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JH-1型活塞式挤奶小车
1
作者 赵俊霞 张成修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1992年第4期30-31,共2页
1 前言挤奶作业是一项繁重且复杂、单调的体力劳动,占整个奶牛场劳动量的30%~40%。国外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早已实现了机械化挤奶。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奶牛场,有一部分也实现了机械化挤奶,但全国大多数奶牛基本上都是手工挤奶。
关键词 9JH-1型 活塞式 挤奶机
下载PDF
证券行业信息系统国产化刻不容缓
2
作者 马光悌 《中国科技投资》 2009年第6期50-52,共3页
今天,金融领域的业务发展已经完全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系统已经不再是一个承载工具而已演变成为业务的主体。证券是金融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业务运行模式向其技术支撑提出更为严格的实时性要求。如... 今天,金融领域的业务发展已经完全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系统已经不再是一个承载工具而已演变成为业务的主体。证券是金融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业务运行模式向其技术支撑提出更为严格的实时性要求。如果将业务品种多、信息处理量大的银行的技术系统比作远程、大型的民航客机,那么证券技术系统就是勤务半径小,时间短,用于作战的歼击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证券行业 国产化 业务运行模式 业务发展 金融领域 技术系统 技术支撑
下载PDF
电加热卷烟传热传质和关键物质释放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洁洁 +3 位作者 吴晋禄 谢焰 乃平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112,共13页
为了掌握电加热卷烟的研究现状,为产品开发和改良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思路,对电加热卷烟的工作过程和关键物质(水分、甘油和烟碱)释放规律研究及现有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①电加热卷烟主要包含热传导和对流换热两种传热形... 为了掌握电加热卷烟的研究现状,为产品开发和改良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思路,对电加热卷烟的工作过程和关键物质(水分、甘油和烟碱)释放规律研究及现有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①电加热卷烟主要包含热传导和对流换热两种传热形式,其关键物质释放过程的本质是发生在体系内部复合物理、化学反应的传热、传质和相变问题;②烟草基质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物理化学过程,如水分蒸发及碳水化合物和大分子物质的热解等;③电加热卷烟工作过程中,水分在大温度范围内均有释放,甘油和烟碱的释放分别主要在150~250℃和110~220℃区间,关键物质的释放与加热温度、雾化剂质量分数、烟支含水率等多重因素有关;④现有数值模拟工作中对电加热卷烟内部的传热和关键物质释放、烟气在滤嘴段的降温和流动特性以及电加热器表面温度分布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卷烟 传热 传质 烟气关键物质 释放规律 水分 甘油 烟碱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电子烟雾化剂丙二醇的大鼠90天吸入毒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严大为 +3 位作者 郑赛晶 盛云华 周慧明 沈轶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7-130,共14页
【目的】研究电子烟雾化剂1,2-丙二醇(PG)的大鼠90天吸入毒性,为长期吸食电子烟的安全性评价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成年Wistar大鼠按其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PG暴露的低、中、高3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0 mg/kg、500 mg/kg和1500 mg/... 【目的】研究电子烟雾化剂1,2-丙二醇(PG)的大鼠90天吸入毒性,为长期吸食电子烟的安全性评价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成年Wistar大鼠按其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PG暴露的低、中、高3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0 mg/kg、500 mg/kg和1500 mg/kg),每组16只大鼠,雌雄各半。试验分为90天暴露期和停止暴露后1个月恢复期。试验期间观察动物体重和耗食量变化;分别在暴露期和恢复期结束后,每组各取一半动物进行血生化、血液学和尿液等指标检测,并对动物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①雌性大鼠体重仅低剂量组第8周有显著降低(P<0.05),其它组别试验期间未出现显著性差异;雄性大鼠低、中剂量组的体重试验期间未出现显著性差异,但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在暴露后4周后的体重显著降低(P<0.05或P<0.01),直至恢复期结束;②低、高剂量组动物在4周的恢复期内耗食量下降幅度显著,雌性和雄性动物降幅范围分别达到12.7%~40.8%和13.9%~35.9%,其它组别和试验期间摄食量波动较小;③低、中、高剂量组的部分生化指标钠离子、氯离子和钾离子等水平发生变化,恢复期结束后恢复正常水平;④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红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低、中、高剂量组有量效关系,恢复期后该指标恢复正常,其它血液学指标未见显著异常;⑤暴露期和恢复期各剂量组尿液指标均未见显著异常(P>0.05);⑥各剂量组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仅恢复期结束后中剂量组雌性大鼠胸腺重量增大,胸腺的脏脑比系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鼠90天吸入PG的NOEL值为100 mg/kg,长期吸入较低剂量PG无显著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气溶胶 吸入 丙二醇 毒性 大鼠
下载PDF
电子烟液中游离态和质子态烟碱的测定及分布 被引量:7
5
作者 卢乐华 茹洁雄 +2 位作者 李祥林 谢焰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6-44,共9页
为对电子烟液中烟碱的形态分布进行研究,建立了一种液液萃取-GC-MS法测定电子烟液中游离态和质子态烟碱的方法。测定了丙二醇-甘油(PG-VG)体系样品和电子烟液样品中游离态和质子态烟碱的质量分数,并研究了二者在PG-VG体系和电子烟液中... 为对电子烟液中烟碱的形态分布进行研究,建立了一种液液萃取-GC-MS法测定电子烟液中游离态和质子态烟碱的方法。测定了丙二醇-甘油(PG-VG)体系样品和电子烟液样品中游离态和质子态烟碱的质量分数,并研究了二者在PG-VG体系和电子烟液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①二氯甲烷-水两相液液萃取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用于电子烟液中烟碱形态分布的定量研究。②在PG-VG体系中,烟碱自由基系数(αfbn)不受PG-VG配比和烟碱盐添加量的影响,但与体系的pH显著正相关。③在相同香精配方的电子烟液中,αfbn与pH显著正相关;而在不同香精配方电子烟液中并无显著规律。④电子烟液中的烟碱盐并非完全以质子态存在,而是在香精组成和烟碱添加方式的影响下形成游离态和质子态分布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烟液 烟碱 游离态 质子态 自由基系数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调节湿度对国外两款市售加热卷烟烟气主要成分逐口释放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广超 刘鸿 +4 位作者 张玮 谢焰 吴达 郑赛晶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0-47,共8页
为了解调节湿度对加热卷烟(Heated tobacco products,HTPs)烟气释放行为的影响,以市售的两款典型加热卷烟(HTP-1,配套中心加热器具;HTP-2,配套外周两段式加热器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调节湿度下加热卷烟烟气主要成分的逐口释放量,并... 为了解调节湿度对加热卷烟(Heated tobacco products,HTPs)烟气释放行为的影响,以市售的两款典型加热卷烟(HTP-1,配套中心加热器具;HTP-2,配套外周两段式加热器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调节湿度下加热卷烟烟气主要成分的逐口释放量,并讨论了调节湿度对两款烟支烟气逐口释放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两款加热卷烟烟气具有各自特有的逐口释放行为,调节湿度对两款加热卷烟烟气不同成分逐口释放行为的影响既有规律性,也有特殊性;②随调节湿度增大,两款烟支相同抽吸口数序号的前几口烟气烟碱、烟气甘油释放量减少,相同口数序号的烟气水分释放量增加;③不同调节湿度对HTP-1烟气烟碱、烟气甘油的逐口释放趋势以及对烟碱逐口所占比例随抽吸口数序号的变化趋势有明显影响,但对HTP-2烟气各成分的逐口释放趋势和逐口所占比例随抽吸口数序号的变化趋势均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调节湿度 调节时间 含水率 甘油 烟碱 逐口释放
下载PDF
加热模式对薄荷型加热卷烟中主要成分的转移率及逐口释放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任举 谢焰 +4 位作者 张锁慧 刘鸿 卢乐华 郑赛晶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共10页
【目的】考察不同加热模式下薄荷型加热卷烟烟气中主要成分释放量及转移率变化情况。【方法】以3种不同加热模式的烟具HTP1(内芯刀片加热)、HTP2(外围加热)、HTP3、HTP4、HTP5(内芯针式加热)和10款对应的薄荷型加热卷烟为研究对象,分析... 【目的】考察不同加热模式下薄荷型加热卷烟烟气中主要成分释放量及转移率变化情况。【方法】以3种不同加热模式的烟具HTP1(内芯刀片加热)、HTP2(外围加热)、HTP3、HTP4、HTP5(内芯针式加热)和10款对应的薄荷型加热卷烟为研究对象,分析烟支中薄荷醇、烟碱和甘油的含量分布和在加拿大深度抽吸(HCI)模式下烟气中薄荷醇、烟碱和甘油的转移率和逐口释放量变化。【结果】(1)薄荷醇转移率与烟具加热温度、加热模式及烟支中薄荷醇添加位置等因素有关,内芯刀片式加热卷烟、外围加热卷烟、内芯针式加热卷烟的薄荷醇转移率分别为27.45%~30.27%、15.81%~17.48%和13.39%~26.36%,内芯刀片加热卷烟的薄荷醇转移率高于其他样品。(2)内芯刀片式加热卷烟薄荷醇逐口释放量均呈先上升后稳定再下降的趋势,不同薄荷强度口味样品中薄荷醇释放量有较明显差异;外围加热卷烟薄荷醇逐口释放量均呈先上升后快速下降的趋势,内芯针式加热卷烟薄荷醇释放量则是先上升后缓慢下降。(3)内芯刀片加热卷烟的烟碱和甘油转移率高于其他样品。(4)内芯刀片加热方式结合有序排列薄片的组合,其烟气中薄荷醇、烟碱和甘油的逐口释放量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型加热卷烟 薄荷醇 转移率 逐口释放
下载PDF
烟油型电子烟雾化温度特性的相似扩尺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典 +5 位作者 李志华 吴晋禄 杨牧沄 乃平 谢焰 陆漓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7,共8页
【目的】提出一种采集烟油型电子烟实验参数的新方法。【方法】基于相似原理设计搭建电子烟扩尺实验台,采用由丙二醇(PG)和丙三醇(VG)组成的不同配比的烟油进行相似实验研究。根据各物理量间的相似准则关系,模型实验数据可换算得到原型... 【目的】提出一种采集烟油型电子烟实验参数的新方法。【方法】基于相似原理设计搭建电子烟扩尺实验台,采用由丙二醇(PG)和丙三醇(VG)组成的不同配比的烟油进行相似实验研究。根据各物理量间的相似准则关系,模型实验数据可换算得到原型电子烟的数据。【结果】(1)在相同加热功率及抽吸模式条件下,纯VG的电加热丝温升速率高于纯PG,加热丝温升速率随VG含量增大而增大。(2)雾化芯中加热丝的温升速率最高,加热丝与导油棉交界处的温升速率次之,棉中心位置最慢。(3)在三口连续抽吸实验中,每口抽吸过程中各温度测点的初始及最高温度会随抽吸口数呈整体抬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温度特性 扩尺实验台 相似实验
下载PDF
烟芯材料吸湿特性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郑赛晶 刘广超 +3 位作者 陈嘉彬 张轶辉 邓锐杰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针对烟芯材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环境湿度影响而产生吸湿或解湿的问题,对烟芯材料吸湿特性的评价技术进行梳理。指出:平衡含水率能够反映烟芯材料的持水能力,测试技术主要包括有损检测(烘箱法、气相色谱法、卡尔费休法、差量法)... 针对烟芯材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环境湿度影响而产生吸湿或解湿的问题,对烟芯材料吸湿特性的评价技术进行梳理。指出:平衡含水率能够反映烟芯材料的持水能力,测试技术主要包括有损检测(烘箱法、气相色谱法、卡尔费休法、差量法)和无损检测(核磁法、微波法、红外法),前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耗时长;后者具有快速无损的优点,但易受样品形态、堆积状态等的影响。进一步地,水分赋存形态则可通过水分活度表征法和低场核磁共振法进行解析,水分活度反映了水分的可利用程度,而低场核磁共振法则能监测区分自由水和结合水,但会受其他含氢成分干扰。吸附热力学可通过等温吸湿曲线、吸附模型、吸附热进行探究,吸湿动力学可通过吸湿时间曲线及其相关模型进行探讨,但仅从热力学或动力学角度来评价吸湿特性可能存在评价维度的片面性、适用范围的局限性等问题。未来可将二者结合,以建立更为合理、适用性更广的烟芯材料吸湿特性评价技术,为烟草制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吸湿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特性 烟芯材料 动力学 热力学 评价技术
下载PDF
典型电加热卷烟与传统卷烟烟气粒相成分比较研究
10
作者 卢乐华 任举 +3 位作者 毕艳玖 刘鸿 李典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背景和目的】加热卷烟具有烟草的感官特征,但由于受热方式不同,香气风格特征与传统卷烟存在较大区别。为明确加热卷烟烟气组成特征,开展代表性产品烟气成分对比研究。【方法】通过在线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对代表性的传统... 【背景和目的】加热卷烟具有烟草的感官特征,但由于受热方式不同,香气风格特征与传统卷烟存在较大区别。为明确加热卷烟烟气组成特征,开展代表性产品烟气成分对比研究。【方法】通过在线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对代表性的传统卷烟及加热卷烟产品进行烟气成分分析。【结果】(1)4种加热卷烟烟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低于传统卷烟。(2)4种不同类型加热卷烟产品烟气组成差异不大,但HTP-1烟气组分特征接近于混合型卷烟。(3)加热卷烟烟气特征香气成分包括大马酮、羟基丙酮、糠醇、γ-丁内酯、β-石竹烯、植醇、芳樟醇等,体现了加热卷烟烟草本香、烘焙、烤甜香的典型风格特征。【结论】4种代表性的加热卷烟烟气组成总体上属于传统卷烟烟气组成的子集,同时具有自身的特征。烟气组成是影响加热卷烟和传统卷烟烟气风格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烟气组成 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风格特征
下载PDF
加热卷烟辊压法薄片丝吸湿性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刘广超 邓莎 +2 位作者 吴涛 邓锐杰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7,共9页
为研究加热卷烟烟芯材料的吸湿性,以辊压法薄片丝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外部环境相对湿度、甘油质量分数和烟粉粒径对其吸湿性的影响,并对比其与稠浆法和造纸法薄片丝吸湿性的差异;利用一级和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薄片丝吸湿... 为研究加热卷烟烟芯材料的吸湿性,以辊压法薄片丝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外部环境相对湿度、甘油质量分数和烟粉粒径对其吸湿性的影响,并对比其与稠浆法和造纸法薄片丝吸湿性的差异;利用一级和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薄片丝吸湿动力学特性,同时利用6种常见吸附模型考查辊压法薄片丝的吸湿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环境相对湿度和甘油质量分数对辊压法薄片丝的吸湿性影响较大,环境相对湿度越大,甘油质量分数越高,吸湿性则越强;烟粉粒径对辊压法薄片丝吸湿性的影响不明显;辊压法薄片丝与稠浆法薄片丝的吸湿性基本接近,均强于造纸法薄片丝;辊压法薄片丝的吸湿时间曲线更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其等温吸湿曲线更符合Peleg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辊压法薄片丝 吸湿性 影响因素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不同烟支长度对加热卷烟烟气主要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金凤 张燕 +4 位作者 齐延鹏 卢乐华 汪长国 肖克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200-203,230,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烟支长度对加热卷烟烟气主要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影响,以烟支长度分别为60、66和72 mm的样品为研究对象,设置相同的加热曲线参数进行抽吸,测定了加热卷烟逐口动态吸阻和主流烟气气溶胶捕集量(ACM)以及烟碱、甘油、水分的逐口... 为了研究不同烟支长度对加热卷烟烟气主要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影响,以烟支长度分别为60、66和72 mm的样品为研究对象,设置相同的加热曲线参数进行抽吸,测定了加热卷烟逐口动态吸阻和主流烟气气溶胶捕集量(ACM)以及烟碱、甘油、水分的逐口释放量,分析了单支逐口烟气释放量均值及相对标准偏差(RSD),并研究了其对主流烟气中烟碱、甘油和水分转移率以及单位质量烟草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支长度的增加,烟支同口序逐口抽吸动态吸阻增大;逐口烟气主要成分释放稳定性递增,烟气中的ACM、烟碱和水分释放量递增,烟支长度66 mm卷烟的甘油释放量最低,烟支长度72 mm卷烟最高。随着烟支长度的增加,烟碱和水分在卷烟烟气中的转移率下降,烟支长度66 mm卷烟的甘油转移率最低。当烟草段长度为30~42 mm时,不同烟支长度加热卷烟逐口烟气中ACM、烟碱、甘油及水分释放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烟支长度 烟草段 逐口释放
下载PDF
电子烟多口抽吸过程的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忠辉 黄洁洁 +5 位作者 李典 乃平 陆漓 王萍娟 巫毅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1,共8页
为探究电子烟烟液在多孔雾化芯内雾化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行为,建立了适用于模拟电子烟多口抽吸使用场景的多口抽吸模型,并应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经验证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利用多口抽吸模型模拟逐口抽吸条件下电子烟烟液相变... 为探究电子烟烟液在多孔雾化芯内雾化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行为,建立了适用于模拟电子烟多口抽吸使用场景的多口抽吸模型,并应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经验证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利用多口抽吸模型模拟逐口抽吸条件下电子烟烟液相变过程的传热传质特性、烟液成分变化并计算热效率。结果表明:(1)雾化芯孔隙中的烟液在抽吸间隙发生降温,在30 s的抽吸间隙内,烟液温度无法降至环境温度,随着抽吸口数的增加,逐口抽吸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烟液温度较上一口相比平均提高4.4%;(2)在模拟的5口抽吸中,烟液的平均气化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第2口抽吸时烟液的平均气化速率达到最大值2.80 mg/s;(3)随着抽吸口序的增大,逐口的系统升温耗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逐口的烟液气化耗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逐口的导热、对流、辐射3项热损失不断增大,每一口抽吸的热损失较上一口分别平均提高8.4%、6.8%、11.6%。每口抽吸的热效率随抽吸口数的增加而减小,当抽吸口数从1口增加至5口,每口抽吸的热效率从93.3%降至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多孔雾化芯 数值模拟 传热传质 热效率
下载PDF
电加热卷烟传热与原料组分变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洁洁 +4 位作者 王雨青 吴晋禄 蒋旭 乃平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7-75,共9页
为了建立电加热卷烟动态传热与发烟段组分释放关联的数值模型,运用多孔介质理论和反应动力学理论对传热、烟气流动以及烟草原料受热过程的水分、甘油、烟碱的释放进行分析,采用Fluent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根据多孔介质的传热相似准... 为了建立电加热卷烟动态传热与发烟段组分释放关联的数值模型,运用多孔介质理论和反应动力学理论对传热、烟气流动以及烟草原料受热过程的水分、甘油、烟碱的释放进行分析,采用Fluent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根据多孔介质的传热相似准则,设计并搭建了原型烟支发烟段扩大4倍尺寸的套管实验装置,测试了套管装置内的温度分布。利用实测的温度数据和原型烟支中3种关键组分的逐口剩余量检测结果,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模型对逐口抽吸条件下烟草原料中水分、甘油和烟碱剩余量模拟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02%、12.41%和19.97%;模型可用于评估发烟段内部的传热效果,在本模拟所研究的烟支中76.51%体积的烟草原料温度低于150℃,低温影响了甘油和烟碱的释放效率。该数值模型可用于协助优化加热卷烟供热设计以及烟草组分含量配比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卷烟 扩尺实验装置 温度分布 发烟段 组分释放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工艺电加热卷烟再造烟叶主要成分的释放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乐华 +4 位作者 费菲 华青 张玮 陶立奇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40,77,共12页
为研究电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主要成分的释放性能,对干法、造纸法、稠浆法和辊压法再造烟叶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并利用管式炉加热装置对气溶胶捕集物(ACM)、烟碱、甘油和水分等主要组分进行分析,考察再造烟叶含水率、甘油质量分数和加... 为研究电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主要成分的释放性能,对干法、造纸法、稠浆法和辊压法再造烟叶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并利用管式炉加热装置对气溶胶捕集物(ACM)、烟碱、甘油和水分等主要组分进行分析,考察再造烟叶含水率、甘油质量分数和加热温度对释放量、释放率、捕集率和逐口释放稳定性等释放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再造烟叶的微观结构和释放率差异较大。相比于其他再造烟叶,辊压法再造烟叶结构更为均匀、致密,主要组分的逐口释放稳定性更好。②再造烟叶含水率增大使烟碱和甘油最大释放量对应的抽吸口数序号后移,但对释放量的影响因原料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③再造烟叶甘油质量分数升高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气溶胶捕集物、甘油和水分的释放,对烟碱的影响因原料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④在160~250℃范围内,加热温度越高,主要组分的释放率越高,但逐口稳定性越差。存在兼顾主要组分释放量、释放率和逐口释放稳定性的加热卷烟再造烟叶最佳加热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卷烟 再造烟叶 气溶胶 微观结构 烟碱 甘油 水分 逐口释放
下载PDF
电子烟消费者抽吸参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阁 李翔 +6 位作者 赵俊伟 王昇 华辰凤 尚平平 郑赛晶 谢复炜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11,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电子烟抽吸参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影响因素等。现有文献研究表明,电子烟抽吸参数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使用经验、产品类型、烟液烟碱浓度、抽吸环境、雾化器功率、烟液口味和溶剂等。但现有研究数量有限,不同研究结... 综述了国内外电子烟抽吸参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影响因素等。现有文献研究表明,电子烟抽吸参数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使用经验、产品类型、烟液烟碱浓度、抽吸环境、雾化器功率、烟液口味和溶剂等。但现有研究数量有限,不同研究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考虑到将来电子烟产品的管制及消费者有害成分暴露风险评估,抽吸参数的研究如大量人群的自然抽吸行为、抽吸参数影响因素(特别是产品设计,包括电池、通风设置、烟液组成等)仍需进一步深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抽吸参数 消费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L-香芹酮的吸入遗传毒性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严大为 李睿 +1 位作者 陆诚玮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8期83-88,共6页
目的:了解食品添加剂L-香芹酮对雾化剂参比烟液气溶胶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在雾化剂参比烟液中加入300 mg·L-1的L-香芹酮,选取气-液(琼脂)界面的全烟气暴露方式,暴露时间为30 min,通过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体外微核试验等... 目的:了解食品添加剂L-香芹酮对雾化剂参比烟液气溶胶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在雾化剂参比烟液中加入300 mg·L-1的L-香芹酮,选取气-液(琼脂)界面的全烟气暴露方式,暴露时间为30 min,通过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体外微核试验等遗传组合试验,对添加L-香芹酮后的雾化剂参比烟液气溶胶的遗传毒性进行评估。结果:与雾化剂参比烟液气溶胶相比,添加L-香芹酮后的雾化剂参比烟液气溶胶的5种菌株的细菌突变菌落数降低幅度为0%~39.6%(不含活化系统S9),而TA97a和TA102菌株的菌落数增加56.0%和2.4%,TA98、TA100和TA1535菌株的菌落数分别降低50%、27.9%和50%(含活化系统S9);染色体畸变率降低0.6%;微核率降低1.55‰;但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添加L-香芹酮后的雾化剂参比烟液气溶胶组的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等遗传组合试验的3项指标均符合阴性判断标准。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300 mg·L^(-1)的L-香芹酮对雾化剂参比烟液气溶胶的遗传毒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剂 参比烟液 L-香芹酮 气-液界面 遗传毒性
下载PDF
电子烟雾化剂丙三醇90天大鼠吸入毒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严大为 +3 位作者 盛云华 梁德民 胡玥 郑赛晶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目的】了解电子烟雾化剂丙三醇的吸入毒性。【方法】选择120只Wistar大鼠进行90天吸入毒性试验(恢复期28天)。按照大鼠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1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和高剂量组(750 mg/kg),每组动物30只,雌雄各... 【目的】了解电子烟雾化剂丙三醇的吸入毒性。【方法】选择120只Wistar大鼠进行90天吸入毒性试验(恢复期28天)。按照大鼠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1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和高剂量组(750 mg/kg),每组动物30只,雌雄各半。试验期间检测大鼠体重和耗食量变化;在染毒期和恢复期结束后,解剖大鼠进行血液学、血生化、尿液等指标检测和肺部支气管灌洗液分析,并对大鼠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①体重与耗食量:中剂量组雄性大鼠第3周耗食量降低(P<0.05),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第6和11周耗食量降低(P<0.05);②血液学:恢复期中剂量组雄性大鼠,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上升(P<0.05);PLT(血小板数)水平下降(P<0.05);③血生化:处理组的各项指标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④尿液:恢复期低剂量组雄性大鼠的尿比重升高(P<0.05),⑤脏器重量及系数:染毒期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肝脏重量、肾脏重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恢复期中剂量组雄性大鼠肺重量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⑥肺部支气管灌洗液分析:处理组的各项指标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⑦组织病理学检查:阴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组中大鼠的脏器组织未见明显病变。经分析以上的指标变化未呈现量效关系。【结论】大鼠鼻吸入丙三醇90天,暴露剂量750 mg/kg情况下未对大鼠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丙三醇 大鼠 吸入毒性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口含烟特性的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19
作者 严大为 张慧 +3 位作者 刘小敏 汪刚 郑赛晶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7期110-112,116,共4页
目的:为了评价口含烟的细菌污染程度和卫生质量,开发一种口含烟菌落总数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将口含烟样品与灭菌DE肉汤进行20倍稀释,振荡1 h充分混匀后形成样品液,将口含烟样品液制作成5个不同浓度的10倍递增的样品稀释液,然后从每个... 目的:为了评价口含烟的细菌污染程度和卫生质量,开发一种口含烟菌落总数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将口含烟样品与灭菌DE肉汤进行20倍稀释,振荡1 h充分混匀后形成样品液,将口含烟样品液制作成5个不同浓度的10倍递增的样品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 mL样品稀释液置于无菌平皿,与营养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合,在(36±1)℃培养箱中培养(48±2)h后取出,对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个数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在样液稀释倍数为20倍、振荡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回收率为84.1%±5.0%,符合菌落总数检测方法要求,方法可行有效。结论:建立的口含烟菌落总数指标检测方法的前处理操作快速简便、检测灵敏度高,适用于口含烟的微生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含烟 菌落总数 定量检测 回收率
下载PDF
3种电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的甘油饱和吸附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祥林 +2 位作者 冯智渊 赵红颖 谢焰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49,共9页
为探究电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简称再造烟叶)甘油饱和吸附量的吸附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使用化学吸附仪测定了不同类型再造烟叶对甘油的饱和吸附量及在程序升温条件(30~350℃)下甘油的脱附量。通过分析甘油在再造烟叶上的吸附量和吸附类... 为探究电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简称再造烟叶)甘油饱和吸附量的吸附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使用化学吸附仪测定了不同类型再造烟叶对甘油的饱和吸附量及在程序升温条件(30~350℃)下甘油的脱附量。通过分析甘油在再造烟叶上的吸附量和吸附类型,结合再造烟叶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等表面性质,阐释不同再造烟叶材料的表面性质与甘油饱和吸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再造烟叶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甘油表面的吸附量;此外,再造烟叶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可与甘油形成多重氢键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甘油在再造烟叶表面的吸附量,还能提高甘油在再造烟叶表面的吸附强度。(2)再造烟叶的含水率越高,其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的量越高,越有利于甘油在再造烟叶表面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卷烟 再造烟叶 甘油 饱和吸附 程序升温 化学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