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從非漢字的角度看漢字文化
1
作者 高田 《中古中国研究》 2023年第1期199-205,共7页
中國使用漢字的歷史已逾三千年。衆所周知,漢字乃中華文明之精華,一直以來,爲中華思想、文學、科學和藝術的源泉。漢文詩詞,優美流麗,至今仍爲大衆所傳唱,漢字文化,深邃莊重,長久以來就是人們的精神食糧。縱觀歷史,漢字的使用在中國不... 中國使用漢字的歷史已逾三千年。衆所周知,漢字乃中華文明之精華,一直以來,爲中華思想、文學、科學和藝術的源泉。漢文詩詞,優美流麗,至今仍爲大衆所傳唱,漢字文化,深邃莊重,長久以來就是人們的精神食糧。縱觀歷史,漢字的使用在中國不曾間斷,大量文獻都是由漢字書寫,其已成爲人類文化遺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可知,漢字與中國文化互爲表裏,不可分而論之。由古及今,漢字是現代中國人日常語言生活中的重要工具,社會生活的順利進行,漢字是不可或缺的:閲讀報紙、雜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漢字 文化 歷史 生活 中國
原文传递
吐蕃統治下的敦煌與藏漢雙語社區的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田 《中古中国研究》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衆所周知,786年,歷經數載圍城、兵盡矢絶的敦煌,終於爲吐蕃所陷。直至848年,沙州土豪張議潮起義成功收復故土,吐蕃的統治方才終結。在這一時期,吐蕃的統治不可避免地對敦煌漢族居民的社會生活産生了影響。這是敦煌居民第一次與藏語及藏... 衆所周知,786年,歷經數載圍城、兵盡矢絶的敦煌,終於爲吐蕃所陷。直至848年,沙州土豪張議潮起義成功收復故土,吐蕃的統治方才終結。在這一時期,吐蕃的統治不可避免地對敦煌漢族居民的社會生活産生了影響。這是敦煌居民第一次與藏語及藏文有如此密切的接觸,此前,他們或許有機會聽到藏語,却不會過多留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化
原文传递
被剪切的《西域記》
3
作者 高田 占才成(译)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第1期51-54,共4页
自安土桃山時代以後,出於鑒賞的目的,日本會將古人墨迹從手卷式書籍上裁剪下來。這被稱作古筆切,很多古筆切做上捲軸,可用作茶室懸掛的書畫,也可以將其收集起來貼在帖子上做成觀賞用的手鑑。在收録了重要古筆切的手鑑中,有不少被指定爲... 自安土桃山時代以後,出於鑒賞的目的,日本會將古人墨迹從手卷式書籍上裁剪下來。這被稱作古筆切,很多古筆切做上捲軸,可用作茶室懸掛的書畫,也可以將其收集起來貼在帖子上做成觀賞用的手鑑。在收録了重要古筆切的手鑑中,有不少被指定爲國寶、重要文化財(即重要文物)。古筆中以大聖武這樣的寫經斷簡爲貴,但原則上古筆本來説的是假名的書法筆迹,漢文的斷片切極少。在這極少數的例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卷 書法
下载PDF
吐蕃時期敦煌的寫經人
4
作者 高田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15年第1期137-143,共7页
大量的藏文寫經没有流失到國外而是留在甘肅省内敦煌等地,這已是衆所周知的,但其全貌過去未能完全弄清~〔1〕。然而前年(2011年)秋天出版了大部頭的《甘肅藏敦煌藏文文獻敍録》~〔2〕,稱之爲學界盛事也毫不爲過。該《敍録》介紹了敦煌... 大量的藏文寫經没有流失到國外而是留在甘肅省内敦煌等地,這已是衆所周知的,但其全貌過去未能完全弄清~〔1〕。然而前年(2011年)秋天出版了大部頭的《甘肅藏敦煌藏文文獻敍録》~〔2〕,稱之爲學界盛事也毫不爲過。該《敍録》介紹了敦煌市博物館等甘肅省内的博物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肅 單位 圖書館 敦煌 經人 時期 博物
下载PDF
旋風裝是否行於日本?
5
作者 高田 張士傑(译)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第1期55-59,共5页
飛鳥奈良時代以來傳至日本的中國典籍,無論佛書外典一般都是卷子本,即卷軸裝。平安時代中後期,逐漸出現册子本。不過,寫本時代的書籍裝幀無疑仍以卷軸裝爲主。中國的裝幀方式也存在由卷子本向册子本演進的過程。卷軸裝漸被舍棄,册子裝... 飛鳥奈良時代以來傳至日本的中國典籍,無論佛書外典一般都是卷子本,即卷軸裝。平安時代中後期,逐漸出現册子本。不過,寫本時代的書籍裝幀無疑仍以卷軸裝爲主。中國的裝幀方式也存在由卷子本向册子本演進的過程。卷軸裝漸被舍棄,册子裝則愈益得到廣泛的應用。及至宋元以降的刻本全盛時代,卷子本完全被册子本取而代之。當然,册子本這一裝幀形態本身也存在一個演變的進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子本 日本 中國
下载PDF
上野本《三國志》殘卷拜觀記——關於白堅
6
作者 高田 勾艷軍(译)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第1期24-28,共5页
前些日子,在京都國立博物館調查上野家收藏古寫本之際,在考察日本古寫本的同時,我們還得到拜觀《三國志》殘卷的機會。這是王樹枏(1852—1936)當年在吐魯番獲得的殘卷,大約在昭和初年,經白堅之手,轉讓給武居綾藏,其後繼續輾轉,終歸上野... 前些日子,在京都國立博物館調查上野家收藏古寫本之際,在考察日本古寫本的同時,我們還得到拜觀《三國志》殘卷的機會。這是王樹枏(1852—1936)當年在吐魯番獲得的殘卷,大約在昭和初年,經白堅之手,轉讓給武居綾藏,其後繼續輾轉,終歸上野家所有。直至今日,人們將其認定爲晉人的寫本。衆所周知,雖然是僅有八十行的殘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野 吐魯番 三國
下载PDF
原本《玉篇》卷九札記
7
作者 高田 于永梅(译)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第2期91-97,共7页
收藏於早稻田大學的日本國寶——原本《玉篇》卷九,起始於言部的中途,結束於幸部第一百十七“執”字注釋的中途,中間部有缺失。現存寫本第一行是“話”字的完整注文和其異體字“譮”,從行首有音注“胡快反”可以推測前一行的末尾寫有“... 收藏於早稻田大學的日本國寶——原本《玉篇》卷九,起始於言部的中途,結束於幸部第一百十七“執”字注釋的中途,中間部有缺失。現存寫本第一行是“話”字的完整注文和其異體字“譮”,從行首有音注“胡快反”可以推測前一行的末尾寫有“話”字。此處恰爲紙張的連接處,故未因破損而缺失。卷九應起始於言部的開頭部分,因此根據參考《玉篇》而編纂的《篆隸萬象名義》來數,可以得知缺失了從“言”字至“調”字共七十四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寺 原本《玉篇》 《玉篇》 江州石
下载PDF
舊抄本古文《尚書》與内藤湖南
8
作者 高田 吴鵬(译)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殘存日本的中國古籍爲數不少,其中古寫本古文《尚書》獨具意義。西漢魯共王破孔子舊宅擴建宫室之時,自孔壁中發掘出形似蝌蚪般的古體文字書籍,其中即包括《尚書》。孔子十代孫孔安國以當時通行的隸書重新抄寫之,世稱“隸古定本”,但其... 殘存日本的中國古籍爲數不少,其中古寫本古文《尚書》獨具意義。西漢魯共王破孔子舊宅擴建宫室之時,自孔壁中發掘出形似蝌蚪般的古體文字書籍,其中即包括《尚書》。孔子十代孫孔安國以當時通行的隸書重新抄寫之,世稱“隸古定本”,但其中依然存在不少至今也難以識讀的文字。唐玄宗天寶年間,“隸古定本”中的文字皆改寫爲今文,從此世上再無“隸古定本”。然而,殘存日本的幾部《尚書》寫本却保留著“隸古定本”的原貌,堪稱極爲珍貴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藤湖南 王勃集 《尚書》
下载PDF
切韻在日本的消亡
9
作者 任文博(译) 井琛(译)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衆所周知,日本保存了顧野王的原本《玉篇》。現存的原本《玉篇》只有全部三十卷中的七卷,且每卷均爲殘卷,全部殘卷内容總計尚不足原書内容的十分之一。但是,古寫本《玉篇》的内容與後世的删減本不同,它能够把顧野王原本《玉篇》的豐富... 衆所周知,日本保存了顧野王的原本《玉篇》。現存的原本《玉篇》只有全部三十卷中的七卷,且每卷均爲殘卷,全部殘卷内容總計尚不足原書内容的十分之一。但是,古寫本《玉篇》的内容與後世的删減本不同,它能够把顧野王原本《玉篇》的豐富内容表現出來,因此頗爲珍貴。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重修的《大廣益會玉篇》因大幅删減了原本《玉篇》的注解而廣爲人知。這種删減的行爲大致在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孫强的增字本《玉篇》中就已經出現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篇》 玉篇 大中祥符 野王 唐高宗
下载PDF
羅馬國立中央圖書館所藏廣東俗曲目稿
10
作者 高田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 2018年第2期309-315,共7页
以下爲羅馬國立中央圖書館(Biblioteca Nazionale Centrale di Roma)所藏的一套廣東俗曲類文獻的簡目。本書目按體裁分類,依次著録每一種書的書名、出版書肆名稱、葉數、編號(斜體)與注記。同一種書有時存在複本,其數量甚至多達十幾册... 以下爲羅馬國立中央圖書館(Biblioteca Nazionale Centrale di Roma)所藏的一套廣東俗曲類文獻的簡目。本書目按體裁分類,依次著録每一種書的書名、出版書肆名稱、葉數、編號(斜體)與注記。同一種書有時存在複本,其數量甚至多達十幾册。例如下文中“南音”類第三種《五諫才郎》,存有複本的三册(編號爲114~116)。這種情况下,則在編號一欄標記爲“114~116(複本)”,以記明同一本書複本存在。相反的,若没有“(複本)”的標記,則表明該書由複數的册子組成,敬請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 俗曲 曲目 同一 南音
下载PDF
中國典籍日本古寫本研究第二期卷首語
11
作者 高田 勾艷軍(译)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第1期23-23,共1页
繼去年之後,很榮幸又推出簡報第二期。首先想向各研究課題承擔人、合作研究者和以各種形式協助研究活動的人士表示感謝。本簡報以介紹基礎研究《中國典籍日本古寫本的研究》部分活動爲宗旨,擬將重點放在快速報導每年的調研成果方面。上... 繼去年之後,很榮幸又推出簡報第二期。首先想向各研究課題承擔人、合作研究者和以各種形式協助研究活動的人士表示感謝。本簡報以介紹基礎研究《中國典籍日本古寫本的研究》部分活動爲宗旨,擬將重點放在快速報導每年的調研成果方面。上一年度主要以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的寫本爲調研對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動 日本 中國 典籍 收藏
下载PDF
中國典籍日本古寫本研究創刊詞
12
作者 高田 劉芳亮(译)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第1期1-1,共1页
20世紀初,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了大量宋以前的寫本,完全顛覆了學界此前認爲宋元古槧保存着最正確的文本這一常識。唐代及唐前文本的出現,爲中國典籍研究提供了新的指針。然而,這些新發現的材料多非完帙,常常只是一些非常小的片斷。... 20世紀初,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了大量宋以前的寫本,完全顛覆了學界此前認爲宋元古槧保存着最正確的文本這一常識。唐代及唐前文本的出現,爲中國典籍研究提供了新的指針。然而,這些新發現的材料多非完帙,常常只是一些非常小的片斷。另一方面,日本所傳承的中國古代典籍有許多是比較完整的,從這個意義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典籍 敦煌莫高窟 前文本 中國 日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