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合望 新歌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接受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接受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IL-8、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腹胀、腹痛、嗳气泛酸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性胃溃疡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临床症状评分,效果优于三联疗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 序贯疗法 三联疗法 炎性因子 临床症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2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继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合望 张新民 新歌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7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继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AECOPD患者234例病历资料,统计其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病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继发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AECOPD患者234例病历资料,统计其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23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呼吸道感染77例(32.91%),其痰液中分离出病原菌1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3株(占62.88%)和革兰阳性菌49株(占37.12%);革兰阴性菌中主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最高,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最低;革兰阳性菌中主要病原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最高,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最低。结论:AE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较高,较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其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较为敏感,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病原菌分布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高中物理“体验——建构”教学模式
3
作者 新歌 《天津教育》 2015年第4期9-10,共2页
物理“体验一建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体验式学习理论,它倡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和环境,强调让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结构、发展能力、升华情感,彰显了我校构建生态课堂... 物理“体验一建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体验式学习理论,它倡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和环境,强调让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结构、发展能力、升华情感,彰显了我校构建生态课堂、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资源 知识结构 发展能力 生态课堂 自我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