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 被引量:378
1
作者 罗从风 胡承方 +3 位作者 仲飙 曾智敏 曾炳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CT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12月至2007年3月,304例(323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三柱分型,其中有4侧单纯压缩骨折,181侧单柱骨折,108侧双柱骨折和30侧三柱骨折。根据三柱分型选择...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CT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12月至2007年3月,304例(323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三柱分型,其中有4侧单纯压缩骨折,181侧单柱骨折,108侧双柱骨折和30侧三柱骨折。根据三柱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外侧柱、内侧柱和后侧柱骨折分别使用前外侧入路、改良正中入路和倒L形入路,对于双柱和三柱骨折则采取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术后随访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单柱、双柱及三柱骨折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72.3、87.5、97.2min,平均随访20.3个月(12~35个月),随访率为87.8%,平均骨折愈合时问为14.6周,平均完全负重时间为15.9周。术后12个月的SF-36和HSS评分平均为90.7分和87.8分,膝关节活动度为2°-123°。测量术后即刻与术后12个月X线片上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及处理:5例延迟愈合,2例螺钉松动,6例伤口浅表感染及5例部分伤口坏死经伤口处理后治愈,1例深部感染经清创及移除内置物后治愈,另有3例并发腓肠肌后内侧麻木。结论基于CT的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在指导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特别是累及后柱的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分型 三柱
原文传递
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99
2
作者 罗从风 陈云丰 +3 位作者 杨发民 眭述平 曾炳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4~12月,采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0~66岁,平均45.2岁。按AO分型B型7例,C型14例;按Schazker分型Ⅳ型7例,Ⅴ型6例,Ⅵ型8例。用内... 目的探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4~12月,采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0~66岁,平均45.2岁。按AO分型B型7例,C型14例;按Schazker分型Ⅳ型7例,Ⅴ型6例,Ⅵ型8例。用内外侧联合切口行改良双钢板固定SchazkerⅣ型采用前正中联合后内侧切口,后内侧用3.5系统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或1/2管型钢板固定支撑,前内侧以胫骨平台“T”型钢板固定;SchazkerⅤ、Ⅵ型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后内侧用3.5系统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或1/2管型钢板固定支撑,外侧以高尔夫棒型钢板固定。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膝关节屈曲80°~135°,平均100.0°;3个月膝关节屈曲90°~135°,平均117.1°。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度数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TPA及PA度数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75~98分,平均89.6分。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改良双钢板内固定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固的固定,有效地防止了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改变,术后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 改良双钢板法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自由基与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57
3
作者 李勇 孔令青 +1 位作者 严玉霖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4期85-88,共4页
随着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由基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就有大量关于自由基与疾病的研究。自由基作为机体的正常代谢产物,在平衡状态下,其在抗菌、消炎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一旦平衡被打破,如机体受到疾病... 随着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由基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就有大量关于自由基与疾病的研究。自由基作为机体的正常代谢产物,在平衡状态下,其在抗菌、消炎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一旦平衡被打破,如机体受到疾病或某些外源性药物和毒物的侵害,自由基便会产生强大的伤害作用,造成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引起酶、氨基酸、蛋白质的氧化破坏,对内脏器官、免疫系统的形态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引起机体疾病,甚至死亡。目前,研究发现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自由基有关。文章就自由基的产生、种类、与疾病的关系及清除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疾病 应用
下载PDF
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细根周转的研究 被引量:113
4
作者 廖利平 陈楚莹 +1 位作者 张家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10,共4页
系统研究了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细根生物量、生产力及年周转率.结果表明,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活细根生物量分别为880、3035和1560kg·ha-1;死细根生物量为235、398和565kg·ha-1... 系统研究了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细根生物量、生产力及年周转率.结果表明,杉木、火力楠纯林及混交林活细根生物量分别为880、3035和1560kg·ha-1;死细根生物量为235、398和565kg·ha-1;细根年周转率为1.29、1.42和1.40;年生产量为1137、4318和2179ha·ha-1,年死亡量为497、595和1149kg·ha-1,分别相当于林分枯枝落叶年凋落量的36.8、21.6和65.9%.可见混交林比纯林更具较高生产力和良好的生态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细根周转 杉木 火力楠 纯林 混交林
下载PDF
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37
5
作者 罗从风 +2 位作者 仲飙 眭述平 曾炳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了解微创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2年1月~2002年10月共有17例(17膝)闭合性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微创钢板法治疗。患者平均年龄45.3岁(20~66岁);其中左膝12例,右膝5例;男8例,女9例。按AO...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了解微创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2年1月~2002年10月共有17例(17膝)闭合性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微创钢板法治疗。患者平均年龄45.3岁(20~66岁);其中左膝12例,右膝5例;男8例,女9例。按AO分型,41B型3例,41C型14例;按Schatzker分型,Ⅱ型2例,Ⅴ型4例,Ⅵ型11例。用改良内外侧联合切口,行微创钢板固定。术后1、3、6个月及1年随访患者,行摄片及关节活动度检查,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胫骨平台后倾角(PA);术后1年行膝关节HSS评分。结果患者术后与术后1年TPA及PA平均值的差异无显著性(TPA:t=0.979,P=0.342;PA:t=0.659,P=0.519)。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8.7分(75~98分)。本组患者无深部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结论微创钢板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明显减少,骨折固定及时,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钢板固定法 高能量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器 关节功能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量:111
6
作者 王清奎 汪思龙 +2 位作者 刘艳 于小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0-363,共4页
通过对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农田、竹林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总量、活性有机质及其组分的研究,发现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各组分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阔叶林含量最高,杉木人工林低于阔叶林,竹林和农... 通过对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农田、竹林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总量、活性有机质及其组分的研究,发现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各组分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阔叶林含量最高,杉木人工林低于阔叶林,竹林和农田最低。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凋落物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质 活性有机质
下载PDF
带关节外固定架在高能量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5
7
作者 施慧鹏 +3 位作者 罗从风 杨发民 眭述平 曾炳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介绍应用带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经验,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01年3~6月,12例患者13处Pilon骨折接受了Orthofix公司单侧带关节超踝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致伤原因以车祸和高处坠落伤为主.该支架远端螺钉固定... 目的介绍应用带关节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经验,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01年3~6月,12例患者13处Pilon骨折接受了Orthofix公司单侧带关节超踝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致伤原因以车祸和高处坠落伤为主.该支架远端螺钉固定于距骨颈和跟骨,近端螺钉固定于胫骨骨折近端,使踝关节能以距下关节为中心活动.术后2周松动关节开始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12例患者随访10~13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无切口、伤口及钉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Teeny&Wiss评分法)为74~94分,平均87分.踝关节临床结果为2个优秀,7个良好,4个一般.踝关节骨折复位情况(Marsh踝关节骨折复位评分法)为7个优良,6个中等.踝关节背伸-5°~18°,平均10°(健侧18°);跖屈20°~35°,平均26°(健侧36°);距下关节内翻4°~20°,平均10°(健侧14°);外翻0°~10°,平均3°(健侧10°).结论带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避免伤口并发症和骨不连的发生,能更好地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有利于踝关节早期活动,避免关节僵硬,是治疗高能量Pion骨折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关节外固定架 高能量PILON骨折 治疗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93
8
作者 黄宇 汪思龙 +4 位作者 冯宗炜 王清奎 胡亚林 颜绍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199-2205,共7页
利用定位研究方法 ,综合比较了第 2代连栽杉木纯林、杉木与阔叶树混交林以及阔叶纯林 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连栽杉木纯林相比 ,在杉阔混交和阔叶树轮栽两种经营模式下 ,土壤养分含量增加 ,物理性状改善 ... 利用定位研究方法 ,综合比较了第 2代连栽杉木纯林、杉木与阔叶树混交林以及阔叶纯林 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连栽杉木纯林相比 ,在杉阔混交和阔叶树轮栽两种经营模式下 ,土壤养分含量增加 ,物理性状改善 ,土壤生物活性提高 .利用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在对土壤功能评价的基础上 ,直观评价了 3种经营模式的土壤质量状况 .在研究区内 ,杉木与阔叶树混交以及阔叶树轮栽的水分有效性、养分有效性和根系适宜性以及最终的土壤质量指数均处于中等水平 ,而连栽杉木林的水分有效性、养分有效性和根系适宜性较差 ,土壤质量指数处于较低水平 .总有机C、阳离子交换量和微生物生物量C与其它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之间明显相关 ,可将其作为研究区土壤质量的指示指标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与土壤总有机C、土壤全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混交林 土壤质量评价 土壤功能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 被引量:106
9
作者 罗从风 +2 位作者 杨发民 眭述平 曾炳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6-69,7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涉及胫骨干骺端的骨折,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患者平均年龄42.5岁(25~64岁)。按AO分型,A型(不涉及关节面)12例;B型(伴有部分关节内骨折)11例;C型(伴有完全关节内骨...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涉及胫骨干骺端的骨折,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患者平均年龄42.5岁(25~64岁)。按AO分型,A型(不涉及关节面)12例;B型(伴有部分关节内骨折)11例;C型(伴有完全关节内骨折)9例。其中,胫骨近端18例,胫骨远端骨折14例。结果患者完全负重时间为15.1周(12~26周);X线愈合时间为14.3周(11~24周)。按照Johner-Wruhs评价法,功能优为19例,良为10例,中为3例,差为0例,优良率为90.6%。浅表感染2例,皮肤水疱3例;无深部感染及皮肤坏死。结论微创钢板固定法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固定可靠,是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在X线监视下进行良好的间接复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 胫骨干骺端骨折 X线监视 手术治疗 微创外科 硬膜外麻醉
原文传递
杉木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叶凋落物的混合分解 被引量:84
10
作者 廖利平 马越强 +2 位作者 汪思龙 于小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3,共7页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实验是用网袋法进行的。目的是检验“杉木叶凋落物与阔叶树叶凋落物混合分解时 ,杉木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都可得到加强”这样一个假设。结果发现 ,杉木与火...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实验是用网袋法进行的。目的是检验“杉木叶凋落物与阔叶树叶凋落物混合分解时 ,杉木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都可得到加强”这样一个假设。结果发现 ,杉木与火力楠 (Michelia macclurei var. sublanea)、桤木 (Alnus cremastogyne)叶凋落物混合分解时分解速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而与红栲 (Castanopsishystrix)、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刺楸 (K alopanax pictus)、木荷 (Schima superba)叶凋落物分解时不存在相互作用。至于养分的释放 ,除与木荷叶凋落物混合分解时没有发现相互作用外 ,而与其它阔叶树种叶凋落物混合分解时或强或弱表现出促进作用 ,而且促进作用的强弱与阔叶树叶凋落物初始 N含量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如果仅从阔叶树叶凋落物与杉木叶凋落物混合分解的作用形式和强弱来考虑选择杉木的伴生树种时 ,首选树种是桤木 ,其次是刺楸 ,再其次是火力楠、红栲 ,最后才是樟树和木荷。当然只依据此单一条件来选择混交树种还不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叶凋落物 混合分解 养分释放 阔叶树 混交
下载PDF
外加氮源对杉木叶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79
11
作者 廖利平 +3 位作者 汪思龙 马越强 黄志群 于小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9,共6页
采用原位 (In situ)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外加 N源对杉木叶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结果表明 :施加 NH4+ - N时 ,杉木叶凋落物的失重率与对照 (未加任何 N的处理 )相比 ,没有差异 ;而施加 NO3- - N时 ,使杉木叶凋落物分解速率显... 采用原位 (In situ)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外加 N源对杉木叶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结果表明 :施加 NH4+ - N时 ,杉木叶凋落物的失重率与对照 (未加任何 N的处理 )相比 ,没有差异 ;而施加 NO3- - N时 ,使杉木叶凋落物分解速率显著提高 (p=0 .0 5 ) ,达 10 %以上。与施加 NH4+ - N相比 ,施加 NO3- - N明显促进了杉木叶凋落物的分解 (p=0 .0 5 )。施加 NH4+ - N和 NO3- - N会产生负作用 ,使土壤养分淋失。在土壤表面覆盖杉木叶凋落物的同时施加 NO3- - N的处理比只覆盖杉木叶凋落物的处理 ,NH4+ - N和 Ca2 + 的淋失有所增加 ,但并不明显 (p=0 .0 5 )。施加 NH4+ - N使NO3- - N的淋失明显增多 ,因为提供更多的硝化 N源 ;除 Na+以外 ,施加 NH4+ - N使其它盐基阳离子淋失明显增多。土壤表面覆盖杉木叶凋落物但只用蒸馏水淋洗比直接淋洗裸露土表使所有养分元素的淋失都有所增多 ,但并没有显著差异 (p=0 .0 5 )。Ca2 + 的淋失在各种处理下是所有养分元素中最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外加氮源 叶凋落物 土壤养分淋失 施肥
下载PDF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纯林及其混交林细根分布、分解与养分归还 被引量:69
12
作者 廖利平 杨跃军 +1 位作者 汪思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用土钻法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火力楠(Micheliamaclurei)纯林和混交林的细根分布,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杉木和火力楠细根的分解,计算了3个林分中细根分解的N,P,K,Ca... 用土钻法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火力楠(Micheliamaclurei)纯林和混交林的细根分布,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杉木和火力楠细根的分解,计算了3个林分中细根分解的N,P,K,Ca,Mg的归还量。活细根的垂直分布以火力楠纯林层次性最强,混交林次之,杉木纯林最差。火力楠细根的养分含量比杉木细根高,而C/N比低。火力楠细根年分解率比杉木快,火力楠为57.7%,而杉木为32.78%。细根分解的养分归还量多少顺序依次为:火力楠纯林、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和杉木纯林。混交林中,细根分解的N,P,K,Ca和Mg归还量分别为枯枝落叶的33.38%,5.82%,269.33%,34.12%和376.08%。细根在3个林分的物质循环和周转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分布 养分归还 杉木 火力楠 纯林 混交林
下载PDF
香草醛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4
13
作者 马越强 廖利平 +4 位作者 杨跃军 汪思龙 陈楚莹 刘更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8-132,共5页
为了解杉木连栽土壤中有毒化感物质对杉木幼苗毒害作用 ,采用水培杉木幼苗方法 ,通过投加不同浓度香草醛 ,发现 1mg·kg- 1 香草醛显著抑制杉木种子胚根的伸长 (P<0 .0 5) ,只为对照的 70 % ;香草醛浓度达 1 0mg·kg- 1 时 ... 为了解杉木连栽土壤中有毒化感物质对杉木幼苗毒害作用 ,采用水培杉木幼苗方法 ,通过投加不同浓度香草醛 ,发现 1mg·kg- 1 香草醛显著抑制杉木种子胚根的伸长 (P<0 .0 5) ,只为对照的 70 % ;香草醛浓度达 1 0mg·kg- 1 时 ,叶绿素总量明显下降到对照的80 % ;超过 2 0mg·kg- 1 对杉木幼苗地径与高度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50mg·kg- 1 以上将明显影响地上部分枝叶的正常生长发育 ,及至植株冠层的生长 ;超过 1 0 0mg·kg- 1 ,整个植株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 .香草醛是连栽土壤中毒性较大的一种有毒化感物质 ,是杉木存活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醛 杉木 幼苗生长
下载PDF
氧自由基与细胞损伤 被引量:44
14
作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5期34-36,共3页
氧自由基导致细胞的损伤机制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氧自由基损伤主要机制之一就是触发细胞膜上不饱合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 ,使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等生物膜结构破坏 ,导致一系列功能紊乱。本文主要从这一损... 氧自由基导致细胞的损伤机制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氧自由基损伤主要机制之一就是触发细胞膜上不饱合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 ,使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等生物膜结构破坏 ,导致一系列功能紊乱。本文主要从这一损伤机制出发 ,综述了近年来氧自由基对肝脏、肾脏、内皮及其它一些脏器细胞损伤机理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自由基 细胞损伤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的可信度评价 被引量:66
15
作者 朱奕 罗从风 +3 位作者 杨光 仲飚 曾炳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不同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并与传统Schatzker分型进行比较,证实三柱分型的可靠性。方法2004年12月至2007年3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三柱分型,根据分型选择手术切口和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从304例(323...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不同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并与传统Schatzker分型进行比较,证实三柱分型的可靠性。方法2004年12月至2007年3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三柱分型,根据分型选择手术切口和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从304例(323膝)胫骨平台骨折中抽取50例,选择4位未参与该项手术的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每例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和Schatzker分型的评估。评估结束后使用Kappa值计算4组相关度,以比较评价三柱分型和Schatzker分型的可信度差别。结果323膝胫骨平台骨折中,0柱骨折4膝(1.2%),单柱骨折181膝(56.0%),双柱骨折108膝(33.4%),三柱骨折30膝(9.3%)。在单柱骨折中,外侧柱114膝(63.0%),内侧柱53膝(29.3%),后侧柱14膝(7.7%)。在双柱骨折中,外侧柱合并内侧柱36膝(33.3%),内侧柱合并后侧柱34膝(31.5%),外侧柱合并后侧柱38膝(35.2%)。三柱分型的可信度Kappa值为0.766(0.706"-0.890),属于基本可信程度;Schatzker分型的可信度Kappa值为0.567(0.513-0.589),属于中度可信程度。结论基于CT和三维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直观明了,具有较高可信度,建议作为新的分型系统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质变化特征 被引量:44
16
作者 王清奎 汪思龙 +1 位作者 于小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70-1274,共5页
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对第一代、第二代杉木林和地带性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质主要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质各组分含量均为杉木林低于阔叶林,而第二代杉木林又低于第一代杉木.第一代杉木林活性有机质总量、微生... 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对第一代、第二代杉木林和地带性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质主要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质各组分含量均为杉木林低于阔叶林,而第二代杉木林又低于第一代杉木.第一代杉木林活性有机质总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8.79g·kg-1、421.7mg·kg-1、252.2mg·kg-1和136.3mg·kg-1,上述活性有机质组分在第二代杉木林中的含量分别是第一代杉木林的73.6%、87.9%、66.3%和53.2%,地带性阔叶林则分别为22.31g·kg-1、800.5mg·kg-1、361.1mg·kg-1和220.1mg·kg-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活性有机质各组分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其它活性有机质组分的相关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土壤活性有机质 微生物生物量碳 水溶性有机碳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瓜-棉蚜对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抗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49
17
作者 郑炳宗 希武 +3 位作者 王政国 梁同庭 曹本钧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从1983年开始就北京及河北省廊坊、香河和涿鹿县四个地区瓜-棉蚜(Aphis gossypiiGlov.)对18种有机磷及2种氨基甲酸酯杀虫药剂进行了抗性系统监测,与苏联瓜蚜(A.gos-sypii Glov.)敏感系毒力值(LC_(50))进行比较,抗蚜威最高达7887.7倍,马... 从1983年开始就北京及河北省廊坊、香河和涿鹿县四个地区瓜-棉蚜(Aphis gossypiiGlov.)对18种有机磷及2种氨基甲酸酯杀虫药剂进行了抗性系统监测,与苏联瓜蚜(A.gos-sypii Glov.)敏感系毒力值(LC_(50))进行比较,抗蚜威最高达7887.7倍,马拉硫磷357.8倍,乐果128.6倍,敌敌畏83.5倍,乙酰甲胺磷72.1倍;而对喹硫磷、甲基辛硫磷、呋喃丹及溴氯磷则相当敏感,LC_(50)值在45.2—186.0 ppm之间。其抗性谱大致呈交叉型交互抗性。酶系测定结果表明,瓜-棉蚜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敏感性降低与抗药性关系最为密切,氧化乐果和抗蚜威对AChE的I_(50)值与其Log LC_(50)(ppm)呈显著相关(P<0.05)。四个地区的瓜-棉蚜AChE对底物(乙酰硫代胆碱ATCh)的米氏常数(Km)及最大反应速度(Vmax)值均无明显差异,但ATCh浓度超过10^(-2)mol/L时,对AChE还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瓜-棉蚜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与对久效磷的抗性呈正相关,面与抗性较高的乐果则无相关性。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高低与抗药性水平有关,乐果加PB(1:1)也有一定增效作用。GSH-S-转移酶活性与瓜-棉蚜抗性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棉蚜 抗药性 杀虫剂
原文传递
杉木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阔叶林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8
18
作者 胡亚林 汪思龙 +1 位作者 颜绍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11-1416,共6页
对我国亚热带南、中、北3个区带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次生阔叶林表层土壤化学性状、土壤生物活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阔叶林后表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下降31.51%~58.24%,土壤全氮、全磷、pH值以及土壤C/N、C/P比... 对我国亚热带南、中、北3个区带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次生阔叶林表层土壤化学性状、土壤生物活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阔叶林后表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下降31.51%~58.24%,土壤全氮、全磷、pH值以及土壤C/N、C/P比亦呈下降趋势;杉木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阔叶林后表层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减少;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下降,而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8%~40%;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阔叶林相比,土壤呼吸强度下降51.15%~54.48%.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R=-0.723,n=18),与土壤全氮、全磷及其它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杉木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林阔叶林使林内表层土壤质量恶化.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丢失是导致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减少、土壤生物活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 土壤生物活性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王清奎 汪思龙 +2 位作者 冯宗炜 邓仕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47-1952,共6页
土壤有机质在养分循环、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 ,对全球碳素循环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详细阐述了杉木林地土壤有机质的性质与组成 ,杉木连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以及林分发... 土壤有机质在养分循环、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 ,对全球碳素循环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详细阐述了杉木林地土壤有机质的性质与组成 ,杉木连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以及林分发育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炼山、整地、施肥等经营活动对杉木林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杉木纯林有机质含量和质量均低于混交林 ,且随栽植代数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 ,林地土壤肥力下降 .最后提出应加强对土壤有机质周转模型、有机质组分 ,尤其是活性有机质以及有机质与全球碳循环关系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土壤有机质 连栽
下载PDF
酚类物质对杉木幼苗^(15)N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陈龙池 廖利平 +2 位作者 汪思龙 黄志群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5-532,共8页
应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幼苗N素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结果发现香草醛及其与对羟基苯甲酸的混合物 (浓度比 1∶1)明显抑制了杉木幼苗的生长和对15NO-3 离子的... 应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幼苗N素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结果发现香草醛及其与对羟基苯甲酸的混合物 (浓度比 1∶1)明显抑制了杉木幼苗的生长和对15NO-3 离子的吸收 ,10mmol·L-1的香草醛使杉木幼苗根、茎、叶生物量分别下降了 2 5 .3%、13.5 %、5 .7% ,15N吸收量分别减少了 38.5 %、48.1%、46 .5 % ;10mmol·L-1的混合物使杉木幼苗根、茎、叶生物量分别下降了33.5 %、36 .0 %、2 1.8% ,15N吸收量分别减少了 34 .3%、5 8.4%、49.3%。同时还发现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的混合物 (浓度比 1∶1)加重了对杉木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这说明两种酚类物质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香草醛和混合物影响了杉木幼苗不同器官中N素养分的分配 ,增加了根系中N素的分配率 ,而减少了茎、叶中N素的分配率。香草醛等酚类物质浓度较高时能够抑制杉木幼苗养分的吸收和地上部分养分的分配 ,导致杉木缺乏生长所必须的养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物质 杉木幼苗 养分吸收 香草醛 对羟基苯甲酸 ^15N同位素 养分分配 化感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