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纹枯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19
1
作者 孟庆忠 刘志恒 +2 位作者 王鹤影 张书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76-381,共6页
从5个方面对水稻纹枯病近年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①病原菌分类地位的演变及其特性 ,②病原菌致病力分化及菌丝融合群测定 ,③寄主与病原菌相互作用 ,④病害流行因素 。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病原学 寄主 流行因素 防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将Bt杀虫蛋白基因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张艳贞 王罡 +4 位作者 胡汉桥 季静 王军军 李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9,共5页
以杂交育种中广泛使用的优良玉米自交系 34 0、4112为材料 ,用带有质粒pGBIL0 4(Pactin -Bt-Tnos)的根癌农杆菌LBA44 0 4转化其幼胚及其初始愈伤组织 ,共培养 3天后 ,在含PPT的培养基上连续筛选培养 3代 ,然后分化获得再生植株。PCR检... 以杂交育种中广泛使用的优良玉米自交系 34 0、4112为材料 ,用带有质粒pGBIL0 4(Pactin -Bt-Tnos)的根癌农杆菌LBA44 0 4转化其幼胚及其初始愈伤组织 ,共培养 3天后 ,在含PPT的培养基上连续筛选培养 3代 ,然后分化获得再生植株。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再生植株的基因组中。实验结果表明幼胚预培养后形成的新鲜的初始愈伤组织是比较适宜的转化受体 ,结果还发现将共培养温度降到 2 2℃可以提高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的筛选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转基因 农杆菌 预培养 共培养温度 PCR Bt杀虫蛋白基因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罡 张艳贞 +3 位作者 胡应刚 吴颖 季静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44,共5页
以杂交育种中广泛使用的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 ,用花粉管通道法介导质粒pGBIL0 4(actin Bt 35S bar)DNA的转化 ,经对T0 代 1 4 0 3株植株Basta抗性筛选和PCR分子鉴定 ,共获得 5株PCR阳性植株 ,分别为授粉后 8,1 2 ,1 4 ,1 8h导入所得 ,... 以杂交育种中广泛使用的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 ,用花粉管通道法介导质粒pGBIL0 4(actin Bt 35S bar)DNA的转化 ,经对T0 代 1 4 0 3株植株Basta抗性筛选和PCR分子鉴定 ,共获得 5株PCR阳性植株 ,分别为授粉后 8,1 2 ,1 4 ,1 8h导入所得 ,总的平均转化率为 0 36 %。结果表明 :只要掌握好导入时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毒蛋白基因 玉米 自交系 花粉管通道法 苏云金牙孢杆菌 转化率 基因转化
下载PDF
大蒜提取液对番茄两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尹晓东 +3 位作者 刘冰 何智勇 白莹莹 胡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1,共3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苗期药效试验,测定了大蒜提取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用乙酸乙酯做萃取剂制备的大蒜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处理浓度为100μL.mL-1大蒜提取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 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苗期药效试验,测定了大蒜提取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用乙酸乙酯做萃取剂制备的大蒜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处理浓度为100μL.mL-1大蒜提取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显著,抑菌率达99.99%,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7.3%;处理浓度为10μL·mL-1的大蒜提取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和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校正抑制率分别为95.53%和94.90%;处理浓度为10μL·mL-1大蒜提取液对番茄灰霉与叶霉病害防治效果分别为94.10%和9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番茄叶霉病菌 番茄灰霉病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辽宁省果园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英姿 纪明山 +4 位作者 祁之秋 谷祖敏 张杨 李兴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8-101,共4页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调查辽宁省果园杂草,结果明确辽宁省果园杂草有24科72种,其中阔叶杂草占73.61%,禾本科占15.28%,其他杂草占11.11%;一年生杂草占80.56%,多年生杂草占19.44%。相对多度达10%以上的杂草依次为鹅观草、藜、鸭跖草、三叶...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调查辽宁省果园杂草,结果明确辽宁省果园杂草有24科72种,其中阔叶杂草占73.61%,禾本科占15.28%,其他杂草占11.11%;一年生杂草占80.56%,多年生杂草占19.44%。相对多度达10%以上的杂草依次为鹅观草、藜、鸭跖草、三叶鬼针草、小飞蓬、刺儿菜、铁苋菜。其中鹅观草和藜相对多度在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杂草调查 相对多度
下载PDF
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RAPD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罡 +2 位作者 张领兵 张艳贞 杨家书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5-37,40,共4页
对 1999~ 2 0 0 0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 ,并分析了小种种群的变化。应用 2 3个随机引物对白粉病菌 8个不同生理小种进行RAPD分析 ,其中 11个引物的扩增带型在不同生理小种间出现差异 ,共扩增出 5 9条谱带 ,多态性为 47 ... 对 1999~ 2 0 0 0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 ,并分析了小种种群的变化。应用 2 3个随机引物对白粉病菌 8个不同生理小种进行RAPD分析 ,其中 11个引物的扩增带型在不同生理小种间出现差异 ,共扩增出 5 9条谱带 ,多态性为 47 5 %。通过对RAPD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初步探明了白粉菌小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其与小种毒力高低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RAPD分析 东北春麦区 白粉病
下载PDF
辽宁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型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世维 郑文静 +4 位作者 赵家铭 王妍 赵宝海 刘志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2-472,共11页
【目的】鉴定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无毒基因型,了解无毒基因在不同地区流行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为品种布局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已经克隆且与稻瘟病菌致病性相关的6个无毒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选取辽宁省稻瘟病常发区的26株稻瘟... 【目的】鉴定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无毒基因型,了解无毒基因在不同地区流行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为品种布局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已经克隆且与稻瘟病菌致病性相关的6个无毒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选取辽宁省稻瘟病常发区的26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提取各菌株DNA样本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产物测序,对6个无毒基因PCR产物进行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的分析比较。对琼脂糖凝胶电泳未出条带的,设计不同引物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在PCR产物电泳检测中,Avr1-CO39、Avr-pia和Avr-pii没有产物条带,对这3个无毒基因设计验证引物,其PCR产物电泳检测仍没有条带出现,其结果证明辽宁省各水稻主产区流行稻瘟病菌中多不携带Avr1-CO39、Avr-pia和Avr-pii;对于其他3个无毒基因AvrPiz-t、Avr-pik和Avr-pita则有特异性扩增产物,说明这3个无毒基因在各稻区稻瘟病菌中以不同突变类型及不同频率出现。其中,与Pi2、Pi9和Piz-t对应的AvrPiz-t,分别在22个菌株的中被检测到,且有21个菌株的序列与其序列一致,说明该基因遗传相对稳定,也间接证明携带Pi2、Pi9和Piz-t的水稻品种在辽宁地区的广谱抗性;与基因组序列不同的16号菌株,在DNA序列192 bp处发生一个单碱基C的缺失,从而导致移码突变,且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至72位氨基酸时提前终止,而使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失去无毒基因的功能。与Pik、Pik-p、Pik-m和pik-s对应的Avr-pik,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各菌株均有特异性条带出现,经测序验证等位基因序列分为4种类型(B、D、F、G),其中12个菌株携带可为Pik或其等位基因Pik-m和pik-p所识别的D类型;9个菌株携带B类型,该等位基因曾被报道,但是否具有无毒基因的功能仍未验证;另有2个菌株携带F类型等位基因,该基因为首次发现,并分别出现在丹东和盘锦地区。其特点在于与D类型基因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稻瘟病菌 无毒基因
下载PDF
黄瓜褐斑病防治药剂的离体活性筛选 被引量:20
8
作者 祁之秋 纪明山 +3 位作者 陆田 王英姿 李兴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离体条件下针对黄瓜褐斑病菌对19种杀菌剂进行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褐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不同。对褐斑病菌菌丝生长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杀菌剂为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代森锰锌及嘧霉胺,其EC50分别4.21、4.67... 离体条件下针对黄瓜褐斑病菌对19种杀菌剂进行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褐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不同。对褐斑病菌菌丝生长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杀菌剂为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代森锰锌及嘧霉胺,其EC50分别4.21、4.67、5.59μg/mL及4.11μg/mL。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及防治卵菌病害的药剂对褐斑病菌菌丝生长几乎没有影响。烯肟菌酯、福美双、代森锰锌、烯酰吗啉、百菌清和多菌灵对褐斑病菌孢子萌发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3.34、6.62、0.28、3.54、0.53μg/mL及0.26μg/mL。50μg/mL的嘧霉胺虽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小,但10μg/mL时即可导致萌发的芽管出现明显卷曲、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褐斑病菌 杀菌剂 活性筛选
下载PDF
番茄灰霉病菌拮抗放线菌的分离和筛选 被引量:11
9
作者 谷祖敏 苏州 +5 位作者 刘宏伟 王英姿 纪明山 程根武 祁之秋 《辽宁农业科学》 2004年第3期1-2,共2页
从沈阳东陵天柱山、小麦田和蔬菜园采集土壤样品 ,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到 2 12株放线菌 ,以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cinerea)作为指示菌 ,通过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出 12株抑菌圈直径大于 10mm的菌株 ,进行离体叶片防病作用测定 ,初筛出防病... 从沈阳东陵天柱山、小麦田和蔬菜园采集土壤样品 ,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到 2 12株放线菌 ,以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cinerea)作为指示菌 ,通过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出 12株抑菌圈直径大于 10mm的菌株 ,进行离体叶片防病作用测定 ,初筛出防病效果较好的F2 2、F2 7、F39和F89菌株 ,然后将其发酵液喷洒在盆栽番茄植株上 ,测定对病害的实际防治效果 ,最后筛选出防病效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灰霉病菌 拮抗放线菌 分离筛选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优良玉米自交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艳贞 +2 位作者 胡汉桥 王军军 王罡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5-199,共5页
以杂交育种中广泛使用的优良玉米自交系340、4112为材料 ,用带有质粒pGBIL04(actin.Bt.35S .bar)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转化其幼胚及其初始愈伤组织 ,经PPT抗性筛选后分化再生植株。PCR分子检测初步证明Bt基因已整合到再生植株基因组中 ,... 以杂交育种中广泛使用的优良玉米自交系340、4112为材料 ,用带有质粒pGBIL04(actin.Bt.35S .bar)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转化其幼胚及其初始愈伤组织 ,经PPT抗性筛选后分化再生植株。PCR分子检测初步证明Bt基因已整合到再生植株基因组中 ,转化率为1.68 %~4.44%。本实验利用转化受体的抗性筛选频率对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 :比较适宜的感染液浓度为OD600=0.5;预培养有利于幼胚转化 ,预培养时间以刚刚诱导出新鲜稳定的初始愈伤为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玉米 自交系 遗传转化体系 转基因 苏云金芽孢杆菌 预培养 共培养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潜在生防菌的筛选与控病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范瑛阁 曹远银 +1 位作者 王美玲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1-545,共5页
2001 ̄2004年从山东,河南等11省采集土样78份,通过稀释平板法共分离菌株282株,其中真菌138株,细菌72株,放线菌61株。通过小麦白粉菌的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和小麦离体叶病害抑制试验的初步筛选,共得到12株防效较好的菌种。将所筛选的12个菌... 2001 ̄2004年从山东,河南等11省采集土样78份,通过稀释平板法共分离菌株282株,其中真菌138株,细菌72株,放线菌61株。通过小麦白粉菌的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和小麦离体叶病害抑制试验的初步筛选,共得到12株防效较好的菌种。将所筛选的12个菌株进行温室盆栽苗病害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细菌菌种PE4、C26、C27与真菌菌种P17-1对小麦白粉病抑制能力较强,防治效果分别达74.96%、70.1%、67.33%和64.71%。并对不同处理的小麦株高和千粒重进行方差分析,其中菌株PE4、C26、GE11处理的小麦千粒重分别为43.57,42.21,41.57g,与对照千粒重(29.22g)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生物防治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株高 千粒重
下载PDF
东北地区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和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优 +3 位作者 王海宁 李帅 李思博 罗文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4,共6页
为明确东北地区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与致病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水稻抗病育种和水稻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对2015年采自东北地区水稻主产区的132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力测定和SRAP分析,其中112株为多核菌株(Rhizoctonia ... 为明确东北地区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与致病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水稻抗病育种和水稻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对2015年采自东北地区水稻主产区的132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力测定和SRAP分析,其中112株为多核菌株(Rhizoctonia solani),20株为双核菌株(Rhizoctonia oryzae)。SRAP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112株水稻纹枯病菌多核菌株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2~0.97之间,在78%遗传相似水平下,划分为15个聚类组群;20株水稻纹枯病菌双核菌株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5~0.90之间,在80%遗传相似水平下,划分为7个聚类组群,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遗传结构与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选用辽星1号水稻品种对所有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77.27%的菌株具有强致病性,8.33%的菌株具有中等致病性,14.39%的菌株具有弱致病性,东北地区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较为明显。对比聚类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可知,SRAP类群划分与菌株的致病力鉴定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遗传多样性 致病性 东北地区
下载PDF
小麦基因枪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领兵 +2 位作者 张艳贞 王罡 杨家书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1年第3期7-11,共5页
以小麦幼胚为基因枪转化受体 ,用含GUS和bar基因的质粒pDM80 3对小麦幼胚进行转化 ,并对幼胚大小、轰击距离、质粒和金粉用量等参数对GUS瞬时表达率及表达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幼胚以 1 0~ 1 5mm最为适宜 ,6cm和 9cm各轰击一次、质粒 0... 以小麦幼胚为基因枪转化受体 ,用含GUS和bar基因的质粒pDM80 3对小麦幼胚进行转化 ,并对幼胚大小、轰击距离、质粒和金粉用量等参数对GUS瞬时表达率及表达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幼胚以 1 0~ 1 5mm最为适宜 ,6cm和 9cm各轰击一次、质粒 0 .5μg/枪及金粉 30 0 μg/枪 ,GUS瞬时表达率及表达量最高。通过对以上参数的优化 ,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小麦基因枪转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枪 幼胚 遗传转让 报告基因GUS BAR基因
下载PDF
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毒性基因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曹远银 牟连晓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对1999~2002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毒性基因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粉病菌小种种群结构复杂,1999~2002年共鉴定出33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均为15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40.48%、22.22%、29.03%、30.30%,... 对1999~2002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毒性基因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粉病菌小种种群结构复杂,1999~2002年共鉴定出33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均为15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40.48%、22.22%、29.03%、30.30%,其次为11号和5号小种。毒性基因V3e、V3f、V5、V8的毒力频率较高,在50%以上,而V2、v4a、V4b、V12、V16、V19的毒力频率较低,低于20%。供试的小麦白粉病菌菌株含3~7个毒性基因的较多,其中含4个毒性基因组合的比例最高。为25.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菌 生理小种鉴定 毒性基因分析
原文传递
瓜类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与药剂测定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志恒 丁颖秀 +4 位作者 赵明 安洪丽 程根武 徐玲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1-344,共4页
对瓜类枯萎病的3种专化型即黄瓜专化型(F.oxysporumf.sp.cucumerinum)、西瓜专化型(F.oxysporumf.sp.niveum)和甜瓜专化型(F.oxysporumf.sp.melonis)进行了形态特点、生物学特性与药剂测定等室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枯萎病菌的3种专化... 对瓜类枯萎病的3种专化型即黄瓜专化型(F.oxysporumf.sp.cucumerinum)、西瓜专化型(F.oxysporumf.sp.niveum)和甜瓜专化型(F.oxysporumf.sp.melonis)进行了形态特点、生物学特性与药剂测定等室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枯萎病菌的3种专化型 ,在形态特征、培养性状以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等方面 ,既有明显的相似点 ,也有不同之处。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均为5~35℃ ,以25℃为最适 ;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 ,孢子萌发率较高。病菌3种专化型的产孢量与温度的相关性不明显 ,pH值为6最适于孢子萌发。健根保、苗菌敌、无敌、根必治和重茬保5种药剂 ,对瓜类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枯萎病菌 瓜类枯萎尖镰孢菌 专化型 生物学特性 药剂测定
下载PDF
植物抗病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艳贞 +1 位作者 杜娟 王罡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65-369,共5页
本文从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遗传基础角度讨论了植物抗病分子机制以及植物抗病毒、真菌、细菌和线虫病基因工程的主要研究进展 ,并对有关进展作了简单评析。
关键词 植物 抗病性 分子机制 基因工程
下载PDF
农药残留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冰 +2 位作者 尹晓东 何智勇 白莹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484-6484,6515,共2页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便快捷的特点,在现场筛选和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简要介绍了农药残留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的关键环节及其应用,并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农药残留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半抗原 抗体
下载PDF
黄瓜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B67在土壤及黄瓜根际的定殖 被引量:12
18
作者 祁之秋 李兴海 +3 位作者 王英姿 谷祖敏 纪明山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66,共4页
利用抗利福平标记法研究拮抗芽孢杆菌B67在土壤及黄瓜根部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利福平标记菌株B67在土壤中的定殖随时间延长土壤中菌量下降,至第31天菌量降至0。不同黄瓜品种对拮抗芽孢杆菌B67定殖影响不显著。B67菌株处理后,在黄瓜根... 利用抗利福平标记法研究拮抗芽孢杆菌B67在土壤及黄瓜根部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利福平标记菌株B67在土壤中的定殖随时间延长土壤中菌量下降,至第31天菌量降至0。不同黄瓜品种对拮抗芽孢杆菌B67定殖影响不显著。B67菌株处理后,在黄瓜根系各部位土壤中均发现供试菌株,且菌量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但至第20天时仍能检测到供试菌株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菌 土壤 黄瓜根际 定殖
下载PDF
1998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志恒 俞孕珍 +7 位作者 朱桂清 刘霆 孙国才 吴芷君 张凤清 盛广华 王文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1-243,共3页
1998年秋在辽宁省14个县区的水稻产田和试验田中96个品种(系)上采集的115份稻瘟病标样中,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出74个单孢菌株。经在7个中国鉴别品种上进行鉴定,74个单孢菌株划分为7群18个生理小种;其中在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D群... 1998年秋在辽宁省14个县区的水稻产田和试验田中96个品种(系)上采集的115份稻瘟病标样中,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出74个单孢菌株。经在7个中国鉴别品种上进行鉴定,74个单孢菌株划分为7群18个生理小种;其中在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D群和ZF群;同1997年相比,ZD群小种稳中有降,ZF群小种又有上升,重新成为优势种群;1985年导致中丹2号水稻抗瘟性丧失的ZA_(61)小种再度出现;ZG群小种虽然出现频率不高,但又显上升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种群动态
下载PDF
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防御酶系的诱导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文合 +2 位作者 俞孕珍 杨家书 刘志恒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的防御酶系 (PAL、SOD、PO)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毒素处理后 ,不同抗性品种的PAL酶活性增加 ,均在4h达到最大值 ;抗病品种SOD酶活性8h达高峰 ,而感病品种SOD酶活性4h达高峰 ,之后均下降低于对照水平 ;抗病品... 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的防御酶系 (PAL、SOD、PO)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毒素处理后 ,不同抗性品种的PAL酶活性增加 ,均在4h达到最大值 ;抗病品种SOD酶活性8h达高峰 ,而感病品种SOD酶活性4h达高峰 ,之后均下降低于对照水平 ;抗病品种PO酶活性上升 ,8h达高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毒 毒素 水稻愈伤组织 防御酶系 诱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