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购紫杂铜阳极板生产高纯阴极铜的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宇锋 董博 +2 位作者 刘建新 曹昌盛 《中国有色金属》 2018年第A02期74-77,共4页
通过对以废杂铜为原料的阳极板电解,整理生产实践数据,摸索出造成阴极铜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最佳的工艺技术控制条件,提高了阴极铜的产品质量。
关键词 铜电解 发脆 电解液 添加剂
下载PDF
提高电解系统阴极铜一次合格率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宇锋 李锟 +2 位作者 刘建新 范翔 《冶金与材料》 2023年第8期16-18,共3页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30万吨电解系统采取的工艺为永久不锈钢阴极电解法,文章介绍了其电解车间提高电解系统阴极铜一次合格率的生产实践,通过改进LAROX精密过滤机,修复更新不锈钢阴极以及优化系统反液循环等措施,提高了系统...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30万吨电解系统采取的工艺为永久不锈钢阴极电解法,文章介绍了其电解车间提高电解系统阴极铜一次合格率的生产实践,通过改进LAROX精密过滤机,修复更新不锈钢阴极以及优化系统反液循环等措施,提高了系统电解液洁净度,解决了当前阴极铜产品化学成分不稳定,物理外观方面有表面残留结晶、肥边花瓣、底部偏薄、板身大个和密集粒子等方面的问题,PC法电解阴极铜的一次合格率从改善前的91.35%提高到改善后的96.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精炼 阴极铜 LAROX过滤 一次合格率
下载PDF
铜电解精炼中阴极铜结粒成因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易淑芳 曹昌盛 +4 位作者 刘宇峰 范翔 马登峰 刘建新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第14期1-2,共2页
铜电解精炼作为铜业加工生产当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阴极铜产成品的生产研制的基础流程。当前,铜电解精炼技术已在我国有了比较普遍的使用,但是因为我国当前铜业市场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一些企业存有为了减少经济成本,则在铜电解精炼解决... 铜电解精炼作为铜业加工生产当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阴极铜产成品的生产研制的基础流程。当前,铜电解精炼技术已在我国有了比较普遍的使用,但是因为我国当前铜业市场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一些企业存有为了减少经济成本,则在铜电解精炼解决中增加低铜低硫品位、含杂比较高的铜精矿及再生资源的解决,这就使得阴极铜产品在一定质量水平上有了显著的降低,出现了十分严重的结粒状况,主要体现在物理外层上存有比较凸出、粒子,并且在化学性质上有了相关的的改动,不能完全达到真实需求。对于此现象本文就在铜电解精炼中阴极铜结粒的成因展开了探讨,旨在为生产实施提出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精炼 阴极铜结粒 成因探讨
下载PDF
运用过程方法推进质量管理提升 被引量:1
4
作者 万黎明 柯新安 +9 位作者 李苏明 张永红 谢迎松 成立勋 方中良 徐嵩 刘建新 刘宇峰 魏振盱 《中国有色金属》 2018年第A01期37-44,共8页
成果介绍在2016年实施质量体系换版的过程中,大冶有色冶炼厂深刻认识到推进ISO9000:2015标准所倡导的'过程方法',能够帮助公司应对复杂、严峻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通过充分识别组织所面临的环境和风险,在采取有效的措施的同时... 成果介绍在2016年实施质量体系换版的过程中,大冶有色冶炼厂深刻认识到推进ISO9000:2015标准所倡导的'过程方法',能够帮助公司应对复杂、严峻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通过充分识别组织所面临的环境和风险,在采取有效的措施的同时,适时推进改进和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质量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构建体系、持续改进'的总体思路有序推进,具体分为两个阶段:标准化作业阶段和系统质量管理方法形成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铜板 阳极板 标准化作业 管理提升 过程方法
下载PDF
提高硫酸镍产能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范翔 曹昌盛 +2 位作者 刘建新 董博 《有色冶金节能》 2019年第6期29-32,共4页
针对某冶炼厂现有硫酸镍系统受现场设备、设施条件的制约,处理能力及产能没有办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新增浓缩后液地池,提前对浓缩后液进行杂质过滤及初步降温;增加盐水循环管道局部截面积,以增加泵出口处的流量及压... 针对某冶炼厂现有硫酸镍系统受现场设备、设施条件的制约,处理能力及产能没有办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新增浓缩后液地池,提前对浓缩后液进行杂质过滤及初步降温;增加盐水循环管道局部截面积,以增加泵出口处的流量及压力;增加压滤机数量,优化生产组织方式。优化改进后,硫酸镍产能由412 t/a提高到629 t/a,直收率由55%提升到62%,电单耗由13 056 kWh/t-NiSO4·7H2O下降到10 294 kWh/t-NiSO4·7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镍 产能 电单耗 制冷工序
下载PDF
铜电解系统开车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宇锋 董博 +2 位作者 刘建新 曹昌盛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4期56-60,共5页
本文在总结近几年传统电解法开停车期间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电解液成分、电解液过滤、电解液温度、电解液体积以及添加剂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其对系统开停车稳定性的影响,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铜电解开车分为系统开车前和开车后两个阶段,... 本文在总结近几年传统电解法开停车期间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电解液成分、电解液过滤、电解液温度、电解液体积以及添加剂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其对系统开停车稳定性的影响,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铜电解开车分为系统开车前和开车后两个阶段,开车前主要是重新配制电解液,开车后主要是随着生产组织的逐步变化及时调整工艺条件,通过开车前后的工艺控制,得到的阴极铜质量较好,A级铜产出率达到9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精炼 添加剂 电解液 A级铜产出率
下载PDF
浅谈影响铜电解残极率的因素分析
7
作者 易淑芳 曹昌盛 +4 位作者 刘宇峰 范翔 马登峰 刘建新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第12期238-239,共2页
在铜电解精炼中,残极率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和生产管理水平都能够在铜电解残极率方面有所体现,另外,残极率的高低与公司的吨铜加工成本有着密切影响。本文分析了铜电解残极率的影响因素,并探究了降低铜电... 在铜电解精炼中,残极率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和生产管理水平都能够在铜电解残极率方面有所体现,另外,残极率的高低与公司的吨铜加工成本有着密切影响。本文分析了铜电解残极率的影响因素,并探究了降低铜电解残极率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 残极率 电流效率
下载PDF
中小企业营销渠道建设的构想
8
作者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年第16期5-5,共1页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在国民以济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倍受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关于...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在国民以济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倍受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断地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积极探索,寻求解决办法。但中小企业产品渠道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大阻碍,尤其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在“渠道为王”的今天,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如何求得生存与发展,应对分销渠道严峻的形势,这是值得各界人士认真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建设 企业营销 中小企业 工业总产值 销售收入 零售网点 流通领域 产品渠道
下载PDF
浅谈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制定的步骤与对策
9
作者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年第17期8-8,共1页
现代企业营销战略一般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行动、战略重点、战略阶段等。营销战略思想是指导企业制定与实施战略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是指导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行动准则。它应符合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对企业经营思想的要求,... 现代企业营销战略一般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行动、战略重点、战略阶段等。营销战略思想是指导企业制定与实施战略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是指导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行动准则。它应符合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对企业经营思想的要求,树立系统优化观念、资源的有限性观念、改革观念和着眼于未来观念。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营销战略和经营策略的基础,是关系企业发展方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营销战略 市场营销战略 营销战略思想 企业经营思想 社会主义制度 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发展方向 思维方式
下载PDF
试论信息时代企业营销管理的创新
10
作者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年第15期115-115,共1页
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也使企业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扩大了企业的业务信息空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及电子商务模式的构建,企业在以... 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也使企业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扩大了企业的业务信息空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及电子商务模式的构建,企业在以往经验上积累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技术都受到巨大挑战,给企业营销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营销管理 信息时代 中国市场经济 企业营销环境 电子商务模式 信息技术 社会政治 信息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