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0-2000年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124
1
作者 曾燕 邱新法 +2 位作者 刘昌明 潘敖大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1-318,共8页
利用中国664个气象站1960-2000年20 cm口径蒸发皿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分析了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中国平均而言,1960-2000年中国蒸发皿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年蒸发皿蒸发量在20世纪80~90年代较60~7... 利用中国664个气象站1960-2000年20 cm口径蒸发皿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分析了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中国平均而言,1960-2000年中国蒸发皿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年蒸发皿蒸发量在20世纪80~90年代较60~70年代下降了99.8 mm,下降幅度为5.8%;不同季节对照发现,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春季、夏季和冬季,秋季不明显;对蒸发皿蒸发量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年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华东和中南地区;对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原因分析表明,日照百分率下降从而导致太阳总辐射的下降可能是近年来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蒸发皿蒸发量 中国
下载PDF
气温插值中不同空间插值方法的适用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90
2
作者 彭彬 周艳莲 +1 位作者 居为民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9-548,共10页
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因子之一,空间插值为台站气象数据降尺度提供了有效方法。本文利用江苏省67个气象台站2003年的逐日气温资料计算逐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结合空间分辨率为30m×30m的DEM数据,分别利用反距离权重法、张力样条插... 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因子之一,空间插值为台站气象数据降尺度提供了有效方法。本文利用江苏省67个气象台站2003年的逐日气温资料计算逐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结合空间分辨率为30m×30m的DEM数据,分别利用反距离权重法、张力样条插值法、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和协同克里格插值法,对月和年平均气温进行插值,并利用交叉验证法对插值精度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空间自相关性的普通克里格法的插值精度明显优于反距离权重法和张力样条插值法;而协同克里格法由于考虑了经纬度、距海岸距离和高程等影响气温空间分布的局地因素,其插值精度一般略优于普通克里格法,尤其是在站点稀疏的情况下,协同克里格的优势更加明显;由于受海陆分布和东亚季风的影响,江苏省气温的空间分布与距海岸距离有关,在利用协同克里格进行空间插值时,距海岸距离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克里格 普通克里格 插值 气温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近40年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84
3
作者 买苗 曾燕 +2 位作者 邱新法 王萧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6,共5页
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46个气象站1960—2000年逐月日照百分率资料,研究分析了黄河流域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流域平均而言,日照百分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20世纪90年代较60年代下降了2.49%... 利用黄河流域及其周边146个气象站1960—2000年逐月日照百分率资料,研究分析了黄河流域日照百分率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流域平均而言,日照百分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20世纪90年代较60年代下降了2.49%;日照百分率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冬季,春季和秋季下降不明显。对日照百分率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除极少数台站的日照百分率呈略有上升趋势外(主要出现在流域上游),黄河流域日照百分率的下降表现得非常明显,遍布整个流域的中、下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日照百分率 气候变化 气候趋势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的调节 被引量:64
4
作者 贾汝汉 王学玉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4-368,共5页
目的 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该模型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 目的 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该模型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肾小球中NFκB及单核/巨噬细胞(ED-1)的表达水平。结果 (1)高糖高脂饮食加低剂量STZ使大鼠血糖升高(22.48±6.54 vs 4.71±0.34,P<0.01),并出现胰岛素抵抗。继续喂养6周后,模型成功动物具有血胰岛素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肾重/体重增加等特征。(2)糖尿病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ED-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厄贝沙坦治疗6周后,NF-κB活性降低(5.10±1.80 vs 8.45±1.09,P<0.01),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减轻,肾功能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损害得以改善。结论 (1)通过饮食加小剂量STZ的方法,成功复制了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该模型在6周后已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改变。(2)上述大鼠肾组织中NF-κB活性增加,厄贝沙坦的肾脏保护作用至少部分与减少肾组织中激活的NF-κB表达,减轻肾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物模型 厄贝沙坦 核因子-КB
原文传递
基于CI指数的江苏省近50年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69
5
作者 包云轩 孟翠丽 +3 位作者 申双和 邱新法 刘聪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9-608,共10页
根据江苏省54个气象台站1960-2009年实测气象资料,利用气象干旱复合指数(composite index,CI)对江苏省近50年的干旱特征进行了时空分析。通过计算各站历年逐日的CI指数值,统计近50年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分析江苏省各地区干旱发生的频... 根据江苏省54个气象台站1960-2009年实测气象资料,利用气象干旱复合指数(composite index,CI)对江苏省近50年的干旱特征进行了时空分析。通过计算各站历年逐日的CI指数值,统计近50年各站点出现的干旱过程,分析江苏省各地区干旱发生的频率、范围和强度,揭示了江苏省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全年和各季干旱发生频率都是北高南低,四季中,冬旱发生频率最高,夏旱发生频率最低,秋旱南北差异不显著。(2)冬季江苏省干旱大范围发生的年份最多,夏季最少;近50年来,全年和四季干旱覆盖范围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3)这50年中,江苏省逐年干旱持续日数和干旱强度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年际波动,但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4)江苏省各等级干旱日数总体上呈现冬季多夏季少、北部多南部少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气象干旱 复合指数(CI) GIS 时空变化规律
原文传递
近30年江苏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5
6
作者 于庚康 徐敏 +1 位作者 于堃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45-1150,共6页
利用江苏地区37个观测站1 980 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通过线性趋势以及通径分析法,对人体舒适度指数(CIHB)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30年来,江苏年均CIHB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线性趋势为0.11/年,淮北、江淮之间、苏南的CIH... 利用江苏地区37个观测站1 980 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通过线性趋势以及通径分析法,对人体舒适度指数(CIHB)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30年来,江苏年均CIHB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线性趋势为0.11/年,淮北、江淮之间、苏南的CIHB年际变化特征与全省平均的演变特征基本保持一致;(2)除夏季外,其余三个季节的CIHB均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春季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秋季次之,冬季的年际变化幅度最大,CIHB春、夏(秋、冬)两季的南北差异较小(较大);(3)CIHB与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存在显著的正(负)相关,其中温度对CIHB的正影响最大,相对湿度和风速对CIHB的最终影响是通过温度起负作用;(4)虽然近30年江苏整个夏季的CIHB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7、9月份还是存在着弱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对江苏地区的CIHB气候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人们应对气象要素变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以及旅游、能源业的气象服务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时空特征 通径分析 偏热天数
下载PDF
江苏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2
7
作者 任义方 王春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107,共7页
为了探究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高温热害导致水稻产量结构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程度,以江苏省为例,利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夏粮产量与表征热害的3个指标,即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子的关系,及其对夏粮产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 为了探究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高温热害导致水稻产量结构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程度,以江苏省为例,利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夏粮产量与表征热害的3个指标,即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子的关系,及其对夏粮产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且通过相关普查方法和滑动相关检验法进行稳定性检验,确定大气环流特征量与水稻高温热害指标间的显著性关系,以分析高温热害发生的环流原因。结果表明:日最高温度≥35℃的日数对水稻穗粒数的影响最为直接,且影响程度最大,日平均温度≥30℃日数主要是间接作用。而对水稻千粒重来说,日相对湿度≤70%的日数影响最为直接,且影响程度最大,日最高温度≥35℃日数主要起间接作用。可通过对前一年11-12月南海副高强度指数的平均值和当年2-3月北美副高面积指数平均值的预报,来提前预测7月下旬至9月上旬≥35℃的高温日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通径分析 环流成因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非依赖降脂的肾保护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3
8
作者 贾汝汉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4年第1期88-90,共3页
他汀类药物 ,作为一类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 ,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研究发现 ,这类药物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他汀类药物可抑制甲羟戊酸代谢产物如FPP、GGPP的合成 ,使依赖FPP、GGPP修饰的小GTP蛋白如Ras和... 他汀类药物 ,作为一类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 ,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研究发现 ,这类药物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他汀类药物可抑制甲羟戊酸代谢产物如FPP、GGPP的合成 ,使依赖FPP、GGPP修饰的小GTP蛋白如Ras和Rho不能定位于细胞膜 ,从而抑制细胞内信号传导 ,并进一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 ,诱导其凋亡 ;调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合成 ;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促进其降解 ,产生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信号传递 降血脂药
下载PDF
南京地区冬季路面结冰天气标准及其预测 被引量:43
9
作者 刘梅 尹东屏 +1 位作者 王清楼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5-690,共6页
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1984—2003年20 a 110个降水结冰样本当日温度的统计分析,讨论了南京地区结冰时间变化和各影响温度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对结冰预报具有指示意义的关键因子;同时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探讨了南京地区结冰预报方法,该方法具... 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1984—2003年20 a 110个降水结冰样本当日温度的统计分析,讨论了南京地区结冰时间变化和各影响温度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对结冰预报具有指示意义的关键因子;同时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探讨了南京地区结冰预报方法,该方法具有显著的预报价值。在此基础上根据Norrman提出的路面打滑分类,结合南京地区具体情况得出了南京雨雪天气路面结冰的类别、标准和预测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结冰 判别标准 预测方法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6
10
作者 贾汝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6期316-319,共4页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方法:雌性SD大鼠接受单侧肾切除手术2周后,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常规饲料加20%蔗糖、10%猪油、2.5%胆固醇)喂养4周,再加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腹腔注射,分别检测1周、7周后各组大鼠血糖、...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方法:雌性SD大鼠接受单侧肾切除手术2周后,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常规饲料加20%蔗糖、10%猪油、2.5%胆固醇)喂养4周,再加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腹腔注射,分别检测1周、7周后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血压、血脂、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并于7周后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单侧肾切除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和低剂量STZ观察7周后,模型成功动物具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特点,并出现DN相应的形态及功能改变。结论:通过单侧肾切除后,饮食加小剂量STZ的方法,可成功制备2型DN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江淮流域水稻高温热害灾损变化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40
11
作者 谢志清 杜银 +1 位作者 曾燕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4-781,共8页
构建基于Logistic模型的规范化可累计高温热害综合指数,研究了江淮流域高温热害与单季稻产量损失的时空对应关系,发现江淮流域西北部为单季稻高温热害灾损关键区,高温热害平均减产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8.9%上升到21世纪的17.9%,花期处在... 构建基于Logistic模型的规范化可累计高温热害综合指数,研究了江淮流域高温热害与单季稻产量损失的时空对应关系,发现江淮流域西北部为单季稻高温热害灾损关键区,高温热害平均减产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8.9%上升到21世纪的17.9%,花期处在高温集中时段是单季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江淮流域单季稻生育关键期高温热害出现年代际波动,20世纪60年代高温热害最强,21世纪初覆盖范围最广。高温热害覆盖面积比例在1 971年发生突变后迅速上升,到21世纪初超过63.6%。每年7月11日至8月15日为江淮流域高温集中时段,高温出现比例超过20%。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温集中时段的热害强度以增强为主,江淮东南部趋势显著,但通过采用晚熟品种和推迟播期,江淮东南部单季稻花期成功避开高温集中时段。综合考虑气温稳定通过20℃终日的气候平均值、高温热害变化和气候变暖背景下热量资源的改善,借鉴江淮东南部成功经验,建议全流域推广中晚熟品种,自北向南播种期延迟到5月上、中、下旬,花期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避开高温同时能保证单季稻生育关键期处在20℃以上安全生长季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江淮流域 单季稻
下载PDF
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探讨 被引量:37
12
作者 雷红 +2 位作者 吴小燕 陈慧芳 陈志芬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年第4期106-107,共2页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目前临床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建立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技能培训
下载PDF
江苏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与特征 被引量:37
13
作者 于堃 宋静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用江苏1961—2007年47 a气象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观测资料,研究分析了江苏单季稻拔节期和孕穗扬花期2个高温敏感期,高温热害发生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常发生高温热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尤以宁镇扬丘陵地区为重... 用江苏1961—2007年47 a气象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观测资料,研究分析了江苏单季稻拔节期和孕穗扬花期2个高温敏感期,高温热害发生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常发生高温热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尤以宁镇扬丘陵地区为重,该地区47 a发生高温热害的总次数达到40次以上;而且年代际上表现为2001—2007年最重,1960 s次之,1980s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发生规律
下载PDF
淮河以南春季三麦阴湿害的判别方法 被引量:35
14
作者 黄毓华 武金岗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0年第1期23-26,46,共5页
淮河以南地区春季阴湿害是影响三麦稳产、高产的主要原因,提出确定阴湿系数Q 来判别阴湿害的方法,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1998 年春季阴湿害的判别,效果很好。
关键词 春季 阴湿害 判别方法 阴湿系数Q 三麦 降雨
下载PDF
江苏雷暴日发生规律及其大气环流预报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3
15
作者 张旭晖 +1 位作者 许祥 陈广昌 《气象科技》 2006年第5期532-537,共6页
根据江苏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得出:江苏各地全年有96%~98%雷暴日出现在3~9月,平均年雷暴日数为27~36天。平均年雷暴日太湖周边地区最多,其次是里下河水网密集区及洪泽湖周边地区,徐州市最少。年... 根据江苏省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得出:江苏各地全年有96%~98%雷暴日出现在3~9月,平均年雷暴日数为27~36天。平均年雷暴日太湖周边地区最多,其次是里下河水网密集区及洪泽湖周边地区,徐州市最少。年雷暴日的年际间波动大,最多年份的雷暴日是最少年份的2.5倍。根据500hPa大气环流特征量能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的这一特性,利用最优化因子技术对环流因子进行普查、对比分析,挑选一批与年雷暴日相关极其显著、稳定性强、因子间相互独立、可靠的大气环流特征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了江苏省年雷暴日预报的大气环流模型,模拟及预报效果佳,可投入实际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日 发生规律 大气环流特征量 预报模型
下载PDF
蔬菜残株堆肥及微生物菌剂对设施辣椒栽培土壤的改良作用 被引量:35
16
作者 张志刚 董春娟 +1 位作者 尚庆茂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43-1249,共7页
以‘中椒6号’辣椒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测定了蔬菜残株堆肥及微生物菌剂施用下辣椒栽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辣椒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未施用蔬菜残株堆肥、微生物菌剂)相比,单一施用蔬菜残株堆肥和微生... 以‘中椒6号’辣椒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测定了蔬菜残株堆肥及微生物菌剂施用下辣椒栽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辣椒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未施用蔬菜残株堆肥、微生物菌剂)相比,单一施用蔬菜残株堆肥和微生物菌剂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提高转化酶、磷酸酶活性及辣椒叶片钾、镁含量和产量,且蔬菜残株堆肥的作用效果优于微生物菌剂处理,并随堆肥用量的增加作用效果逐渐增强。蔬菜残株堆肥和微生物菌剂共同施用条件下,两者质量比例较低(分别为60和0.07 g/kg)时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两者质量比例较高(分别为120和0.07 g/kg)时的协同作用不明显。研究发现,蔬菜残株堆肥和微生物菌剂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辣椒叶片矿质元素的吸收积累,从而提高辣椒产量,且施用的蔬菜残株堆肥与微生物菌剂质量比例较低时,两者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残株堆肥 微生物菌剂 设施土壤 改良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江苏省水稻热害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17
作者 包云轩 刘维 +1 位作者 申双和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9-296,共8页
根据江苏省1960-2009年常规气象资料和1980-2009年水稻生育期观测数据,利用温度距平、气候倾向率和M-K检验法研究江苏省不同区域的气候变暖特征,并分析江苏省水稻热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探讨气候变暖对江苏省水稻热害发生... 根据江苏省1960-2009年常规气象资料和1980-2009年水稻生育期观测数据,利用温度距平、气候倾向率和M-K检验法研究江苏省不同区域的气候变暖特征,并分析江苏省水稻热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探讨气候变暖对江苏省水稻热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江苏省水稻热害主要发生在拔节-孕穗期和抽穗-乳熟期,苏南地区发生频次最高,淮北和苏北沿海最少。(2)江苏省水稻热害发生频次有明显的13a和3a周期,前者为主周期,后者为副周期。(3)1960-2009年,江苏省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2775℃.10a-1(P<0.01),气候变暖明显;20世纪60年代气温开始下降,80年代达最低值,之后开始变暖,21世纪前10a达最高值;江苏省水稻热害发生趋势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80年代发生次数最少,21世纪前10a发生次数最多。(4)7-8月平均气温高的年代,热害发生次数则多,淮北地区20世纪60年代气温最高,热害发生次数也最多,其它地区近10a气温最高,热害次数最多。(5)从年际变化看,气候偏暖的年份,水稻热害多,产量相应低,说明气候变暖是造成水稻热害频次上升、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水稻生育期 热害 气候变暖 水稻产量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赤霉病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居为民 +1 位作者 陈宁 金龙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1年第2期21-24,共4页
通过统计分析 ,选取与江苏省太湖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显著相关的前期海温作为预报因子 ,并结合对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序列进行拓展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 BP网络模型进行预报赤霉病的初步试验 。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人工神经网络 预报因子 太平洋海温 病穗率 长期预报
下载PDF
作物产量预报系统 被引量:27
19
作者 汤志成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9-52,共4页
作物产量预报系统(简称YBXT系统),是利用MicrosoftC6.0和QuickBASIC4.5建立的一套产量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由预报对象、实时预报、模型创建、数据管理和系统服务5个功能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是筛选... 作物产量预报系统(简称YBXT系统),是利用MicrosoftC6.0和QuickBASIC4.5建立的一套产量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由预报对象、实时预报、模型创建、数据管理和系统服务5个功能部分组成,其主要特点是筛选因子过程极其严格,建模方法多样,有线性、非线性相关普查,还有效果极佳的最优化因子相关普查;对因子作稳定性检验,还进行独立性检验,使得建立的模型比较稳定可靠。使用多种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产量预报模型,还有预报的综合集成。利用本系统可以方便地建立产量预报统计模型,实现任一作物产量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产量 统计模型 预报系统
下载PDF
大气环流特征量的水稻白背飞虱发生程度预报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武金岗 +2 位作者 陈宁 杨荣明 吴洪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52,共7页
根据 5 0 0hPa大气环流特征量能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的这一特性 ,利用线性及单调曲线相关与最优化因子相关两种技术对环流特征量因子进行普查、对比分析 ,发现白背飞虱虫情指标与环流因子之间关系不仅是线性及几种单调曲线的关... 根据 5 0 0hPa大气环流特征量能表征天气形势和控制天气条件的这一特性 ,利用线性及单调曲线相关与最优化因子相关两种技术对环流特征量因子进行普查、对比分析 ,发现白背飞虱虫情指标与环流因子之间关系不仅是线性及几种单调曲线的关系 ,而且还存在非线性、非单调的单峰 (谷 )型的相关关系 ,并从中挑选一批与水稻白背飞虱虫情指标相关极其显著、稳定性强、因子间相互独立、可靠的大气环流特征量作为预报因子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江苏省水稻白背飞虱虫情指标预报的环流模型 ,且还证实了模型中的环流因子与影响白背飞虱迁入、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呈显著相关关系 ,为预报白背飞虱发生程度提供了新的长期因子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特征量 白背飞虱 最优化相关普查技术 长期预报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