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拉草总黄酮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苏婷 赵燕 +5 位作者 毕野 贾瑞欣 包正 李鹤 邱智东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990-996,共7页
目的优化乌拉草总黄酮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乌拉草总黄酮(CMTF)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以脂质体凝胶剂的外观、涂展性、均匀度、黏稠度等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 目的优化乌拉草总黄酮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乌拉草总黄酮(CMTF)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以脂质体凝胶剂的外观、涂展性、均匀度、黏稠度等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CMTF脂质体凝胶的处方及制备工艺。通过观察性状、pH值、铺展性及可洗除性,以及离心试验、耐寒及耐热试验,考察CMTF脂质体凝胶稳定性;观察其对大鼠正常及破损皮肤的刺激性。结果CMTF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大豆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5∶3,大豆磷脂与CMTF的质量比为4∶1,注入体积比例1∶10;平均包封率为89.41%,粒径为(119.7±3.82)nm,Zeta电位为(-20.80±0.40)mV。CMTF脂质体凝胶剂的最佳处方为:1 g CMTF脂质体、2 g卡波姆940、20 g甘油、2 g三乙醇胺、10 mL水,该脂质体凝胶剂的稳定性良好,无皮肤刺激性。结论优化后的CMTF脂质体凝胶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为CMTF经皮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总黄酮 脂质体 凝胶 Box-Behnken响应面法 稳定性 刺激性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_(A)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制备及脑部药物递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贾瑞欣 +4 位作者 毕野 邱智东 李银清 苏婷 邱野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909-917,共9页
目的为了改善丹参酮Ⅱ_(A)(TanⅡ_(A))的溶解性、增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制备TanⅡ_(A)聚合物脂质纳米粒(TanⅡ_(A)-PLNs)并进行体外释放、药动学、脑组织分布研究。方法建立TanⅡ_(A)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纳米制剂的包... 目的为了改善丹参酮Ⅱ_(A)(TanⅡ_(A))的溶解性、增加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制备TanⅡ_(A)聚合物脂质纳米粒(TanⅡ_(A)-PLNs)并进行体外释放、药动学、脑组织分布研究。方法建立TanⅡ_(A)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纳米制剂的包封率和粒径为指标,优化TanⅡ_(A)-PLNs的制备工艺,分别优化TanⅡ_(A)与蛋黄磷脂(Egg-PC)的比例、Egg-PC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比例、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进行TanⅡ_(A)-PLNs的处方验证、稳定性考察、体外释放考察。建立TanⅡ_(A)在血浆和脑匀浆中的液-质联用(LC-MS)检测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只,随机分为2组,给药前12 h禁食,一组ig 25 mg·kg^(-1)的TanⅡ_(A)混悬液,另一组尾iv 5 mg·kg^(-1)的TanⅡ_(A)-PLNs溶液,于给药后5、15、30、60、120、240、360、480、720 min眼眶取血约0.5 m L,LC-MS法进行药动学检测。取KM小鼠4只,尾iv Di R标记的Tan Ⅱ_(A)-PLNs,给药30、60、120、240 min后处死解剖,通过荧光成像观察Tan Ⅱ_(A)-PLNs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取KM小鼠12只,随机分成4组,给药前12 h禁食,尾iv 2.5 mg·kg^(-1)的TanⅡ_(A)-PLNs溶液,于给药后30、60、120、240 min处死小鼠,剥离完整大脑组织,称质量,加入2倍超纯水匀浆,LC-MS法检测TanⅡ_(A)水平。结果TanⅡ_(A)-PLNs的最优处方为TanⅡ_(A)∶Egg-PC为1∶4、Egg-PC∶PLGA为5∶2、有机分散体系∶水分散体系为1∶15。以Egg-PC/PLGA作为脂质纳米粒的膜材,采用纳米粒沉淀法制备的TanⅡ_(A)-PLNs的平均粒径为272 nm,Zeta电位为-4.93 m V,包封率为88.2%,载药量为18%。在避光、干燥(室温)的条件下Tan Ⅱ_(A)-PLNs冻干粉稳定。Tan Ⅱ_(A)原料药在48 h内释放完全,累积释放率为(93.75±0.75)%,与Korsmeyer-Peppas释放方程拟合程度较好;Tan Ⅱ_(A)-PLNs在400 h左右释放完全,累积释放率为(89.44±2.22)%,与零级释放方程拟合度最好。药动学结果表明,大鼠尾iv TanⅡ_(A)-PLNs给药剂量是ig T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_(A) 聚合物脂质纳米粒 脑组织分布 药动学
原文传递
疏清颗粒醇提工艺优化与质量标准提升
3
作者 毕野 +4 位作者 邱智东 张荣华 靳梓微 贾月 李银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940-2944,共5页
目的 优化疏清颗粒制备方法中的醇提工艺,提高疏清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靛玉红的含量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提取时间、大青叶的粒度、提取温度、滤材目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建立疏清颗粒中水溶性成分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 优化疏清颗粒制备方法中的醇提工艺,提高疏清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靛玉红的含量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提取时间、大青叶的粒度、提取温度、滤材目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建立疏清颗粒中水溶性成分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确定了醇提过程的工艺参数:大青叶的粉碎粒度为最粗粉,40℃温浸提取,浸渍时间为48 h,300目滤布过滤提取液,靛玉红的含量提高了4倍。薄层色谱鉴别和指纹图谱表明,工艺优化对疏清颗粒的物质基础无影响。建立的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以作为疏清颗粒水提工艺的评价标准。结论 工艺优化缩短了企业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药品的质量,增加水溶性成分的质量标准,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清颗粒 靛玉红 工艺优化 质量标准提高
原文传递
高羚毓作品
4
作者 狄万刚(指导) 《江苏教育》 2020年第37期58-58,共1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