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浙江温岭医暴案探窥医患关系紧张之症结 被引量:8
1
作者 高山 刘艳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5-48,共4页
近年来,医患纠纷事件频发,受到各方瞩目。医患关系紧张,医生是直接受害者,但长远来看,对整个医疗环境和患者一方的贻害可能更大。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哲学的视角分析,医疗单位的非理性发展和制度层面的乏善... 近年来,医患纠纷事件频发,受到各方瞩目。医患关系紧张,医生是直接受害者,但长远来看,对整个医疗环境和患者一方的贻害可能更大。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哲学的视角分析,医疗单位的非理性发展和制度层面的乏善可陈只是事情的表面症候,文化层面的偏狭教育,如见物不见人的主客分离意识、科学主义、进步主义的思维导向以及专家型人才而非医德型人才的育人导向,才是医患关系紧张的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暴力 医患关系 过度治疗 精致利己主义
下载PDF
化生入性与祛本显生——试析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自然”概念的释用与化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西方哲学肇端于对“自然”(Фυσιζ)的思考,亚里士多德以集大成者的论姿,将Фυσιζ的含义整理判摄为生长、原始质料等六种用法,并最终将派生性的本质(Фυσιζ)含义确定为Фυσιζ的基本含义和严格解释,而将产生、生长等原初... 西方哲学肇端于对“自然”(Фυσιζ)的思考,亚里士多德以集大成者的论姿,将Фυσιζ的含义整理判摄为生长、原始质料等六种用法,并最终将派生性的本质(Фυσιζ)含义确定为Фυσιζ的基本含义和严格解释,而将产生、生长等原初含义贬黜为不必要的衍生义。这样,经过亚氏化生(长)入(本)性的判摄整理,原本意涵丰富的Фυσιζ就变成了非生命的本质,即“自然”。海德格尔反对亚氏“化生入性”的做法,认为这是将存在“存在者化”的一种表现。通过祛本(性)显生(生)的阐释,海氏试图恢复Фυσιζ“绽开又持留”的“生生”意象,使“自然”摆脱对象性的摆置理解。一方面,海氏的这一工作,有助于我们摆脱主—客思维,借助诗—艺体验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和科技至上思维方式对现代人的限制和宰制;另一方面,借助海德格尔的创化性阐述,我们可以看到“自然”在希腊哲学开端处的原初意涵,借此扭转存在之存在者化的畸变与沦落,澄明“自然”(在)与“事物”(在者)的真实关系,重新恢复Фυσιζ“未遭破损的意指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亚里士多德 “自然” 本质 形而上学
下载PDF
从“两面神”思维到救赎史观——试论本雅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神学根基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山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8,共11页
犹太问题是本雅明思想探究的重要理论背景。在他的文学评论家之职业形象的外衣下,涌动着两股相互抵牾的思想立场:历史唯物主义和犹太神学。本雅明的马克思主义并非进步史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或法兰克福学派意义上的辩证唯物主义,而... 犹太问题是本雅明思想探究的重要理论背景。在他的文学评论家之职业形象的外衣下,涌动着两股相互抵牾的思想立场:历史唯物主义和犹太神学。本雅明的马克思主义并非进步史观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或法兰克福学派意义上的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实验性和启发式的布莱希特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以救赎史观为根底支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一方面,这种经犹太神学改造过的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注入精神和神圣的质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崭新维度;另一方面,本雅明对政治弥赛亚主义伪救赎性质的疑虑和他笃信的衰落史观又一再将他拉向犹太神秘主义的末日拯救。作为20世纪犹太神学复兴的马克思主义路向的典范,本雅明的政治弥赛亚主义尽管在冰与火的历史实践中显得软弱无力且饱受内与外的批评,但其直面本心的理论尝试和思想遗产仍需我们认真审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历史唯物主义 犹太神秘主义 弥赛亚救赎 阿伦特 肖勒姆
下载PDF
试析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病症、病因及其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山 刘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内涵发展上却存在诸多瓶颈尚需突破,或可归结为如下六个方面:高考招生"见分不见人";学生培养重知不重"能";招纳贤才务虚不求实;职称评审数量压倒质量;管理... 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内涵发展上却存在诸多瓶颈尚需突破,或可归结为如下六个方面:高考招生"见分不见人";学生培养重知不重"能";招纳贤才务虚不求实;职称评审数量压倒质量;管理模式行政官僚化;大学校长功利少担当。造成这些教育乱象的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看,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西方现代理性主义危机导致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分裂、工具理性盛行和量化思维主导;二是虚无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头,导致传统文化失语、精英意识淡漠、功利化盛行和教育行政化严重。为了从根本上治愈这些病症,需要在去除教育行政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出场,转变数量化管理思维和革新职称评审机制等问题上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行政化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高等教育改革
下载PDF
试论迈蒙尼德与斯宾诺莎的古今之争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山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2-89,共8页
斯宾诺莎对迈蒙尼德的宗教批判是近代启蒙运动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事件。两者的分歧主要表现在理论前提和神学观念两个方面。从理论预设上看,斯宾诺莎强调理性自足,上帝理性与意志的统一,以及对犹太生活方式的疏离;迈蒙尼德则认为理性无力... 斯宾诺莎对迈蒙尼德的宗教批判是近代启蒙运动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事件。两者的分歧主要表现在理论前提和神学观念两个方面。从理论预设上看,斯宾诺莎强调理性自足,上帝理性与意志的统一,以及对犹太生活方式的疏离;迈蒙尼德则认为理性无力洞悉上帝的本质,上帝是眷顾人类的意志存在,以及对犹太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忠诚。在神学观念上,斯宾诺莎强调人法和神法的区隔,理性和想像力的对立以及对神迹的自然化理解;迈蒙尼德则强调神法的双重指向,理性推理和想像力在先知身上的有机统一,以及神迹和神佑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讲,斯宾诺莎与迈蒙尼德分别站在不同的理论前提上阐发各自的神学主张,由于缺乏共同的批判地基,前者对后者的批判只具有修辞学的效力,并未真正击垮后者的神学大厦。重思这一典范性的理论事件,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透视古今双方不同的理论视点和精神偏好,为我们纠正现代性的弊端提供有益的源头思考和自我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蒙尼德 斯宾诺莎 施特劳斯 古今之争
原文传递
试析柏拉图的完美宇宙及其数理构成
6
作者 高山 《贵州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0,共10页
与古希腊神话或一神教的创世前设不同,柏拉图对话中的创世论明确宣称自己的叙述来自人的哲学思考,而非某种圣言神启。这种哲学思考预设了四重前提,它们分别是:存在与变易的二元区分;变易均有原因使然;全善而非全能的工匠神的存在;宇宙... 与古希腊神话或一神教的创世前设不同,柏拉图对话中的创世论明确宣称自己的叙述来自人的哲学思考,而非某种圣言神启。这种哲学思考预设了四重前提,它们分别是:存在与变易的二元区分;变易均有原因使然;全善而非全能的工匠神的存在;宇宙作为一个生命体的优美和谐。对于柏拉图而言,上述四个前提预设贯穿在宇宙身体和宇宙灵魂的创构之中,其中:宇宙身体在微观层面是由几何立体为基底的四元素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在宏观层面拥有完美球体的形相表征;宇宙灵魂则由同、异和存在融构而成,包含和声的数学结构和音乐的灵感与生命力,这尤其体现在宇宙天体的和谐运转中。至于宇宙灵魂和宇宙身体的结合,以及诸星神和有朽人类的创制生成,亦都遵循了这种数理结构的原则。这种从宇宙、天体到人类的数理结构,彰显了天人同质和理性主导的原则,并借助灵魂轮回转世的诗意想象,为哲人王的政制创构和人的良善生活提供了宇宙论上的关联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迈欧》 《理想国》 宇宙论 柏拉图 创世
原文传递
论舍勒爱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山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8,共4页
从古希腊的爱智之学到基督教的爱之回返运动,直至现代的仁爱观念,爱的思想经历着历史嬗变。作为独具原创性的思想家,舍勒以情感现象学为方法,以天主教道德传统为根基,提出了爱的本体论学说。他试图通过人心价值偏爱结构的变迁,对伦理意... 从古希腊的爱智之学到基督教的爱之回返运动,直至现代的仁爱观念,爱的思想经历着历史嬗变。作为独具原创性的思想家,舍勒以情感现象学为方法,以天主教道德传统为根基,提出了爱的本体论学说。他试图通过人心价值偏爱结构的变迁,对伦理意识的当代转变做出判断,并以此为根基,力图重建欧洲的精神统一。挖掘舍勒"爱感优先"思想的合理内核,重理其对现实的说"否",会对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些许理论借鉴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勒 和谐社会 意义
下载PDF
隐匿的交锋——试论柯亨与施特劳斯对斯宾诺莎的不同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山 《基督教学术》 CSSCI 2017年第1期262-283,346,共23页
1915年,赫尔曼·柯亨发表《斯宾诺莎论国家和宗教、犹太教与基督教》一文,控诉斯宾诺莎犯下从人的角度看不可饶恕的背叛。十年之后,这篇文章收入《犹太教文集》(1924)中出版。施特劳斯随即在《犹太人月刊》上发文谴责柯亨诉诸斯宾... 1915年,赫尔曼·柯亨发表《斯宾诺莎论国家和宗教、犹太教与基督教》一文,控诉斯宾诺莎犯下从人的角度看不可饶恕的背叛。十年之后,这篇文章收入《犹太教文集》(1924)中出版。施特劳斯随即在《犹太人月刊》上发文谴责柯亨诉诸斯宾诺莎与犹太教关联的做法。施特劳斯认为,柯亨的指控受到民族情感和护教兴趣的蒙蔽,因而未能充分留意斯宾诺莎写作时所屈从的那种严峻的紧迫情势,从而无法如其所是地理解斯宾诺莎的圣经学批判。柯亨的文章与施特劳斯的驳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对话,但却构成了20世纪初新-旧思维转换的重要一维:这场犹太学领域展开的思想论争,就像哲学领域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对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根底批判一样,成为犹太旧思(the old thinking)淡出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之一。因此重温这段思想论争,对我们理解犹太传统的现代崛起和重估近代启蒙的利弊得失具有重要的导引意义,同时也为我们重估古今中西之争提供了一面可供参照的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亨 施特劳斯 斯宾诺莎 神学-政治论 犹太教
原文传递
施特劳斯与中国问题——兼论中国“施特劳斯现象”的理论缘起、实践效应及其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山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4-58,共5页
施特劳斯思想自世纪之交引入汉语学界,在历经10多年的译介与消化之后,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施特劳斯现象"。其具体表现:在西学经典的译介出版上成果斐然,在博雅通识教育的推行上开一代风气,在学术研究... 施特劳斯思想自世纪之交引入汉语学界,在历经10多年的译介与消化之后,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施特劳斯现象"。其具体表现:在西学经典的译介出版上成果斐然,在博雅通识教育的推行上开一代风气,在学术研究上实现了汉语学界的"政治哲学转向"。为什么是施特劳斯而非其他西学大家在本世纪初以来受到中国精英学者的大力推介?在历经10年之后,我们应如何评价中国施特劳斯现象的理论贡献及其实践意义?本文从中国问题的视角切入,力图揭示中国施特劳斯现象的理论缘起、实践效应,并对这一现象的地位及其局限加以个性化的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特劳斯 中国问题 政治哲学
下载PDF
试论门德尔松-雅可比的泛神论之争与重思启蒙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山 《基督教学术》 CSSCI 2018年第2期223-243,459,共22页
泛神论之争不仅是哲学上的启蒙正当性之辩,也是试图解决犹太神学-政治问题的有益尝试。这场论争的结果使得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广受认可,同时也宣告了门氏启蒙综合方案的无疾而终。然而,在德国启蒙运动一个半世纪之后,施特劳斯在犹太... 泛神论之争不仅是哲学上的启蒙正当性之辩,也是试图解决犹太神学-政治问题的有益尝试。这场论争的结果使得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广受认可,同时也宣告了门氏启蒙综合方案的无疾而终。然而,在德国启蒙运动一个半世纪之后,施特劳斯在犹太神学与政治困境再次凸显的背景下,对泛神论之争进行了史学与哲学双重意义上的重估。这对我们以西学为镜,以西方内部的普遍-特殊对抗为参照,重思现代性处境下我们的精神安顿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神论之争 门德尔松 雅可比 莱辛 施特劳斯
原文传递
政治哲学的起源与苏格拉底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山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7-93,共7页
现代性问题是当代哲人的理论节点和背景视域。对它的反思和批判,当今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第一种是“接着走”,即沿着启蒙精神的内在逻辑,将现代性问题推向极致。这一方面表现为由尼采、海德格尔、科耶夫等所孕育,在解构... 现代性问题是当代哲人的理论节点和背景视域。对它的反思和批判,当今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第一种是“接着走”,即沿着启蒙精神的内在逻辑,将现代性问题推向极致。这一方面表现为由尼采、海德格尔、科耶夫等所孕育,在解构主义那里蔚为壮观的后现代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政治哲学 现代性问题 起源 后现代思潮 内在逻辑 启蒙精神 海德格尔
原文传递
论虚无主义的历史主义根基——兼论施特劳斯的海德格尔批判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山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2年第6期56-61,共6页
海德格尔根植于现代历史主义的观念,认为永恒的理念和超验上帝都基于对存在本身的误读,从而将一切思想理解成时间历史中的生存性解释。由于取消了哲学基础和上帝观念的合法性地位,海德格尔否定了道德哲学,其思想中也没有政治哲学的地位... 海德格尔根植于现代历史主义的观念,认为永恒的理念和超验上帝都基于对存在本身的误读,从而将一切思想理解成时间历史中的生存性解释。由于取消了哲学基础和上帝观念的合法性地位,海德格尔否定了道德哲学,其思想中也没有政治哲学的地位。因此,海德格尔将历史主义推到极端,一切都变成了某个历史时刻的决断,现代人行动赖以遵从的习俗、规范的道德根基丧失了逻辑地平,历史主义走向了虚无主义。因此,要真正克服虚无主义,走向非理性的存在主义是个不归路。只有从理性主义的内部,从前现代的古典理性传统中寻求资源,恐怕是目前抗击虚无主义的最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虚无主义 施特劳斯 海德格尔
下载PDF
卢卡奇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掘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山 范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9-44,共6页
卢卡奇依据可计算的合理性原则分析了物化现象产生的内在机理,并试图用总体性思想扬弃物化,藉此恢复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完整性。马克思的理论关注点在于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自由人的联合是其人学思想的... 卢卡奇依据可计算的合理性原则分析了物化现象产生的内在机理,并试图用总体性思想扬弃物化,藉此恢复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完整性。马克思的理论关注点在于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自由人的联合是其人学思想的逻辑旨归。梳理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考辨其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推进及其限度,有助于对技术理性的当代肆虐及当前人的现实困境做出学理性的反思和个性化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总体性 马克思 人学 意义
下载PDF
试析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及其限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山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8,共10页
与以往时代相比,我们身处在一个技术的时代,一个技术的意识形态弥漫横行的时代。要了解现代技术的本质及其风险,我们首先要了解技术的由所从来,而这一点与科学的古今嬗变脱不开关系。在哲人海德格尔看来,古今科学观在标准(严格性、精确... 与以往时代相比,我们身处在一个技术的时代,一个技术的意识形态弥漫横行的时代。要了解现代技术的本质及其风险,我们首先要了解技术的由所从来,而这一点与科学的古今嬗变脱不开关系。在哲人海德格尔看来,古今科学观在标准(严格性、精确性),对象(自然观)和运作方式上存在着绝然的分野。这种分野直接导致现代技术(作为订造着的解蔽)与古代技艺(自身涌现的解蔽)存在重大不同。在海德格尔看来,现代技术作为促逼的解蔽,不仅将自然作为可计算的能量之源,而且对人的自然进行促逼和订造,从而导致了现代人受到技术的宰制和霸占性主导。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属加种差式定义方式,而是试图通过概念流转呈现实事的现身方式。不过,应该看到,海德格尔的追问限囿在形而上学层面,缺少必要的政治哲学和资本分析的眼光。借助现代国家、资本和现代技术复杂关联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技术的发生及其可能风险,这为我们的自我救渡提供了必要的思之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海德格尔 科学 解蔽 权力 资本
下载PDF
论舍勒对价值相对主义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
15
作者 高山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4期3-5,共3页
舍勒把天主教道德的传统和现象学立场有机结合,在批判康德形式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创建了一门绝对的并且情感的伦理学,从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伦理学致思理路。通过对价值客观化和绝对化的描述,舍勒割断了价值存在与人种的心理物理组织实... 舍勒把天主教道德的传统和现象学立场有机结合,在批判康德形式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创建了一门绝对的并且情感的伦理学,从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伦理学致思理路。通过对价值客观化和绝对化的描述,舍勒割断了价值存在与人种的心理物理组织实存的内在关联,力图从价值偏好结构的历史嬗变解读价值评估的历史可变性和民族、种族的差异性。所以梳理舍勒对价值相对主义的全面审理,研究其为改善其时代人的道德状况而做出的理论尝试,这对我国现代性研究的深入和道德理论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勒 价值伦理学 价值相对主义 意义
下载PDF
“民主政制”正当性前提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山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98,共12页
民主政制是一种具有多种终局可能和理论缺陷的政体。在政治实践上,它有蜕化为僭主专政和民粹主义的潜在基因,这在纳粹主义和雅各宾专政中得到鲜明的例示。从理论前提上看,美国式民主是一种强调形式正义的混合民主政体,但民主选举程序的... 民主政制是一种具有多种终局可能和理论缺陷的政体。在政治实践上,它有蜕化为僭主专政和民粹主义的潜在基因,这在纳粹主义和雅各宾专政中得到鲜明的例示。从理论前提上看,美国式民主是一种强调形式正义的混合民主政体,但民主选举程序的合法并不意味结果的公正。合法(形式正义)与正义(实质正义)之间的巨大裂痕,为贤明君主制(仁慈僭政)统治的正当性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同时也让我们警惕民主政制潜含的政治风险。由是观之,民主宪政并非主流观念所宣扬的那么理想完美和理所应当。廓清民主宪政的实践变体和德性缺失,不仅有助于我们审慎理性地看待世纪之交的这场宪政之争,同时也对我们更好地进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制 法国大革命 魏玛共和国 纳粹主义 《论僭政》
下载PDF
“城—哲冲突”与哲人何为——论哲人海德格尔政治失足的阿喀琉斯之踵
17
作者 高山 杨秋菊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4,共4页
海德格尔投身纳粹政治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归结为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与国家社会主义之间本质上的共通性,如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激进批判、对"向死而在"之自由决断的过度强调、对特定历史时刻的高调吁请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跳出私... 海德格尔投身纳粹政治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归结为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与国家社会主义之间本质上的共通性,如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激进批判、对"向死而在"之自由决断的过度强调、对特定历史时刻的高调吁请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跳出私人性偶然事件的琐碎纠缠,将海德格尔的政治失足视为普遍性的哲学与政治永恒冲突的现代样板。从这个角度切入,海德格尔失足的深层原因就表现为他不懂得政治较之哲学的不完善性,忽略了哲学与政治两种生活方式的根本区别,遗忘了哲人公开表达的审慎美德,从而犯下了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哲学理想的低级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纳粹主义 “城-哲冲突”
下载PDF
“奥斯维辛”的哲学批判——阿伦特和施特劳斯犹太思想的三个理论歧见
18
作者 高山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8,共6页
施特劳斯与阿伦特均系流亡美国的德裔犹太哲人,作为犹太人的经历体验及其对犹太人问题的关注,构成了二者学术思考的理论起点和重要方面。但共同的身份认同和时代背景因素并没有拉近二者的思想距离:施特劳斯将目光瞄向前现代的中古犹太... 施特劳斯与阿伦特均系流亡美国的德裔犹太哲人,作为犹太人的经历体验及其对犹太人问题的关注,构成了二者学术思考的理论起点和重要方面。但共同的身份认同和时代背景因素并没有拉近二者的思想距离:施特劳斯将目光瞄向前现代的中古犹太思想和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试图通过阅读和理解古人来找寻解决现代性危机的万能密钥;阿伦特则将目光放到当下,试图通过对现代社会历史进程中各种影响要素和相关事例的哲学反思得出对20世纪政治现象,尤其是极权主义的本质、原因及其危害的根本性把握。为何二者起点相同,终点迥异呢?本文通过施特劳斯和阿伦特对犹太人问题,极权主义的起源以及思想内在旨趣等三个方面差异的对勘来理解两位犹太政治哲人理论歧见的原因及其视点高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特劳斯 阿伦特 犹太思想 极权主义 虚无主义
下载PDF
论施特劳斯的雅可比批判及其启示
19
作者 高山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4,共6页
雅可比认识论的着眼点在于存在的真实性问题。在雅可比看来,启蒙理性哲学以恐惧和不信为基础,秉持普遍怀疑的方法论原则,最终试图建构一套基于严密推理的体系大厦。雅可比的启蒙批判对青年施特劳斯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但雅可比启蒙... 雅可比认识论的着眼点在于存在的真实性问题。在雅可比看来,启蒙理性哲学以恐惧和不信为基础,秉持普遍怀疑的方法论原则,最终试图建构一套基于严密推理的体系大厦。雅可比的启蒙批判对青年施特劳斯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但雅可比启蒙批判所根植的现代前提--道德嘲讽的批判方式,以及临界点的非理性(信仰)一跃,最终难以支撑起施特劳斯对现代性的根本质疑。因此施特劳斯并没有沿着雅可比的二难选项走向信仰一维,亦没有循着启蒙的路向阔步前行,而是折返到古典理性主义,试图回到"古今之争"的原初现场,敞开并重估现代性的生发及其利弊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特劳斯 雅可比 启蒙理性主义 现代性批判 古今之争
下载PDF
哲学解释学:实践哲学的当代复兴
20
作者 高山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5,共5页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生活世界转向的重要一维,其对话解释学的根本就是要超越近代认识论框架中的主体意识哲学,将理解从主体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转换到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解释学...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生活世界转向的重要一维,其对话解释学的根本就是要超越近代认识论框架中的主体意识哲学,将理解从主体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转换到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解释学具有本体论意义,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当代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实践哲学 伽达默尔 亚里士多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