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地区夏季平均水汽输送通量和轨迹的分析 被引量:55
1
作者 马京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3-899,共7页
利用NOAA HYSPLIT_4水汽轨迹模型及1948-2003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的平均水汽输送通量和轨迹.结果表明,华北夏季水汽轨迹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0-1970年代,华北地区850 hPa上的水汽主要是从南方输送来的,从197... 利用NOAA HYSPLIT_4水汽轨迹模型及1948-2003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的平均水汽输送通量和轨迹.结果表明,华北夏季水汽轨迹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0-1970年代,华北地区850 hPa上的水汽主要是从南方输送来的,从1970年代开始水汽输送方向变以偏西为主,1980年代至今则以西北为主.另外,华北地区在1960-1964年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通量存在最大值,1965年以后水汽输送通量值开始变小,1977年后水汽输送通量值较小且保持稳定.水汽输送通量和水汽输送轨迹的变化主要和东亚夏季风的逐渐减弱有关.华北地区1950-2000年代夏季(6~8月)逐月水汽输送轨迹变化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水汽 HYSPLIT模式 气候变化
下载PDF
1980~1993年我国“地热涡”的若干统计特征——Ⅰ.“地热涡”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51
2
作者 汤懋苍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186-1192,共7页
利用我国气象站地温资料,结合地震、地形变及降水资料,对我国境内“地热涡”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地热涡”的生命周期是3~8个季,平均约为1.5a;“地热涡”的水平尺度平均是600km,其特征速度约为400km/a;“地热涡... 利用我国气象站地温资料,结合地震、地形变及降水资料,对我国境内“地热涡”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地热涡”的生命周期是3~8个季,平均约为1.5a;“地热涡”的水平尺度平均是600km,其特征速度约为400km/a;“地热涡”集中出现在地壳活动强烈、垂直形变速率绝对值大的中心地区;地壳稳定、垂直形变速率绝对值小的地区,基本上无“地热涡”活动;“地热涡族”的源地多在印度板块的边缘地区,然后向东作蛙跳式传递,传到我国东部边境约需5~10a,其水平传递速度为200~500km/a,此值与单个“地热涡”的特征速度基本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涡 时空分布 地壳形变 中国 地震预报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影响研究的最近进展 被引量:45
3
作者 黄荣辉 周德刚 +6 位作者 陈文 周连童 韦志刚 张强 卫国安 候旭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9-210,共22页
本文综述了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影响研究的最近进展。文中不仅回顾了"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经过连续12年的观测和多次加强期观测所取得的干旱区陆面过程参数的分析以及边界层和陆—气相... 本文综述了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影响研究的最近进展。文中不仅回顾了"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经过连续12年的观测和多次加强期观测所取得的干旱区陆面过程参数的分析以及边界层和陆—气相互作用特征等的分析和研究,而且综述了应用这些参数来优化有关陆面过程模式的参数化方案和改进有关陆面过程模式的研究;并且,本文还综述了关于中国西北干旱区感热输送特征以及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对中国东部气候的影响及其机理,并揭示了中国西北干旱区春、夏季具有高感热输送特征,此高感热对中国东部夏季气候变异有重要影响。此外,本文还指出今后在此方面应进一步观测和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陆-气相互作用 辐射感热输送气候
下载PDF
大尺度环流变化对华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的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马京津 于波 +1 位作者 李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7-523,共7页
利用我国华北地区25个气象站1951—2006年共56年的月降水资料及1948—2006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 HYSPLIT_4水汽轨迹模型,分析了近50年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量、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及水汽输送轨迹的变化,并探讨了其影响成因。结果表明... 利用我国华北地区25个气象站1951—2006年共56年的月降水资料及1948—2006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 HYSPLIT_4水汽轨迹模型,分析了近50年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量、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及水汽输送轨迹的变化,并探讨了其影响成因。结果表明,华北夏季水汽输送通量及其轨迹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东亚夏季风的南风北界的年际变化对水汽输送有重要影响,南风北界的南撤导致了华北地区水汽输送通量的减少;通过对华北地区降水偏多年和偏少年的比较显示,降水偏多年水汽大部分来自南海,并且输送轨迹较长,水汽主要从西南方向输送到华北,并且偏多年华北上空存在明显的上升运动,偏干年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水汽输送 HYSPLIT模式 气候变化
下载PDF
近50年来我国东、西部地面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比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曲迎乐 +2 位作者 陈文 惠小英 周长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4-529,共6页
利用1951—2003年我国160个气象站月平均地面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我国东、西部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的异同,并讨论了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我国东、西部地区年、季平均气温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降水变化则有一定差异。近50年来,我国东、... 利用1951—2003年我国160个气象站月平均地面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我国东、西部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的异同,并讨论了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我国东、西部地区年、季平均气温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降水变化则有一定差异。近50年来,我国东、西部年平均气温均呈升温趋势,降水从1950年代开始减少,至1990年代又增加。东部年平均气温的增暖趋势大于西部,降水受大气环流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 西部 气温及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东亚冬 夏季风环流
下载PDF
植物WRKY转录因子家族基因抗病相关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6
作者 王磊 +2 位作者 朱苓华 周永力 黎志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5,共6页
植物基因组中,数目众多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响应生物和/或非生物胁迫等多种生物进程。WRKY基因家族是植物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因而成为分子植物病理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本文综... 植物基因组中,数目众多的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响应生物和/或非生物胁迫等多种生物进程。WRKY基因家族是植物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因而成为分子植物病理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本文综述了WRKY转录因子基因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WRKY基因家族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阐明植物抗病信号转导途径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 转录因子 防卫反应 信号途径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水体化学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蔚 王涛 +1 位作者 苏永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5-762,共8页
通过对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黑河的降水、地表水、地下水样的水体进行化学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的结论:大气降水的共同特征是矿化度低,但离子含量和化学组成在流域上、中、下游不近相同;地表水体化学特征分异规律为高山冰雪寒冷带、高山草甸... 通过对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黑河的降水、地表水、地下水样的水体进行化学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的结论:大气降水的共同特征是矿化度低,但离子含量和化学组成在流域上、中、下游不近相同;地表水体化学特征分异规律为高山冰雪寒冷带、高山草甸带、山地森林灌丛带、山地草原带、荒漠草原带;地下水体化学特征分异规律为山区裂隙水及山前砾石带重碳酸盐带,山前冲、洪积、湖积平原硫酸盐带,荒漠区及积盐洼地氯化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异规律 化学特征 荒漠草原 山地森林 水体 干旱地区 高山 洼地 降水 地下水
下载PDF
本世纪西北气候可能转型的依据和原因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汤懋苍 朱德琴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0-173,共4页
西北气候是否正在或已经转型不仅是个科学问题 ,它也与该地区甚至全国的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 ,对西北地区气候转型问题进行了探讨 .利用太阳活动周期长度、孢粉及冰芯等资料 ,在分析了西... 西北气候是否正在或已经转型不仅是个科学问题 ,它也与该地区甚至全国的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 ,对西北地区气候转型问题进行了探讨 .利用太阳活动周期长度、孢粉及冰芯等资料 ,在分析了西北气候变化的周期规律后指出 ,西北气候已经完成了由冷到暖的“转型” ;推测西北的“千年湿期”将从 2 2世纪开始 ;西北东部气候转为湿型可能要发生在 2 0 2 0年以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生态建设 可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 太阳活动周期 孢粉 冰芯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对我国切实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1
9
作者 顾明远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共5页
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是学术活动的两大基础,缺一不可。我国目前学术界的问题,恰恰在于存在着相互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由不够,规范泛滥;另一方面是规范不够,自由泛滥。两方面相加的结果,大大损害了我国的学术事业。为此,必须加... 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是学术活动的两大基础,缺一不可。我国目前学术界的问题,恰恰在于存在着相互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由不够,规范泛滥;另一方面是规范不够,自由泛滥。两方面相加的结果,大大损害了我国的学术事业。为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自由 学术规范
原文传递
全球增暖的另一可能原因初探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崇银 翁衡毅 +1 位作者 钟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89-797,共9页
太阳是地球流体 (大气和海洋等 )运动的最终能量源 ,地球环境 ,尤其是气候的变化不能不与太阳活动有关。目前 ,普遍将全球增暖归结为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的加剧 ,这无疑是有一定依据和有道理的。但从科学上来讲 ,人类活动... 太阳是地球流体 (大气和海洋等 )运动的最终能量源 ,地球环境 ,尤其是气候的变化不能不与太阳活动有关。目前 ,普遍将全球增暖归结为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的加剧 ,这无疑是有一定依据和有道理的。但从科学上来讲 ,人类活动所引起温室气体增加的影响 ,并非是唯一原因。基于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 ,从太阳活动的观点所进行的初步分析表明 ,太阳活动也可能是引起近世纪全球增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太阳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和引发地磁场变化的间接影响两个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增暖 温室气体 太阳活动 地球磁场变化 地球流体运动 温室效应
下载PDF
额济纳地区苜蓿地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7
11
作者 姚济敏 +2 位作者 冯起 谷良雷 朱德琴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2-776,共5页
利用额济纳地区查干毛道饲草料基地(主要种植苜蓿)内2001年6~9月的辐射观测资料,对该荒漠绿洲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月变化、日变化、极值及其所占太阳短波辐射比例ηQ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并与张掖、临泽、太湖地区及美国Te... 利用额济纳地区查干毛道饲草料基地(主要种植苜蓿)内2001年6~9月的辐射观测资料,对该荒漠绿洲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月变化、日变化、极值及其所占太阳短波辐射比例ηQ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并与张掖、临泽、太湖地区及美国Texas站作了比较,发现该地区PAR的夏季总量、月平均日总量及各项极值都大于前述其它站点,辐射资源十分丰富;晴天日和阴天日PAR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别;对于ηQ,云和水汽、太阳辐射强度、光周期对它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地区 苜蓿地 光合有效辐射 太阳短波辐射
下载PDF
1980~1993年我国“地热涡”的若干统计特征——Ⅱ.“地热涡”与地震的统计相关 被引量:31
12
作者 汤懋苍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1313-1319,共7页
利用文献[1]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地热涡”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凡水平尺度愈大或持续时间愈长的地热涡,发生的地震亦强,凡是“弱地热涡”,即使出现地震其震级亦弱;14a来我国强震(东部>5.5级,西部>6.5级)集中出现在地热涡半径... 利用文献[1]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地热涡”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凡水平尺度愈大或持续时间愈长的地热涡,发生的地震亦强,凡是“弱地热涡”,即使出现地震其震级亦弱;14a来我国强震(东部>5.5级,西部>6.5级)集中出现在地热涡半径比r/R=0.32~0.61的范围内,另在半径比为0.73~0.79之间有一强震集中区,r/R>0.80之后,无强震出现;凡处在地壳垂直形变的上升中心区的地热涡,其地震方位角均在北或东方,只有贵州地热涡例外;凡处在地壳下降中心的地热涡,它们的地震出现在涡中心的东南~西方,只有汾渭河谷例外;发震时间与地热涡开始时间(T_(3.2)′开始≥0.5℃的时间)之差值与地震震级呈正相关。在文献[1]与本文事实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初步提出了一个地气耦合的概念模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涡 地震 地气耦合 概念模式 地震预报
全文增补中
论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古新 《现代大学教育》 2002年第2期31-34,共4页
本文以黑格尔对“本质”的定义为出发点 ,从高等教育的“实存”与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两个方面 ,说明了从文化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 ,比从政治、经济、以及人的发展等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 ,更能揭示和表达高等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 文化本质 高等教育 教育本质 文化创新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华北地区春季和夏季降水特征及与气候相关的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马京津 曲迎乐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1-329,共9页
利用美国NCEP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及我国华北地区25个气象站1951-2003年53年的月降水资料,研究了华北春季和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征及与大气环流的联系。结果表明,华北春季和夏季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征有一定的差别,春季降水存... 利用美国NCEP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及我国华北地区25个气象站1951-2003年53年的月降水资料,研究了华北春季和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征及与大气环流的联系。结果表明,华北春季和夏季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征有一定的差别,春季降水存在3种典型降水类型,即“全部一致型”、“东西型”和“东北西南型”。第一特征向量为主导,其时间变化系数与春季降水量特征基本一致,说明华北春季降水主要受西北气流影响,具有降水偏多(少)一致性特征。降水偏多、偏少年异常场差值显示春季华北主要受东亚上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影响,其底部偏东气流在南海、台湾海峡一带转向向北一直吹到华北。华北夏季降水存在3种典型降水类型,即“全部一致型”、“南北型”和“东西型”。降水偏多、偏少年异常场差值显示夏季华北受副高西侧西南气流的影响从印度孟加拉湾携带大量水汽从西南方向吹向华北,带来较多的降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自然正交分解法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与神经网络的光伏电站短期功率预测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杨丽薇 +2 位作者 蒋俊霞 李振朝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2-157,共6页
选取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西北荒漠地区(敦煌)10 MW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小波分解与BP神经网络的组合算法,预测相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电站短期功率输出,并与实测光伏电站功率输出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晴天和多云天的光伏功率输出... 选取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西北荒漠地区(敦煌)10 MW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小波分解与BP神经网络的组合算法,预测相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电站短期功率输出,并与实测光伏电站功率输出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晴天和多云天的光伏功率输出预测是有效的,而西北地区,阴雨天样本极少,因此阴雨天和突变天的功率预测精度还有待提高。该方法在满足光伏发电工程要求的计算精度下,数据量和计算量较小,属于轻量化的计算模型,可为光伏发电工程的发电管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预测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太阳能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河西走廊沙尘暴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其环流背景 被引量:24
16
作者 江灏 吴虹 +2 位作者 尹宪志 王可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8-552,共5页
利用近50年来的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气候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沙尘暴频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以及有利于中国北方沙尘暴多发/少发的环流气候背景。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沙尘暴的分布主要是沙漠边缘干旱化不稳定过渡... 利用近50年来的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气候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沙尘暴频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以及有利于中国北方沙尘暴多发/少发的环流气候背景。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沙尘暴的分布主要是沙漠边缘干旱化不稳定过渡带的产物,即在同样的大气条件下,下垫面条件决定沙尘暴的空间分布;河西走廊沙尘暴的时间分布主要与大风有关,在日变化、年变化、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中都是如此,即在确定的下垫面条件下,大气(风)状况决定沙尘暴的时间变化;蒙古低(槽)、乌拉尔高(脊)的环流形势配置是沙尘暴过程中的典型背景条件,不仅在天气尺度是如此,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也是如此;河西走廊沙尘暴的EOF分析表明,沙尘暴频数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有一个明显的回升趋势,上升幅度已接近总下降幅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沙尘暴 环流背景 空间分布 时间变化
下载PDF
基于MCI指标的甘肃省近50年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成青燕 +2 位作者 林纾 赵红岩 杨苏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1-218,共8页
基于甘肃省16个气象站1961—2010年改进气象干旱指标(MCI)对甘肃省近50年不同季节的干旱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春旱和夏旱发生频率最高,为55.4%和55.0%;秋旱发生频率最低,为41.1%;冬季干旱发生频率为46.3%。全省夏秋季易出现大... 基于甘肃省16个气象站1961—2010年改进气象干旱指标(MCI)对甘肃省近50年不同季节的干旱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春旱和夏旱发生频率最高,为55.4%和55.0%;秋旱发生频率最低,为41.1%;冬季干旱发生频率为46.3%。全省夏秋季易出现大范围干旱,冬季较少。近50年来,干旱发生范围在全年各季节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春季各等级干旱发生天数均较高,且更容易发展成为重旱甚至特旱;夏季和冬季易发生大范围的轻旱和中旱,而严重干旱发生较少;秋季干旱发生日数最少,且干旱强度也最轻。总的来说,甘南地区干旱发生最少,而河西东部、陇中北部和陇南南部发生干旱较多。近50年,研究区干旱平均持续日数、发生干旱站次比以及干旱强度虽有不同程度增加或减少趋势,但变化并不显著。春季干旱强度最强,秋季最弱。干旱强度与无雨日数有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MCI指标 干旱特征
下载PDF
典型干旱区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及粒度谱分布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姚济敏 张文煜 +2 位作者 袁九毅 谷良雷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0,共4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的太阳光度计辐射资料,计算了该地区各月平均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T),并对该地区秋、冬、春三季平均的光学厚度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日变化也作了分析。此外,从反演的粒度谱分布... 利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的太阳光度计辐射资料,计算了该地区各月平均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T),并对该地区秋、冬、春三季平均的光学厚度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日变化也作了分析。此外,从反演的粒度谱分布也可以看出,春季该地区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含量远大于冬、秋两季,并可以反映出春季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但反演方法的精度有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里沙漠 气溶胶光学厚度 容格谱分布
下载PDF
陆面模式(SSiB)对敦煌荒漠戈壁下垫面陆面过程的模拟及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24
19
作者 朱德琴 陈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6-472,共7页
利用2000年5月26日至6月15日“敦煌试验”加强观测期的资料,对SSiB在中国西北典型干旱区荒漠戈壁下垫面上的使用性能进行了检验,并进行了植被覆盖变化的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在没有降水的情况下,SSiB在中国西北典型干旱区荒漠戈壁... 利用2000年5月26日至6月15日“敦煌试验”加强观测期的资料,对SSiB在中国西北典型干旱区荒漠戈壁下垫面上的使用性能进行了检验,并进行了植被覆盖变化的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在没有降水的情况下,SSiB在中国西北典型干旱区荒漠戈壁下垫面上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同时通过敏感性试验发现,模式对一些植被参数,如反照率、叶面积指数、粗糙度长度等相当敏感,因此要准确模拟陆面过程,必须保证这些参数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试验 SSiB模式 数值模拟 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论大学的保守与超越——保守与超越:大学的一对孪生姐妹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楚廷 陈昕 +5 位作者 孔春辉 李海萍 沈又红 常思亮 雷小波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9,共4页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关键词 大学 保守 超越 共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