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病的脑电生理、多普勒超声与CT等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谭郁玲 张茂悦 +9 位作者 保龄 陈俊宁 陈士谟 瞿治平 戴建平 童萼塘 汤浩 王德生 卫国华 李盛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26-29,77,共5页
对936例脑血管病患者用脑电图、脑电地形图、体感诱发电、脑干听觉诱发电等电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多普勒超声血流、CT、核磁共振结构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早期在临床上无明显不适的感觉,而电生理指标、TCD... 对936例脑血管病患者用脑电图、脑电地形图、体感诱发电、脑干听觉诱发电等电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多普勒超声血流、CT、核磁共振结构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早期在临床上无明显不适的感觉,而电生理指标、TCD有半数已经出现程度不同的机能异常,高血压I期以机能紊乱为主,背景EEG,BEAM基本节律表现为去同步化,不规则脑波。TCD以高动力学即血管痉挛,流速增快为主。随病程发展到Ⅱ、Ⅲ期时则异常程度加重,背景脑波出现广泛或局限θ活动TCD有动脉硬化征象,流速变慢,PT异常。其它类型脑血管疾病(TIA、脑梗塞、脑出血)其异常率也不一样。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其指标的特点及敏感性也不同,根据这些特点可对脑血管病采取合理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血管病 电生理 多普勒超声
原文传递
强噪声暴露后听觉脑干电反应及皮层电反应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保龄 汤浩 +2 位作者 康健 曲非 聂志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53-560,共8页
为了观察强噪声作用豚鼠后,在暂时性阈移(TTS)和永久性阈移(PTS)期间,听觉末梢和听觉各级中枢电反应的变化规律,我们进行了连续62d的测定。听神经电反应振幅减小29%(P<0.05),耳蜗核电反应振幅减小28%(... 为了观察强噪声作用豚鼠后,在暂时性阈移(TTS)和永久性阈移(PTS)期间,听觉末梢和听觉各级中枢电反应的变化规律,我们进行了连续62d的测定。听神经电反应振幅减小29%(P<0.05),耳蜗核电反应振幅减小28%(P<0.05),上橄榄核电反应反而增加21%(P<0.05),中脑下丘的电反应振幅进而增大37%(P<0.05),听觉皮层电反应振幅却意外地增加131%(P<0.001)。这说明强噪声(125dB150min)作用后,TTS和PTS期间,在听阈上升的同时,都可以发生听觉末梢电反应振幅减小,而越到高级中枢听觉电反应就越明显地加大振幅。我们称此现象为听觉电反应振幅向中性增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脑干电反应 噪声 皮层电反应 听觉
下载PDF
应用听觉脑干诱发反应对新生儿轻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洁廉 王虹 +6 位作者 高国琰 周晓薇 赵雅娟 保龄 汤浩 章晓芳 张合 《实用儿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2期73-74,共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常见的疾病,由于医学的进步提高了存活率,但重症往往导致神经系统的后遗症,轻症常被临床所忽视,对其是否发生后遗症,国内尚无报道.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应用听觉脑干诱发反应(Auditory brainst(?)m cvoke...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常见的疾病,由于医学的进步提高了存活率,但重症往往导致神经系统的后遗症,轻症常被临床所忽视,对其是否发生后遗症,国内尚无报道.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应用听觉脑干诱发反应(Auditory brainst(?)m cvoked re-sponse,ABR,ABER)检查对30名轻型HIE 进行了检测及随访,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 ABER 新生儿 脑病
原文传递
70例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保敏 梁雅珍 +4 位作者 徐积芬 于一兵 刘俊秀 张铁民 保龄 《实用儿科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27-28,共2页
脑干听觉诱发电反应(ABR)是一客观的检查方法,近年国外已应用于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但国内儿科尚未见报道。
关键词 儿童 神经系统疾病 ABR
全文增补中
关于听觉脑干反应(ABR)V波振幅在头皮的分布图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汤浩 保龄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在12名听力正常的健康成人从头皮16个部位(channel)记录对两耳刺激与单耳刺激的ABR反应波形。应用计算机信号处理系统,以ABR Ⅴ波振幅电位分布图为观察指标进行自动转换分析处理。结果表明:(1)两耳同时刺激的Ⅴ波振幅高电位分布区几乎... 在12名听力正常的健康成人从头皮16个部位(channel)记录对两耳刺激与单耳刺激的ABR反应波形。应用计算机信号处理系统,以ABR Ⅴ波振幅电位分布图为观察指标进行自动转换分析处理。结果表明:(1)两耳同时刺激的Ⅴ波振幅高电位分布区几乎是均匀对称地分布于额部与顶部头皮;(2)单耳刺激的Ⅴ波振幅高电位区主要集中在Pz点为中心的头顶部头皮,而且有偏向受刺激耳的对侧和略有偏后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脑干反应 V波振幅 电位分布图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卒中电生理方法早期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瞿冶平 李盛昌 +10 位作者 徐桂芝 王玉霞 许梅芬 保龄 刘秀梅 汤浩 葛茂振 陈士谟 王德生 段淑荣 谭郁玲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63-65,93,共4页
本文系国内3个单位26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脑卒中(TIA231例、梗塞31例)电生理研究的综合报道。采用脑干听觉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电地形图三种方法。TIA 的电生理异常发现和临床电生理前瞻性调查结果显示电生理方法对本病诊断有早期的... 本文系国内3个单位26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脑卒中(TIA231例、梗塞31例)电生理研究的综合报道。采用脑干听觉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电地形图三种方法。TIA 的电生理异常发现和临床电生理前瞻性调查结果显示电生理方法对本病诊断有早期的乃至警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病变 局部缺血 电生理学
原文传递
豚鼠听觉诱发电位中潜伏期反应Pa波起源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树润 保龄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08-312,共5页
将豚鼠大脑皮层划分为五个区,采用大脑皮层吸除破坏与海人酸局部浸润破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MLR的起源以及皮层各区域与MLR的关系。结果表明,破坏听区以外各区域,对MLR影响不大,一旦破坏听区皮层,MLR主波Pa立即消失,并且不再恢复。海... 将豚鼠大脑皮层划分为五个区,采用大脑皮层吸除破坏与海人酸局部浸润破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MLR的起源以及皮层各区域与MLR的关系。结果表明,破坏听区以外各区域,对MLR影响不大,一旦破坏听区皮层,MLR主波Pa立即消失,并且不再恢复。海人酸局部浸润破坏不仅进一步证明Pa波来源于听区皮层,而且还表明Pa波主要来源于听区皮层内神经无电活动,与皮层下听觉中枢及其向听区皮层投射的纤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潜伏期反应 Pa波起源
下载PDF
脑缺血时脑干听觉电反应(BAEP)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保龄 汤浩 +8 位作者 李小鹏 张铁民 曲非 沈静 章晓芳 张合 王忠 刘秀梅 何志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65-68,93,共5页
通过9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和120例猫脑缺血的动物实验模型证明到,脑缺血对 BAEP 的潜伏期和振幅都有改变,但振幅更为明显。BAEP 的振幅大小与脑血流量成正比关系。脑血流量和神经细胞的酶活性、形态间呈相关性变化。颈动脉系梗塞病人和... 通过9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和120例猫脑缺血的动物实验模型证明到,脑缺血对 BAEP 的潜伏期和振幅都有改变,但振幅更为明显。BAEP 的振幅大小与脑血流量成正比关系。脑血流量和神经细胞的酶活性、形态间呈相关性变化。颈动脉系梗塞病人和椎基动脉系梗塞病人的 BAEP 振幅虽较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改变明显,但前两者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电生理学 脑缺血 局部血流
原文传递
心算乘法对脑干听觉电反应的影响
9
作者 保龄 汤浩 《心理学报》 1984年第1期79-84,共6页
本文对31名听力正常的健康人作了脑干听觉电反应(BSR)描记。21人在记录过程中让其心算乘法,其中16人还令其注意听刺激短声并概算其触发次数。观察到21名心算者的BSR中16人的BSRⅠ波振幅比安静时的减小,20人的BSR出现了一阳性大波,未观... 本文对31名听力正常的健康人作了脑干听觉电反应(BSR)描记。21人在记录过程中让其心算乘法,其中16人还令其注意听刺激短声并概算其触发次数。观察到21名心算者的BSR中16人的BSRⅠ波振幅比安静时的减小,20人的BSR出现了一阳性大波,未观察到Ⅰ波振幅增大的。在听短声的16人中未见出现Ⅰ波振幅减小者,且其中4人反而出现了Ⅰ波振幅相对增大,结果表明,心算乘法对BSR有一定影响,分析认为一种是对感受器的负反馈控制,另一种是正反馈控制,而且前者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听觉 乘法 振幅比 感受器 健康人 负反馈控制 听力 潜伏期 高级中枢
下载PDF
不同参量的正弦波短声与听觉脑干电反应的潜伏期
10
作者 保龄 汤浩 那达新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对80名听力正常的键康人分别研究了不同强度、不同频率、不同初始位相及不同刺激间隔的单周正弦波短声(click)与听觉脑干电反应(ABR)潜伏期的关系。声强(dB)与ABR潜伏期呈函数关系,其主波(V波)潜伏期y(ms)=7.84-0.03x(dB)。在同一声强下... 对80名听力正常的键康人分别研究了不同强度、不同频率、不同初始位相及不同刺激间隔的单周正弦波短声(click)与听觉脑干电反应(ABR)潜伏期的关系。声强(dB)与ABR潜伏期呈函数关系,其主波(V波)潜伏期y(ms)=7.84-0.03x(dB)。在同一声强下,低频短声诱发的ABR潜伏期较长,高频短声诱发的较短。该差异在低强声诱发时更为明显。ABR潜伏期不受刺激波初始位相的影响。每秒30次以上的剌激频度或30ms以下的刺激间隔,ABR潜伏期明显延长。90-150ms的刺激间隔最适合于实际测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 正弦波短声 潜伏期
下载PDF
新生儿轻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听觉脑干诱发反应与新生儿行为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洁廉 王虹 +6 位作者 高国琰 周晓薇 赵亚娟 保龄 汤浩 章晓芳 张合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1-3,共3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常见的疾病,重症常常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轻症往往被临床所忽视。对其恢复情况及是否发生后遗症,国内尚少报道。
关键词 新生儿行为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系统后遗症 ENCEPHALOPATHY 神经行为 hypoxic 神经评分 BRAINSTEM 正常足月新生儿 auditory
原文传递
某些心理因素对体表电势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保龄 吴国宝 《心理学报》 1963年第4期330-335,共6页
問題 从人体表面导出电流这一事实,早在1890年就由俄国的塔尔哈諾夫所发現。这一发現(塔尔哈諾夫現象)开辟了皮肤电反射(电位法)的研究。以后,巴特許别金利用它研究了皮肤电位和內脏活动的关系,别列金娜利用它研究了机体的感受性,布尔(H... 問題 从人体表面导出电流这一事实,早在1890年就由俄国的塔尔哈諾夫所发現。这一发現(塔尔哈諾夫現象)开辟了皮肤电反射(电位法)的研究。以后,巴特許别金利用它研究了皮肤电位和內脏活动的关系,别列金娜利用它研究了机体的感受性,布尔(H.S.Bu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电势 心理因素 皮肤电反射 皮肤电位 电位法 感受性 体表面 俄国 巴特 心理活动
下载PDF
猫ABR两耳相互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安玉香 商丽宏 +2 位作者 汤浩 殷萍 保龄 《沈阳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5-10,共6页
用不同声强的稳态WN和Click同时分别刺激猫的两耳,观察记录负荷WN侧耳蜗破坏前后的ABR,探讨对侧耳负荷的WN对ABR的影响规律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耳蜗破坏前,负荷40dB和75dB WN时,对0dB,45dB,70dB及75dB Click记录的ABR各波振幅均... 用不同声强的稳态WN和Click同时分别刺激猫的两耳,观察记录负荷WN侧耳蜗破坏前后的ABR,探讨对侧耳负荷的WN对ABR的影响规律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耳蜗破坏前,负荷40dB和75dB WN时,对0dB,45dB,70dB及75dB Click记录的ABR各波振幅均有明显影响(P<0.05~0.01)。耳蜗破坏后,同样条件下记录的ABR振幅基本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耳蜗破坏前的ABR振幅变小可能是由于两种声信号在脑干听觉通路上传时产生了抑制性BI,即WN信号对Click信号有一定干涉作用。70dBClick(75dB WN)时P_1波振幅减小与中枢的离中控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脑干电反应 两耳相互作用 白嗓声
下载PDF
有关猫听觉脑干电反应(ABR)两耳干涉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安玉香 商丽宏 +2 位作者 汤浩 殷萍 保龄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用不同声强稳态白噪声和短声同时分别刺激两耳,观察白噪声负荷侧耳蜗破坏前后另一侧ABR的改变,探讨两耳干涉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显示,对侧耳蜗破坏前,40dB和75dB白噪声对0dB、45dB、70dB和75dBSP... 用不同声强稳态白噪声和短声同时分别刺激两耳,观察白噪声负荷侧耳蜗破坏前后另一侧ABR的改变,探讨两耳干涉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显示,对侧耳蜗破坏前,40dB和75dB白噪声对0dB、45dB、70dB和75dBSPL的短声诱发的ABR各波振幅均有明显影响(P<0.050.01)。耳蜗破坏后,同样条件下记录的ABR振幅基本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白噪声对短声有一定的干涉作用。短声为70dBSPL时ABRP1波振幅的减小可能与中枢离中控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 听觉脑干电反应 两耳干涉作用
下载PDF
对三叉神经痛进行电感应点刺激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铁民 王忠 +2 位作者 张合 保龄 赵雅娟 《锦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52-52,共1页
对三叉神经痛进行电感应点刺激的分析张铁民王忠张合魏保龄(中国医科大学生理组110001)赵雅娟(沈阳市第七医院中医科110000)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为主症的常见症。由于病因不十分明... 对三叉神经痛进行电感应点刺激的分析张铁民王忠张合魏保龄(中国医科大学生理组110001)赵雅娟(沈阳市第七医院中医科110000)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为主症的常见症。由于病因不十分明确,至今无满意的根治方法。我们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电感应点刺激
下载PDF
脑干听觉电反应(ABR)的某些实验研究
16
作者 保龄 《锦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48-48,共1页
脑干听觉电反应(ABR)的某些实验研究魏保龄(中国医科大学听力研究室110000)ABR是Jewet氏在1970年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描记成功并命名的一种均和诱发电反应。它可无损伤地描记不到1微伏的极小的生物电位。有人... 脑干听觉电反应(ABR)的某些实验研究魏保龄(中国医科大学听力研究室110000)ABR是Jewet氏在1970年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描记成功并命名的一种均和诱发电反应。它可无损伤地描记不到1微伏的极小的生物电位。有人称此均和诱发电位和CT是电子计算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电反应 ABR 实验
下载PDF
电感应治疗颈性眩晕100例分析
17
作者 张铁民 张合 +1 位作者 章小芳 保龄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88-288,共1页
关键词 电感应 治疗 颈性眩晕
下载PDF
脑卒中早期诊断信息的研究(摘要)
18
作者 保龄 刘秀梅 +7 位作者 汤浩 冯景昌 金友贺 于淑华 章小芳 王忠 张铁民 张合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50-50,共1页
脑卒中早期诊断信息的研究(摘要)魏保龄,刘秀梅,汤浩,冯景昌,金友贺,于淑华,章小芳,王忠,张铁民,张合一、资料与方法1.测查对象:247例中127例病人和120例同龄正常人。127例病例中,高血压94例,短暂脑缺血... 脑卒中早期诊断信息的研究(摘要)魏保龄,刘秀梅,汤浩,冯景昌,金友贺,于淑华,章小芳,王忠,张铁民,张合一、资料与方法1.测查对象:247例中127例病人和120例同龄正常人。127例病例中,高血压94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13例,脑梗塞2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早期 高血压病人 诊断信息 脑电生理 异常率 脑梗塞病 诱发电位 短暂脑缺血发作 中国医科大学 超声血流图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体感诱发电位(SEP)
19
作者 保龄 李盛昌 +7 位作者 乔慧 段淑荣 张茂悦 章小芳 戴超男 刘淑玲 王德生 万纯臣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65-65,共1页
高血压病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体感诱发电位(SEP)魏保龄,李盛昌,乔慧,段淑荣,张茂悦,章小芳,戴超男,刘淑玲,王德生,万纯臣一、资料和方法本文检测了各期高血压病人514例。结果发现高血压病人的BAEP... 高血压病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体感诱发电位(SEP)魏保龄,李盛昌,乔慧,段淑荣,张茂悦,章小芳,戴超男,刘淑玲,王德生,万纯臣一、资料和方法本文检测了各期高血压病人514例。结果发现高血压病人的BAEP、SEP以及与之对比的经颅多普勒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体感诱发电位(SEP) 高血压病人 脑血管 脑供血 神经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 多普勒超声 中国医科大学 局部血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