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永涛 佘远举 +2 位作者 马亮 熊建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6期621-622,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方法对2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单侧小关节交锁10例,双侧小关交锁16例)行前路复位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中无大血管、气管、食管、脊髓损伤。26例均获随访,... 目的探讨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脱位并关节突交锁。方法对2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单侧小关节交锁10例,双侧小关交锁16例)行前路复位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中无大血管、气管、食管、脊髓损伤。26例均获随访,时间5~6个月。患者复位良好,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结论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滑脱并关节突交锁疗效确切,术中只要掌握好复位技巧,能解决脱位和交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脱位 关节突交锁 前路
下载PDF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严重Pilon骨折 被引量:9
2
作者 熊健 佘远举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31-32,35,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21例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的手术方式治疗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21例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的手术方式治疗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5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0.9%。结论胫骨Pilon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手术治疗方式,可以获得较好效果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有限 内固定 PILON骨折
下载PDF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被引量:8
3
作者 熊健 佘远举 +1 位作者 许永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909-911,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于治疗的7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组组38例,应用大剂量的甲...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于治疗的7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组组38例,应用大剂量的甲强龙激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JOA神经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于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以及治疗12个月后的JOA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颈椎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 被引量:7
4
作者 马亮 许永涛 +2 位作者 佘远举 廖全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探讨带孔克氏针张力带联合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89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其中男50例,女39例;年龄18-76岁,平均48.5岁。均使用可吸收缝线及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结果8... 目的探讨带孔克氏针张力带联合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89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其中男50例,女39例;年龄18-76岁,平均48.5岁。均使用可吸收缝线及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结果89例经过12-36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89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时间为3.1个月,无骨折移位、关节僵硬、皮肤穿破等并发症。术后1年时按照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估,75例正常,14例接近正常,Lysholm评分为(93.29±4.02)分。结论可吸收缝线联合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术中副损伤少,血运破坏小,有效的固定,能够牢固维持术中恢复的解剖形状,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性髌骨骨折 带孔克氏针 张力带 可吸收缝线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不同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68例 被引量:7
5
作者 许永涛 李锋 +2 位作者 刘铁 陈安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不同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68例ACL损伤患者治疗方法。其中应用自体中1/3骨-髌韧带-骨移植物和界面螺钉固定26例(A组),男16例,女10例...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不同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68例ACL损伤患者治疗方法。其中应用自体中1/3骨-髌韧带-骨移植物和界面螺钉固定26例(A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16~45岁,平均26.4岁;左膝14例,右膝12例;损伤至手术时间1周~15个月,平均3.1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65.3±4.8分,IKDC主观评分43.5±5.2分。应用4股半腱肌腱内扣式钮扣钢板悬吊固定38例(B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13~48岁,平均24.6岁;左膝27例,右膝11例;损伤至手术时间1周~16个月,平均4.3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68.4±5.6分,IKDC主观评分41.4±6.2分。异体中1/3髌韧带界面螺钉固定4例(C组),男3例,女1例;年龄55~65岁;左膝3例,右膝1例;损伤至手术时间2周~28个月,平均7.3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60.3±6.7分,IKDC主观评分40.5±3.8分。结果患者获随访12~36个月,其中A组平均随访17.5个月,B组18.5个月,C组16.5个月。均未发现关节内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A组23例术后膝关节恢复至损伤前运动水平,未发生髌骨骨折;Lysholm评分95.1±4.3分,优18例,良5例,一般3例,优良率88.5%;IKDC评分93.7±3.8分,膝关节功能正常19例(73.1%),一般5例(19.2%),较差2例(7.7%)。B组33例术后膝关节恢复至损伤前运动水平;Lysholm评分93.0±5.9分,优28例,良5例,一般5例,优良率86.8%。IKDC评分95.7±4.7分,膝关节功能正常30例(78.9%),一般5例(13.2%),较差3例(7.9%)。C组4例术后膝关节均基本恢复至损伤前运动水平;Lysholm评分92.4±4.3分,优3例,良1例;IKDC评分94.8±3.6分,膝关节功能正常3例,一般1例,均未见明显关节积液。3组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评分优于术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髌腱-骨和股薄肌-半腱肌腱,是修复ACL的良好移植物。青少年骨骺未闭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髌韧带 半腱肌腱 异体移植 修复重建
下载PDF
钛合金重建钢板治疗肩胛骨骨折 被引量:6
6
作者 裴洪 佘远举 +1 位作者 熊健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钛合金重建钢板治疗肩胛骨骨折疗效。方法对2007-2009年的17例移位较为明显的肩胛骨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及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论所有病例均在术后进行10-24个月随访,骨折均已完全愈合,功能... 目的探讨钛合金重建钢板治疗肩胛骨骨折疗效。方法对2007-2009年的17例移位较为明显的肩胛骨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及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论所有病例均在术后进行10-24个月随访,骨折均已完全愈合,功能恢复按照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8%。结论在严格手术指征下切开复位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既可以缓解患者症状,也为患者早日进行功能锻炼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重建钢板 肩胛骨骨折
下载PDF
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4
7
作者 马亮 许永涛 +2 位作者 佘远举 廖全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8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locking-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按AO分型为B型和C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72例,采用掌侧入路,桡骨远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结...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locking-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按AO分型为B型和C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72例,采用掌侧入路,桡骨远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结果随访时间6~36月,平均15月,所有病例均或随访。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3.4%。放射学评价术后1年时骨折掌倾角和尺偏角分别为(9.5±2.1)°和(20.9±5.9)°,均未见桡骨短缩,关节面台阶均小于1mm。结论掌侧入路LCP治疗B、C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术中副损伤少,血运破坏小。能够牢固维持术中恢复的解剖形状,利于患肢早期的功能锻炼,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不稳定 锁定加压接骨板 掌侧入路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尚平 许永涛 +2 位作者 廖全明 佘远举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取非负重区软骨替代负重区病变软骨,探讨软骨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 对膝关节负重面软骨缺损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非负重面自体骨软骨移植,根据缺损大小选择不同大小的骨软骨移植物,术后行CPM功能锻炼1周,6周后负重行走。结果 术后随访... 目的取非负重区软骨替代负重区病变软骨,探讨软骨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 对膝关节负重面软骨缺损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非负重面自体骨软骨移植,根据缺损大小选择不同大小的骨软骨移植物,术后行CPM功能锻炼1周,6周后负重行走。结果 术后随访3~24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复查MRI示原软骨缺损区软骨表面光滑,移植物位置良好。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效果良好,创伤小,避免同种异体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及疾病的传播,是修复软骨缺损的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移植 自体骨 关节镜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与多向分化的能力 被引量:3
9
作者 许永涛 李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195-4198,共4页
背景:生理条件下机体内多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不明显,然而在一定刺激下可表现出旺盛的有丝分裂活动,具有很强的增殖倍增能力,且体外实验表明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目的:进一步验证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与多... 背景:生理条件下机体内多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不明显,然而在一定刺激下可表现出旺盛的有丝分裂活动,具有很强的增殖倍增能力,且体外实验表明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目的:进一步验证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与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全骨髓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筛选法进行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征,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组化法对细胞表面干细胞标志CD44进行鉴定。取传至第4代细胞,分别用成骨、成软骨、成脂肪和成神经诱导剂予以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油红O染色、NeuN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化能力鉴定。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或多边形,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群体倍增时间约为31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2周后出现钙盐沉积,成软骨诱导培养2周后Ⅱ型胶原检测呈阳性,成脂肪诱导培养2周后在细胞的胞浆内充满大量红色脂肪滴,成神经诱导6h后细胞出现突起,类似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纤维,NeuN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表明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能力旺盛,可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壁筛选法 增殖 诱导 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干扰素应答因子1对不同p53状态骨肉瘤凋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健 陈廖斌 +2 位作者 余远举 许永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5-837,共3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应答因子1(IRF-1)基因对不同p53状态骨肉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u20s(p53^+/+)和Saos2(p53^-/-)骨肉瘤细胞作为研究模型,用不同剂量阿霉素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IRF-1表达的变化。进... 目的观察干扰素应答因子1(IRF-1)基因对不同p53状态骨肉瘤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利用u20s(p53^+/+)和Saos2(p53^-/-)骨肉瘤细胞作为研究模型,用不同剂量阿霉素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IRF-1表达的变化。进一步通过过表达IRF-1基因或敲除IRF-1基因,检测其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IRF-1对p53下游靶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和p21的调节作用。结果不同剂量阿霉素处理U20S和Saos2后,Westernblot结果显示IRF-1的表达明显增高。进一步过表达IRF-1后,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干涉IRF-1基因后,全量LDH检测细胞死亡率则明显降低(P〈0.05)。RT-qPCR检测显示,IRF-1对p53下游靶基因bax和p21在p53^-/-SaOS-2细胞中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而对于p53^+/+U20S中的作用并不明显(P〉0.05)。结论IRF-1可通过调节p53下游靶基因bax和p21的表达,从而显著促进阿霉素诱导的骨肉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应答因子1 骨肉瘤细胞 P53 凋亡
原文传递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亮 许永涛 +1 位作者 王志贵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9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对1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所有的病人在俯卧位全麻下进行,均采用后正中手术入路。结果:术...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对1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所有的病人在俯卧位全麻下进行,均采用后正中手术入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创口感染和窦道形成,术后1~2周胸背部疼痛基本缓解,术后6~8周血沉基本正常。19例患者中,Frankel分级分别提升为:A级2例,B级4例,C级4例,D级9例。术前Cobb’s角19~55°,平均35.6°。1年后随访平均13.1°。内固定未出现松动、断裂、脱出等并发症。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有效的完成病灶清除,重建脊柱稳定性,有效的恢复胸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纠正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后路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腰椎滑脱29例手术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永涛 尚平 +4 位作者 邹德威 王志贵 廖全明 佘远举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38-239,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对 2 9例腰椎滑脱患者应用RF Ⅱ或SR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 ,神经根管松解 ,10例行横突间条状植骨、11例行自体髂骨块椎体间植骨、8例置入椎间融合器。观察其复位、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对 2 9例腰椎滑脱患者应用RF Ⅱ或SR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 ,神经根管松解 ,10例行横突间条状植骨、11例行自体髂骨块椎体间植骨、8例置入椎间融合器。观察其复位、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有改善 ,滑脱椎体得到了完全复位 ,术后 6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 1例行横突间植骨患者有内固定物松动、退钉现象。结论 RF Ⅱ、SRS复位效果肯定 ,椎体间自体髂骨块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滑脱 融合 椎弓根螺钉系统 手术治疗方式
下载PDF
HLA—B27检测与强直性脊柱炎
13
作者 欧阳耀灵 王昌富 +1 位作者 张平安 《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 2005年第5期261-262,共2页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是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为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是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为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检测血液中HLA—B27基因可早期诊断AS,及时正确治疗以降低致残率。传统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易导致临床误判或漏诊。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本地区231例疑似AS患者进行了HLA-1327检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含量检测 鉴别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50例膝关节镜检与手术的分析
14
作者 尚平 +5 位作者 廖全民 孙之煜 罗刚 王志贵 佘远举 吴昌金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膝关节镜 诊断 手术 镜检 损伤 常见 关节功能障碍 困难 复杂 情况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1例
15
作者 裴洪 佘远举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9年第4期129-130,共2页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1例患者临床资料(25膝),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其中优为18例,良5例,优良率为...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治疗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1例患者临床资料(25膝),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其中优为18例,良5例,优良率为92%。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切实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骨性关节炎 HSS膝关节评分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26例
16
作者 熊健 佘远举 +1 位作者 许永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9年第4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6例损伤创面,切取皮瓣最大面积20cm×11cm,皮瓣最上端切取至腘窝下缘,旋转点最低在外踝尖...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6例损伤创面,切取皮瓣最大面积20cm×11cm,皮瓣最上端切取至腘窝下缘,旋转点最低在外踝尖上4cm。结果:术后2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所有患者均获4~8个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6~10mm。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皮肤质量较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足部创伤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腰椎滑脱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17
作者 刘军 +1 位作者 廖全明 王克军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失败原因。方法:分析33例手术失败的病例资料,包括内固定方式、植骨方式及术后康复训练的时机。结果:不适当的内固定及植骨导致手术失败;术后康复训练过早导致内固定失败、植骨不融合。结论:经椎弓根... 目的:探讨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失败原因。方法:分析33例手术失败的病例资料,包括内固定方式、植骨方式及术后康复训练的时机。结果:不适当的内固定及植骨导致手术失败;术后康复训练过早导致内固定失败、植骨不融合。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后路或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正确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手术 再骨脱 原因
下载PDF
Vigor颈椎融合器在颈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志贵 +1 位作者 吴昌金 张皓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型颈椎病椎体融合效果。方法:对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并脊髓损伤共21个椎间隙,行颈前路减压、应用Vigor颈椎融合器行椎间融合。结果:15例患者于术后第1天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2月内融合椎体... 目的:观察颈椎融合器治疗颈椎型颈椎病椎体融合效果。方法:对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并脊髓损伤共21个椎间隙,行颈前路减压、应用Vigor颈椎融合器行椎间融合。结果:15例患者于术后第1天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2月内融合椎体无畸形,融合器无移动。结论:Vigor颈椎融合器可作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应用 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融合效果 脊髓损伤 治疗 患者
下载PDF
截骨矫形“∩”形钉内固定治疗关节畸形55例
19
作者 许永涛 王志贵 +1 位作者 尚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4期439-440,共2页
目的 探讨肘、膝、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治疗方式。方法 对 5 5例 8~ 16岁的关节内、外翻畸形患儿 (肘关节 30例 ,膝 15例 ,踝 10例 ) ,采用肘外侧切口 ,踝、膝内外侧切口 ,截骨矫形 ,1枚或 2枚“∩”形钉内固定治疗 ,术后石膏托外固... 目的 探讨肘、膝、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治疗方式。方法 对 5 5例 8~ 16岁的关节内、外翻畸形患儿 (肘关节 30例 ,膝 15例 ,踝 10例 ) ,采用肘外侧切口 ,踝、膝内外侧切口 ,截骨矫形 ,1枚或 2枚“∩”形钉内固定治疗 ,术后石膏托外固定 4周。结果 随访 5 0例 ,随访时间 3~ 2 4个月 ,截骨均达到骨性愈合 ,无一例发生感染 ,内固定松动。临床疗效优 4 8例 (96 % ) ,良 2例 (4% )。结论 用“∩”形钉作为截骨矫形内固定材料 ,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效果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钉 截骨 内固定 关节畸形
下载PDF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亮 许永涛 +2 位作者 佘远举 王志贵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0期154-156,28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70~85岁,平均年龄75.5岁。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Ⅲ型...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70~85岁,平均年龄75.5岁。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Ⅲ型6例,Ⅳ型8例,V型2例。所有病例在完善详细的术前准备后行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型半髋人工关节置换,其中骨水泥型10例,生物型6例。结果:手术时间为55~90min,平均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为380ml;术后16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切口一期愈合。未发生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脂肪栓塞、褥疮、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6d。术后1月开始自主负重行走,随访1年至3年,随访期间未见假体松动、脱位、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半年Harris评分,优(90~100分)8例,良(80~89分)6例,可(70~79分)2例,差(70分以下)0例,优良率87.5%。结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可以早日恢复患肢功能,大大降低卧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生活护理负担,减少病死率,是一种良好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患者 半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