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帕替尼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
作者 魏秋良 魏朝 郭永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490-5493,共4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比2...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均显著增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NF)-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老年胃癌术后肝转移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并明显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胃癌术后肝转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甲胎蛋白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启胜 魏朝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究聚乙烯醇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甲胎蛋白(AFP)浓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48例)、B组(48例),分别实施碘化油介入栓塞治疗、聚乙烯醇载药微球介入栓... 目的:探究聚乙烯醇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甲胎蛋白(AFP)浓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48例)、B组(48例),分别实施碘化油介入栓塞治疗、聚乙烯醇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E-钙黏蛋白(EC)、AFP]、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较A组高(P<0.05);术后3个月B组AST、ALT、TBiL水平以及CA199、EC、AFP水平较A组低(P<0.05),而Alb水平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CA199、EC、AF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恶心、呕吐、腹痛发生率均较A组低(P<0.05),而两组发热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聚乙烯醇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聚乙烯醇载药微球 介入栓塞 肝功能
下载PDF
肿瘤切除术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的影响
3
作者 郭永坤 魏朝 《辽宁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究肿瘤切除术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安阳市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各46例,分别实施肝脏肿瘤切除术、肝脏肿瘤切... 目的探究肿瘤切除术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安阳市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9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各46例,分别实施肝脏肿瘤切除术、肝脏肿瘤切除术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时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肿瘤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AFP-L3、糖类抗原(CA)199、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及术后1年、2年生存率、复发率。结果术前B组AST、ALT、TBIL水平与A组相近(P>0.05);术后3个月B组AST、ALT、TBIL水平较A组低(P<0.05);术前B组AFP、AFP-L3、CA199、GPC3水平与A组相近(P>0.05);术后3个月B组AFP、AFP-L3、CA199、GPC3水平较A组低(P<0.05);术后1年、2年B组生存率分别为91.30%、82.61%,均较A组73.91%、63.04%高(P<0.05);术后1年、2年B组复发率分别为8.70%、13.04%,均较A组26.09%、34.78%低(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切除术治疗基础上,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可改善其肝功能,降低肿瘤血清标志物水平,提升生存率,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肿瘤切除术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原文传递
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对肝血管瘤患者并发症风险及炎症指标水平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魏朝 曾启胜 《辽宁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究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对肝血管瘤患者并发症风险及炎症指标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介入科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诊的92例肝血管瘤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6例)、观察组(n=46例),其中对照组进行... 目的探究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对肝血管瘤患者并发症风险及炎症指标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安阳市肿瘤医院介入科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诊的92例肝血管瘤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6例)、观察组(n=46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进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术,比较总有效率、并发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等变化,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价患者术后6个月期间的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较对照组71.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血清CRP、IL-4水平增高幅度较对照组不明显,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FACT-G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可调节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控制机体炎症反应,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优化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肝动脉介入栓塞术 并发症 炎症指标
原文传递
微波亚高温热化疗联合介入栓塞术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5
作者 曾启胜 魏朝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3年第4期529-531,536,共4页
目的探究微波亚高温热化疗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介入栓塞术和... 目的探究微波亚高温热化疗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介入栓塞术和化疗联合治疗,观察组行介入栓塞术和微波亚高温热化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AEP、C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EP、CE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体积较治疗前均缩小,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亚高温热化疗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效果较理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介入栓塞术 微波亚高温热化疗 近期效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血清IGF-2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秦方方 魏朝 +2 位作者 郭永坤 曾启胜 魏秋良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血清IGF-2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介入治疗手术... 目的观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血清IGF-2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介入治疗手术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GF-2水平,并在介入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随访期间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发生情况,调查并记录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相关资料,重点分析血清IGF-2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随访期间,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预后良好41例、占68.33%,预后不良19例、占31.67%;预后不良患的性别、年龄、CNLC分期、肝功能Child分级与预后良好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者的低分化占比、血清IGF-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血清IGF-2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相关(OR>1,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存在一定预后不良风险,血清IGF-2水平升高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对肝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魏秋良 魏朝 郭永坤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6期76-77,80,共3页
目的分析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对肝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介入治疗组(n=48,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和注射治疗组(n=48,无水乙醇... 目的分析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对肝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介入治疗组(n=48,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和注射治疗组(n=48,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EGF、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P53、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甲胎蛋白(AF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结果介入治疗组的总缓解率高于注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VEGF、AFP、BUN、SCr水平均降低,Caspase-8、P53、bFGF水平均升高,且介入治疗组优于注射治疗组(P<0.05)。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可有效提升肝癌患者凋亡相关因子表达,降低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介入治疗 凋亡相关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晚期胃癌和残胃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与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魏秋良 秦方方 魏朝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2期155-155,158,共2页
目的对晚期胃癌和残胃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与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晚期胃癌和残胃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100例晚期胃癌和残胃癌肿瘤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 目的对晚期胃癌和残胃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与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晚期胃癌和残胃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100例晚期胃癌和残胃癌肿瘤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100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时间。结果 100例晚期胃癌和残胃癌肿瘤患者的显著改善50例,占50.00%;改善45例,占45.00%;未改善5例,占5.00%,与研究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治疗晚期胃癌和残胃癌肿瘤患者有显著临床疗效,并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残胃癌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