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破鄂尔浑河传统:论公元840年以后黠戛斯对叶尼塞河流域的坚守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国平 高菲 王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96-107,122,共13页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内亚历史的学者相信,在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覆灭后,获胜的黠戛斯依照内亚的政治传统,建立了一个包含蒙古高原,特别是鄂尔浑河流域的帝国。而鄂尔浑河流域正是先前许多游牧帝国传统的"中心地带",包括被打败的...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内亚历史的学者相信,在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覆灭后,获胜的黠戛斯依照内亚的政治传统,建立了一个包含蒙古高原,特别是鄂尔浑河流域的帝国。而鄂尔浑河流域正是先前许多游牧帝国传统的"中心地带",包括被打败的回鹘汗国。这些学者进一步认为,大约80多年后,黠戛斯被924年进入蒙古的契丹大军逐出了这一地区。这一系列推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错误的假设和非常不充分的证据,它们是站不住脚的。对西方学术界关于这一课题所做研究的考察展示了这种错误认识是如何形成的;此外,对可用证据——文献的,考古的,地理的——细致的考察揭示出,在打败回鹘汗国后,黠戛斯最多只对鄂尔浑河流域进行了短暂而无关紧要的控制。因为一系列因素,黠戛斯人留在了位于南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故土。当10世纪契丹势力向鄂尔浑河流域扩张时,他们并没有在那里遭遇黠戛斯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浑河 黠戛斯 叶尼塞河流域
下载PDF
唐代金银器:万里丝路与何家村窖藏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森 高菲 《美成在久》 2019年第2期32-43,共12页
西安何家村,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因为一批稀世珍宝而受到举世关注。何家村遗宝从此成为盛唐气象的展示和注解。夺人眼球的旷世奇珍也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它们的主人究竟是谁?为何被埋入地下?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森从丝路贸易的角度解读何家... 西安何家村,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因为一批稀世珍宝而受到举世关注。何家村遗宝从此成为盛唐气象的展示和注解。夺人眼球的旷世奇珍也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它们的主人究竟是谁?为何被埋入地下?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森从丝路贸易的角度解读何家村遗宝,描绘了一条与想象中不尽相同的丝绸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器 窖藏 万里 唐代 盛唐气象 丝路贸易 耶鲁大学 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宝相庄严: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佛教造像 被引量:1
3
作者 Robert N. Linrothe 高菲 《美成在久》 2018年第3期54-63,共10页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由于收藏了一批佛教造像而染上了一层东方的神秘。这批造像均为单独购藏,却可勾勒出中国佛教的千年足迹,诉说着藏家和学者的心血与见识。
关键词 艺术博物馆 佛教造像 中国佛教 芝加哥 馆藏 庄严
原文传递
书法:时间的艺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明秋 高菲 《美成在久》 2016年第4期112-113,共2页
日本书法艺术的现代化始于二战结束的一九四五年,中国书法的现代化则到一九八五年才刚刚开始。在此背景下,各种探索和讨论已经持续了近七十年,然而一个最执拗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答:书法一定要由书写的文字构成吗?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文字艺术
原文传递
模型与本尊:数字技术能否助力文物回归? 被引量:1
5
作者 高菲 《美成在久》 2017年第5期116-119,共4页
数字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一条宽带即可联接起世界的两端。流散在全球的敦煌藏经洞文物,正在通过数字技术在虚拟世界重聚。藏品数字化的日益成熟,使'数字归还'的概念进入各国视野。'数字归还'是什么?它是真正的... 数字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一条宽带即可联接起世界的两端。流散在全球的敦煌藏经洞文物,正在通过数字技术在虚拟世界重聚。藏品数字化的日益成熟,使'数字归还'的概念进入各国视野。'数字归还'是什么?它是真正的归还吗?它是否可以在中国实施?中国是文物流出大国,流出文物数量巨大,途径复杂(详见本刊十七期《他乡遇故知—面对流失文物你痛不痛》)。多年来,'追讨流失文物'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品信息 数字技术 印第安人 西夏文书 国际敦煌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 大英图书馆 流出国
原文传递
唐太宗昭陵六骏散佚美国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秀琴 高菲 《美成在久》 2017年第6期68-79,共12页
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加『拳毛脶』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的明星藏品,同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流失美囯的中国文物。这一方靣是由于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靣也因其记录了真实的历史事件。本文在考察了昭陵六駿的历史背景与相关考古... 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加『拳毛脶』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的明星藏品,同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流失美囯的中国文物。这一方靣是由于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靣也因其记录了真实的历史事件。本文在考察了昭陵六駿的历史背景与相关考古发现后,详细梳理了『飒露紫』与『拳毛骗』二骏被盗凿,偷运,最终通过卢芹斋之手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幕后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陵六骏 宾夕法尼亚大学 九嵕山
原文传递
美国史密斯学院的百年收藏
7
作者 张帆 高菲 《美成在久》 2017年第1期6-17,共12页
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顿,始建于一八七一年,是美国女子学院中最早开设美术课程的院校之一。一八八二年,学院建立了美术系。一年后,在本地商人温思罗普·希利尔(Winthrop Hilyer,公元一八○三~一八八三... 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顿,始建于一八七一年,是美国女子学院中最早开设美术课程的院校之一。一八八二年,学院建立了美术系。一年后,在本地商人温思罗普·希利尔(Winthrop Hilyer,公元一八○三~一八八三年)的赞助下,建立了学院第一座美术馆(初名希利尔美术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赖恩 亚洲艺术 史密斯学院 博物馆藏 美术馆
原文传递
用示法戒:《御制外戚事鉴》中的彩绘插图
8
作者 高菲 《美成在久》 2019年第3期64-73,共10页
明宣宗朱瞻基的艺术修养颇高,世人常将他与宋徽宗相提并论。宣宗本人不但能书善画,还大力发展宫廷画院,充实内府收藏,其他领域的宫廷艺术如瓷器、漆器、珐琅、雕塑等在这一时期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本文讨论了明宣宗登基之初出版的一套... 明宣宗朱瞻基的艺术修养颇高,世人常将他与宋徽宗相提并论。宣宗本人不但能书善画,还大力发展宫廷画院,充实内府收藏,其他领域的宫廷艺术如瓷器、漆器、珐琅、雕塑等在这一时期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本文讨论了明宣宗登基之初出版的一套珍贵古籍中的彩绘插图,从宫廷出版的角度,带领读者领略明宣宗时代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图 彩绘 外戚 艺术修养 明宣宗 艺术成就 朱瞻基 宋徽宗
原文传递
五十年改变中国:明王朝早期的社会与外交
9
作者 霍吉淑 高菲 《美成在久》 2018年第6期66-77,共12页
公元1400至1450年,短短50年对中国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定都北京,修建紫禁城,编纂《永乐大典》,郑和受命率领庞大船队远赴东南亚、中东和非洲,促进了多元文化交流。本文作者通过当时的物质遗存,介绍明代早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公元1400至1450年,短短50年对中国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定都北京,修建紫禁城,编纂《永乐大典》,郑和受命率领庞大船队远赴东南亚、中东和非洲,促进了多元文化交流。本文作者通过当时的物质遗存,介绍明代早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贸易、外交,让我们有幸一睹当时世界上最强盛帝国的风范与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 社会 早期 中国 明王朝 多元文化交流 《永乐大典》 紫禁城
原文传递
筹建全球性综合博物馆:中国需要
10
作者 郭心怡 高菲 《美成在久》 2016年第4期108-109,共2页
笔者旅居欧美十三年,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寻访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每当看到海外机构收藏的中国文物,难免心情复杂:必须承认,作为中国人,笔者并不乐见民族瑰宝流失海外。但与此同时,看到祖国的文化遗产广受推崇。
关键词 博物馆 全球性
原文传递
幽蓝神采:近年考古出土的元青花
11
作者 李仲谋 高菲 《美成在久》 2017年第2期26-37,共12页
自佛利尔美术馆原馆长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公元一九○六~一九八二年)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系统研究元代青花,这一议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虽然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至今仍有一些问题有... 自佛利尔美术馆原馆长约翰·亚历山大·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公元一九○六~一九八二年)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系统研究元代青花,这一议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虽然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至今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将介绍近年元代青花的新发现,并讨论中国学者的新见解,其中许多器物曾在上海博物馆'幽蓝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壶春瓶 牡丹纹 青花瓷器 博物馆藏
原文传递
漆器审美:蒙古治下的汉族传统
12
作者 Denise Patry Leidy 高菲 《美成在久》 2017年第2期38-47,共10页
在建立元朝之前,蒙古人很可能就已知悉并重视汉族的漆器传统。文字史料和图像证据都显示,在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国北方,人们已熟知以南方为基地的漆器制造业。例如,在一段描述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的文字记载中,就提及了一家贩售温州漆器... 在建立元朝之前,蒙古人很可能就已知悉并重视汉族的漆器传统。文字史料和图像证据都显示,在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国北方,人们已熟知以南方为基地的漆器制造业。例如,在一段描述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的文字记载中,就提及了一家贩售温州漆器的商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八思巴文 家族墓地
原文传递
当代亚洲艺术收藏机构中的市场潮流
13
作者 Anthony Wu 高菲 《美成在久》 2017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随着中国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艺术爱好者很容易厘清最为热销的作品门类。只消上网浏览国际拍卖行的热门拍品,查阅亚洲艺术出版物、拍卖图录,或在网上的中国艺术论坛略作停留,便可获得这些信息。在过去的十余年中,陶瓷仍然是表现... 随着中国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艺术爱好者很容易厘清最为热销的作品门类。只消上网浏览国际拍卖行的热门拍品,查阅亚洲艺术出版物、拍卖图录,或在网上的中国艺术论坛略作停留,便可获得这些信息。在过去的十余年中,陶瓷仍然是表现最强劲(即最昂贵)的中国艺术门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收藏 ROM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乾隆年间 香港苏富比 长颈葫芦 佳士得
原文传递
英国木版基金会藏中国套色版画珍品
14
作者 冯德保 高菲 《美成在久》 2017年第5期96-107,共12页
明代是中国版画印刷发展的高峰,其中一项重要成就是彩色套印技术。作者冯德保是寒山堂书店和木版基金会(后改名为木版教育信托)创办人,在中国古籍善本收藏领域享有盛誉。本文通过对木版基金会所藏精品的解读,展示了十七世纪明清之际彩... 明代是中国版画印刷发展的高峰,其中一项重要成就是彩色套印技术。作者冯德保是寒山堂书店和木版基金会(后改名为木版教育信托)创办人,在中国古籍善本收藏领域享有盛誉。本文通过对木版基金会所藏精品的解读,展示了十七世纪明清之际彩色套印发展、繁荣、衰落的历史。多色印刷又称'彩色套印',是继印刷术之后的另一项中国发明。其出现的精确时间尚不为人知,但现存最早的标本是一三四一年今湖北省资福寺印制的朱墨两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套印 十竹斋书画谱 胡正言 基金会
原文传递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摩尼教绘画
15
作者 Miki Morita 高菲 《美成在久》 2017年第6期80-87,共8页
中国古代流行的宗教中,发源于波斯并沿着丝绸之路传入的摩尼教似乎最为神秘。由于摩尼教信仰在中囯早已消失,加之存世的文献和遗物十分稀少,今天我们对它的了解仍十分有限。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所藏的一幅宗教绘画,此前一直被认为是一... 中国古代流行的宗教中,发源于波斯并沿着丝绸之路传入的摩尼教似乎最为神秘。由于摩尼教信仰在中囯早已消失,加之存世的文献和遗物十分稀少,今天我们对它的了解仍十分有限。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所藏的一幅宗教绘画,此前一直被认为是一幅佛教曼陀罗,本文作者则指出其为一幅摩尼教绘画,这一新发现或许将为摩尼教研究提供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尼教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绢本设色
原文传递
女性之美:清宫画里的情色芳踪与道德训诫
16
作者 郑文倩 高菲 《美成在久》 2019年第1期30-43,2,共15页
清代宫廷女性的形象与生活总能引发好奇和遐想。与其在流行文化的曲解中搜寻古意,不如在宫廷旧藏的尘埃下寻觅芳踪。本文通过清宫画师所作的三组女性主题绘画,向我们展示雍正、乾隆年间后宫中的锦绣世界和道德理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清代宫廷女性的形象与生活总能引发好奇和遐想。与其在流行文化的曲解中搜寻古意,不如在宫廷旧藏的尘埃下寻觅芳踪。本文通过清宫画师所作的三组女性主题绘画,向我们展示雍正、乾隆年间后宫中的锦绣世界和道德理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批雍正(公元1723~1735年)、乾隆(公元1736~1795年)时期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包括仕女画(又称美人画)和宫训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仕女画 月曼清游图 美人画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 宫廷女性 梁诗正 女性之美
原文传递
女性崛起:时间如何塑造了管道升的艺术家形象
17
作者 裴珍妮 周天 高菲 《美成在久》 2019年第1期52-61,共10页
管道升,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德言容功,堪为典范,与其夫赵孟頫共铸艺术佳话。这位元代已经名震朝野的杰出女性,经明清文人的追忆、想象与塑造,如同一束熹微穿透尘埃,改变了女性艺术家只能在历史中模糊存在的生态,光芒照耀千秋。在男权至... 管道升,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德言容功,堪为典范,与其夫赵孟頫共铸艺术佳话。这位元代已经名震朝野的杰出女性,经明清文人的追忆、想象与塑造,如同一束熹微穿透尘埃,改变了女性艺术家只能在历史中模糊存在的生态,光芒照耀千秋。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中,女性艺术家的才华很难获得认可和推崇。究其主因,并非当时社会对女性艺术家存有偏见,而是女性被赋予的生养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升 女性艺术家 绢本设色 《双松平远图》
原文传递
六世纪早期中国图像艺术中的“二元”意象
18
作者 巫鸿 高菲 《美成在久》 2017年第4期26-39,共14页
中国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视觉感知与表达的变化,巫鸿先生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对此进行了探索,认为新的视觉形式是对传统礼仪美术的反叛。以此角度出发,他重新解读了美国收藏的三件著名石刻—宁懋石室、北魏孝子石棺、元谧石棺,为我... 中国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视觉感知与表达的变化,巫鸿先生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对此进行了探索,认为新的视觉形式是对传统礼仪美术的反叛。以此角度出发,他重新解读了美国收藏的三件著名石刻—宁懋石室、北魏孝子石棺、元谧石棺,为我们再现了早期中国图像艺术中重要却被忽略的'二元'意象模式。当传统表现手法的桎梏被艺术家打破,人类的感知力也被推向了新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画像 武梁祠 图像表达 《女史箴图》 图像艺术
原文传递
日本肖像画中的丰臣秀吉
19
作者 森岛由纪 高菲 《美成在久》 2016年第5期32-37,共6页
<正>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下文简称亚博)的日本艺术藏品中,有一幅描绘著名军阀丰臣秀吉(公元一五三七~一五九八年)的画像[图1-1],该像在传世的二十余幅同类画作中堪称精品。目前,至少有五幅丰臣秀吉画像已被日本政府列为&#... <正>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下文简称亚博)的日本艺术藏品中,有一幅描绘著名军阀丰臣秀吉(公元一五三七~一五九八年)的画像[图1-1],该像在传世的二十余幅同类画作中堪称精品。目前,至少有五幅丰臣秀吉画像已被日本政府列为'重要文化财'(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官方网站如此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臣秀吉 织田信长
原文传递
莫卧儿帝国贾汉吉尔皇帝的“延寿”玉杯
20
作者 Qamar Adamjee 高菲 《美成在久》 2016年第5期60-65,共6页
<正>莫卧儿帝国玉器长期以来备受学者关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玉杯[图1-1],或可提供新的研究资料。这件玉杯制作于帖木儿王朝,后为莫卧儿皇帝贾汉吉尔(公元一六○五~一六二七年在位)所有。玉杯上有贾汉吉尔命人所... <正>莫卧儿帝国玉器长期以来备受学者关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玉杯[图1-1],或可提供新的研究资料。这件玉杯制作于帖木儿王朝,后为莫卧儿皇帝贾汉吉尔(公元一六○五~一六二七年在位)所有。玉杯上有贾汉吉尔命人所刻铭文,充分反映了在莫卧儿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人们通过收藏古物?镌刻铭文以表达个人身份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帖木儿王朝 伊斯兰历 帖木儿帝国 兀鲁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