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汉旭 +3 位作者 周俊德 张昌林 李晓君 林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61-86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8月,查找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的12个RCTs,共83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率优于其他疗法[RR=1.10,95%CI(1.03,1.16),P=0.002];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愈率优于其他疗法[RR=1.59,95%CI(1.30,1.95),P<0.000 05];穴位埋线组的复发率低于常规治疗组[RR=0.49,95%CI(0.27,0.86),P=0.01];描述性分析显示穴位埋线组较常规疗法组有更少的不良反应。【结论】与常规抗组胺药和常规针灸及中药相比,穴位埋线有更好的治愈率和有效率,且对降低复发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纳入的研究存在较大的偏倚风险,证据强度较低,当前的证据尚不能完全用于临床,其疗效优势和安全性仍需要通过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穴位埋线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近20年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登承 +3 位作者 曹学伟 周建伟 孙赫 李泽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202-3209,共8页
背景:近20年,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领域的研究逐年增多,而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缺乏计量分析研究来了解此领域的发展趋势。目的:基于知识图谱的方法,了解中国近20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研究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并探索该领域的研... 背景:近20年,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领域的研究逐年增多,而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缺乏计量分析研究来了解此领域的发展趋势。目的:基于知识图谱的方法,了解中国近20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研究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并探索该领域的研究前沿。方法:以2000至2019年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年度发文量、期刊分布、基金分布和被引频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机构和作者进行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及聚类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与结论:①近20年,中国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的研究热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家级基金资助的文献逐渐增加,外文发文量也增长迅速,高质量的研究不断出现;②该领域以基础研究为主,探讨中医药治疗软骨疾病的作用机制,主要代表药物为补肾、活血和柔肝中药等,其中补肾法是治疗软骨疾病的主要疗法;③作者和机构虽然有开展一定的合作,但仍存在研究力量较分散、跨区域合作相对不足、缺乏影响力大的团队或领军人物等问题,如戴七一团队主要研究揉髌手法和逍遥散对软骨的影响,李荣亨团队主要研究复元胶囊对骨关节炎软骨影响等;③根据研究热点的变化可分为2000至2005年的早期中西医结合防治软骨疾病的探索阶段,2006至2013年的中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动物和细胞实验阶段,2014至2019年的中医针灸特色技术作用机制研究和中药与组织工程结合运用阶段;④而关于该领域的研究前沿,文章预测未来将在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等微观领域和组织工程软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等再生医学领域开展更多研究,而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合作成果将不断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中药 组织工程 CITESPACE 骨性关节炎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近10年中药大黄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梓鸿 +5 位作者 赖芳 韩云 吴洁柔 莫蕾 刘文婷 王琴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近10年中药大黄的研究状况,挖掘其合作网络和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2011—2020年收录的与大黄相关的文献,...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近10年中药大黄的研究状况,挖掘其合作网络和研究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2011—2020年收录的与大黄相关的文献,并导入NoteExpress软件进行查重、筛选和格式转换后导出题录。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作者、机构及关键词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突现分析,并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9258篇文献,年均发文量为925.8篇,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存在多个作者合作群,但作者间联系不够紧密。主要研究机构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等,机构间合作密度较低,跨区域合作较少。关键词分析得到11簇关键词聚类和25个突现关键词,主要研究热点为大黄化学成分的含量检测、提取及药理作用分析,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慢性肾衰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疾病及改善便秘、腹胀等症状的临床研究,名医经验和古籍方药规律的总结,以及大黄抗氧化应激等机制的探讨。结论:中药大黄的研究领域已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趋势,但机构及研究团队间的合作较为松散。对名医古籍的数据挖掘,以及大黄的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或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下载PDF
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荣海 +3 位作者 王慧敏 李嘉晖 黄俊霖 陈培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8-90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采用改良Jadad量表及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采用改良Jadad量表及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 Man5.3及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13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疗效方面,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在治疗12个月后[SMD=0.96,95%CI(0.03,1.90),P=0.04]、24个月后[SMD=1.70,95%CI(0.30,3.11),P=0.02],股骨颈BMD在治疗12个月后[SMD=0.34,95%CI(0.19,0.50),P<0.0001],VAS评分[MD=-0.76,95%CI(-0.93,-0.58),P<0.000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D=-10.48,95%CI(-11.38,-9.58),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治疗效果优于阿仑膦酸钠。在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RR=1.79,95%CI(1.41,2.28),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唑来膦酸安全性小于阿仑膦酸钠。结论与阿仑膦酸钠相比,唑来膦酸在治疗后期能明显提高患者腰椎、股骨颈BMD,有效降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而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阿仑膦酸钠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曾宪中 +3 位作者 曹学伟 杨伟铭 王志科 邱文聪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8期154-159,184,共7页
目的:分析近10年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研究现状,挖掘其合作网络、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2011-2020年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文文献,利用Note ExpressV软件查重、筛选、格式转换... 目的:分析近10年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研究现状,挖掘其合作网络、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2011-2020年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文文献,利用Note ExpressV软件查重、筛选、格式转换并导出,通过Excel 2013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CiteSpace5.7.R1对纳入文献进行作者、机构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突现分析,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最终纳入4520篇文献,年均发文量452篇,年发文量相对稳定。机构发文量以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占比高,主要研究机构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参与发文的基层医疗机构占1/3,但基层机构总发文量仅占1/5。存在多个机构和作者合作群,但合作群间联系不够紧密。分析获得9个关键词聚类和25个突现关键词,中医外治法治疗KOA的研究主要围绕针灸、推拿、温针灸治疗KOA的临床疗效展开,并随时间推移出现不同的研究热点;针对中医外治法治疗KOA探索其治疗机制并开展更为客观、科学的疗效评价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KOA这一领域已形成多个研究力量、多种中医外治法共同发展的趋势,但跨机构、跨地区合作不足,且科研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疗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类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医外治法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牛膝治疗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赫 +3 位作者 曹学伟 徐逸生 李春花 吴柯柯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52-1060,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牛膝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先通过TCMSP、Batman-TCM、DrugBank数据库及手工检索获得牛膝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然后与从Drugbank等6个数据库挖掘的骨关节炎疾病...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牛膝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先通过TCMSP、Batman-TCM、DrugBank数据库及手工检索获得牛膝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然后与从Drugbank等6个数据库挖掘的骨关节炎疾病靶点匹配,经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拓扑学分析,再分别用ClueGO和R软件包clusterProfiler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 4.2和PyRx软件对活性成分和主要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22个牛膝潜在活性成分和203个靶蛋白,收集到205个骨关节炎疾病靶点,得到29个牛膝治疗骨关节炎的关键靶点。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牛膝治疗骨关节炎涉及趋化因子代谢、吞噬作用调节等多个生物过程,以及涉及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炎症反应等多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提示牛膝治疗骨关节炎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IL6、PTGS2、VEGFA、TNF、TP53有良好的亲和力。结论牛膝治疗骨关节炎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牛膝可能通过多条通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与目前牛膝治疗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牛膝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松解与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邱文聪 +1 位作者 曹学伟 黄登承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下松解与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比较麻醉下手法松解与关节镜下松解治疗冻结肩的...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下松解与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比较麻醉下手法松解与关节镜下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对照试验。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结果纳入8篇文献,包括3篇随机对照试验,5篇非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345例,关节镜组479例,手法松解组86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关节镜组治疗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低于手法松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镜组与手法松解组在治疗后3、12个月疼痛VAS评分,治疗后3、6个月肩关节前屈范围、肩关节外旋范围、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治疗后肩关节JOA评分,以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松解与麻醉下手法松解均可有效改善冻结肩患者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这两种治疗方法在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风险方面未见明显差异。考虑到关节镜下松解费用更高且技术难度更大,推荐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同时可能需要重新归纳关节镜下松解治疗冻结肩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手法松解 关节镜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3D打印模型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建伟 +2 位作者 周俊德 吴炳鑫 陈海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58-66,共9页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辅助THA对比传统THA治疗成人D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NKI、WanFang Data、CBM、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1年3月关于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辅助全髋关节置换...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辅助THA对比传统THA治疗成人D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NKI、WanFang Data、CBM、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1年3月关于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整理数据及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并通过制作漏斗图的方式评价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含5个随机对照研究和8个非随机对照研究。各研究基线一致,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辅助THA治疗成人DDH比传统THA的术中出血量更少[SMD=-1.44,95%CI(-2.13,-0.75),P<0.0001],手术时间更短[SMD=-0.75,95%CI(-1.24,-0.27),P=0.002],术后引流量更少[SMD=-2.31,95%CI(-3.31,-1.31),P<0.00001]。相比于传统THA,3D打印模型辅助THA术后前倾角、外展角与术前设计的偏差更小[SMD=-1.51,95%CI(-2.47,-0.54),P=0.002]、[SMD=-2.48,95%CI(-3.41,-1.56),P<0.00001]。同时,在随访中,3D打印模型辅助THA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术后Harris评分[SMD=0.34,95%CI(0.10,0.57),P=0.005]和更大的术后髋关节外展角[SMD=0.48,95%CI(0.08,0.88),P=0.02]。漏斗图表明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3D打印模型辅助THA在协助术前规划、指导术中定位及假体选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于传统THA手术,可提高术中假体安放的精准度,并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因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有限,目前结果仍需开展更多同质、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全髋关节置换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META分析
下载PDF
距骨骨软骨损伤外科治疗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毅 何剑波 +2 位作者 肖志峰 李小初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48-54,共7页
距骨骨软骨损伤病因较为复杂,诊断上需结合症状、体征、X线片、CT扫描和MRI平扫等手段来明确,影像学特征对选择治疗方法和评估预后有帮助。针对急性骨软骨损伤后出现机械性症状和经过3~6个月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手... 距骨骨软骨损伤病因较为复杂,诊断上需结合症状、体征、X线片、CT扫描和MRI平扫等手段来明确,影像学特征对选择治疗方法和评估预后有帮助。针对急性骨软骨损伤后出现机械性症状和经过3~6个月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金标准是采用微骨折治疗小于1.5 cm^(2)的损伤,修复、替代和再生治疗应用于难治性损伤或范围较大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损伤 距骨 外科治疗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震 李泽晖 +5 位作者 孙赫 曾宪中 王小超 万超 曹学伟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1093-1098,共6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进行性和退行性关节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千万计的中老年患者[1]。其主要特征包括关节软骨退化、软骨下骨增厚、滑膜炎症和骨赘形成,主要症状是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1-2]。它不仅...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进行性和退行性关节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千万计的中老年患者[1]。其主要特征包括关节软骨退化、软骨下骨增厚、滑膜炎症和骨赘形成,主要症状是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1-2]。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3]。近年研究对OA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关注,揭示了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调节软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平衡方面的潜在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社会经济负担 软骨下骨 中老年患者 滑膜炎症 非编码RNA 软骨细胞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基于WOS数据库巨大肩袖撕裂全球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立连 卢明峰 +4 位作者 何利雷 许挺 邢基斯 王昌兵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目的基于核心合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并探讨巨大肩袖撕裂全球研究现状与热点,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WOS数据库,获得巨大肩袖撕裂为主题的相关研究文献,经过对数据筛选提炼,首先对纳入文献进... 目的基于核心合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并探讨巨大肩袖撕裂全球研究现状与热点,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WOS数据库,获得巨大肩袖撕裂为主题的相关研究文献,经过对数据筛选提炼,首先对纳入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再运用CiteSpace 5.7.R1可视化软件对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及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有1161篇施引文献和12044篇被引文献纳入分析,时间跨度从1994~2020年,巨大肩袖撕裂领域研究文献持续增加,近5年的发表文献量占比接近1/3。《肩肘外科杂志》《关节镜-关节镜及相关外科杂志》和《美国运动医学杂志》是刊载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杂志。欧美在巨大肩袖撕裂研究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但是国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并不密切。关键词分析获得11个聚类,排在前面的主要关键词有repair、integrity、tendon、muscle和follow up,这一领域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是一直关注的研究方向。引文分析共得到13个聚类,分别反映不同时间的研究现状。结论该领域近27年的研究经历手术治疗初步阶段,关节镜技术的成熟和运用的普及阶段,以及手术技术改进、基础和临床深入研究阶段。目前研究集中在巨大肩袖撕裂的手术治疗策略、手术的长期疗效以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未来在解决巨大肩袖撕裂上将有更多手术技术和手术材料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肩袖撕裂 研究现状 研究热点 CITESPACE Web of science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燎灸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瘢痕增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宪中 赵金龙 +3 位作者 李泽晖 徐逸生 曹学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17-121,共5页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联合燎灸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瘢痕增生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常规术后消炎镇痛、预防血栓、功能锻炼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联合燎灸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瘢痕增生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常规术后消炎镇痛、预防血栓、功能锻炼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联合燎灸,1周1次。2组均连续治疗4周,随访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4周及随访时温哥华瘢痕评分、静息与活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4周及随访时温哥华瘢痕评分、静息VAS评分、活动VAS评分、WOMAC评分及膝关节ROM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2、4周及随访时温哥华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治疗4周及随访时静息VAS评分、活动VAS评分、WOM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2组治疗2、4周及随访时膝关节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联合燎灸可明显改善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瘢痕增生状态,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燎灸 全膝关节置换术 瘢痕增生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衬板对研磨体分级机理的初步探讨
13
作者 孙冠枫 罗海荣 《新世纪水泥导报》 CAS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角螺旋衬板的螺旋角与磨机回转方相相同时,研磨体有明显的正向分级现象,反之,有明显的反分级现象。研磨体的反分级现象导致磨机不能正常生产,细度难以控制。曲面锥形分级衬板也可彻底消除研磨体的反分级现象。采用锥形分级衬板进行改造... 角螺旋衬板的螺旋角与磨机回转方相相同时,研磨体有明显的正向分级现象,反之,有明显的反分级现象。研磨体的反分级现象导致磨机不能正常生产,细度难以控制。曲面锥形分级衬板也可彻底消除研磨体的反分级现象。采用锥形分级衬板进行改造,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磨体 衬板 磨机 锥形 分级机 机理 细度 螺旋角 曲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