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发病及复发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56
1
作者 高彦欣 +3 位作者 汪勤 杨月华 丁宝坤 赵汝钦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4-205,共2页
为研究乙型肝炎 (HepatitisB ,HB)发病及复发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 ,对 85例急性乙肝炎 (AcuteHepatitisB ,AHB)患者、6 7例慢性乙型肝炎 (ChronicHepatitisB ,CHB)患者采用生活事件量表 (LES)、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症状自评量表(Scl... 为研究乙型肝炎 (HepatitisB ,HB)发病及复发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 ,对 85例急性乙肝炎 (AcuteHepatitisB ,AHB)患者、6 7例慢性乙型肝炎 (ChronicHepatitisB ,CHB)患者采用生活事件量表 (LES)、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HB病人的生活事件单位(LEU)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0 1) ,并在CHB组和男性患者中明显增高。EPQ测定CHB组在精神质、神经质方面明显异常 (P <0 0 5 )。Scl- 90测定CHB组的多项得分高于AHB组和对照组 (P <0 0 5~P <0 0 1)。提示 :社会心理负荷过重是HB发病及复发的诱因之一 ;CHB患者具有个性异常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心理社会因素 复发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王凯 +3 位作者 颜迎春 杨月华 丁宝坤 侯永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5-397,共3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 (ViralHepatitis ,VH)患者的心理状态、内分泌变化及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VH患者的结果与常模比较 ,心理测验同时检测血浆皮质醇 (Cortisol,CT)、血管紧张素Ⅱ (An -giotensinⅡ ,ATⅡ )及主要肝功指标 ,其结果...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 (ViralHepatitis ,VH)患者的心理状态、内分泌变化及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VH患者的结果与常模比较 ,心理测验同时检测血浆皮质醇 (Cortisol,CT)、血管紧张素Ⅱ (An -giotensinⅡ ,ATⅡ )及主要肝功指标 ,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测定VH患者SAS、SDS得分、慢性肝炎(CH)组ScL - 90“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及EPQ的“P、N”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常模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 0 0 0 1 )。VH病人急性期血浆ATⅡ、CT含量增高并与黄疸程度平行 (P <0 0 5或 0 0 1 )。ATⅡ含量与多项心理、肝功指标有相关性 (P <0 0 5- 0 0 0 1 )。结论 :CH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并具精神质及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特征 ,是应予心理学手段干预的特殊群体。VH病人血浆CT和ATⅡ含量增高并与肝功能相关。ATⅡ水平与心理测验得分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病毒性肝炎 心理因素 血管紧张素Ⅱ 皮质醇 VH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学特点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8
3
作者 杨栋 +3 位作者 杨方 王颖 赵兵 吕大刚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HBV携带者的肝组织学特点与其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以“慢性HBsAg携带者”入院的142例患者行肝脏活体组织学检查,平均年龄(24.8±8.7)岁;其中129例血清HBV DNA阳性,符合“慢性HBV携带者”诊断,余13例符合“非活动... 目的研究慢性HBV携带者的肝组织学特点与其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以“慢性HBsAg携带者”入院的142例患者行肝脏活体组织学检查,平均年龄(24.8±8.7)岁;其中129例血清HBV DNA阳性,符合“慢性HBV携带者”诊断,余13例符合“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诊断。肝穿刺获取标本(2.2±0.8)cm以进行组织学检查;同时进行血清病毒学、纤维化指标及蛋白质电泳、超声检查。按血清HBV DNA是否阳性及病理学诊断分组比较。结果病理学检查肝组织正常(G0S0)36例,慢性肝炎[炎症分级≥G1和(或)纤维化分期≥S1]106例,其中包括早期肝硬化(G4S4)1例;按HBV DNA是否阳性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HBV DNA均值为(7.58±0.99)log10拷贝/ml,HBeAg阳性123例。45.8%(49/107)γ-球蛋白增高;37.1%(23/62)血清纤维化指标增高;40.1%(57/14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异常。按病理学诊断分组比较,慢性肝炎组的血清PCⅢ均值高于正常组(P〈0.05);PCⅢ与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0.391, P〈0.01)。结论本组病例具有高病毒载量及炎症轻微的特征;组织学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与HBV DNA水平及HlBeAg状态无相关性,血清PCⅢ增高与炎症分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组织病理学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肝硬化病人病毒感染状态与临床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丹阳 +3 位作者 鞠莹 王颖 潘洪洋 宋薇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病人的病毒感染状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398例住院肝硬化病人进行回顾性的研究,观察年龄、性别、病因、血清HBV标志物及HBVDNA、肝功能、ChildPugh评分。采用ELA、PCR、核酸杂交方法。结果男女比例为2.94:1;年龄无... 目的研究肝硬化病人的病毒感染状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398例住院肝硬化病人进行回顾性的研究,观察年龄、性别、病因、血清HBV标志物及HBVDNA、肝功能、ChildPugh评分。采用ELA、PCR、核酸杂交方法。结果男女比例为2.94:1;年龄无显著性差异;HBV感染居多(88.80%):HBsAg(+)90.99%、eAg(+)34.98%;HBsAg(-)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样本组平均年龄。HBVDNA检测总阳性率为72.50%:eAb(+)者中HBVDNA(+)占91.22%;eAg(-)者中HBVDNA(+)占62.14%;eAg(-)同时eAb(+)者中HBVDNA(+)占26.13%。HBVDNA(+)组与HBVDNA(-)组比较,PTA明显下降及ChildPugh评分明显增加。HBV高度复制组年龄及AST项有增高的趋势,γ球蛋白增高显著。住院肝硬化病人以男性、HBsAg(+)、eAg(-)、HBVDNA(+)的慢性HBV感染者居多。结论HBV的活跃复制可加重肝损伤并导致肝衰竭。抗病毒治疗应该是慢性HBV感染过程中任何阶段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肝病毒标志物 乙肝病毒DNA 肝功能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方 吴晓枫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6,共2页
已有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核苷(酸)类似物抗HBV的效果良好,并被推荐使用。但随着临床应用病例数的增多,如何使初治患者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因长期应用所致的耐药性已成为临床医师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对阿德福韦酯(ADV)和恩替... 已有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核苷(酸)类似物抗HBV的效果良好,并被推荐使用。但随着临床应用病例数的增多,如何使初治患者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因长期应用所致的耐药性已成为临床医师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对阿德福韦酯(ADV)和恩替卡韦(ETV)的疗效进行了头对头的小样本临床研究,以期为核苷(酸)类似物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策略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原文传递
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方 王彬彬 +2 位作者 李兴海 曹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69-270,共2页
为了寻找简单易行的方法早期诊断及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EGVB),本文对110例肝硬化按其胃镜检查示曲张静脉直径(D)>5mm、红色征(RC)阳性为分组标准,选择有可能与其有关的9个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VD增宽是... 为了寻找简单易行的方法早期诊断及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EGVB),本文对110例肝硬化按其胃镜检查示曲张静脉直径(D)>5mm、红色征(RC)阳性为分组标准,选择有可能与其有关的9个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VD增宽是EGVB的危险因素(P=0.006、0.008),OR值为1.179、4.649,95%CI值为(1.049,1.324),(1.487,14.599),而SVD增宽是EGVB的保护性因素(P=0.036),DR值为0.423,95%CI值为(0.190,0.944)。故PVD增宽、年龄增大是判断肝硬化患者EGVB的重要指标,而SVD增宽是其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下载PDF
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相关失代偿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方 吴云海 +2 位作者 刘丹阳 李维利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拉米夫定治疗对伴有HBV复制的失代偿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队列研究方法,将168例患者分为应用拉米夫定的试验组及未用拉米夫定的对照组,直至患者发生终点事件或研究结束(研究截止日为2006年6月30日)... 目的探讨长期拉米夫定治疗对伴有HBV复制的失代偿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队列研究方法,将168例患者分为应用拉米夫定的试验组及未用拉米夫定的对照组,直至患者发生终点事件或研究结束(研究截止日为2006年6月30日),准确记录生存叫间。终点事件定义为肝病相关死亡或确诊为肝细胞癌(HCC)。采用Kaplan—Meier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并计算生存率,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至研究结束,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35d,2年生存率为41.4%。实验组患者因其至研究结束时生存率超过50.0%,故无法估计中位生存时间,2年生存率为84.6%(Log—rank检验:Χ^2=29.377,P=0.000)。将17个经单因素分析对预后有影响的变量引入Cox模型,在α=0.05水平上,抗病毒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β=-1.180,RR=0.307,P=0.000)。结论长期拉米夫定治疗能延长乙型肝炎相关失代偿肝病患者的存活时间及发展为HCC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预后 随机对照试验 拉米夫定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纤维化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丹阳 杨方 +3 位作者 韩淑华 吴晓枫 赵汝钦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学纤维化程度与临床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9例入院诊断为CHB的患者行肝穿刺,同时检测血清HA、LN、PCⅢ、ⅣC、肝功能和血常规,并按组织学的不同纤维化分期(S)进行比较和相关...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学纤维化程度与临床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9例入院诊断为CHB的患者行肝穿刺,同时检测血清HA、LN、PCⅢ、ⅣC、肝功能和血常规,并按组织学的不同纤维化分期(S)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从肝纤维化sO至s4期,PCⅢ、γ-GT、TBil、γ-球蛋白和PT渐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325、6.218、2.958、10.160和7.028,P〈0.05);胆碱酯酶(CHE)、总蛋白(TP)、AIb、PLT值渐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984、3.786、14.919和4.737,P〈0.01);LN、IVC、ALT和AST值在S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18、2.795、2.649和3.199,P〈0.05)。S分期与LN、PCⅢ、ALT、AST、TBil、γ-GT、γ-球蛋白、PT呈正相关(^值为0.200、0.306、0.172、0.273、0.153、0.402、0.415、0.269),与CHE、TP、Alb、PLT呈负相关(rx值为-0.502、-0.208、-0.413、-0.390);LN、ALT、CHE、PLT、γ-球蛋白为肝纤维化分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肝组织学纤维化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肝功能、血常规指标有不同程度相关,综合多项临床资料可早期无创性诊断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病理学 肝硬化 血清学
原文传递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部分激素含量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宋军 +3 位作者 汪勤 杨月华 苏士香 侯永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1-233,共3页
探讨病毒性肝炎VH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变化。以放免法检测 2 97例各型VH及肝硬化 (LC)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皮质醇 (CT)、血栓烷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GF1α)含量 ,并同步检测肝功能。ATⅡ、CT在急性期... 探讨病毒性肝炎VH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变化。以放免法检测 2 97例各型VH及肝硬化 (LC)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皮质醇 (CT)、血栓烷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GF1α)含量 ,并同步检测肝功能。ATⅡ、CT在急性期均增高。LC组血浆ATⅡ水平呈最高值 ,CT值与对照组无异。TXB2 在重肝组降低。ATⅡ、CT在疾病恢复期下降 ,ATⅡ在加重期增高。ATⅡ、CT、TXB2 与多项肝功相关。VH患者有明显的神经内分泌失调。ATⅡ是与肝病密切相关的激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管紧张素Ⅱ 皮质醇 TXB2 激素
下载PDF
肝炎时的应激与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勤 +3 位作者 赵汝钦 宋军 侯永生 丁宝坤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56-258,共3页
摘要 探讨患病毒性肝炎时的应激状态下“激素、心理、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在检测肝功能、血浆皮质醇 (CT)及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的同时进行心理测验 (工具 :生活事件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 )。结果 肝病患者急性期血浆CT、ATⅡ含... 摘要 探讨患病毒性肝炎时的应激状态下“激素、心理、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在检测肝功能、血浆皮质醇 (CT)及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的同时进行心理测验 (工具 :生活事件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 )。结果 肝病患者急性期血浆CT、ATⅡ含量明显增高并与多项肝功能指标相关 (P <0 0 5~ 0 0 0 1) ;ATⅡ含量与症状自评量表的多项得分呈正相关 (P <0 0 5~ 0 0 0 1) ;肝炎病人发病 /复发前遭遇的生活事件显著高于正常人 (P <0 0 0 1) ;症状自评量表的测定在慢肝群体中有 6项增高 (P <0 0 5~ 0 0 0 1)。结论 CT、ATⅡ为应激相关激素 ;ATⅡ与心理应激相关 ;心理社会因素是病毒性肝炎发生 /复发的重要诱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心理学应激 皮质醇 血管紧张素Ⅱ 心理测验
原文传递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MELD评分与预后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方 +1 位作者 吴晓枫 李兴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评价MELD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病中的应用。方法对87例住院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MELD评分,同时进行C-T-P评分。随访3、12、24月的生存率,并分组比较。结果随访3月病死率31.0%;12月病死率40.2%;24月病死率为75.9%。以MELD系统R为1... 目的评价MELD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病中的应用。方法对87例住院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MELD评分,同时进行C-T-P评分。随访3、12、24月的生存率,并分组比较。结果随访3月病死率31.0%;12月病死率40.2%;24月病死率为75.9%。以MELD系统R为18分组比较,显示>18分组3月、12月的病死率明显高于≤18分组(P=0.001及0.006),24月无明显差异;以R≤9分、10~19分、20~29分、30~39分、≥40分组比较,显示≤9分组3月、12月病死率为0,≥40分组3月病死率为100%,10分以上者在24月均有较高的病死率。C-T-P评分有相类似的结果。结论MELD对失代偿肝病1年内的短期预后判定较为准确。C-T-P系统也是良好的肝功能评价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病死率 MELD评分 Child-Turcotte-Pugh评分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和肝组织学诊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方 刘丹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9-710,共2页
目前,我国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诊断仍兼顾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临床上将慢性肝炎分为轻、中、重3度,对于治疗前全面地评估病睛、判断预后并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诊断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进展为肝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春 李佰君 +2 位作者 颜迎春 张明香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造成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丙型肝炎起病隐匿,极易慢性化,20%~30%的HCV感染者在20~30年可进展成肝硬化,1%~5%的患者可进展为肝...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造成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丙型肝炎起病隐匿,极易慢性化,20%~30%的HCV感染者在20~30年可进展成肝硬化,1%~5%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癌[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50例HC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慢性HCV感染进展为肝硬化的危险因素,为研究慢性丙型肝炎自然史及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硬化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意义与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云海 《传染病信息》 2009年第4期243-246,共4页
慢性HBV感染是我国发生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最终可因多种并发症、肝衰竭、肝细胞癌而危及生命。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多表现为血清HBV DNA阳性和ALT增高。多项研究表明病毒的活跃复制与肝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因此,国内外相关治疗指南均提出对... 慢性HBV感染是我国发生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最终可因多种并发症、肝衰竭、肝细胞癌而危及生命。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多表现为血清HBV DNA阳性和ALT增高。多项研究表明病毒的活跃复制与肝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因此,国内外相关治疗指南均提出对于代偿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其药物选择主要为核苷(酸)类似物,目前我国上市的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须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治疗中宜严密监测管理,若出现病毒变异耐药,应及时加或换用另一种无交叉耐药的药物。干扰素α可用于代偿期肝硬化,但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及疗效,如未取得理想应答应及时换用核苷(酸)类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肝性脑病7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鞠莹 宋薇 +3 位作者 孟晨鑫 杨方 王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HE)的发生及与预后的关系,以提高HE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地对比分析74例肝炎肝硬化并发HE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主要肝功能、血氨检测指标。[结果]HE占同期住院肝硬化病例的29.36%;男女比例4∶1;Child-Pugh C级占6... [目的]分析肝性脑病(HE)的发生及与预后的关系,以提高HE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地对比分析74例肝炎肝硬化并发HE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主要肝功能、血氨检测指标。[结果]HE占同期住院肝硬化病例的29.36%;男女比例4∶1;Child-Pugh C级占61%;抢救成功率为64.86%;血清清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氨明显高于(82.00%)对照组(P<0.01),但预后与血氨的增高程度无关(P>0.05);HE组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E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其发生与肝功能严重障碍、血氨增高及并发症出现有关,需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肝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预后因素分析及预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方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50-753,共4页
我国作为乙型肝炎高发地区,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一旦肝功能失代偿,其5年病死率达70%~86%。肝移植作为提高生存率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对于无法肝移植者或长期、昂贵的内科治疗者,准确判断其预后... 我国作为乙型肝炎高发地区,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一旦肝功能失代偿,其5年病死率达70%~86%。肝移植作为提高生存率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对于无法肝移植者或长期、昂贵的内科治疗者,准确判断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预后模型 乙型肝炎 预后因素分析 肝功能失代偿 HBV感染 高发地区 年病死率
原文传递
核苷(酸)类似物导致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区基因耐药变异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方 张明香 +1 位作者 鞠莹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89-790,共2页
HBV耐药管理的策略从发生临床耐药时间点前移至发生病毒学突破时间点再前移至冱学应答不满意。将来可能发生耐药的时间点最终则应前移至治疗起点。因此,尽早预测并及时发现HBV基因耐药对于提高疗效以至改变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耐药 核苷(酸)类似物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春 李佰君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38,共3页
本研究对10例用核苷(酸)类似物(NUCs)治疗出现HBs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核昔(酸)类似物 治疗 抗病毒
原文传递
沈阳地区650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毒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春 张明香 +1 位作者 李佰君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7-548,共2页
HCV感染呈全球分布,不同基因型和亚型的地理分布,可能与抗HCV治疗的疗程及效果相关。本研究以核酸序列分析法对650例患者进行HCV基因型检测分析,以探讨沈阳地区感染人群中HCV的基因型特征。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肝炎 基因型
原文传递
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逆转酶区突变模式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春 李佰君 +1 位作者 张明香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LAM)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后,HBV逆转录酶区基因的突变模式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于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门诊或住院诊治的共260例慢性乙型肝炎LAM耐药患者的HBV...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LAM)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后,HBV逆转录酶区基因的突变模式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于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门诊或住院诊治的共260例慢性乙型肝炎LAM耐药患者的HBV聚合酶基因逆转录酶区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回顾性分析LAM耐药时HBV聚合酶基因的不同突变模式及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260例患者诊断为LAM耐药,215例患者检测到LAM相关的HBV聚合酶基因突变。患者血清HBV DNA为(5.41±1.29)log10拷贝/ml。98.1%(211/215)患者存在YMDD基序突变。其中3种主要突变类型分别为:单位点rtM204I突变占40.0%(86/215);rtLl80M+rtM204V占37.2%(80/215);rtLl80M+rtM204I占13.0%(28/215)。与rtM2041相比,rtM204V多以联合rtLl80M突变的形式存在(P<0.05)。LAM耐药时,单位点突变与联合突变类型患者的血清HBV DNA、ALT、年龄、HBeAg阳性与阴性,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出基因突变患者与伴生化学突破患者HBV DNA载量较高(P<0.05)。结论 YMDD基序突变是LAM耐药后HBV聚合酶基因突变的主要模式,LAM耐药后患者临床病情轻重可能与HBV聚合酶基因突变类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拉米夫定 耐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