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泡桐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及其体外植株再生 被引量:25
1
作者 范国强 真真 杨志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90,共8页
【目的】用秋水仙素诱导出南方泡桐同源四倍体,建立其体外植株高效再生系统,为泡桐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以二倍体南方泡桐幼苗叶片为外植体,预培养泡桐不同时间(0,8,16 d)后,置于含不同质量浓度(5,10,20 mg/L)秋水仙素的固液... 【目的】用秋水仙素诱导出南方泡桐同源四倍体,建立其体外植株高效再生系统,为泡桐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以二倍体南方泡桐幼苗叶片为外植体,预培养泡桐不同时间(0,8,16 d)后,置于含不同质量浓度(5,10,20 mg/L)秋水仙素的固液双层培养基上处理泡桐不同时间(24,48,72 h),以诱导其同源四倍体植株,并通过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和叶片单细胞DNA相对含量的测定,进行变异植株的倍性分析;同时,以其四倍体叶片、茎段和叶柄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植物激素不同质量浓度的组合培养基,筛选建立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的最适培养基。【结果】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南方泡桐同源四倍体诱导率影响显著,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影响不显著;在含10 mg/L秋水仙素的MS培养基上处理72 h,未经预培养叶片的四倍体诱导率高达18.8%;同源四倍体幼苗叶片较二倍体大而且厚,叶片单气孔器变大,孔密度变小,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POD活性降低。MS+0.1mg/L NAA+8 mg/L BA、MS+0.3 mg/L NAA+12 mg/L BA和1/2 MS分别是其愈伤组织诱导、芽诱导和根诱导的适宜培养基。【结论】诱导获得了南方泡桐同源四倍体,建立了同源四倍体南方泡桐的体外植株再生系统;叶片是同源四倍体南方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泡桐 秋水仙素 同源四倍体 体外植株再生
下载PDF
豫杂一号泡桐体细胞同源四倍体诱导及其体外植株再生 被引量:24
2
作者 范国强 翟晓巧 +1 位作者 真真 杨志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26,共5页
在含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固液双层培养基上,以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豫杂一号泡桐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同时建立了其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豫杂一号泡桐同源四倍体诱导率影响显著,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影响不... 在含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固液双层培养基上,以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了豫杂一号泡桐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同时建立了其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豫杂一号泡桐同源四倍体诱导率影响显著,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影响不显著。在含20 mg.L-1秋水仙素MS培养基上处理48 h,未经预培养叶片四倍体诱导率最高达21.2%。同源四倍体幼苗叶片及其单气孔器较二倍体变大,气孔密度变小,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POD活性降低。此外,叶片是同源四倍体豫杂一号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MS+0.5 mg.L-1NAA+16 mg.L-1BA和1/2MS+0.1 mg.L-1NAA分别是其芽诱导和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杂一号泡桐 秋水仙素 同源四倍体 诱导 体外植株再生
下载PDF
同源四倍体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系统建立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志清 范国强 +2 位作者 曹艳春 真真 刘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同源四倍体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幼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NAA 0.3 mg.L-1+BA 8 mg.L-1和MS+NAA 0.1 mg.L-1+BA 10 mg.L-1;愈伤组织芽诱... 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同源四倍体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幼苗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NAA 0.3 mg.L-1+BA 8 mg.L-1和MS+NAA 0.1 mg.L-1+BA 10 mg.L-1;愈伤组织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NAA 0.7 mg.L-1+BA 14mg.L-1和MS+NAA 0.1 mg.L-1+BA 12 mg.L-1;幼芽生根的最适培养基皆为1/2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四倍体 体外植株再生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12个成分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佳寅 张小平 +5 位作者 方梦婷 张子雯 叶春颖 姬翔宇 真真 詹淑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7484-7492,共9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注射液中12个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with a single-marker,QAMS)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人参皂苷Rb;为参照物,建立其它11个成分人参皂苷Rg;、Re、Rf、Rb;、Rh;、Rc、Rb;、...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注射液中12个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with a single-marker,QAMS)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人参皂苷Rb;为参照物,建立其它11个成分人参皂苷Rg;、Re、Rf、Rb;、Rh;、Rc、Rb;、Rb;、Rd、20(S)-Rg;及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醇乙的相对校正因子(f;),并对f;进行耐用性考察。采用外标法和QAMS法测定生脉注射液中12个成分含量,比较两者的差异,验证QAMS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各个成分的f;重复性良好,对14份生脉注射液样品运用QAMS法和外标法得到的各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RSD<3%);不同厂家、不同批号之间的成分含量差异较大。14份样品中12个成分人参皂苷Rg;、Re、Rf、Rb;、Rh;、Rc、Rb;、Rb;、Rd、20(S)-Rg;及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醇乙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3.3~141.9、85.9~183.2、34.6~64.4、137.0~316.4、47.2~99.1、84.6~235.0、60.9~147.9、9.5~28.7、32.2~117.2、17.4~34.7、9.8~23.9和2.0~8.7μg/mL。结论所建立的QAMS法准确性高,可用于生脉注射液多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为生脉注射液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一测多评 人参皂苷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醇乙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口服奈玛特韦与利托那韦组合用药治疗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例 被引量:9
5
作者 石双 董娜 +9 位作者 丁颖 王超 袁浪 方永双 王冰洁 牛艳华 真真 蒲田 董晓艳 陆权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总结奈玛特韦与利托那韦组合用药(商品名Paxlovid)治疗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经验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定点医院)2022年5月1日至6月1日使用Paxlovid治疗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目的总结奈玛特韦与利托那韦组合用药(商品名Paxlovid)治疗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经验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定点医院)2022年5月1日至6月1日使用Paxlovid治疗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及临床转归,动态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观察用药期间相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分别为12、14、17岁。3例患儿均为存在基础疾病且有发展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的轻型病例,均有高热、咽痛及干咳等症状。3例患儿均在病程第3天予以Paxlovid口服,用药后1~2 d临床症状消失,2~4 d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转阴。其中1例用药期间出现少许皮疹,但停药后消退未再反复,3例均未见胃肠道,神经系统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3例患儿在出院后3个月均未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综合征相关临床表现。结论Paxlovid在3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治疗有效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奈玛特韦 利托那韦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储层特征及成岩相定量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真真 朱善瑜 王学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12519-12528,共10页
综合铸体薄片、物性特征、岩心相等资料,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成岩相类型的划分;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有利成岩相,以优势成岩相为主要依据,对区内有利储层成岩相带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结果... 综合铸体薄片、物性特征、岩心相等资料,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成岩相类型的划分;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有利成岩相,以优势成岩相为主要依据,对区内有利储层成岩相带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受成岩作用影响,研究区长8段储层可划分出4类成岩相,分别为杂基充填相(致密非储层)、碳酸盐胶结相(致密非储层)、绿泥石膜相(优质储层)和溶蚀相(相对优质储层)。孔隙演化规律的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优选出绿泥石膜相为研究区最有利成岩相。此外,平面成岩相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有利成岩相带在平面上连续性好,分布区域较广,整体呈条带状分布于西北部环县地区和东南部合水地区,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长8段 储层特征 定量分析 成岩相
下载PDF
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特征及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肖 胡秋媛 +4 位作者 杨建磊 李萧 真真 马遵青 徐成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5-32,共8页
选取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为研究对象,通过区域野外地质踏勘系统研究了区内北西向断裂特征,并对典型断裂建立了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相似性原理,首次在研究区运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对晚侏罗世-早始新世北西向断裂的发育演化进行... 选取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为研究对象,通过区域野外地质踏勘系统研究了区内北西向断裂特征,并对典型断裂建立了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相似性原理,首次在研究区运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对晚侏罗世-早始新世北西向断裂的发育演化进行反演恢复,取得了与实际地质情况较高的吻合度,为其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际变形支持。构造物理模拟结果显示,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的发育演化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中晚期-晚白垩世和古新世-早始新世3个阶段,构造应力场强度经历了较强—强—弱的演化过程。其中,早白垩世中晚期-晚白垩世是研究区大规模北东-南西向伸展的时期,北西向断裂多形成于此阶段。形成机制上,黄岛地区北西向断裂与晚侏罗世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发展演化存在密切的成生关系,其动力来源主要受控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及郯庐断裂带、沧东-兰聊断裂带的走滑活动等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岛地区 北西向断裂 物理模拟实验 形成机制
下载PDF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真真 张瑞波 +1 位作者 耿庆龙 马慧燕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现有研究表明城市热岛效应广泛存在.文章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方面的新进展、研究方法、分析模型等,展望了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大气污染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歧口凹陷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真真 王丙贤 杨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288-4295,共8页
以基础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等为基础,系统分析歧口凹陷断裂构造平面、剖面构造特征,并通过关键时期断层活动性分析、主要油源断层的厘定、断层封闭系数计算等,进一步探讨歧口凹陷构造控油气作用,对歧口凹陷断裂构造取得新的认识,明确区... 以基础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等为基础,系统分析歧口凹陷断裂构造平面、剖面构造特征,并通过关键时期断层活动性分析、主要油源断层的厘定、断层封闭系数计算等,进一步探讨歧口凹陷构造控油气作用,对歧口凹陷断裂构造取得新的认识,明确区内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研究表明,歧口凹陷平面上主要发育NNE、NE、EW和近EW向4组断裂,剖面上表现出多种典型的伸展构造样式、伸展-走滑构造样式;断层的活动性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其中,Es3时期、Es1时期和Ed时期断层活动性强,Ng时期以来断层活动性明显减弱。研究区发育7条主要油源断层, Es1-Ed时期断层封闭系数均较低,不利于油气成藏,Ng-Nm时期断层封闭系数明显优于Ed时期,以4~6为主,成为歧口凹陷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构造特征 断层活动性 构造控油 油源断层
下载PDF
白芍总苷中4个活性成分在正常和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西雨 程晓羽 +6 位作者 真真 周菁杨 敖雷 张小平 韩丰 郑永霞 詹淑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224-4232,共9页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中4个活性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在正常和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参照临床给药剂量给SD大鼠ig白芍总苷后,...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中4个活性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在正常和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参照临床给药剂量给SD大鼠ig白芍总苷后,采集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建立LC-MS方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WinNonlin5.3药动学软件计算各成分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没食子酰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的入血浓度较低,可能大部分迅速代谢为中间产物芍药苷。肝损伤使主要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t_(1/2))和平均滞留时间(MRT)显著延长(P<0.05、0.0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增加(P<0.05、0.01),清除率(CL/F)显著降低(P<0.05、0.01);没食子酰芍药苷在2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但其在肝损伤大鼠体内的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苯甲酰芍药苷在2组大鼠体内的t_(1/2)和MRT_(0~∞)无显著变化,但肝损伤使其AUC显著增加(P<0.01)。结论为进一步探究白芍总苷多成分协同的保肝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同时为该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肝损伤 药动学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没食子酰芍药苷 苯甲酰芍药苷
原文传递
不同诱导方法对毛泡桐和白花泡桐四倍体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志清 真真 +1 位作者 曹艳春 范国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0-187,共8页
将预培养不同时间的毛泡桐和白花泡桐茎段、叶片和叶柄分别在含有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液体、固体和双层培养基上进行四倍体植株诱导,并采用根尖染色体计数和成熟叶片单细胞DNA含量测定进行诱变植株的倍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是毛泡桐和白... 将预培养不同时间的毛泡桐和白花泡桐茎段、叶片和叶柄分别在含有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液体、固体和双层培养基上进行四倍体植株诱导,并采用根尖染色体计数和成熟叶片单细胞DNA含量测定进行诱变植株的倍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是毛泡桐和白花泡桐四倍体诱导的最适材料,双层培养基处理叶片后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不经预培养的毛泡桐叶片在质量浓度为2000 mg·L^(-1)的秋水仙素双层培养基上处理72 h和预培养12 d的白花泡桐叶片在质量浓度为1000 mg·L^(-1)的秋水仙素双层培养基上处理24 h分别是毛泡桐和白花泡桐四倍体诱导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秋水仙素 四倍体 诱导方法
下载PDF
孕期维生素D缺乏对子鼠Th1/Th2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真真 陈威威 +1 位作者 王磊 余晓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8-1281,共4页
目的·探讨孕期维生素D缺乏及补充对子鼠Th1/Th2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48只8周龄雌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C组)、维生素D缺乏组(VDD组)及维生素D补充组(VDS组)各16只。C组给予正常饲料,VDD组及VDS组给予维生素D缺乏饲料... 目的·探讨孕期维生素D缺乏及补充对子鼠Th1/Th2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48只8周龄雌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C组)、维生素D缺乏组(VDD组)及维生素D补充组(VDS组)各16只。C组给予正常饲料,VDD组及VDS组给予维生素D缺乏饲料。喂养4周后按雌雄比2∶1合笼。妊娠成功后C组及VDS组给予正常饲料,VDD组继续予维生素D缺乏饲料。妊娠第10天(孕中期)用LC-MS/MS法检测维生素D水平。至子鼠4周龄时检测维生素D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IFN-γ、IL-4表达水平。结果·C组、VDD组及VDS组孕鼠孕中期25(OH)D水平分别为(23.23±2.08)、(5.52±2.36)及(11.35±1.84)ng/m L;子鼠25(OH)D水平分别为(7.15±1.30)、(0.93±0.22)及(6.82±1.37)ng/m L;VDD组孕鼠及子鼠维生素D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和VDS组(P<0.05)。C组、VDD组及VDS组子鼠Th1/Th2细胞比例分别为0.90±0.35、0.24±0.08及0.94±0.26;与C组相比,VDD组Th1/Th2比例显著向Th2极化,而VDS组Th2极化有明显改善。C组、VDD组及VDS组IFN-γ水平分别为(18.72±5.66)、(8.27±3.86)及(19.31±5.68)pg/m L,IL-4水平分别为(3.49±0.52)、(4.14±0.55)及(3.52±0.52)pg/m L;与C组和VDS组相比,VDD组IFN-γ水平显著降低,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鼠孕期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子代Th1/Th2向Th2极化,IFN-γ/IL-4向IL-4漂移。补充维生素D后子代Th2极化和IL-4漂移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维生素D Th1/Th2细胞比例 IFN-Γ IL-4
下载PDF
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真真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第17期189-190,共2页
新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领域极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步入关键期,新公共管理思想也给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先简述了新公共管理思想和内容,然后,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新公共管理对中国... 新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领域极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步入关键期,新公共管理思想也给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先简述了新公共管理思想和内容,然后,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以及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中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借鉴,希望能有助于读者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认识和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中国 行政管理改革 借鉴意义
下载PDF
基于主题式教学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糖类”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真真 刘山虎 +1 位作者 谭蕾 李玉梅 《化学教与学》 2022年第1期46-48,共3页
以年轻人喜欢喝的奶茶为背景进行主题式教学,采用“任务线、情境线、活动线、知识线”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设了“探究某市售奶茶的含糖量”“奶茶中糖类性质的探究”“讨论常期喝奶茶的危害”3个任务。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验探究并... 以年轻人喜欢喝的奶茶为背景进行主题式教学,采用“任务线、情境线、活动线、知识线”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设了“探究某市售奶茶的含糖量”“奶茶中糖类性质的探究”“讨论常期喝奶茶的危害”3个任务。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实验探究并进行问题解决,使其逐步掌握教材中糖类的相关知识,体会化学学科在人类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核心素养 主题式教学 糖类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若尔盖国家自然公园四川片区不同生境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郭静微 真真 +7 位作者 代英 王毛 李伟 袁方柯 陈玉林 马玉兰 泽仁措 肖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81-1589,共9页
[目的]揭示若尔盖国家自然公园四川片区不同生境下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方法]以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不同生境下的5种土壤(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褐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多样性... [目的]揭示若尔盖国家自然公园四川片区不同生境下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方法]以若尔盖国家公园四川片区不同生境下的5种土壤(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褐土和风沙土)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讨论土壤理化性质与菌群结构的关系。[结果](1)在土壤细菌分类研究中,共鉴定出36个门,其中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2)在不同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分析中,亚高山草甸土(YGS)的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为最高,表明该土壤中细菌群落数量和多样性最高。(3)在不同土壤细菌β-多样性分析中,褐土(HT)、沼泽土(ZZT)、亚高山草甸土(YGS)以及风沙土(ST)相互高度重叠,表明该地区这4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相似,而草甸土(CD)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P<0.05)。(4)对不同生境的RDA冗余分析中,放线菌门与土壤pH呈正相关;变形菌门与土壤pH和全钾(TK)呈正相关;厚壁菌门与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和含水量(MC)显著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若尔盖自然公园四川片区不同生境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及这些差异与环境因子的强相关性。该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解,而且为土壤生态系统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国家公园 土壤细菌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不同胰岛素法治疗1型糖尿病患儿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何晓梦 李晓娜 真真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1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多次和持续注射治疗1型糖尿病患儿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胰岛素多次和持续注射治疗1型糖尿病患儿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恢复时间(血糖达标、血酮恢复、尿酮体转阴及血pH值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血糖达标、血酮恢复、尿酮体转阴及血pH值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的21.95%(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采取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注射可促进血糖恢复正常,促进血酮、尿酮、pH值快速恢复,而且胰岛素用量少,不良事件少,提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多次皮下注射 胰岛素泵 糖代谢指标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基于RTI的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分析研究——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耿庆龙 陈蜀江 +2 位作者 真真 张瑞波 马慧燕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7年第5期618-621,I0002,共5页
以乌鲁木齐市区为例,利用Landsat TM/ETM+第6波段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并计算出其相对温度指数(RTI)。从气温相对性、动态性的角度,对其相对温度指数的变化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城市热岛的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该方法避免了下垫面... 以乌鲁木齐市区为例,利用Landsat TM/ETM+第6波段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并计算出其相对温度指数(RTI)。从气温相对性、动态性的角度,对其相对温度指数的变化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城市热岛的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该方法避免了下垫面复杂性及地—气模型建立的困难性等因素对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分析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温度指数 城市热岛效应 LANDSAT TM/ETM+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相关肝胆疾病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楠 赵亚娇 +1 位作者 真真 李楠 《医学综述》 2016年第4期740-743,共4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以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除肠道病变外,还可伴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其中肝胆并发症是常见的肠外表现,对IBD的病死率具有重要影响。肝胆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以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除肠道病变外,还可伴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其中肝胆并发症是常见的肠外表现,对IBD的病死率具有重要影响。肝胆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小胆管性PSC、免疫球蛋白(Ig)G4相关性胆管炎(IAC)、非酒精性脂肪肝、胆石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等。IBD相关肝胆疾病是由环境因素、微生物因素及免疫因素综合作用于遗传易患人群,引起异常免疫反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肝胆疾病 肠外表现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楠 王雪明 +5 位作者 姜丽君 张萌 李娜 真真 郑楠 赵亚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359-1368,共10页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刺激,比较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剪切形式(XBP1 splicing,XBP1s)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刺激,比较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剪切形式(XBP1 splicing,XBP1s)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探讨UC患者对ERS反应的变化.方法: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RCR)检测XBP1s,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IL-17α表达变化.比较UC之间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用植物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及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单独及联合刺激正常人及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XBP1均发生剪切,联合刺激时剪切形势较明显;(2)分别PHA与TG、联合刺激正常人及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发现联合刺激组IL-2、IFN-γ、IL-17α表达水平增高.结论:在ERS状态下,正常人群及UC患者的T淋巴细胞均可通过XBP1s所介导的信号通路对ERS发生响应,激活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加重炎性发生,与正常人相比,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ERS作用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溃疡性结肠炎 X-盒结合蛋白1
下载PDF
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真真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2期86-88,115,共4页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T1DM)患儿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00例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和整理血糖检测数据,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患儿的有效血糖控制率为43%,血糖控制情况与年...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T1DM)患儿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00例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和整理血糖检测数据,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患儿的有效血糖控制率为43%,血糖控制情况与年龄、病程、血糖自我监测、糖尿病(DM)教育次数、居住地、饮食管理、经济水平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岁、病程>3年、血糖自我监测<60次/月、未控制饮食、每6个月进行的DM教育次数<1次、居住地为农村、家庭月收入<5000元是血糖控制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1DM患儿血糖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建议加强饮食管理、提高血糖检测频率、进行DM教育,以提高患儿的血糖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