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面不同采宽与微震监测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1
作者 高杰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采用KJ1073微震监测系统对新集二矿220102工作面不同采宽变化下顶底板围岩活动和底板破坏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了微震事件分布范围、发育情况及空间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微震事件主要分布在开采活动范围内,影响范围为距离机巷90~180 m,... 采用KJ1073微震监测系统对新集二矿220102工作面不同采宽变化下顶底板围岩活动和底板破坏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了微震事件分布范围、发育情况及空间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微震事件主要分布在开采活动范围内,影响范围为距离机巷90~180 m,底板事件破坏深度为煤底18.11~36.64 m,最深36.64 m,位于宽面,采宽比1.59,微震事件日均频次比1.40,底板最大扰动深度比1.38,说明了底板破坏深度受采宽影响,且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工作面采宽优化和底板破坏规律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采宽变化 底板破坏
下载PDF
煤矿不等长工作面微震事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周金艳 杨洪增 高杰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36,共9页
【目的】煤矿工作面倾斜长度变化或者调采是增大工作面突水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究不等长布置方式给工作面回采带来的危险及影响因素,是深化煤矿水害防治研究、保障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关键问题之一。【方法】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九龙煤矿1... 【目的】煤矿工作面倾斜长度变化或者调采是增大工作面突水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究不等长布置方式给工作面回采带来的危险及影响因素,是深化煤矿水害防治研究、保障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关键问题之一。【方法】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九龙煤矿1524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依据大量微震监测数据,基于STA/LTA模型识别微震事件并进行可视化输出,依据频次变化、平面分布范围、垂向分布特征等多维信息,深入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微震活动性和空间分布特点。【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不等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微震事件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布阶段性特征。窄面阶段,处于采动初期,微震主要集中于宽面端附近前阶段窄面区域边缘;宽面阶段,处于采动中期,微震活动向后方宽面区域内部蔓延;进入斜面阶段后,微震则集中分布于巷道转弯处及物探异常区附近。由窄变宽区域、调采区域,呈现底板事件活动性增强、扰动深度增大的特点,是加强水文地质观测的重点区域。回采扰动与上覆煤层抬升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巷道围岩卸压失稳,以及两者的耦合作用是导致不同阶段微震事件产生和分布差异的根本原因。研究揭示了不等长工作面回采引发微震活动的基本规律,为类似工作面矿压监测、底板破坏深度、微震监测水害动态预警等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为增强煤矿安全生产能力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空间分布特征 倾斜长度变化 采动影响
下载PDF
顾北煤矿底板水害微震监测系统建设及应用分析
3
作者 高杰 尚斌 井多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7期0001-0007,共7页
针对顾北煤矿a组煤开采受底板灰岩水害威胁的问题,以顾北煤矿13121工作面为工程案例,通过建立13121工作面微震监测系统,优化微震监测布置方案,对受底板灰岩水害威胁的工作面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微震事件监测情况、微震密集区特征、采后... 针对顾北煤矿a组煤开采受底板灰岩水害威胁的问题,以顾北煤矿13121工作面为工程案例,通过建立13121工作面微震监测系统,优化微震监测布置方案,对受底板灰岩水害威胁的工作面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微震事件监测情况、微震密集区特征、采后微震事件分布等特征重点分析了1#、3#微震密集区形成过程,实时分析微震密集区分布情况,实时监测该区域破裂规律及稳定性,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出安全建议。分析了采后应力场恢复情况,停采后事件数据开始明显减少,均保持在40个以下,应力场稳定时间约为采后18~21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系统 布置方案 微震密集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