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燕 高香 许迎春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究产后尿潴留实施低频电子脉冲仪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每组均25例。传统组使用传统诱导排尿治疗,治疗组增加低频电子... 目的探究产后尿潴留实施低频电子脉冲仪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每组均25例。传统组使用传统诱导排尿治疗,治疗组增加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监测两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指标,观察恢复情况,统计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和膀胱顺应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7、0.126,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和膀胱顺应性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6、17.530,P均<0.05)。治疗组患者的残余尿量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30 min自行排尿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2,P=0.01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传统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6,P=0.018)。结论使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患者的有效率高,能恢复尿动力学状态,优化排尿效果,加快子宫复旧,控制出血量,利于改善产后尿潴留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生活质量 有效率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
下载PDF
硝苯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高香 李长红 张燕 《当代医学》 2024年第8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压、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PT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T-1、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外周循环阻力,缓解血液高黏滞、高凝状态,进而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阿司匹林 妊娠期高血压 血液流变学 凝血指标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门冬胰岛素注射治疗产科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张燕 高香 许迎春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1期60-62,66,共4页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治疗在产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巨野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治疗在产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巨野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研究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血糖(空腹血糖)、治疗有效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先天性异常)。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门冬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下载PDF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安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燕 高香 许迎春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2期165-167,171,共4页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于巨野县人民医院产科治疗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分为参考组和调查组,每组46例。参考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调查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增加卡前列...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于巨野县人民医院产科治疗的92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分为参考组和调查组,每组46例。参考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调查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凝血因子、治疗有效率、安全性。结果 调查组产后各个时间点的出血量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ase-antiplasminase complex, PA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e-antithrombin complex, T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调查组的PAP、TAT高于参考组,FIB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即97.83%vs 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9,P<0.05)。调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即4.35%vs 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安全性高,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提升止血有效率,恢复凝血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安全性 有效率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下载PDF
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底肌肌力与性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8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剖宫产组(n=52)、阴道分娩组(n=48),均在产后采取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剖宫产组(n=52)、阴道分娩组(n=48),均在产后采取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比较两组盆底肌压力、盆底肌纤维功能、性功能。结果:治疗前,阴道分娩组盆底肌静息压、收缩压低于剖宫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静息压、收缩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盆底肌静息压、收缩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Ⅰ类肌纤维的持续收缩压与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的收缩个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的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低于剖宫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纤维功能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阴道分娩组性功能各项评分低于剖宫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性功能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性功能各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均会对产妇盆底肌功能造成损伤,但阴道分娩损伤更大,经过产后治疗仪结合Kegel训练治疗后,两种分娩方式的产妇盆底肌功能与性功能均得到恢复,且阴道分娩产妇恢复速度更快、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治疗仪 Kegel训练 分娩方式 产妇 剖宫产 阴道分娩
下载PDF
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治疗对GDM患者糖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高香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3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采用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糖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GDM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与B组(45例);A组患者采用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治疗,B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采用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糖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GDM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与B组(45例);A组患者采用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治疗,B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BG)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A组较B组更显著(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A组较B组更显著(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应用于GDM患者治疗中,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维生素D 胰岛素 糖代谢指标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