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艺术—自由——论席勒美学思想中人的“完整性”追求 被引量:6
1
作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46,共7页
席勒作为 18至 19世纪德国美学家 ,他的美学思想在人类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意义就在于 ,他所提出的关于“希腊神性”、“游戏冲动”以及“活的形象”等问题的理论 ,几乎都涉及到人类生存中感性与理性 ,形式与内容 ,理想与现实相... 席勒作为 18至 19世纪德国美学家 ,他的美学思想在人类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意义就在于 ,他所提出的关于“希腊神性”、“游戏冲动”以及“活的形象”等问题的理论 ,几乎都涉及到人类生存中感性与理性 ,形式与内容 ,理想与现实相互统一的美学重要课题 ,对这些问题的论述极富创造性 ;席勒的核心思想 ,就是通过审美途径来追求人的“完整性”生成 ,使人类达到和谐、自由、幸福的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艺术 自由 席勒 美学思想 希腊神性 游戏冲动 活的形象 完整性 审美
原文传递
浅谈高等院校书法教育与研究培养的议题
2
作者 《大学书法》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中国书法艺术教育的建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我们国家实施高等院校书法艺术专业本、硕、博的培养与书法艺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关系到我们国家如何传承和发展好书法艺术的创作与书法艺术审美鉴赏及美学理论研究的... 中国书法艺术教育的建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我们国家实施高等院校书法艺术专业本、硕、博的培养与书法艺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关系到我们国家如何传承和发展好书法艺术的创作与书法艺术审美鉴赏及美学理论研究的大问题,这对培养21世纪中国书法艺术“高峰人才”打下良好的阶段性基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它更是体现出高等院校在教育战线上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专业 创作 美学 导向
下载PDF
落墨逸韵——中国画笔墨艺术精神 被引量:3
3
作者 《中国书画》 2017年第12期12-14,共3页
中国画艺术表现的重要技艺法则之一就是画家对水墨的高妙运用,这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展现技法:从物质形式感上看,水墨的色泽呈现为一白一墨、一轻一重、一虚一实、一透一浑、一清一浊等自然现象,两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和谐共存,共存的... 中国画艺术表现的重要技艺法则之一就是画家对水墨的高妙运用,这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展现技法:从物质形式感上看,水墨的色泽呈现为一白一墨、一轻一重、一虚一实、一透一浑、一清一浊等自然现象,两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和谐共存,共存的结果便是充满丰富的审美自然现象与艺术表现意味。因而,画家运用好此法便会给中国画带来无穷的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艺术精神 笔墨 艺术表现 自然现象 和谐共存 形式感
下载PDF
宗白华《艺境》中的美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129,共7页
宗白华先生早年探索和研究东西方哲学思想,秉承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本、西方生命哲学为辅的研究方法,将西方生命哲学融入中国传统哲学,达致东西方哲学的互补。他的美学理论不仅表现了宇宙中美的存在真相,而且还承担为人们生存找到一种美的... 宗白华先生早年探索和研究东西方哲学思想,秉承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本、西方生命哲学为辅的研究方法,将西方生命哲学融入中国传统哲学,达致东西方哲学的互补。他的美学理论不仅表现了宇宙中美的存在真相,而且还承担为人们生存找到一种美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之路。其美学研究不重在逻辑的分析,即不纠缠于通常的哲学概念等,而是关照身边美的世界,来发现美、捕捉美及阐释美;并充分领略和感受大自然与艺术表现的真实存在,探研艺术表现的客观真理,且践行于他的诗歌艺术创作中。他的美学艺术理论显示出对人的生命价值和审美意义的思考。这是宗先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美学创造性的贡献,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人生 体验 境界
原文传递
浅析石涛“一画论”的艺术创造理念 被引量:2
5
作者 《中国美术》 2018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清初著名画家朱若极,字石涛,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法号原济,人称苦瓜和尚。"清初四僧"之一的他被世人视为画家中的开拓者,中国画艺术大师。他一生游历名山大川,寻找大自然的美妙景致,体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美,提出了... 清初著名画家朱若极,字石涛,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法号原济,人称苦瓜和尚。"清初四僧"之一的他被世人视为画家中的开拓者,中国画艺术大师。他一生游历名山大川,寻找大自然的美妙景致,体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美,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等艺术理念。他不仅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上能独辟蹊径,探索出多种艺术表现的创新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画论 审美感受 中国画艺术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与艺术家审美意识 被引量:2
6
作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74,共6页
艺术审美意识是艺术家感性和理性的思维活动。胡塞尔现象学中对艺术家的审美意识有一定的研究分析。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决定因素就在于其对感性和理性思维的准确把握。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审美选择、审美指向均来自其审美意识的潜在"... 艺术审美意识是艺术家感性和理性的思维活动。胡塞尔现象学中对艺术家的审美意识有一定的研究分析。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决定因素就在于其对感性和理性思维的准确把握。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审美选择、审美指向均来自其审美意识的潜在"意向性"和"功能性"指令,即现象学中的"内意识""内知觉"等因素的活动,它是艺术家审美判断中的重要"神经"。艺术家如何把控与运用好"意向性"与"功能性"作用将会直接关系到艺术家艺术创造的成败。艺术家通过对敏锐的审美意识的把控来指向其审美理想所需目标,达到艺术家审美创造的最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审美意识 意向性 指向性 艺术家
原文传递
龚贤绘画中“树”与“石”探研 被引量:2
7
作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109,共8页
龚贤作为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家,其绘画风格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清韵浑厚"与"超然意蕴"之美。他注重以山石、树丛、苔藓、云雾、沟壑等为主要表现对象,在技法上具备了"黑、厚、润、实"的独特艺术风格。他善于... 龚贤作为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家,其绘画风格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清韵浑厚"与"超然意蕴"之美。他注重以山石、树丛、苔藓、云雾、沟壑等为主要表现对象,在技法上具备了"黑、厚、润、实"的独特艺术风格。他善于采纳前人各家用笔所长,为我所用,对各种树体画法与山石丘壑表现都有开拓性的成就,其独特技艺皴法成为其绘画艺术的主要风貌。尤其是在山水画的探索中,龚氏独有的艺术皴法成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皴法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技法,因为他的皴法具有鲜明的个性艺术风彩,其最大的审美特征就是画面中点线应用的温润、圆浑、厚重、透明,使山水画艺术表现极具立体感,这是龚贤对自然山水长期观察体验的结果。龚贤一生期望生活平淡疏放,简洁朴拙。闲情逸致是其精神家园,从而获得超越现实社会与尘世之外的审美心境,其艺术的表现与探研都给后人带来很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贤 绘画 笔法 山石 树丛
原文传递
石涛“一画论”的艺术创造理念 被引量:1
8
作者 《中国书画》 2017年第8期15-16,共2页
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开篇即云:"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1])从哲学上讲,这是从宇宙观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世界的,这个宇宙观就是原始浑沌的存在,是对无限的感悟,是宇宙最单一的存在状态的表达。这个存在状态最初... 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开篇即云:"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1])从哲学上讲,这是从宇宙观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世界的,这个宇宙观就是原始浑沌的存在,是对无限的感悟,是宇宙最单一的存在状态的表达。这个存在状态最初是"无法"的。"太朴"也是原始的、质朴的自然本性和秩序。石涛意在说明,中国画技法也是一个由无到有的过程,是画家所经历的一个渐行渐远的思想意识艺术化的过程,最终画面也成为从无到有的精神转换的视觉符号。其中,"有"是画面中的笔墨、色彩、线条、构图、形象等视觉符号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一画论 中国画技法 苦瓜和尚画语录 艺术创造 视觉符号 渐行渐远 法立 师造化 傅抱石
下载PDF
中国书法艺术的韵律美 被引量:1
9
作者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42-45,共4页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来考察中国书法艺术审美范畴中的"韵律美",探讨和确定了中国书法艺术审美中"韵"与"律"的基本内涵,且就中国书法艺术创作技艺分别释解了中国书法艺术创作表现中的笔法与墨法的审美...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来考察中国书法艺术审美范畴中的"韵律美",探讨和确定了中国书法艺术审美中"韵"与"律"的基本内涵,且就中国书法艺术创作技艺分别释解了中国书法艺术创作表现中的笔法与墨法的审美特性及审美现象,揭示出中国书法艺术"韵律美"的审美价值与意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鉴赏与创作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审美 韵律 笔法 墨法 范畴
原文传递
老子哲学思想与中国书画艺术审美 被引量:1
10
作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158,共8页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中国书画艺术表现有着直接的联系,其涉及艺术审美、艺术表现的本体问题以及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审美的核心内涵。老子哲学中的"有""无""拙""味""妙"以及艺术美的"...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中国书画艺术表现有着直接的联系,其涉及艺术审美、艺术表现的本体问题以及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审美的核心内涵。老子哲学中的"有""无""拙""味""妙"以及艺术美的"神秘性"等概念、范畴、命题。直接揭示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审美要义,进一步提升了艺术家的审美直觉,审美意象,创作理念与创作意识及创作表现形式,这些哲学思想都直接或间接对中国书画艺术产生很大影响,成为中国书画艺术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神秘性 有无 心向 意象
原文传递
浅析庄子美学与中国书画艺术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38,共5页
中华民族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法则一贯具有真、善、美的人格化倾向,强调对一切艺术表象的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最能体现真、善、美人格化倾向的学派,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所侧重的"仁""善"... 中华民族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法则一贯具有真、善、美的人格化倾向,强调对一切艺术表象的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最能体现真、善、美人格化倾向的学派,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所侧重的"仁""善""德"等理念的精神再现,形成了以"善"为主的学术流派;另一类则是以道家为代表的所侧重的"气""真""美"等理念的自然呈现,形成了以"真"为主的学术流派;在中国书画艺术的表现中,道家学术流派的影响是更大的,这其中代表性人物庄子的哲学理念同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表现密切相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真 素朴 集虚 游心 圣人
原文传递
笔法审美浅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48-151,共4页
"笔法技艺"是中国书法艺术审美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它是书法家驾驭和运用书法艺术笔墨技巧高超能力的具体表现。本文仅就唐人论及的中国书法艺术技法问题给予审美理性的阐释与分析,以说明中国书法艺术的技法特点与其审美特... "笔法技艺"是中国书法艺术审美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它是书法家驾驭和运用书法艺术笔墨技巧高超能力的具体表现。本文仅就唐人论及的中国书法艺术技法问题给予审美理性的阐释与分析,以说明中国书法艺术的技法特点与其审美特性以及它在中国书法艺术表现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审美 笔法 技艺
原文传递
混沌光明——石涛画论中“絪缊”的美学思想
13
作者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在中国画艺术理论中,石涛的画论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他倡导的中国画艺术的美学精神即强调画家主体的心性表达,抒写画家自然美感情趣。这在中国画艺术表现里体现为水墨结合、水墨相融、水墨一体所产生的艺术丰富表现力,它是艺术家追求... 在中国画艺术理论中,石涛的画论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他倡导的中国画艺术的美学精神即强调画家主体的心性表达,抒写画家自然美感情趣。这在中国画艺术表现里体现为水墨结合、水墨相融、水墨一体所产生的艺术丰富表现力,它是艺术家追求艺术审美理想的结果,这一结果就包括有"絪缊"之美的内涵。"絪缊"是画家把对宇宙自然的审美感悟抽象化为理性思维观念,并使其形象化、视觉化所创造出的具有混沌苍茫的意象之美,它对中国画艺术审美创作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逸品 石涛 絪缊 光明
原文传递
关于书法“合体”理念之略说
14
作者 《中华书画家》 2021年第9期4-9,共6页
"书法合化""合体""破体",在中国书法艺术不断发展演绎中是常见的一种现象,然而在当代来讨论这样的话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只有阐明其真实含义,大家才能更明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中的这些现象及其存在... "书法合化""合体""破体",在中国书法艺术不断发展演绎中是常见的一种现象,然而在当代来讨论这样的话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只有阐明其真实含义,大家才能更明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中的这些现象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书者,合也""合者,融合化一",都已表明了书法艺术的客观发展规律,这其中最关键的还在于书法的"融合化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艺术 发展演绎 融合化 合体 书法 真实含义 科学性
原文传递
张怀瓘书论美学思想浅议
15
作者 《中国美术》 2017年第4期108-111,共4页
在中国书法艺术理论发展史上,唐代书学理论是有其特殊贡献的。以往的书法理论大多注重对历代书家、书体造型的品评,掺杂着少许对书家内心感悟的描绘。而自唐代开始,受老庄等哲学思想的影响,形而上的哲学意味愈发浓厚。书论家们经过他们... 在中国书法艺术理论发展史上,唐代书学理论是有其特殊贡献的。以往的书法理论大多注重对历代书家、书体造型的品评,掺杂着少许对书家内心感悟的描绘。而自唐代开始,受老庄等哲学思想的影响,形而上的哲学意味愈发浓厚。书论家们经过他们对前人理论的深刻体悟、精心提炼以及对自己书法实践的再总结,产生出许多富有哲学韵味的书法艺术理论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书法创作 美学思想
下载PDF
论中国画的美学意味性
16
作者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7期13-14,共2页
中国画的“美学意味性”是指作品中富有一定的哲理性内涵,它既富有传情达意的特征,又具有抽象的理性色彩,是画家体悟宇宙与人生真谛所升华出来的美的意象符号形式。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不象西方传统绘画那样偏重形象的刻划... 中国画的“美学意味性”是指作品中富有一定的哲理性内涵,它既富有传情达意的特征,又具有抽象的理性色彩,是画家体悟宇宙与人生真谛所升华出来的美的意象符号形式。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不象西方传统绘画那样偏重形象的刻划,而是更多地注重表现对象的神韵和意味。因而,作品里已具有了画家所赋予的自身人性品质与生命情感。中国画中的景象决不仅仅是对现实景物的单纯模仿,而是艺术家以最简捷的线条和最凝炼的笔法来展现宇宙万事万物的生命节奏和生命本体,表现出画家心灵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的意象与美的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画家 中国传统绘画 笔法 线条 艺术家 意味 意象 理性色彩 人生真谛
原文传递
浅析郭熙画论中的“画意”美学思想
17
作者 《荣宝斋》 2017年第1期128-133,共6页
写意性是中国画艺术创作的主要表现特征之一。宋代郭熙便格外重视画中“意”的作用,并明确提出“画意”一词来指绘画艺术中的用意。中国画艺术注重艺术家自我情感和审美意识的抒发,强调有感而作,但其中隐含的奥妙往往只有艺术家自己明了... 写意性是中国画艺术创作的主要表现特征之一。宋代郭熙便格外重视画中“意”的作用,并明确提出“画意”一词来指绘画艺术中的用意。中国画艺术注重艺术家自我情感和审美意识的抒发,强调有感而作,但其中隐含的奥妙往往只有艺术家自己明了,这就需要艺术家的艺术转化能力。郭熙十分看重这一点,他说:“世人只知吾落笔作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熙 画论 画意 自我情感 中国画艺术 画中 美学思想 写意性 龚贤 自然造化
原文传递
中国书法艺术的意蕴美
18
作者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3-76,共4页
“意蕴美”在我国文化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从本质上说,中国古代艺术家认为,真正伟大的艺术品的产生都是只有通过情与景、心与物、形与神、法与意、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时方能取得。中国古人认为任何精彩的文艺作品的产生,都与人... “意蕴美”在我国文化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从本质上说,中国古代艺术家认为,真正伟大的艺术品的产生都是只有通过情与景、心与物、形与神、法与意、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时方能取得。中国古人认为任何精彩的文艺作品的产生,都与人的心灵智慧紧密相联,密不可分。西方哲人确信“人是万物的尺度”,中国哲人则以“人为万物之灵”为其内在尺度。如苟子《乐论》中云:一夫乐者,乐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蕴美 中国书法艺术 形与神 艺术家 艺术品 独特 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 古人 统一
原文传递
深沉的美——谈刘政玮的画
19
作者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艺术家 艺术创作 绘画艺术 画家 深邃 优美 欢乐 心灵世界 审美感受 真实
原文传递
施用生物炭和石灰对土壤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82
20
作者 梁成华 +2 位作者 裴中健 李明遥 谢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8-261,共4页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比较石灰、生物炭及生物炭和石灰配施3种改良剂作用下镉污染草甸土中土壤镉各形态转化以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生物炭培养60d,土壤pH呈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添加石灰和生物炭与石灰配施处理,土壤p...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比较石灰、生物炭及生物炭和石灰配施3种改良剂作用下镉污染草甸土中土壤镉各形态转化以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生物炭培养60d,土壤pH呈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添加石灰和生物炭与石灰配施处理,土壤pH呈现先增加至最大值而后缓缓降低趋于稳定的趋势,但均显著高于对照。各改良剂的施用均显著降低土壤可交换态Cd含量。与CK处理相比,添加生物炭、石灰和生物炭石灰混合改良剂后,土壤可交换态Cd含量分别降低8.6%~13.7%,17.8%~21.7%和18.4%~23.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可交换态Cd含量与土壤pH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74)。土壤添加改良剂后,显著降低土壤可交换态Cd比例,增加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Cd比例,从而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石灰 污染土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