AOFAS评分[M(Q_(1),Q_(3))]由术前的70.5(69.0,87.8)分升至100.0(85.8,100.0)分(P=0.002),VAS评分从术前的5.0(3.5,6.0)分降至术后的0.5(0.0,1.3)分(P<0.001)。所有患者至末次随访未出现感染、复发等并发症。结论后路踝关节镜联合肌腱镜微创技术能有效治疗踝源性拇长屈肌腱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趾 腱鞘囊肿 踝关节镜 肌腱镜 拇长屈肌腱
原文传递
血友病性关节炎行全膝置换术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英 鲍哲 +3 位作者 范猛 马乐 徐东明 姜文学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10例(14例膝),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术前及术后康复治疗计划,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个月通过测量关节活动度、...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10例(14例膝),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术前及术后康复治疗计划,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个月通过测量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0例患者康复治疗后伸膝角度、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 <0.05),屈膝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关节内出血、切口感染、假体松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并发症,且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均达优良标准(HSS评分>80分)。结论 在控制患者出血风险的前提下,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安全可行,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及患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血友病 膝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新鲜异体软骨移植修复髋关节损伤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鹏飞 范猛 +3 位作者 万彦林 鲍哲 马乐 姜文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介绍新鲜同种异体软骨移植修复髋关节损伤的手术技术与初步结果。[方法] 2019年3月~2019年5月,对3例股骨头和(或)髋臼骨缺损采用新鲜同种异体软骨移植技术修复,外科脱位暴露髋关节,清除损伤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将新鲜同种异体骨... [目的]介绍新鲜同种异体软骨移植修复髋关节损伤的手术技术与初步结果。[方法] 2019年3月~2019年5月,对3例股骨头和(或)髋臼骨缺损采用新鲜同种异体软骨移植技术修复,外科脱位暴露髋关节,清除损伤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将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制备成适合大小,嵌压固定于缺损处。[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卧床12周,非负重下下肢功能锻炼。术后6周髋关节屈曲活动度达110°。术后3~6个月,由部分负重逐步恢复完全负重行走。术后随访(10.67±1.15)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SF-12功能评分、心理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至末次随访时,影像检查显示移植物与宿主骨愈合,无移植物松动、移位及塌陷。[结论]新鲜异体软骨移植术是修复髋关节缺损的新方式,初步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骨软骨移植 股骨头坏死 软骨损伤
原文传递
内植静磁柱联合脉冲电磁场对骨组织修复作用的Micro-CT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鲍哲 范猛 +2 位作者 马乐 屈承端 姜文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8期1401-1404,1460,共5页
目的:以永磁体构建静磁柱体内植入物,应用Micro-CT技术,探索研究内植静磁柱联合脉冲电磁场对骨组织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兔24只建立右侧股骨髁骨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联合磁场组,脉冲电磁场组和对照组。联合磁场组自兔右侧股骨干... 目的:以永磁体构建静磁柱体内植入物,应用Micro-CT技术,探索研究内植静磁柱联合脉冲电磁场对骨组织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兔24只建立右侧股骨髁骨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联合磁场组,脉冲电磁场组和对照组。联合磁场组自兔右侧股骨干远端向髓内植入静磁柱,并联合施加体外脉冲电磁场(1 h/d);脉冲电磁场组及对照组均将无磁性钛合金棒植入右侧股骨干髓腔,同时,脉冲电磁场组于体外加载脉冲电磁场(1 h/d)。术后5周处死取材,应用Micro-CT对股骨远端样本进行扫描检测,并对骨缺损区域显微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分析。结果:与非磁场组相比,联合磁场组骨缺损区域骨小梁相对体积及数目明显增加(P均<0.05),骨小梁分离度下降(P<0.01)。与传统脉冲电磁场组相比,联合磁场组骨小梁数目增加(P<0.05),骨小梁分离度下降(P<0.01)。扫描及重建图像可见,联合磁场组骨缺损区域骨量增多,外侧皮质区愈合完整,骨小梁结构连续致密,具有更好的骨显微结构。结论:内植静磁柱与脉冲电磁场的联合磁场干预方式能够在早期获得更好的成骨修复能力,为磁场治疗相关骨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磁场 脉冲电磁场 联合磁场 骨缺损 MICRO-CT
原文传递
^(32)P胶体放射性滑膜切除术治疗血友病性滑膜炎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利 姜文学 +3 位作者 范猛 鲍哲 雷新玮 屈瑾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715-719,723,共6页
目的观察应用^(32)P胶体放射性滑膜切除术治疗血友病性滑膜炎患者治疗后疗效,了解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进行首次^(32)P胶体放射性滑膜切除术治疗的43例血友病性滑膜炎患者的45个病变关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前后关节出血次... 目的观察应用^(32)P胶体放射性滑膜切除术治疗血友病性滑膜炎患者治疗后疗效,了解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进行首次^(32)P胶体放射性滑膜切除术治疗的43例血友病性滑膜炎患者的45个病变关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前后关节出血次数、疼痛程度、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关节滑膜MRI检查及凝血因子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26~39个月[(32.48±3.73)个月],43例患者的45个关节的平均关节腔出血频率由治疗前(18.04±7.87)次/6个月减少到治疗后(5.13±4.50)次/6个月,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VAS评分为(1.68±1.22)分,较治疗前疼痛评分(4.64±1.63)分明显降低(P<0.05)。关节评分由治疗前的(10.08±2.12)分降低到术后的(5.76±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关节功能改善个数占比为40%,2个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其余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凝血因子单次用量较治疗前无变化,但由于出血次数减少,因此随访期间凝血因子应用总量减少。5个被选取的膝关节治疗后MRI可见滑膜厚度较治疗前均减少。结论 ^(32)P放射性滑膜切除术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操作简单,核素获得相对容易,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是一种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P胶体 放射性化膜切除术 血友病性滑膜炎 血友病 关节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