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室内膜下滴灌不同水肥处理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虞娜 张玉龙 +3 位作者 邹洪涛 黄毅 张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通过温室小区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了覆膜条件下滴灌施肥量和灌溉控制下限对番茄产量和果实某些品质指标:硝酸盐含量、V 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施用数量和灌溉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值的大小对番茄的产量及其果实... 通过温室小区番茄栽培试验,研究了覆膜条件下滴灌施肥量和灌溉控制下限对番茄产量和果实某些品质指标:硝酸盐含量、V 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施用数量和灌溉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值的大小对番茄的产量及其果实的品质影响显著,且两因素的交互作用也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肥料用量以纯N 337.5 kg/hm2、纯K2O 337.5 kg/hm2,灌水下限以土壤水吸力40 kPa、上限kPa番茄产量最高,且其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覆膜滴灌 灌溉下限 施肥 番茄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北方泥质海岸盐碱地种植牧草肥土效果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邢兆凯 +4 位作者 于雷 韩友志 潘文利 刘畅 龙丛英 《辽宁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8-10,共3页
采用工程措施为先导、生物措施为核心,在北方泥质海岸盐碱荒地上种植田菁、苜蓿两种牧草对土壤进行培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田菁、苜蓿一个生长季结束后,土壤盐分和pH值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氮、磷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与CK处... 采用工程措施为先导、生物措施为核心,在北方泥质海岸盐碱荒地上种植田菁、苜蓿两种牧草对土壤进行培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田菁、苜蓿一个生长季结束后,土壤盐分和pH值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氮、磷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与CK处理相比,两种牧草处理在10~50cm层次的肥土效果好于0~10cm层次;两种牧草相比较,田菁处理好于苜蓿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海岸 盐碱地 田菁 苜蓿 肥土效果
下载PDF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机理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朱永乐 +3 位作者 赵楚峒 汤家喜 高英旭 李梦雪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1-747,共7页
生物炭是以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料为原料,在缺氧的条件下经过高温热解得到的高度碳化的物质;因其具有优良的过滤和吸附特性而被应用于水体净化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论文对不同原料加工而成的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生物炭吸附重金... 生物炭是以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料为原料,在缺氧的条件下经过高温热解得到的高度碳化的物质;因其具有优良的过滤和吸附特性而被应用于水体净化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论文对不同原料加工而成的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及其在净化污水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生物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生物炭本身特别是改性后在吸附性能改变的同时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 吸附 机理
原文传递
樟子松固沙林更新迹地草本植物多样性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吕刚 王婷 +2 位作者 李叶鑫 王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294-8303,共10页
以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彰武县章古台万亩林为研究对象,野外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相结合,以樟子松固沙林采伐迹地为对照,研究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樟子松固沙林更新迹地生境的改良效果,探讨植被重建后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结... 以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彰武县章古台万亩林为研究对象,野外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相结合,以樟子松固沙林采伐迹地为对照,研究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樟子松固沙林更新迹地生境的改良效果,探讨植被重建后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结果表明:1)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固沙林更新迹地植被重建后,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加,林下植物偶见种数目增多,13种草本植物在8个样地中未重复出现;2)与采伐迹地相比,不同植被重建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均有所改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在彰武小钻杨(Populus xiaozhuanica)、五角枫(Acer mono)林地改良效果较好,全钾在红刺榆林(Hemiptelea davidii)地含量明显提高、山杏(Armeniaca sibirica)林地的有效磷相比采伐迹地明显提高,且均表现为上层改良效果优于下层;3)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性质间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逐渐改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全磷与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理化性质的与植物多样性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生态系统正向演替。研究结果为控制科尔沁沙地土壤沙化,加速该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固沙林 更新迹地 植被重建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渗灌对保护地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耀生 张玉龙 +3 位作者 黄毅 王宇菲 刘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5,共3页
通过保护地番茄栽培试验,研究渗灌及不同灌水控制下限10、16、25、40和63kPa处理对0—10、10—20、20—30、30—40和40—60cm 5个土层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及其灌水控制下限能显著影响土壤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 通过保护地番茄栽培试验,研究渗灌及不同灌水控制下限10、16、25、40和63kPa处理对0—10、10—20、20—30、30—40和40—60cm 5个土层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及其灌水控制下限能显著影响土壤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渗灌灌水能促进脲酶活性的提高,灌水控制下限较高时,灌水处理后各土层脲酶活性较高,有利于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氮素营养。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与灌水和土壤水分状态密切相关,灌水控制下限较低时,灌水处理后各土层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频繁少量的灌水能促进各土层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灌 灌水控制下限 脲酶活性 过氧化氢酶活性
下载PDF
辽宁地区主栽杨树品种的SRA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罡 邢兆凯 +5 位作者 潘文利 关明东 叶景丰 马冬菁 高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22,共4页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17个采自辽宁不同地区的杨树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31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685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23.2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5.3%,各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622~0.9475,平均相...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17个采自辽宁不同地区的杨树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31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685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23.2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5.3%,各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622~0.9475,平均相似系数为0.6549。通过UPGMA聚类分析将17个杨树材料分为4个群,其划分结果与传统分类基本一致,证明SRAP标记是一种适于杨树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分子标记技术。聚类结果表明,品种间遗传差异最小是银中杨和毛白杨,差异最大的是意大利45杨和毛白杨;2个小胡杨的种内遗传差异最小,而2个意大利45杨的种内遗传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SRAP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排土场边坡根系分布及其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吕刚 刘红民 +1 位作者 高英旭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1-715,共5页
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原状土水槽冲刷法,研究了排土场边坡根系分布及其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排土场边坡根密度平均每为8.46个100 cm-2,根系长度随根系径级的增大而不断减小,根系生物量随根系径级总体... 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原状土水槽冲刷法,研究了排土场边坡根系分布及其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排土场边坡根密度平均每为8.46个100 cm-2,根系长度随根系径级的增大而不断减小,根系生物量随根系径级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土壤中根系以根径【0.5 mm须根为主;土壤抗冲指数与时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指数回归关系;土壤抗冲指数大部分位于0.06~0.12 min g-1之间,这部分所占坡面总面积的83.02%,沿坡长方向土壤抗冲指数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在3个坡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根系对土壤抗冲性能强化值范围在0.01~0.05 min g-1之间,强化百分率为16.67%~83.33%,表明在相同径流冲刷强度与相同冲刷时间条件下,根系对于增强土壤抗冲性能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抗冲性 根系长度 根系生物量 边坡 排土场
原文传递
暴雨作用下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壤侵蚀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吕刚 李叶鑫 +2 位作者 宁宝宽 王道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63-1476,共14页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形成平台岩土紧实、边坡高陡松散的排土场,是露天煤矿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排土场紧实平台的汇流作用是坡面径流侵蚀的主要动力,平台前缘出现的土体裂缝更是为地表径流涌入排土场提供优先路径,极大程度地增加排土...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形成平台岩土紧实、边坡高陡松散的排土场,是露天煤矿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排土场紧实平台的汇流作用是坡面径流侵蚀的主要动力,平台前缘出现的土体裂缝更是为地表径流涌入排土场提供优先路径,极大程度地增加排土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研究降雨和微地形对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壤侵蚀的作用机制可为露天煤矿排土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内蒙古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利用相似模拟原理和土体裂缝等效模型建立排土场平台-边坡室内模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90,120,150 mm/h)和土体裂缝深度(5,10,15,20 cm)条件下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产流产沙特征和侵蚀沟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分为土壤溅蚀与面蚀、裂缝充水与坍塌、细沟侵蚀、裂缝贯穿、坡肩垮塌和稳定阶段6个阶段,土壤侵蚀过程是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裂缝深度为5,10,15,20 cm时,排土场径流量依次为23.41,58.70,35.24,75.95 L,侵蚀量依次为3.79,19.66,23.01,34.57 kg;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径流量和侵蚀量均增大;当降雨强度为90 mm/h、裂缝深度为10 cm时,排土场在侵蚀前期形成泥流,其含沙量高达1.03 kg/L。排土场平台-边坡系统径流量和侵蚀量是土体裂缝和降雨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交互作用与径流量和侵蚀量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不同降雨强度和裂缝深度条件下,各时段土壤侵蚀量依次为对照的1.94~4.56,2.07~63.19,4.98~34.54,5.84~53.98,6.31~74.64,38.78~176.25倍,呈现多峰多谷的变化规律。随着降雨强度和裂缝深度的增大,排土场侵蚀沟数量减少,侵蚀沟长度、宽度和深度增大,溯源侵蚀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平台-边坡系统 排土场 极端降雨 土体裂缝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物根系与土壤抗蚀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吕刚 +1 位作者 高英旭 李宏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对紫色土四种土地利用类型耕层土壤中植被根系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根系分布与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的内在关系,以明确根系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小径级根系特别是径级<1 mm的根系对于>0.25 mm土壤团... 对紫色土四种土地利用类型耕层土壤中植被根系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根系分布与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的内在关系,以明确根系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小径级根系特别是径级<1 mm的根系对于>0.25 mm土壤团聚体形成和>0.5 mm土壤团聚体形成均有促进作用;<0.5 mm的根系长度与结构体破坏率、团聚状况、<0.001 mm颗粒含量和<0.01 mm颗粒含量均显著相关;竹林地根系含量最为丰富,<0.5 mm根系平均长度值最大,土壤团粒结构最好,其抗蚀性最强,传统农耕地根系稀少,其抗蚀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长度 根系生物量 抗蚀性 团聚体 紫色土
下载PDF
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几种主要植被类型土壤入渗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吕刚 顾宇书 +3 位作者 刘红民 韩友志 高英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0-786,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辽东山区森林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以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内的6种主要植被类型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双环试验和室内理化性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入渗能力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 为了深入研究辽东山区森林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以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内的6种主要植被类型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双环试验和室内理化性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入渗能力及其与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率、渗透总量均表现为下层低于上层,最大值是最小值的近3倍;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入渗能力差异较大,其中A层初渗率排列顺序为原生红松阔叶混交林>红松人工林>鱼鳞云杉臭冷杉林>农地>蒙古栎林>杂木林,B层初渗率排列顺序为鱼鳞云杉臭冷杉林>农地>杂木林>红松人工林>原生红松阔叶混交林>蒙古栎林,A层稳渗率排列顺序为红松人工林>鱼鳞云杉臭冷杉林>原生红松阔叶混交林>杂木林>蒙古栎林>农地,B层稳渗率以杂木林最大,为3.8 mm min-1,原生红松阔叶混交林最小,仅为1.1 mm min-1,其他4种植被类型土壤稳渗率几乎无差异,A层平均入渗率排列顺序为红松人工林>原生红松阔叶混交林>鱼鳞云杉臭冷杉林>杂木林>蒙古栎林>农地,B层平均入渗率排列顺序为杂木林>鱼鳞云杉臭冷杉林>红松人工林>蒙古栎林>农地>原生红松阔叶混交林,A层的渗透总量以红松阔叶混交林和红松人工林最大,蒙古栎林和农地相对较低,B层的渗透总量以杂木林最大,红松阔叶混交林最小;主成分分析评价的土壤入渗能力排序为红松人工林>鱼鳞云杉臭冷杉林>原生红松阔叶混交林>杂木林>蒙古栎林>农地,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率和渗透总量等4个指标综合起来能够很好的表达土壤入渗能力,其主成分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90.662%;不同层次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均存在良好的幂函数关系;土壤的稳渗率、平均入渗率、渗透总量与非毛管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初渗率与非毛管孔隙存在相关性,但不显著。与容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土壤水文 水源涵养 主成分分析 白石砬子
下载PDF
水氮配合对油菜生物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国苹 虞娜 +2 位作者 刘启 张玉龙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对油菜生物量及其地上、地下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生物量与氮肥用量、灌水控制水平关系极为密切,且水肥交互效应明显。油菜生物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某一氮肥用量后,则表现... 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对油菜生物量及其地上、地下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生物量与氮肥用量、灌水控制水平关系极为密切,且水肥交互效应明显。油菜生物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某一氮肥用量后,则表现为下降的趋势;随灌水控制水平的变化亦表现出相同趋势。水、氮供应适宜,有利于新鲜植株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植株根冠比适中,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可食部分产量。综合考虑,灌水水平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80%、施氮量为0.24g kg-1土的组合是最优的。上述结果可为蔬菜的高产、合理灌溉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条件 油菜 生物量 根冠比
原文传递
生物炭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道涵 山峰 +5 位作者 汤家喜 何苗苗 应博 刘雅 李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60-466,共7页
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环境、修复污染土壤已成为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生物炭的类型、特性,生物炭施用对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孔隙度、持水性、团聚体稳定性等)和化学性质(pH、养分、碳循环等)的影响,阐述了... 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环境、修复污染土壤已成为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生物炭的类型、特性,生物炭施用对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孔隙度、持水性、团聚体稳定性等)和化学性质(pH、养分、碳循环等)的影响,阐述了生物炭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吸附机理,从生物炭理化性质、有机物性质、吸附环境三方面分析了生物炭修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生物炭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 有机污染物 吸附 环境行为
下载PDF
林草生态模式改良盐碱土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潘文利 范俊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对辽河三角洲区域内典型的泥质海岸盐碱地段进行工程整地修筑台田,利用耐盐碱牧草苜蓿、田菁构建银中杨+苜蓿、银中杨+田菁两种林草生态模式,以银中杨纯林为对照进行改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式林分郁闭度达到90%以上,保存率在89%以... 对辽河三角洲区域内典型的泥质海岸盐碱地段进行工程整地修筑台田,利用耐盐碱牧草苜蓿、田菁构建银中杨+苜蓿、银中杨+田菁两种林草生态模式,以银中杨纯林为对照进行改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式林分郁闭度达到90%以上,保存率在89%以上,银中杨+苜蓿模式能显著促进树高、胸径生长,树高和胸径分别比银中杨+田菁模式和CK增加15.8%、16.7%和15.8%、16.6%。脱盐改土作用是银中杨+苜蓿模式好于银中杨+田菁模式好于CK;银中杨+苜蓿模式可显著降低土壤全盐量、pH、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同时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总量,增加土壤氮、磷有效性;其中,对0~10 cm土层的改良效果要好于10~30 cm土层和30~50 cm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生态模式 盐碱地 改土效果 辽河三角洲
下载PDF
泥质海岸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惠淑荣 王岩 +3 位作者 潘文利 范俊岗 孙晓庆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5-80,共6页
北方泥质海岸地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带,泥质海岸防护林建设所发挥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对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法来选择评价指标,用AHP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研究... 北方泥质海岸地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带,泥质海岸防护林建设所发挥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对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法来选择评价指标,用AHP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研究最终选取了26个具体指标,构建了4个指标层次,建立了适用于泥质海岸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其中生态效益占68.33%,经济效益占22.55%,社会效益占10.07%。泥质海岸防护林工程重点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效益,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展,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所确定的指标权重科学合理,适用于泥质海岸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海岸 防护林 指标体系 AHP法 指标权重
下载PDF
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邱月 +3 位作者 王玉涛 范俊岗 曹宝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3-370,共8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是研究土壤肥力、土壤养分转化、循环以及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研究渤海泥质海岸白榆、刺槐、白蜡、群众杨、辽宁杨纯林和辽宁杨刺槐混交林及当地自然生灌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动态及与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是研究土壤肥力、土壤养分转化、循环以及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研究渤海泥质海岸白榆、刺槐、白蜡、群众杨、辽宁杨纯林和辽宁杨刺槐混交林及当地自然生灌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动态及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关系,以期为沿海防护林树种的选择及林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造林能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其中白榆(25 a)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最高,是对照的2.50倍和2.09倍。0—10 cm土壤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大于10—30 cm土层,季节动态变化差异显著。在0—10 cm土层内,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季节动态多表现为春秋两季较高,夏季较低的"V"字型变化;在10—30 cm土层内,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季节变化规律与0—10 cm土层一致,表现为夏季较低春秋较高的"V"字型,微生物生物量氮主要表现有"V"字型、倒"V"字型与直线型3种变化形式。在0—30 cm土层内,白榆(25 a)、刺槐、白蜡、群众杨、辽宁杨刺槐混交林、白榆(10 a)、辽宁杨及灌草地微生物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59%、1.68%、1.42%、1.54%、2.29%、1.80%、2.02%和1.1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对土壤全氮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85%、1.30%、1.08%、1.35%、2.49%、1.57%、2.08%和2.32%。不同类型防护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显著正相关,它们与土壤全氮、有机碳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电导率显著负相关,另外,土壤微生物量碳还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从不同土层微生物量碳、氮季节动态来看,造林可以增加泥质海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但是夏季地下水位升高,盐碱上扬,加之树木生长大量利用养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夏季较低。综合分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白榆纯林和辽宁杨刺槐混交林更有利于泥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海岸 防护林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养分 季节变化
下载PDF
辽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造林模式的防护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玉涛 +2 位作者 潘文利 范俊岗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及防护效应,选取辽河三角洲盐碱地11块典型防护林,测定林地内环境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盐量,并对林内外草本生物多样性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的防护林在夏季均能起到改善小气候... 为了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及防护效应,选取辽河三角洲盐碱地11块典型防护林,测定林地内环境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盐量,并对林内外草本生物多样性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的防护林在夏季均能起到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其中可降低林内空气温度2.2℃,提高林内空气湿度10.2%,降低林带背风面风速1.3 m·s-1,且混交林对小气候的改善程度高于纯林,其中白榆刺槐混交林可降温达3.7℃,增加湿度25.3%,改善温湿度效果最明显,其次是白蜡刺槐混交林,小胡杨纯林改善温度效果最不明显,仅能降低林内温度1.1℃;混交林能明显降低0~40cm土层的密度和增加土壤孔隙度,而纯林改善土壤孔隙度效果不显著;不同防护林均能降低盐碱地的土壤含盐量,混交林降低幅度在60%~88%之间,可以将重度盐碱地改良为轻盐碱地,除刺槐纯林外,其他纯林改良盐碱地效果不显著;防护林还可显著增加林内草本多样性.在盐碱地上营造混交型防护林防护效应较明显,11种造林模式中白蜡刺槐混交林和白榆刺槐混交林效果最好,白蜡沙枣和白蜡小胡杨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造林模式 土壤物理性质 植物多样性 辽河三角洲
下载PDF
辽河三角洲泥质海岸防护林小气候效益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岩 +1 位作者 潘文利 范俊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68,73,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与梯度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辽河三角洲典型泥质海岸的片状防护林和单片防护林带的风速、土壤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片状林带透风系数为0.26,属于疏透结构,在林带背风区1H-5H(H为树高)范围... 利用常规观测与梯度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辽河三角洲典型泥质海岸的片状防护林和单片防护林带的风速、土壤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片状林带透风系数为0.26,属于疏透结构,在林带背风区1H-5H(H为树高)范围内风速降低最明显,降低幅度为38.51%~57.25%,10H-20H范围内比较缓和,风速降低8.19%~20.57%,林内风速平均比林外对照降低62.86%;单林带1H-5H风速平均降幅为41.54%~59.53%,10H-20H平均降幅为9.26%~16.14%。林内各层土壤温度比林外低,日平均空气湿度林内比林外高30.6%,日平均光照强度林内比林外降低40.4%。单片、片状林带的有效防风距离为20H;片状海防林带具有改善森林小气候的功能,能够增加林带内空气湿度,降低光照强度,调控土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海岸 防护林 小气候效益
下载PDF
抗寒耐盐碱美国白蜡引种造林试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范俊岗 +2 位作者 高军 叶景丰 潘文利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5-68,共4页
对不同种源地引进的抗寒耐盐碱美国白蜡进行了盐碱地造林试验研究,通过分析树木长势和改土效果来筛选出优良的白蜡种源。结果表明:中度盐碱地不同种源地引进的白蜡树木长势强弱依次为宾夕法尼亚>纽约>CK>威斯康星>田纳西>... 对不同种源地引进的抗寒耐盐碱美国白蜡进行了盐碱地造林试验研究,通过分析树木长势和改土效果来筛选出优良的白蜡种源。结果表明:中度盐碱地不同种源地引进的白蜡树木长势强弱依次为宾夕法尼亚>纽约>CK>威斯康星>田纳西>路易斯安那;轻度盐碱地则是明尼苏达>肯塔基>CK>亚拉巴马>密西西比。轻、中盐碱地不同种源地引进的白蜡对土壤改良作用与树木长势规律一致;中度盐碱地造林优选白蜡种源地为宾夕法尼亚和纽约,轻盐碱地则是明尼苏达和肯塔基2个种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蜡 盐碱地 种源地 引种 造林
下载PDF
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量与竞争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玉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9-306,共8页
为构建高精度的油松人工林生长模型,准确预估油松人工林生长动态变化,利用北京、辽西、辽东调查的185块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复测数据,选择13个与距离无关的竞争因子,利用相关性评价法研究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及与竞争因子的关系。结... 为构建高精度的油松人工林生长模型,准确预估油松人工林生长动态变化,利用北京、辽西、辽东调查的185块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复测数据,选择13个与距离无关的竞争因子,利用相关性评价法研究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及与竞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定期生长量频率呈反"J"型分布,而辽东和辽西地区的则呈单位左偏分布;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定期生长量最大,生长量分布范围为1~5.1cm,80%以上随机分布在1~3cm附近,平均为2.27cm,其次是辽东地区,生长量分布范围为0.15~2.15cm,70%以上随机分布在0.1~1cm附近,平均为1.74cm,辽西地区油松胸径生长量最小,生长量分布范围为0.11~4.38cm,70%以上随机分布在0.1~3cm附近,平均为0.78cm;3个地区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定期生长量与13种竞争因子的相关性不完全相同,但是均与竞争指数(CI)、大于对象木的林木断面积之和(BAL)、胸径与断面积平均直径之比(DBD)、林分平均直径与胸径之比(QMD)、大于对象木的竞争指数(CILS)这5个竞争因子相关性较大;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定期生长量与竞争指数、大于对象木的林木断面积之和、林分平均直径与胸径之比、大于对象木的竞争指数这4个指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油松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量随着竞争效应的加剧,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量降低;与胸径与断面积平均直径之比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林木胸径越大,所获得的生长空间、营养空间越多,竞争能力越强,林木胸径生长量越高。因此,竞争指数、大于对象木的林木断面积之和、胸径与断面积平均直径之比、林分平均直径与胸径之比、大于对象木的竞争指数这5个竞争因子是构建高精度的油松人工林生长模型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单木胸径生长量 竞争指数 断面积
下载PDF
草酸强化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修复镉铅污染土壤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谷雷严 +3 位作者 罗庆 王辉 马冬菁 武文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4-740,共7页
为提高超富集植物对土壤中镉(Cd)、铅(Pb)污染的修复效率,以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为研究对象,通过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草酸,探明草酸强化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对表层土壤(0~20cm)和底层土壤(20~40cm)中Cd、Pb含量的影响,并考... 为提高超富集植物对土壤中镉(Cd)、铅(Pb)污染的修复效率,以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为研究对象,通过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草酸,探明草酸强化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对表层土壤(0~20cm)和底层土壤(20~40cm)中Cd、Pb含量的影响,并考察草酸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能够显著地增加东南景天对土壤中Cd、Pb的吸收富集,进而提高东南景天对Cd、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并且随着草酸添加浓度的升高,表层土壤中Cd、Pb的削减率不断提高。当草酸添加量为20mmol·kg^-1土时,东南景天地上部的Cd、Pb含量分别为305mg·kg^-1和40.5mg·kg^-1,表层土壤中Cd、Pb的削减率分别为52.6%和34.6%,底层土壤中Cd、Pb的增加率仅为3.1%和3.6%;当草酸添加量继续增加至50mmol·kg^-1土时,东南景天地上部的Cd、Pb含量并没有显著增加,而表层土壤中Cd、Pb的削减率却提高至63.5%和47.5%,底层土壤中Cd、Pb增加率也升高至10.5%和14.8%。因此,适量的草酸添加能够促进东南景天对表层土壤中Cd、Pb的吸收富集,而且不会产生淋滤作用使Cd、Pb向下迁移而污染底层土壤。此外,长期来看,草酸的添加对土壤p H值、有机碳以及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影响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植物修复 东南景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