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抗坏血酸对番茄铝胁迫的缓解作用
1
作者 李姗姗 +1 位作者 刘强 乔清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98-204,共7页
为了探究外源抗坏血酸(AsA)对铝胁迫下番茄生长的缓解效应,以吉美008F1番茄种子为研究对象,用200μmol/L AlCl_(3)进行胁迫试验,用不同浓度的外源AsA溶液进行缓解试验。试验设计包括发芽试验、水培试验,每个试验设6个处理[发芽试验的6... 为了探究外源抗坏血酸(AsA)对铝胁迫下番茄生长的缓解效应,以吉美008F1番茄种子为研究对象,用200μmol/L AlCl_(3)进行胁迫试验,用不同浓度的外源AsA溶液进行缓解试验。试验设计包括发芽试验、水培试验,每个试验设6个处理[发芽试验的6个处理分别为蒸馏水(CK)、200μmol/L AlCl_(3)溶液(S_(1)处理)、200μmol/L AlCl_(3)+0.25 mmol/L AsA溶液(S_(2)处理)、200μmol/L AlCl_(3)+0.50 mmol/L AsA溶液(S_(3)处理)、200μmol/L AlCl_(3)+1.000 mmol/L AsA溶液(S_(4)处理)、200μmol/L AlCl_(3)+1.50 mmol/L AsA溶液(S_(5)处理);水培试验的6个处理分别为1/2倍霍格兰营养液(CK)、蒸馏水(T_(1)处理)、1 mmol/L AsA溶液(T_(2)处理)、2 mmol/L AsA溶液(T_(3)处理)、4 mmol/L AsA溶液(T_(4)处理)、6 mmol/L AsA溶液(T_(5)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铝胁迫后番茄种子萌发、光合特性、生理指标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S_(1)处理的种子发芽率降低了37.67百分点,胚根伸长量仅为CK的68.27%;S_(3)、S_(4)处理的种子发芽率相对于S_(1)处理分别增加了22.67、16.67百分点,并且它们的胚根伸长量也有所增加。铝胁迫对番茄的生长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与CK相比,铝胁迫后番茄的株高、鲜重、干重、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均显著降低,分别为CK的75.20%、49.52%、59.00%、52.99%和77.63%。与T_(1)处理相比,T_(3)、T_(4)处理的相对电导率分别降低了7.52%、5.45%,T_(3)、T_(4)、T_(5)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8.59%、24.21%、16.41%。此外,与T_(1)处理相比,T_(3)、T_(4)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显著升高了20.51%、14.09%,T_(3)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了16.33%。综上所述,不同处理对番茄的铝胁迫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外源施用AsA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铝胁迫对番茄种子发芽的抑制,但对番茄胚根伸长的影响较小。喷施AsA能有效缓解铝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外源抗坏血酸 铝胁迫 电导率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大米中总砷 被引量:4
2
作者 庄建玲 黄师 +2 位作者 张君岭 王晓莹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期137-139,共3页
为准确分析大米中总砷的残留量,实验采用硝酸—过氧化氢对大米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前处理,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大米中总砷含量,本方法精密度高,回收率高,提取完全,简便快速,能使常规溶样方法中易挥发和损失的砷元素被全部保留,是大米中... 为准确分析大米中总砷的残留量,实验采用硝酸—过氧化氢对大米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前处理,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大米中总砷含量,本方法精密度高,回收率高,提取完全,简便快速,能使常规溶样方法中易挥发和损失的砷元素被全部保留,是大米中砷及其他农产品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测定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总砷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度法 检测
下载PDF
微波高压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粉中铅的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莹 张君岭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1期39-40,42,共3页
本实验采用硝酸—过氧化氢对小麦粉样品进行微波高压消解前处理,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粉中铅含量。测定时采用磷酸二氢铵作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提高到600℃,并采用氘灯扣背景的方法使得基体干扰大大降低。铅含量在0~20... 本实验采用硝酸—过氧化氢对小麦粉样品进行微波高压消解前处理,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粉中铅含量。测定时采用磷酸二氢铵作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提高到600℃,并采用氘灯扣背景的方法使得基体干扰大大降低。铅含量在0~20 ug/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8。本方法检出限为1.2 ug/L,RSD小于3%。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精密度高,是小麦粉中铅及其他重金属污染物测定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 小麦粉
下载PDF
东海县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理论与实践浅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钱省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2期70-71,共2页
通过对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背景、建设理念、建设模式、建设内容的研究,对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东海县农业环境和其它优势农业产业的情况,分析了在理论指导下的东海县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打造路径,为东海... 通过对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背景、建设理念、建设模式、建设内容的研究,对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东海县农业环境和其它优势农业产业的情况,分析了在理论指导下的东海县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打造路径,为东海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的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县 农业区域 公共品牌
下载PDF
番茄抗病品种吉美08 SlDF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思桃 +4 位作者 刘广清 黄瑞基 刘强 任振新 乔清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3-820,共8页
【目的】克隆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抗病品种吉美08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基因,并分析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ol4287)诱导下其在番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SlDFR基因在番茄抗病... 【目的】克隆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抗病品种吉美08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基因,并分析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ol4287)诱导下其在番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SlDFR基因在番茄抗病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技术从番茄中克隆SlDFR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番茄根、茎、叶中SlDFR基因在枯萎病菌诱导下的表达模式。【结果】从番茄抗病栽培品种吉美08中克隆得到SlDFR基因,cDNA序列全长1659 bp,包含1个114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79个氨基酸。SlDFR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43 kD,等电点(pI)为6.08,是一个亲水的、稳定的酸性蛋白,亚细胞定位在高尔基体上,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有38个磷酸化位点,其中,丝氨酸18个,苏氨酸15个,酪氨酸5个。SlDFR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7.73%,延伸链占13.98%,无规则卷曲占40.69%。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SlDFR蛋白序列与同属茄科马铃薯(Solanum pennellii)亲缘关系较近,其次为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qRT-PCR分析结果显示,SlDFR基因在番茄叶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SlDFR基因在番茄根、茎、叶中表达量受番茄枯萎病菌诱导,均呈现不同程度上调,其中,在根中表达量变化最大,在叶中表达量变化较小,推测SlDFR基因的表达量与番茄枯萎病菌胁迫响应有关,且番茄根部类黄酮的合成为重要胁迫响应途径。【结论】SlDFR基因表达量受Fol4287的诱导,可能参与番茄枯萎病胁迫响应过程,且对番茄枯萎病菌的响应在番茄根部更强烈,并通过调控番茄根部黄酮类物质的合成提高根系分泌物的抑菌活性从而增强番茄对枯萎病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浅谈企业在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善红 徐敏权 +4 位作者 李进 刘晓鹏 孙潇潇 尚庆伟 《山西农经》 2023年第12期178-180,共3页
文章以连云港市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例,研究了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在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更好地建设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关键词 农产品 区域公用品牌 企业
下载PDF
超级稻连粳7号特征特性及精确定量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徐传银 孙克时 《新农民》 2020年第5期51-51,71,共2页
超级稻连粳7号是我国的一个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倒、广适等特点的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在最近几年的种植试验中显示出了良好的高产特性。随着相关研究人员对其特征特性的分析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索,确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种植栽培技术方法... 超级稻连粳7号是我国的一个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倒、广适等特点的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在最近几年的种植试验中显示出了良好的高产特性。随着相关研究人员对其特征特性的分析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索,确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种植栽培技术方法,即精确定量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因此本文通过阐述超级稻连粳7号的特征特性,分析其精确定量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水稻高产种植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连粳7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下载PDF
不同耕作管理方式下农田土壤磷形态变化特征研究
8
作者 徐传银 宋永斌 +1 位作者 郑宁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3期219-220,224,共3页
利用Tiessen磷素分级方法,研究了不同耕作管理方式(有机和常规)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管理和常规管理中,稳定态磷是土壤磷的主体,其含量占有机和常规相应总磷的56.23%和59.07%;中等活性磷分别占总磷的27.02%和25.93%;活... 利用Tiessen磷素分级方法,研究了不同耕作管理方式(有机和常规)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管理和常规管理中,稳定态磷是土壤磷的主体,其含量占有机和常规相应总磷的56.23%和59.07%;中等活性磷分别占总磷的27.02%和25.93%;活性磷含量最少,分别占总磷的16.74%和15.01%。各种磷形态含量都是有机耕作下大于常规耕作下含量。土壤残留态磷随有机管理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同时又受施肥、pH、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耕作 常规耕作 磷形态 Tiessen分级方法
下载PDF
环境pH对番茄枯萎病抗性的影响
9
作者 乔清华 刘广清 +2 位作者 刘强 任振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15,共7页
以番茄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Fol4287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pH对其生长和产孢状况的影响,并以番茄“吉美008”为试材,通过实验室水培和离体叶片侵染的方法,研究了酸性、碱性及中性环境条件... 以番茄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Fol4287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pH对其生长和产孢状况的影响,并以番茄“吉美008”为试材,通过实验室水培和离体叶片侵染的方法,研究了酸性、碱性及中性环境条件下番茄对Fol4287胁迫的响应差异,以期为实践中通过调节土壤pH抑制番茄枯萎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Fol4287的菌丝最适生长pH环境为5.0,最适产孢pH环境为9.0~11.0。碱性环境中番茄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大于酸性和中性环境,但是Fol4287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弱。酸性环境条件下Fol4287对番茄幼苗伤害加重,MDA含量、相对电导率、SOD、POD活性增加量分别为55.01%、67.01%、105.07%、142.81%,均大于中性环境(19.06%、21.54%、49.81%、70.62%)。酸性环境中的番茄幼苗发病率高于中性和碱性环境。综上所述,酸性环境中Fol4287的毒力较强,而碱性环境虽然对番茄幼苗的正常生长有抑制作用但是能够抑制Fol4287侵染番茄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萎病菌 番茄 PH
原文传递
连麦7号小麦稻茬播种密度比较试验研究
10
作者 钱省 陈芹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1期115-116,共2页
连麦7号是由连云港市农科院育成的较耐迟播的中早熟半冬性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在东海县稻茬麦区高产栽培技术,2016年秋播在东海县石榴示范基地进行了连麦7号小麦密度试验,以寻求该品种在该县稻茬麦区丰产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为该品种的... 连麦7号是由连云港市农科院育成的较耐迟播的中早熟半冬性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在东海县稻茬麦区高产栽培技术,2016年秋播在东海县石榴示范基地进行了连麦7号小麦密度试验,以寻求该品种在该县稻茬麦区丰产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连麦7号在当地早稻茬,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株高呈逐渐趋势,穗长减少,退化小穗增多,单株成穗下降,呈逐渐增长趋势,适期播种为10月下旬前期,密度以基本苗20万苗/667m2为最佳,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连麦7号 适宜密度 比较试验 产量
下载PDF
东海县“二品一标”品牌建设与绿优基地发展现状思考
11
作者 钱省 +3 位作者 赵军 王士明 马瑞 马士胜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19年第12期149-149,155,共2页
近年来东海县在“二品一标一基地”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二品一标”品牌建设以及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农产品消费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虽然工作成效明显,但仍然有存在一些问题。本文... 近年来东海县在“二品一标一基地”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二品一标”品牌建设以及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农产品消费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虽然工作成效明显,但仍然有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东海县在“二品一标”和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县 二品一标 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 农产品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