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近50a来的气温和蒸发变化 被引量:190
1
作者 苏宏超 魏文寿 韩萍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根据 77处国家水文、气象站点观测资料 ,分析了新疆不同地区近 5 0a来气温和蒸发两个气候要素的变化 .结果表明 ,新疆近 5 0a来的气温呈上升趋势 ,平均增长率为 0 .2 7℃·10a-1.1987年以后的平均气温较 1986年以前有明显升高 ,尤... 根据 77处国家水文、气象站点观测资料 ,分析了新疆不同地区近 5 0a来气温和蒸发两个气候要素的变化 .结果表明 ,新疆近 5 0a来的气温呈上升趋势 ,平均增长率为 0 .2 7℃·10a-1.1987年以后的平均气温较 1986年以前有明显升高 ,尤其是北疆西部、北部和东疆地区增幅较大 ,达 0 .6~ 1.6℃ .新疆各季平均气温的变幅以冬季为最大 ,夏季最小 ,但各季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 .新疆年蒸发量和干旱指数的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 ,反映出气候转湿的信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气温变化 蒸发 冬季 干旱指数
下载PDF
新疆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50
2
作者 徐贵青 魏文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8,共5页
近 10 0年来 ,中国西部地区从 19世纪末到 2 0世纪初气温开始上升 ,2 0世纪 4 0年代达到最高 ,以后气温下降 ,大约在 70年代初达到最低 ,以后气温持续上升 ,增温主要出现在 1970年以后。根据新疆 5 6个气象观测台站的气温资料统计 ,年... 近 10 0年来 ,中国西部地区从 19世纪末到 2 0世纪初气温开始上升 ,2 0世纪 4 0年代达到最高 ,以后气温下降 ,大约在 70年代初达到最低 ,以后气温持续上升 ,增温主要出现在 1970年以后。根据新疆 5 6个气象观测台站的气温资料统计 ,年均温呈稳定的上升趋势。滑动t检验表明 1980年是气温突变的转折点。新疆已有的气象观测记录表明 ,新疆温度变化和全国的变化较为一致。新疆降水量的变化比较复杂 ,分东疆、北疆、南疆加以讨论 ,南北疆降水增加明显 ,东疆则变化不大。降水量的增量北疆最大东疆最少 ,而降水量的增幅则南疆最大东疆最少。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沙尘暴发生日数在波动中减少 ,与大风发生日数有很强的一致性。 70年代以来 ,温度的升高 ,局部地区的降水明显 ,增加对新疆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气温突变 新疆
下载PDF
中国天山山区235a气候变化及降水趋势预测 被引量:93
3
作者 魏文寿 袁玉江 +1 位作者 喻树龙 张瑞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3-808,共6页
利用4个降水重建序列与天山山区10个气象站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重建了天山山区近235a来气候变化的年降水序列,重建序列的方差解释量达到47.7%。对过去235a天山山区气候变化中降水变化的特征分析发现:降水大致经历了7干7湿的变化阶... 利用4个降水重建序列与天山山区10个气象站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重建了天山山区近235a来气候变化的年降水序列,重建序列的方差解释量达到47.7%。对过去235a天山山区气候变化中降水变化的特征分析发现:降水大致经历了7干7湿的变化阶段,其中偏湿年份为124a,多于偏干年份;天山山区的降水量以2.1a、3.0a、5.8a、6.0a的高频变化和24~25a的低频变化周期最为显著。研究表明,近百年天山山区气候变化中的降水变化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初到80年代,降水量逐渐减少,导致冰川退缩、河流径流量减少、湖泊萎缩、沙漠面积增大、植被覆盖率减少;80年代后期至今,降水量迅速增加,导致河川径流量增加、湖泊面积增大和沙尘暴日数减少,生态环境趋于好转,但同时造成洪水和地质灾害频繁。采用基于方差分析的周期叠加方法对天山山区未来23a气候变化中降水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3a气候变化中天山山区以湿润为主,期间有部分年份可能较常年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区 气候变化 树木年轮 降水 趋势预测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的气候变化与荒漠环境研究 被引量:78
4
作者 魏文寿 何清 +1 位作者 刘明哲 高卫东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通过对北疆及准噶尔盆地的气候变化与荒漠环境效应研究认为,该区一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次是受地形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气候变化和环境效应研究中,该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区域特征和学科意义。尤其是该区域受西风环流控制和受太平洋季... 通过对北疆及准噶尔盆地的气候变化与荒漠环境效应研究认为,该区一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次是受地形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气候变化和环境效应研究中,该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区域特征和学科意义。尤其是该区域受西风环流控制和受太平洋季风的影响较少,因此具有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双重性。因此,该研究区荒漠环境的正逆发展过程不仅受降水和温度的重大影响,而且季节性积雪和高山雪冰融水为荒漠植物的萌发与生长提供了有效的水资源。但是,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扰动对其的影响也非常严重。所以,加强气候变化与环境效应的相互影响研究,保护干旱生态的平衡发展,再造秀美山川,是该地区今后研究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气候变化 荒漠环境 地形 人类活动 降水 温度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新疆地区气候与环境变化对沙尘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5
5
作者 魏文寿 高卫东 +1 位作者 史玉光 Osamu ABE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根据新疆地区 5 0年来的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阐述了新疆沙尘暴源区气候与荒漠环境变化。结果表明 ,新疆地区的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发展。自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来 ,暖湿过程非常明显 ,特别是新疆南疆与北疆的气候变化特点和高... 根据新疆地区 5 0年来的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阐述了新疆沙尘暴源区气候与荒漠环境变化。结果表明 ,新疆地区的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发展。自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来 ,暖湿过程非常明显 ,特别是新疆南疆与北疆的气候变化特点和高山与盆地的气候变化差异以及湖泊其他水域面积的变化 ,都明显地反映了干旱区域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并且也反映了新疆区域气候与中国中、东部气候变化的差异性。由于气候的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干扰 ,使不同地区的荒漠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干旱地区的降水、大气湿度、下垫面状况等都直接影响着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与沙尘源区的状况及其气候与荒漠环境变化以及动力条件 (即天气系统 )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以来 ,气候变暖是造成干旱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尤其是风沙灾害和沙尘暴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 ,也反映出内陆干旱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反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荒漠环境 沙尘暴 新疆
下载PDF
中国天山山区近40a来的年气候变化 被引量:75
6
作者 袁晴雪 魏文寿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依据中国天山山区8站1959-200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建立天山山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序列,利用距平分析、滑动平均、最大熵谱、经验正交、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天山山区近40 a来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①天山山区年平均气温存在4暖... 依据中国天山山区8站1959-200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建立天山山区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序列,利用距平分析、滑动平均、最大熵谱、经验正交、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天山山区近40 a来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①天山山区年平均气温存在4暖3冷的冷暖变化阶段,最冷年与最暖年分别是1984年和1998年,其变化具有3 a和6 a的显著周期;天山山区年降水量具有3多3少的干湿变化阶段,降水最多年与最少年分别是1998年和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具有2,4,9 a的显著周期。②天山山区年平均气温最主要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大西沟、巴音布鲁克年平均气温与其余6站呈反向变化,其次是除新源外,其余7站年平均气温呈同向变化;天山山区年降水量的最主要空间分布特征是8站降水的同向变化,其次为昭苏、新源、大西沟、巴音布鲁克、巴伦台年降水与小渠子、天池呈反向变化。③20世纪60-80年代,天山山区年平均气温与30 a平均值相同,90年代升温达到0.6℃;从60-90年代天山山区年降水表现为持续增多;90年代是4个年代中气温最高、降水最多的年代。④近42 a来,天山山区年平均气温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升温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区 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气候变化 中国
原文传递
近30a来天山西部积雪与气候变化——以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为例 被引量:60
7
作者 高卫东 魏文寿 张丽旭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3,共6页
利用位于天山西部的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1967—2000年近33 a来的观测记录,检验了天山西部中山带季节性积雪、冬季降水、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季节性积雪的长期变化呈增加趋势, 近33 a来年平均增加1 43%; 冬季... 利用位于天山西部的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1967—2000年近33 a来的观测记录,检验了天山西部中山带季节性积雪、冬季降水、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季节性积雪的长期变化呈增加趋势, 近33 a来年平均增加1 43%; 冬季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也是增加的, 其中冬季降水每年平均增加0 12%, 而冬季气温近30 a来升高了0 8 ℃. 对气温时间序列的一次线性倾向估计的倾向值为0 02, 气温变化表现出稳定的升温趋势, 最大熵谱分析表明气温的变化存在 2 1 a、3 6 a、10 7 a的变化周期. 对多年气温季节的变化研究表明, 升温的季节主要是冬季, 而夏季升温不明显;最大熵谱分析表明降水变化存在2 1 a、6 4 a、10 7 a的周期变化, 降水量的变化没有表现出很强的趋势性特点;逐年最大积雪深度在波动中成逐年增加的趋势, 积雪日数和最大积雪深度之间密切相关, 33 a来的积雪日数是增加的. 通过对相关因子和影响因子分析表明, 季节性积雪与冬季气温之间存在着弱的负相关关系, 与冬季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积雪 气候变化 相关分析 天山 新疆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季节性积雪的性质与结构 被引量:55
8
作者 魏文寿 秦大河 刘明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0-313,共4页
中国内陆地区积雪分布十分广泛。根据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干寒型”积雪的特征 ,对中国天山和阿尔泰山山区的季节性积雪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最大积雪深度达 15 2cm(1997) ,积雪层一般由新雪 (或表层凝结霜 )... 中国内陆地区积雪分布十分广泛。根据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干寒型”积雪的特征 ,对中国天山和阿尔泰山山区的季节性积雪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最大积雪深度达 15 2cm(1997) ,积雪层一般由新雪 (或表层凝结霜 )、细粒雪、中粒雪、粗粒雪、松散深霜、聚合深霜层和薄融冻冰层组成。与“湿暖型”积雪相比 ,“干寒型”积雪的性质具有密度小 (新雪的最小密度为 0 .0 4 g/cm3 )、含水率少 (隆冬期 <1% )、温度梯度大(最大可达 - 0 .5 2℃ /cm)、深霜发育层厚等特点 ,并且变质作用以热量交换和雪层压力变质作用为主。据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 (43°2 0N ,84°2 9E ,海拔 1776m)的观测资料 ,中国内陆干旱区冬季积雪期雪面太阳辐射通量以负平衡为主 ,新雪雪面反射率达 96 % ,短波辐射在干寒型积雪中的穿透厚度达 2 8cm。春季积雪消融期 ,深霜层厚度可占整个积雪层厚度的 80 %。随着气温的升高 ,雪粒间的键链首先融化 ,使积雪变得松散 ,内聚力、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降低 ,积雪含水率也随之增大 ,整个积雪层趋于接近 0℃的等温现象 ,因此 ,春季天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积雪 “干寒型”积雪 温度梯度 中国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固定与半固定沙丘成因初探 被引量:50
9
作者 季方 叶玮 魏文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36,共5页
处于干旱荒漠区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降水、冬季的积雪、悬湿砂层、丘间地和背风坡的植被、沙丘表层微弱的分化、砂物质粒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以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为主。由于沙丘的稳定性差 ,人类活动过程中应加强对它的保护。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沙丘 成因
下载PDF
阿克苏地区近45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51
10
作者 刘卫平 魏文寿 唐湘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7-202,共6页
根据阿克苏地区8个气象站近45年(1961-2005)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建立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序列,利用3年滑动平均、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灰色预测等方法,全面分析阿克苏地区近45年来日照时数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年日照时数... 根据阿克苏地区8个气象站近45年(1961-2005)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建立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序列,利用3年滑动平均、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灰色预测等方法,全面分析阿克苏地区近45年来日照时数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年日照时数呈现增加趋势,其变化的倾向率为3.9 h/10 a;年日照时数近45年来极低值出现在1985年,最高值出现在2005年;春季和夏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但是夏季变化趋势不明显,未能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秋季、冬季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4 h/10 a和-11.0 h/10 a,秋季未能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年日照时数在1974年发生了突变,日照时数逐渐减少。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阿克苏地区2006-2010年的年日照数进行预测,发现在今后几年阿克苏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将会有所增加,年日照时数在2010年达到2 923.2小时,但未能超过近45年来的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 变化特征 灰色预测
下载PDF
天山山区近40年秋季气候变化特征与南、北疆比较 被引量:44
11
作者 袁玉江 魏文寿 穆桂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4-679,共6页
利用新疆1959~1998年的秋季温度降水资料,分析天山山区近40年来秋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所得结果如下:(1)天山山区秋季温度在冷暖变化阶段上与北疆的相似性强于南疆,但其秋季降水在干湿变化阶段上与南、北疆不同。(2)秋季温度空间分布... 利用新疆1959~1998年的秋季温度降水资料,分析天山山区近40年来秋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所得结果如下:(1)天山山区秋季温度在冷暖变化阶段上与北疆的相似性强于南疆,但其秋季降水在干湿变化阶段上与南、北疆不同。(2)秋季温度空间分布的同步变化性以北疆为最好,南疆最差,天山山区居中。秋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同步变化性以南疆最好,天山山区最差,北疆居中。(3)20世纪60~90年代,天山山区表现为波动升温,而南疆和北疆表现为持续增温,均以90年代温度最高,80年代是三大区域秋季降水最多的年代。60,70及90年代,三大区域的秋季降水均低于30年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区 40年 秋季气候变化特征 与南北疆比较
下载PDF
近4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旱涝的气候变化 被引量:45
12
作者 李红军 江志红 魏文寿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1-807,共7页
以Mann—Kendall检验、z指数变换、最大熵谱和气候趋势系数方法分析塔里木河流域降水突变、旱涝等级、旱涝周期与趋势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近40年来,流域各段的降水量都有增加的趋势,且存在突变,从源流区至下游突变时间依次提前;2... 以Mann—Kendall检验、z指数变换、最大熵谱和气候趋势系数方法分析塔里木河流域降水突变、旱涝等级、旱涝周期与趋势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近40年来,流域各段的降水量都有增加的趋势,且存在突变,从源流区至下游突变时间依次提前;20世纪60年代流域干旱多,旱情较重;70~80年代中期属于转换期,出现旱情和涝情较重;80年代后期以后干旱明显减少,雨涝居多,涝情重;90年代中期以来,下游趋势与其余区域不同;准3年周期是流域各段最重要的变化周期。近40年来,上游变湿显著,源流区和中游不显著,下游有微弱变湿趋势;NAO对中上游旱涝影响显著,对全流域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旱涝 时空变化 Z指数
下载PDF
天山西部中山带积雪变化趋势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以巩乃斯河谷为例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张丽旭 魏文寿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1,共5页
根据位于巩乃斯河谷的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近 30年来的年最大雪深、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观测记录 ,用平均差值法、最小二乘法、自回归滑动平均法检验了天山西部中山带积雪、冷季降水、冷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天山西部中山... 根据位于巩乃斯河谷的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近 30年来的年最大雪深、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观测记录 ,用平均差值法、最小二乘法、自回归滑动平均法检验了天山西部中山带积雪、冷季降水、冷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天山西部中山带积雪呈增加趋势 ,近 30年来年平均增加 1.43% ,与青藏高原、南极大陆及格陵兰冰盖表面积雪积累增加相一致。天山西部中山带冷季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也是增加的 ,其中冷季降水平年平均增加 0 .12 % ,而冷季气温升高了 0 .8℃ ,积雪与冷季气温之间存在着弱的负相关关系 ,而与冷季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积雪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气候变暖引起的冷季降水的增加对积雪增加的贡献大于由于冷季气温升高而造成积雪减少的贡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积雪 气温 降水 变化趋势 二元回归分析 巩乃斯河谷
下载PDF
新疆地表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探 被引量:38
14
作者 何清 袁玉江 +1 位作者 魏文寿 龚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3-496,共4页
计算新疆三大区域地表水资源与气候的相关性,建立两者间的回归方程,进而探讨新疆地表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①新疆地表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北疆以对水文年降水的正响应为主;南疆以对5~9... 计算新疆三大区域地表水资源与气候的相关性,建立两者间的回归方程,进而探讨新疆地表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①新疆地表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北疆以对水文年降水的正响应为主;南疆以对5~9月温度的正响应为主,以对高山区前年的水文年降水的正响应为辅;东疆对水文年降水的正响应及5~9月温度的负响应并重,对降水的响应更重要些。②北疆:当北疆8站水文年平均降水偏多(或偏少)10%时,北疆地表水资源会偏多或偏少7\^2%。③东疆:当沁城5~9月平均温度为多年平均值时,巴音布鲁克水文年降水变化±10%,东疆地表水资源会出现±5 4%的变化;当巴音布鲁克水文年降水为多年平均值时,沁城5~9月平均温度偏高(或偏低)1℃,东疆地表水资源会减少(或增多)8 3%。④南疆:当南疆4站5~9月平均温度为多年平均值时,塔什库尔干前年的水文年降水变化±10%,南疆地表水资源会出现±1 3%的变化;当塔什库尔干前年的水文年降水为多年平均值时,南疆4站5~9月平均温度偏高(或偏低)1℃,南疆地表水资源会增多(或减少)1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地表水资源 气候变化 响应
下载PDF
用树木年轮重建阿勒泰西部5~9月365年来的月平均气温序列 被引量:40
15
作者 张同文 袁玉江 +4 位作者 喻树龙 魏文寿 杨青 尚华明 丁雷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8-294,共7页
根据新疆阿勒泰西部地区5个采点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区的树轮年表。通过相关普查发现,自回归年表序列与该地区当年5~9月的月平均气温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具有树木生理学意义。用沙勒哈(t+1),吉克音(t,t+2)3个树... 根据新疆阿勒泰西部地区5个采点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区的树轮年表。通过相关普查发现,自回归年表序列与该地区当年5~9月的月平均气温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具有树木生理学意义。用沙勒哈(t+1),吉克音(t,t+2)3个树轮自回归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该地区365年来当年5—9月的月平均气温,且经过交叉检验表明重建方程稳定可靠。通过分析发现,阿勒泰西部地区365年来的重建月平均气温序列具有5个偏冷阶段和5个偏暖阶段,并且具有13~14年和7年的显著冷暖变化准周期。重建月平均气温序列在1684,1706,1746,1767,1802,1839,1859,188l,1909年和1949年前后发生过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年表 月平均气温 冷暖变化 阿勒泰 新疆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沙尘气溶胶对短波辐射的影响--以塔中为例 被引量:37
16
作者 陈霞 魏文寿 刘明哲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0-926,共7页
利用2006年8—9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的80 m铁塔上,距地1.5 m的KIPP&ZONEN自动辐射仪获取的监测资料,根据沙尘暴资料中PM10的小时浓度变化,参照TSP的变化趋势和塔中地面气象站的能见度和风速,将天气划分为晴空、浮尘和扬... 利用2006年8—9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的80 m铁塔上,距地1.5 m的KIPP&ZONEN自动辐射仪获取的监测资料,根据沙尘暴资料中PM10的小时浓度变化,参照TSP的变化趋势和塔中地面气象站的能见度和风速,将天气划分为晴空、浮尘和扬沙、沙尘暴三种类型,并分别选取其代表性天气,分析以塔中为代表的沙漠腹地,沙尘气溶胶浓度的变化对短波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尘气溶胶减弱到达地面的总的太阳辐射,在大气总的透过率上表现为晴空是沙尘暴的2.04倍;直接辐射表现在大气透明系数的变化与沙尘暴、浮尘PM10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4,-0.771;沙尘气溶胶改变散射辐射波形,由遁形平顶型改为倒"V"型,增加散射日总量,沙尘暴是晴空的1.68倍,浮尘是晴空的2.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 短波辐射 沙尘气溶胶 PM10
下载PDF
天山山区与南、北疆近40a来的年温度变化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袁玉江 何清 +1 位作者 魏文寿 喻树龙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1-526,共6页
分析天山山区近40a来年温度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与南疆、北疆进行比较,其结果是:(1)天山山区年平均温度在冷暖变化阶段上与北疆的相似性强于南疆。(2)新疆三大区域年平均温度的最主要空间分布特征均是同步变化,但同步性的程度北疆较好,南... 分析天山山区近40a来年温度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与南疆、北疆进行比较,其结果是:(1)天山山区年平均温度在冷暖变化阶段上与北疆的相似性强于南疆。(2)新疆三大区域年平均温度的最主要空间分布特征均是同步变化,但同步性的程度北疆较好,南疆及天山山区较差;而空间分布的反向变化性,南疆及天山山区较好,北疆较差。(3)三大区域年平均温度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是不同的,但均以20世纪90年代为最暖。(4)近40a的显著线性增温趋势以年平均最低温度及年平均温度表现得空间范围最广,年平均最高温度最差;年平均温度的长期增温率以北疆最大,天山山区和南疆较小;年平均最低温度的10a增温率变化在0 34~0 37℃之间。(5)三大区域最佳升温趋势出现的时段比较一致,增温率以北疆为最大,天山山区和南疆相同。(6)北疆与南疆年平均温度分别在1960年和1978年发生了由低向高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区 南疆 北疆 年温度变化 空间分布 反向变化性
下载PDF
南疆近60年来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沙尘暴发生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34
18
作者 刘明哲 魏文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9-483,共5页
利用南疆1942-2001年的气象实测资料,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缺失的资料进行插补,研究了南疆近60年来的气温、降水、大风和沙尘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了南疆气候变化趋势、沙尘暴与大风、气温、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南疆气候变化对沙尘... 利用南疆1942-2001年的气象实测资料,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缺失的资料进行插补,研究了南疆近60年来的气温、降水、大风和沙尘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了南疆气候变化趋势、沙尘暴与大风、气温、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南疆气候变化对沙尘暴发生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疆的气候变暖减弱了冷空气活动,从而使得南疆大风发生日数减少;近几十年来降水量的增加和近地表风速的降低增加了地表土壤湿度,同时也增加了地表植被覆盖度。这些变化使得近几十年来南疆沙尘暴的发生日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气候变化 大风 发生日数 表土湿度
下载PDF
干旱区生物土壤结皮对种子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陈荣毅 魏文寿 +2 位作者 张元明 吴楠 张静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8-873,共6页
通过调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筑路形成的严重干扰样方与自然状态下轻微干扰样方种子植物多样性的差异,结合人为干扰生物土壤结皮样方的结果,综合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种子库、结皮上种子萌发、生长以及土壤养分与水分的特征,研究生物土壤结皮... 通过调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筑路形成的严重干扰样方与自然状态下轻微干扰样方种子植物多样性的差异,结合人为干扰生物土壤结皮样方的结果,综合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种子库、结皮上种子萌发、生长以及土壤养分与水分的特征,研究生物土壤结皮对种子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整结皮与适度干扰后结皮样方内植物多样性指数D分别为0.3296和0.5291,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8400和1.295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严重干扰样方的多样性指数D和多样性指数H均显著低于轻度干扰样方的对应指标。说明对生物土壤结皮"适度"干扰使其保持在早期发育阶段有利于增加种子植物多样性,而"严重"干扰使结皮变为流沙阶段会降低种子植物多样性。结皮影响种子植物多样性的机理主要在于发育后期的生物土壤结皮会降低土壤种子库,也会抑制多数种类种子萌发,夏秋季结皮深层土壤水分的减少也不利于深根植物的生存,但结皮土壤拥有相对较高的养分条件却能保证一年生短命植物生长和生存。相对于流沙,生物土壤结皮的存在有益于保持相对较高的植物多样性,这可能归功于生物土壤结皮有利于地表稳定性、以及其在防风蚀和土壤形成等方面重要的生态功能,因而,在采取"适度"干扰措施以提高植物多样性之前需要慎重考虑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生物土壤结皮 植物多样性 干扰
下载PDF
天山北坡西部树木年轮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及气温重建 被引量:32
20
作者 喻树龙 袁玉江 +4 位作者 魏文寿 尚华明 张同文 童忠 杜敏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7-832,共6页
利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三个采点的树轮宽度年表,通过相关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分析三个树木年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表明,三个年表与博州地区的年平均最低气温和7月降水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且呈现相同的响应,仅在气温偏低... 利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三个采点的树轮宽度年表,通过相关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分析三个树木年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表明,三个年表与博州地区的年平均最低气温和7月降水量呈较显著的正相关,且呈现相同的响应,仅在气温偏低时,三个年表响应不一致。通过分析,选择年最低气温作为重建对象,具有明显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利用树轮年表重建了博州1576—2002年的年最低气温,通过逐一剔除检验,发现重建值稳定可靠。在427a中,存在2~3a和40~50a左右的周期性振荡,1631年、1832年、1920年和1961年左右发生过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西部 树木年轮 年最低气温 响应 气温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