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污染-气候相互作用:IPCC AR6的结论解读 被引量:12
1
作者 廖宏 +10 位作者 陈东林 代慧斌 杜楠 方力 亢灵 钱静 秦卓凡 王叶 谢佩芙 杨豪 张丹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8-666,共9页
本文解读最近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Sixth Assessment Report,AR6)关于空气污染-气候相互作用的主要新结论。在大气污染物的气候效应方面,AR6估算了... 本文解读最近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Sixth Assessment Report,AR6)关于空气污染-气候相互作用的主要新结论。在大气污染物的气候效应方面,AR6估算了大气污染物或其前体物排放变化导致的有效辐射强迫值(Effective Radiative Forcing,ERF),对评估大气污染治理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具有启示性意义。AR6也估算出1750—2019年间人为强迫导致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Glob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GSAT)变化为1.29(0.99~1.65)℃,其中,均匀混合温室气体、臭氧、气溶胶导致的温度变化分别为1.58(1.17~2.17)℃、0.23(0.11~0.39)℃、-0.50(-0.22~-0.96)℃。气溶胶历史变化的气候效应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由SO_(2)排放变化通过气溶胶-云相互作用所产生的ERF(高信度),从而部分抵消了人为排放温室气体所引起的变暖(高信度)。在气候变化影响大气污染物方面,AR6首次评估获得了地表臭氧浓度对温度的敏感性,在偏远地区为-0.2~-2 nL·L^(-1)·℃^(-1)、在污染区为0.2~2 nL·L^(-1)·℃^(-1)。在大多数陆地区域,关于气候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PM_(2.5),目前模式结果结论的一致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臭氧 PM_(2.5)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