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上二叠统含煤层气系统特征及其沉积控制 被引量:33
1
作者 沈玉林 秦勇 +3 位作者 郭英海 任海鹰 谢国梁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7-432,共6页
基于黔西地区晚二叠世含煤地层钻井岩芯观察及样品分析测试结果,指出沉积环境对"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发育具显著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含煤岩系中低渗透岩层的分布对"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形成... 基于黔西地区晚二叠世含煤地层钻井岩芯观察及样品分析测试结果,指出沉积环境对"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发育具显著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含煤岩系中低渗透岩层的分布对"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形成具有分划性的阻隔作用,这种分划性隔水阻气的发育受控于沉积环境,从三角洲平原相区至三角洲前缘相区含煤地层中具低孔渗透条件的隔水阻气层渐趋发育,导致垂向含煤层气系统渐趋复杂。三角洲平原相区偏于氧化环境,不利于准同生成岩—早成岩作用阶段菱铁矿和黄铁矿的形成,层序内最大海侵面附近泥岩的封堵性能相对减弱,使得原本相对孤立的含气组合彼此连通构成相对统一的含气系统,垂向含煤层气系统相对简单;而三角洲前缘相区含煤地层中具低孔渗透条件的隔水阻气层相对发育,垂向含煤层气系统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含气系统 沉积环境 隔水阻气层
下载PDF
煤矿井下探放水措施分析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7年第5期82-83,111,共3页
矿井探放水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避免水害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地质及探放水部门对矿井发生水害原因不明确,探放水期间准备工作不充分以及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对矿... 矿井探放水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避免水害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地质及探放水部门对矿井发生水害原因不明确,探放水期间准备工作不充分以及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对矿井积水区域探放不全面,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甚至发生重大煤矿水灾事故。西山煤电集团地质处根据当前煤矿探放水工作现状,阐述了煤矿探放水施工设计要点、施工前准备工作以及施工期间采取的安全措施,为煤矿探放水工作安全高效进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放水 施工设计 准备工作 安全措施
下载PDF
黔西上二叠统龙潭组菱铁矿层的沉积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玉林 秦勇 +6 位作者 李壮福 金军 郑俊 张涛 宗毅 王晓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161,共10页
基于黔西地区晚二叠世含煤地层钻井岩心观察及样品分析测试结果,研究了煤系中含菱铁矿与黄铁矿层的岩石学特征,划分了6种含菱铁矿与黄铁矿层的垂向沉积序列,归纳总结了5种菱铁矿与黄铁矿的发育模式,指出含菱铁矿层的发育对"多层叠... 基于黔西地区晚二叠世含煤地层钻井岩心观察及样品分析测试结果,研究了煤系中含菱铁矿与黄铁矿层的岩石学特征,划分了6种含菱铁矿与黄铁矿层的垂向沉积序列,归纳总结了5种菱铁矿与黄铁矿的发育模式,指出含菱铁矿层的发育对"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发育具显著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菱铁矿中CO_2的来源与沉积有机质和海相碳酸盐岩有关,其中,形成于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的菱铁矿中CO_2的同位素特征与海相碳酸盐岩同位素特征相似,形成于海平面下降背景下菱铁矿中的CO_2主要来源于沉积有机质,海平面持续较高背景下的发育的菱铁矿则受沉积有机质与海水的共同影响,此外成岩环境的改变导致形成菱铁矿与黄铁矿的共生组合。含煤岩系中含菱铁质(黄铁矿)的泥岩及粉-细砂岩具低孔、低渗特征,可作为含气单元间的隔水阻气层,这种岩层的分布受控于沉积环境及区域海平面变化,对"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形成具有分划性的阻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隔水阻气层 含煤层气系统 龙潭组 黔西
下载PDF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4
作者 谢国梁 沈玉林 +3 位作者 赵志刚 蔡佳 周豪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99-610,共12页
为了研究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泥岩微量及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采用ICP-MS对研究区25个泥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1)研究区泥岩稀土元素主要来自陆源碎屑矿物,源岩主要为沉积岩及碱性玄武岩;(2)始新世末... 为了研究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泥岩微量及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采用ICP-MS对研究区25个泥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1)研究区泥岩稀土元素主要来自陆源碎屑矿物,源岩主要为沉积岩及碱性玄武岩;(2)始新世末构造运动揭示的构造沉积界线在研究区留下了证据,微量元素比值、稀土总量等参数在此界面上存在明显的突变,界线十分明显,并且此界线亦是研究区平湖组与花港组的沉积界面,界面以下以三角洲沉积为主,界面之上主要为河流相沉积,这一沉积相转换面在研究区P1井尤为明显;(3)利用Sr/Cu比值推测平北地区始新世中晚期-早渐新世经历了较为明显的气候变化,总体上有逐渐变温湿趋势,并且研究区北部要温湿于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分布特征 地质意义 平北地区 西湖凹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下二叠统山西组泥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谢国梁 沈玉林 +2 位作者 张虎 袁学旭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998,共8页
为了研究延川南地区下二叠统山西组泥岩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采用ICP—MS对研究区30个泥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泥岩稀土元素的总量较高(93.80~746.47μg/g)。w(LREE/HREE)(1.28~9.97)及(La... 为了研究延川南地区下二叠统山西组泥岩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采用ICP—MS对研究区30个泥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泥岩稀土元素的总量较高(93.80~746.47μg/g)。w(LREE/HREE)(1.28~9.97)及(La/Yb)N(1.97~28.78)等比值显示轻重稀土分异明显;∑REE与Ti、Ni、Pb、Rb、Ga、Cr、Zn等外源元素相关性很好,而与Mn、Zn等反映海相环境元素的相关性不明显,揭示了研究区泥岩中REE主要来自陆源碎屑矿物的供给。Ceanom(-0.089~0.138,均大于0.10)、(3Ce(0.91~1.35,平均为1.09)指示了泥岩样品均处于缺氧环境下。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和(La/Yb)N-∑REE图显示了母岩主要为花岗岩和沉积岩,并可能为多源型。并且分析结果显示了研究区物源来自于研究区北部并可能为活动性大陆边缘抬升基底物源兼有少部分大陆岛弧切割的岩浆弧物源。层序界面附近的∑REE、(La/Yb)N、δCe、V/(V+Ni)、V/Cr等微量及稀土元素参数的异常波动面与层序界面(SB1、SB4)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REE来源 物源 山西组 延川南
原文传递
河北平原区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沈玉林 姜波 +3 位作者 谢国梁 张贵双 常明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13-2821,共9页
为了查明河北平原区二叠纪泥岩中稀土元素的特征、来源及其地质意义,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河北平原区32个泥岩样品的稀土及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全面分析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空间分布规律及分布模式。研究表明:河... 为了查明河北平原区二叠纪泥岩中稀土元素的特征、来源及其地质意义,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河北平原区32个泥岩样品的稀土及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全面分析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空间分布规律及分布模式。研究表明:河北平原区泥岩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太原组泥岩中的稀土元素明显低于山西组;稀土元素与Be,Sc,Ti,V,Co,Zn,Nb,Th,Hf,Ta等亲石元素相关性好,反映了研究区泥岩稀土元素主要来自于陆源碎屑;沉积速率、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比值(∑REE,(La/Yb)_N,La/Sm等)在太原组-山西组分界层面上存在较明显的突变现象,是太原组沉积后华北板块构造抬升的直接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泥岩 太原组-山西组 河北平原区
下载PDF
贵州织金上二叠统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层序界面响应 被引量:6
7
作者 宗毅 沈玉林 +4 位作者 秦勇 金军 郑俊 张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239-3248,共10页
基于对贵州织金J2井区上二叠统岩芯观测及泥岩(ICP-MS)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结果,探讨了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层序界面响应。结果表明:泥岩微量元素V,Co,Ni,Cu相对富集,Cr及Rb相对亏损,其余微量元素含量接近上地壳含量;稀土元素总量较... 基于对贵州织金J2井区上二叠统岩芯观测及泥岩(ICP-MS)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结果,探讨了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层序界面响应。结果表明:泥岩微量元素V,Co,Ni,Cu相对富集,Cr及Rb相对亏损,其余微量元素含量接近上地壳含量;稀土元素总量较高,w(LREE)/w(HREE)及w(La)N/w(Yb)N等比值显示轻、重稀土分异明显;V/(V+Ni),Sr/Ba,Ce/Ce*,Ceanom指示了泥岩均处于海陆交互相背景的缺氧环境条件下。∑REE与亲石元素Nb,Ta,V,Ga,Rb,Th,Ba,Sr呈显著或临界正相关,与元素Co,Ni,Mo,Zn和Cu相关性不明显或呈微弱负相关,指示了稀土元素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矿物;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和w(∑REE)-w(La)/w(Yb)图显示物源主要来自峨眉山玄武岩,并存在部分沉积岩及花岗岩混入;泥岩层中∑REE,w(LREE)/w(HREE),(La/Yb)N,Eu/Eu~*,Ce_(anom),V/(V+Ni),Sr/Ba等微量及稀土元素参数的异常波动面与层序界面(SB2,SB3,SB4)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记录了沉积过程古水体的地球化学条件,可为无海相标志层沉积区钻井地层精细对比提供地球化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物质来源 层序界面 上二叠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