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常态化探究——基于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8,共6页
该文以Bax提出的CALL"常态化"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后勤保障、学生的看法和评价、CALL与课程学习活动以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学习能力和培训四个方面了解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实施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该文以Bax提出的CALL"常态化"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后勤保障、学生的看法和评价、CALL与课程学习活动以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学习能力和培训四个方面了解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实施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的CALL教学处于迈向"常态化"的过渡期。文章最后对如何实现"常态化"提出了四点建议,即:改善后勤保障、加强师资培训、促进CALL与课程学习活动的整合以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态化 CALL 课程整合 大学英语
下载PDF
隐喻与英语写作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田建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8-62,共5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隐喻能力和跨文化隐喻能力与英语写作水平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写作水平较高学生的隐喻能力和跨文化隐喻能力均强于写作水平较低学生的隐喻能力和跨文化隐喻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和提高隐喻能力和跨文化...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隐喻能力和跨文化隐喻能力与英语写作水平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写作水平较高学生的隐喻能力和跨文化隐喻能力均强于写作水平较低学生的隐喻能力和跨文化隐喻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和提高隐喻能力和跨文化隐喻能力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能力 跨文化隐喻能力 英语写作水平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学伦理批评的建构
3
作者 《求索》 CSSCI 2012年第12期150-152,共3页
西方社会正沦陷于以货币为胶合剂的商品和商业意识形态的包围圈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伦理基础因而发生了巨变和错位,西方文学场同样未能幸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的功利心态造成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质疑,无论作家还是批评家的人文精神... 西方社会正沦陷于以货币为胶合剂的商品和商业意识形态的包围圈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伦理基础因而发生了巨变和错位,西方文学场同样未能幸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的功利心态造成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质疑,无论作家还是批评家的人文精神意识开始变得淡薄,终极关怀开始走向衰退。如今,文学批评陷入一种对伦理道德问题视而不见的伦理危机的境地,当下的文学评论者不愿意公开讨论伦理道德问题,不愿意正面地分析作者以及小说中人物的道德价值观。这种文本的道德观念和作者的道德立场分析处于缺位的状态是一种"价值伦理"与"程序伦理"的分庭抗礼。针对文学批评的"失魂"现象,重提文学批评伦理问题,无疑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 道德预设 文学批评 伦理危机
原文传递
Visual C++下利用三级跳实现进程的隐藏 被引量:1
4
作者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46-47,共2页
介绍了一种在Windows 9x和Windows NT/2000下实现进程隐藏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实例。
关键词 进程 线程 动态链接库 内存映像文件 系统钩子 枚举进程
下载PDF
浙江平湖:“红马甲”点送公益课
5
作者 张娟凤 周兰 《中国社会工作》 2022年第13期40-40,共1页
随着全市志愿服务事业的迅速发展,志愿服务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由单一的物质、服务需求,逐渐转化为精神、技能提升的需求。从2019年起,浙江省平湖市创新提出“红马甲”能力提升班,组建“红马甲”讲师志愿服务队,本着“深挖师资注血液,丰... 随着全市志愿服务事业的迅速发展,志愿服务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由单一的物质、服务需求,逐渐转化为精神、技能提升的需求。从2019年起,浙江省平湖市创新提出“红马甲”能力提升班,组建“红马甲”讲师志愿服务队,本着“深挖师资注血液,丰盈课程提质量,守正创新注心意”的理念,不断满足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新的需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提升 志愿服务 浙江省平湖市 能力提升 社会公益 浙江平湖 红马甲 守正创新
原文传递
海外英语教师对“寻梦中国”之国家形象建构
6
作者 肖勇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一、课题调研情况国家形象是指本国对自身的认知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的认知,包含"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是自我认知与它国认知博弈的产物。本课题仅涉及"他者形象"研究,从"他者"角度研究... 一、课题调研情况国家形象是指本国对自身的认知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的认知,包含"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是自我认知与它国认知博弈的产物。本课题仅涉及"他者形象"研究,从"他者"角度研究中国形象如何被构建。研究中的"他者"指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下文使用他的中文名),1996年曾以美国"和平队"员的身份在中国度过了两年英语教学生涯。本课题研究对象为何伟的三部"非虚构性叙述"作品,即《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作品于2001至2010年间在美国出版,此后,有两本书被翻译成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形象 非虚构性 自我认知 和平队 他者形象 英语教学 中文名 课题调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