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 被引量:20
1
作者 徐旭雯 谭德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临床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的方法检测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和TNFβ基因第一内含子252位的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临床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的方法检测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和TNFβ基因第一内含子252位的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s)在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中的分布频率,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TNFα浓度。结果5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CSHB)中TNF1/2基因型频率及TNF2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0例)(25%vs11.1%,P=0.028;12.5%vs5.6%,P=0.036)和慢性轻度乙型肝炎及无症状携带者(AsC)组(71例)(25%vs8.5%,P=0.011;12.5%vs4.2%,P=0.015),且CSHB患者中,TNF1/2杂合子的血清TNFα及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高于TNF1/1纯合子(P<0.05)。CSHB组与健康对照组的TNFβ2/2基因型及TNFβ2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患者及AsC组的TNFβ2/2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9.9%vs24.4%,P=0.043)和CSHB组(9.9%vs26.8%,P=0.043)。结论TNF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者的临床类型有关,可能为其宿主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乙型肝炎病毒(HBV) 肿瘤坏死因子(TNF) 慢性HBV感染者 TNF基因多态性 健康对照组 TNF-Α浓度 放射免疫法测定 TNF-Β 基因型频率 临床类型 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启动子区
原文传递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菌16S rRNA基因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聪智 谭德明 +4 位作者 吴英 周文红 刘国珍 刘安国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36-138,共3页
根据细菌16S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合成所有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及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共同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已知细菌13株,三对引物分别扩增的阳性率为100%,倍比稀释法能检出细菌的最低浓度为4CFU·... 根据细菌16S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合成所有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及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共同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已知细菌13株,三对引物分别扩增的阳性率为100%,倍比稀释法能检出细菌的最低浓度为4CFU·ml-1,同时检测临床样本40份,阳性率为675%(27/40),同期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5%(18/4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菌16SrRNA基因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 16SRRNA基因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内毒素和常用炎症指标结合MELD评分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23
3
作者 周青 谭德明 +2 位作者 易钊泉 郑宜翔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8-394,共7页
目的:结合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式(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内毒素和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 目的:结合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式(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内毒素和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对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24例,在入院24 h内测定其炎症指标、肝肾功能,进行MELD评分,并留取患者当日血清,集中测定内毒素、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n protein,CRP)。在所有病例出院后随访3个月,并根据他们的转归分为生存组(n=58)和死亡组(n=66)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24例患者中有66例死亡,58例生存。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MELD评分、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计数、CRP和PCT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ELD评分和PCT与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死亡与否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关系,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1.07,1.42和1.02(P<0.05),并且可以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概率。2)MELD评分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年龄和MELD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21(P<0.05),PCT和MELD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4(P<0.0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表明:MELD评分和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curve,AUC)较高,分别为0.91和0.77(P<0.01)。当MELD评分≥30.09分时,预测患者死亡正确率最高(82.26%),而单独使用PCT及联合PCT和MELD评分预测患者死亡正确率仅有75.00%。但MELD评分联合PCT评价患者预后的特异性高达100.00%,阳性预测值高达1.00。结论:内毒素和常用炎症指标(WBC,PMN,CRP)不是预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可靠指标。MELD评分与慢性重型肝炎预后明显相关,PCT和年龄均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结合MELD评分、PCT和年龄可以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个月内的死亡概率。PCT和MELD评分均对预测慢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式评分 慢性重型肝炎 预后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时肝损害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郑宜翔 马淑娟 +1 位作者 谭德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5-589,共5页
目的系统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不同免疫状态对发生肝损害的影响。方法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用计算机在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HBV携带者与非... 目的系统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不同免疫状态对发生肝损害的影响。方法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用计算机在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HBV携带者与非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发生的病例对照研究,辅以手工检索。共纳入7篇文献,对于纳入文献中的乙型肝炎患者进一步分为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与非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结核治疗进行比较分析。采用x^2检验和检验统计量,。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失安全系数对发表偏倚进行分析。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出现肝损害的危险性是非乙型肝炎患者的5.83倍(比值比为5.83,95%可信区间为4.27~7.95)。而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HBeAg阳性免疫耐受期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发生肝损害的危险性是HBeAg阴性非活动性HBV携带者的2.10倍(比值比为2.10,95%可信区间为1.47~2.99)。结论HBV感染是抗结核治疗时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相对其他免疫状态的乙型肝炎患者,其危险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抗结核 肝损害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内毒素诱导人巨噬细胞产生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秦爽 贺育兰 +2 位作者 杨静 肖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内毒素(LPS)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株U937细胞,体外经PMA(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诱导成熟后,设为5组:空白对照组、LPS组(给予40μg/mLLPS)、rhGH低剂量组(给...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内毒素(LPS)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株U937细胞,体外经PMA(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诱导成熟后,设为5组:空白对照组、LPS组(给予40μg/mLLPS)、rhGH低剂量组(给予2U/LrhGH+40μg/mLLPS)、rhGH中剂量组(给予4U/LrhGH+40μg/mLLPS)及rhGH高剂量组(给予8U/LrhGH+40μg/mLLP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结果经PMA分化成熟后的U937细胞在LPS诱导下,TNF-α、IL-1β的含量明显增加,LPS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hGH各组TNF-α、IL-1β的含量则明显下降,与LP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rhGH可抑制LPS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1β,故rhGH对LPS所致疾病如脓毒血症等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噬细胞 内毒素 重组人生长激素 TNF-Α IL-1Β
下载PDF
乙型肝炎标志物不同表达模式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被引量:13
6
作者 全俊 范学工 +5 位作者 胡国龄 谢建萍 谢玉桃 谭德明 李聪智 《肝脏》 2003年第2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标志物 表达模式 慢性乙型肝炎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徐旭雯 谭德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3-547,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对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对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D-GalN/LPS腹腔联合注射制造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治疗组小鼠于造模前4h,2h及造模同时予以G-CSF300μg/kg腹腔注射,观察小鼠24h存活率。造模后6h每组随机选择5只小鼠处死,观察肝组织损伤情况,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TanonGis3.73软件分析各组小鼠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小鼠24h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造模后6h治疗组小鼠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P<0.05),肝组织中TNF-α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L-6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G-CSF对D-GalN/LPS所致的小鼠急性肝衰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粒胞集落刺激因子 脂多糖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甘利欣治疗重度肝内胆汁郁积的疗效 被引量:9
8
作者 谢玉桃 谢建萍 +1 位作者 谭德明 《湖南医学》 1998年第3期137-139,共3页
为观察甘利欣抗肝内胆汁郁积的作用,对50例伴肝内胆汁郁积的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使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茵枝黄注射液治疗。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发现,在改善... 为观察甘利欣抗肝内胆汁郁积的作用,对50例伴肝内胆汁郁积的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使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茵枝黄注射液治疗。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发现,在改善皮肤瘙痒、降酶和清除与肝内胆汁郁积有关的生化参数方面,两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说明使用甘利欣治疗病毒性肝炎伴肝内胆汁郁积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内 肝汁郁积 药物疗法 甘利欣
下载PDF
245例发热待查病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青 谭德明 +5 位作者 谢玉桃 李聪智 徐旭雯 欧阳奕 易钊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245例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的病因构成、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住院且符合FUO诊断标准的24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245例FUO患者中,最... 目的探讨245例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的病因构成、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住院且符合FUO诊断标准的24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245例FUO患者中,最终明确诊断220例,确诊率为89.80%;出院时仍未明确诊断25例(10.20%)。220例确诊病例的病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158例(64.49%),其中细菌/真菌感染所占比率最高,达63.92%(101/158),结核病居第2位,占23.42%(37/158);结缔组织疾病33例(13.47%),成人斯蒂尔病所占比率最高,达60.61%(20/33);肿瘤性疾病22例(8.98%),其中淋巴瘤占59.09%(13/22);其他疾病7例(2.86%)。结论 FUO的病因诊断主要是感染性疾病,细菌/真菌感染是其中最主要病因;结缔组织疾病和肿瘤性疾病在FUO病因中也占重要地位。大多数FUO经仔细地体格检查和清晰的临床分析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可以得到确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感染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 肿瘤 结核 成人斯蒂尔病 淋巴瘤 诊断
下载PDF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英文) 被引量:10
10
作者 侯周华 谭德明 +6 位作者 刘国珍 谢玉桃 李聪智 谢建萍 刘征波 沙新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7-542,共6页
目的:调查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及抗真菌药物的疗效,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79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IFI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影像学、真菌学特征、抗真菌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 目的:调查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及抗真菌药物的疗效,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79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IFI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影像学、真菌学特征、抗真菌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氟康唑与伏立康唑抗真菌的疗效。结果:13例(16.5%)患者较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40例(50.6%)患者有侵入性操作史,61例(77.2%)使用过1~6种广谱抗生素。73例(92.4%)患者有发热,96.2%的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感染部位以肺部(31.6%)、肠道(26.2%)和口腔(14%)多见。70.9%患者可查到真菌,以白色念珠菌(40.9%)和曲霉菌(21.1%)为主。40%真菌性肺炎患者肺部CT可表现相对特异性的晕轮征和新月征。伏立康唑治疗IFI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康唑(71.4%vs.39.0%,P<0.05)。伏立康唑治疗肺部曲霉菌感染12例,有效8例,死亡4例,有效率66.7%。结论:大多数CSH患者并发IFI有高危因素。感染部位以肺部和肠道常见,菌种以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最为常见。伏立康唑的疗效好于氟康唑,可提高慢性重型肝炎并发IFI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侵袭性真菌感染 氟康唑 伏立康唑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NF-kBp65,VEGF和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颖琼 胡斌 +2 位作者 肖伟 周青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NF-kBp65,VEGF和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HCC组织,15例癌旁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NF-kBp65,VEGF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NF-kBp6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NF-kBp65,VEGF和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HCC组织,15例癌旁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NF-kBp65,VEGF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NF-kBp65,VEGF和MMP-9蛋白在HCC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80%,74%,71%)高于对照组(P<0.01)。NF-kBp65的表达与HCC的Edmondson分级有关,即在Edmondson分级Ⅲ-Ⅳ的癌细胞中NF-kBp65的表达强于Edmondson分级Ⅰ-Ⅱ的(P<0.05);有静脉浸润的HCC组织中NF-kBp65,VEGF和MMP-9的表达高于无静脉浸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F-kBp65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AFP水平无关(P>0.05);VEGF和MMP-9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AFP水平,HCC的Edmondson分级无关(P>0.05)。NF-kBp65的表达与VEGF和MMP-9呈正相关(rs1=0.579,P1<0.05;rs2=0.406,P2<0.05)。结论:NF-kBp65,VEGF和MMP-9过表达可能共同参与HCC的演进,联合检测NF-kBp65,VEGF和MMP-9可作为判断HCC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NF-KBP65 VEGF MMP-9
原文传递
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状况的分析(非条件Logistic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玉桃 胡国龄 +1 位作者 刘文恩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找出影响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情转归的危重征象,以供临床医生参考,予以及时处理,以达降低HFRS的病死率。方法: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96例危重型和102例非危重型HFRS的临床资料... 目的:找出影响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情转归的危重征象,以供临床医生参考,予以及时处理,以达降低HFRS的病死率。方法: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96例危重型和102例非危重型HFRS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外周血小板计数,意识改变,少尿期长短,消化道大出血和颅内出血对本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价值;未发现性别、年龄和入院时病程与病情轻重有关。结论:影响HFRS病情轻重的主要因素是其并发症。要阻断HFRS患者病情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尽最大可能纠正机体代谢失衡,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止腔道和颅内出血,预防继发感染,改善肾功能和强心利尿是降低危重型HFRS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LOGISTIC模型 多因素回归分析
下载PDF
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侯周华 谭德明 +4 位作者 谢玉桃 谢建萍 刘国珍 汪玲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824-826,共3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苦参碱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2例,以阿拓莫兰1.2g静脉滴注,疗程8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HBVDNA和HBe...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苦参碱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42例,以阿拓莫兰1.2g静脉滴注,疗程8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HBVDNA和HBeAg,同时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HBV复制指标HBeAg滴度、HBVDNA拷贝数下降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复制指标HBeAg、HBVDNA的转阴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AST、ALT、TBil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为有效的中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传染病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征波 谢玉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2070-2071,共2页
在本科98级传染病学的教学中,笔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教学组老师从思想上重视教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关键词 本科生 传染病学 教学
下载PDF
传染病学教学思路与探索 被引量:6
15
作者 谭德明 +3 位作者 范学工 谢玉桃 全俊 彭仕芳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2期222-224,共3页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微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及先进的影像学设备的迅速发展,对医学传染病临床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取决于人材的质量、结构和整体效能翻。因此,传染病影像学人材的...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微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及先进的影像学设备的迅速发展,对医学传染病临床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取决于人材的质量、结构和整体效能翻。因此,传染病影像学人材的培养应更强调“起点高、要求高、标准高”之目标,通过多年多媒体教学实践,结合传染病专业与现状提出几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教学 探索
下载PDF
178例伤寒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纪标 +5 位作者 欧阳颗 任培上 杨家芬 胡国龄 谢玉桃 翁绍纪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65-166,170,共3页
对178例伤寒的临床与细菌学进行了分析。发现极期稽留热占66.3%;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脾肿大占69.5%和60.5%;白细胞正常或降低占94.3%;嗜酸性粒细胞消失占66.3%;并发中毒性肝炎占47.1%,中毒性心肌... 对178例伤寒的临床与细菌学进行了分析。发现极期稽留热占66.3%;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脾肿大占69.5%和60.5%;白细胞正常或降低占94.3%;嗜酸性粒细胞消失占66.3%;并发中毒性肝炎占47.1%,中毒性心肌炎占22.4%,肠出血占19.7%。药敏结果表明:治疗伤寒以氟哌酸和氟嗪酸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药敏试验 药物疗法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伤寒沙门菌的防突变浓度测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国涛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6-278,共3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而成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但由于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出现了伤寒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度下降、甚至耐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主要是通过编码靶位基因突变,导致DNA旋转酶结构...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而成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但由于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出现了伤寒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度下降、甚至耐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主要是通过编码靶位基因突变,导致DNA旋转酶结构改变,使药物不能与酶-DNA复合物稳定结合,从而产生耐药。而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概念的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伤寒沙门菌 基因突变 浓度测定 prevention DNA旋转酶 防耐药突变浓度 DNA复合物
原文传递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追踪4年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聪智 谢玉挑 +2 位作者 刘双虎 谭德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3-33,35,共2页
该文追踪观察25例用α-干扰素治疗后复制指标转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年,至观察结束时,共有18例患者复制指标转阳(72%,18/25),其中1年内转阳者13例(72.2%,13/18)。感染时间在7年内转阳者为55.... 该文追踪观察25例用α-干扰素治疗后复制指标转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年,至观察结束时,共有18例患者复制指标转阳(72%,18/25),其中1年内转阳者13例(72.2%,13/18)。感染时间在7年内转阳者为55.5%(5/9),在7年以上转阳者为81.2%(13/16),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与使用干扰素类型无关,复发时均伴有ALT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乙型肝炎 Α干扰素 治疗
下载PDF
Lipo PGE_1治疗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玉桃 蒋孝华 +1 位作者 谭德明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 (LipoPGE1)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6例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3例。治疗组应用LipoPGE12 0 μg ,1次 /d;对照组用螺内酯 ( 40mg ,3次 /d)及呋赛米 ( 40mg,2次... 目的 :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 (LipoPGE1)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6例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3例。治疗组应用LipoPGE12 0 μg ,1次 /d;对照组用螺内酯 ( 40mg ,3次 /d)及呋赛米 ( 40mg,2次 /d) ,疗程均为 1 4d。 结果 :治疗组肌酐浓度治疗后显著降低 ( 1 95 .90±4 0 .96μmol/L降至 1 1 2 .4 2± 4 0 .69μmol/L ,P <0 .0 1 ) ,2 4h尿量显著增加 (由 4 76.1 5± 1 68.4 0ml增至 1 5 69.2 3± 776.89ml,P <0 .0 1 ) ,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对照组仅谷丙转氨酶治疗后有改善 ,其余指标均加重。治疗后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 )。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副作用、并发症及停药事件。结论 :LipoPGE1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 脂微球制剂 肝肾综合征 肝硬化 重型肝炎 治疗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FP的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全俊 范学工 +5 位作者 胡国龄 谢建萍 谢玉桃 谭德明 李聪智 《肝脏》 2007年第5期386-387,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血清AFP 血清甲胎蛋白 再生能力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 早期诊断 卵黄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