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肝癌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宽 鲍仲明 +4 位作者 周新宇 贾广宇 张斌 温泉 王人颢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HBx)蛋白对肝癌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肝肿瘤患者[20例肝细胞癌(简称肝癌)、10例肝脏良性肿瘤)]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HBx)蛋白对肝癌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肝肿瘤患者[20例肝细胞癌(简称肝癌)、10例肝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20例肝癌患者(均有HBV感染史)行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及10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均无HBV感染史)的瘤旁组织(瘤体包膜外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癌组织与瘤旁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rbB3)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组织与瘤旁组织中ErbB3蛋白和HBx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的肝癌细胞株HepG2和转染GFPHBx质粒的HepG2中ErbB3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RTPCR检测转染GFP质粒的HepG2和转染GFPHBx质粒的HepG2中ErbB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铺基质胶Transwell法检测HepG2侵袭能力,不铺基质胶Transwell法检测HepG2迁移能力。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bB3蛋白表达情况: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及10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的瘤旁组织中ErbB3蛋白平均光密度(MOD)相对值分别为2.54±1.33和0.99±0.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2, P〈0.05)。(2)Western blot检测ErbB3蛋白和HBx蛋白表达情况: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及 10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的瘤旁组织中ErbB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9±0.13和1.10±0.28,HBx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7±0.17和0,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9,19.486,P〈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ErbB3蛋白与HBx蛋白表达成正相关(r=0.637,P〈0.05)。(3)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HepG2中ErbB3蛋白表达及转录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 侵袭 迁移
原文传递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1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鲍仲明 张斌 +2 位作者 温泉 曹宽 王人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82-483,共2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1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5例,恶性113例。结果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1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5例,恶性113例。结果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各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胃十二指肠内镜为90.8%(69/76)、ERCP为92.3%(24/26)、MRCP为88.1%(37/42)、CT为68.7%(46/67)、B超为38.3%(41/107)。好发部位为十二指肠降部。良、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类型分别为腺瘤和腺癌。5例良性肿瘤均行手术切除,术后3年均健在。113例恶性肿瘤中,行手术治疗93例,术后3年生存率为45.2%(42/93);另外20例患者拒绝治疗,3年内患者均死亡。结论对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在临床工作中,需结合内镜、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早发现、早诊断。综合考虑患者基础情况及肿瘤生长情况,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 临床表现 诊断 病理
原文传递
间断缝合技术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斌 贾广宇 +2 位作者 鲍仲明 温泉 王人颢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24期3765-3766,共2页
目的探讨间断缝合技术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21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口采用间断缝合完毕再打... 目的探讨间断缝合技术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21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口采用间断缝合完毕再打结技术,随访1~9个月,观察术后近期及远期胆漏和胆管狭窄发生率。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微创手术。手术时间1.83~3.58 h,平均(3.00±0.78)h,出血量20~50 m L,术后住院时间8 d。未发生术后胆漏、胆管狭窄等。随访期间也未发生胆管狭窄,肝功能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间断缝合技术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胆漏、胆管狭窄发生率低等特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间断缝合
下载PDF
不同解剖入路预防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4
作者 鲍仲明 张华国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22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解剖入路预防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淮安市淮阴医院及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行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 目的研究不同解剖入路预防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淮安市淮阴医院及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行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5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行常规手术入路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胆囊三角V字型解剖入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中转开腹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体温、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WBC)、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间接胆红素(IBI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体温、AST、WBC、DBIL、ALT、IBIL、NEU%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胆囊三角V字型解剖入路,可减少手术时间与中转开腹率,降低手术胆道损伤、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字型解剖入路 腹腔镜 复杂胆囊切除术 胆道损伤
下载PDF
prolene线单层连续吻合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斌 鲍仲明 +2 位作者 贾广宇 温泉 王人颢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23期3557-3558,3561,共3页
目的 探讨prolene线单层连续吻合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行的13例患者(PPPD组)的临床资料,均采用4-0、5-0、4-0 prolene线单层连续缝合分别行胰肠吻合、胆肠吻... 目的 探讨prolene线单层连续吻合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行的13例患者(PPPD组)的临床资料,均采用4-0、5-0、4-0 prolene线单层连续缝合分别行胰肠吻合、胆肠吻合、肠肠吻合。另收集2013年2~11月行传统非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的13例患者(Whipple组)的临床资料,各吻合口均采用4-0薇乔线间断缝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病死率、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以及各吻合口完成时间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患者。PPPD组患者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7.69%(1/13),Whipple组为23.07%(3/13);PPPD组患者平均胰肠吻合时间、胆肠吻合时间、肠肠吻合时间分别为(18±4)、(15±3)、(15±4)min,无吻合口瘘发生;Whipple组平均胰肠吻合时间、胆肠吻合时间、胃肠吻合时间分别为(24±3)、(22±3)、(21±3)min,3例(23.07%)出现胰瘘。结论 prolene线单层连续吻合应用于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具有吻合时间短、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吻合术 外科 幽门 伤口愈合 胃排空
下载PDF
腹腔脏器转位伴胆管变异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报道
6
作者 鲍仲明 曹宽 +2 位作者 张斌 温泉 王人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25-525,共1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间断上腹部疼痛5年余、腹痛加重伴发热1 d"入院。患者于5年前开始出现间断上腹部疼痛,经对症治疗可缓解。患者1 d前腹痛加剧,伴发热(体温最高时39.2℃),无黄疸,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 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间断上腹部疼痛5年余、腹痛加重伴发热1 d"入院。患者于5年前开始出现间断上腹部疼痛,经对症治疗可缓解。患者1 d前腹痛加剧,伴发热(体温最高时39.2℃),无黄疸,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家族性内脏转位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转位 腹部疼痛 腹腔脏器 痛苦貌 族性 胆总管 胆囊壁 胆道镜探查 对症治疗 胆管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