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 被引量:126
1
作者 牛振国 张海英 +28 位作者 王显威 姚文博 周德民 赵魁义 赵惠 李娜娜 黄华兵 李丛丛 杨军 柳彩霞 刘爽 王琳 李展 杨镇钟 乔飞 郑姚闽 陈炎磊 盛永伟 高小 朱卫 王文卿 翁永玲 庄大方 刘纪远 罗志才 程晓 郭子琪 宫鹏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400-1411,共12页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状及近30年来湿地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ⅰ)截止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324097km2,其中以内陆沼泽(35%)和湖泊湿地(26%)为主.(ⅱ)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而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22%.过去30年里湿地减少的速度大幅降低,由最初5523km2/a(1978~1990年)降为831km2/a(2000~2008年).(ⅲ)减少的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其类型变化由湿地向非湿地转化的比例逐渐降低.初期(1978~1990年)几乎全部(98%)转换为非湿地;在1990~2000年间减少的自然湿地约有86%转化为非湿地,而在2000~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77%.(ⅳ)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湿地变化在中国分为三大不同特征区域,即西部三省/自治区(西藏、新疆和青海)、北部两省/自治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和其他省市区.其中西部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气候增温为主;新疆湿地由于气候增温和农业活动共同作用造成变化不大.北部省/自治区的湿地变化则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而其他省市区的湿地变化几乎完全受控于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湿地 遥感 气候变化 湿地变化
原文传递
基于RS与GIS的陇东黄土高原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马安青 陈东景 +2 位作者 王建华 高小 周月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6-59,共4页
利用 198 6年与 2 0 0 0年两期 TM影像以及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有关数据 ,通过 GIS软件 ARC/INFO与ARCVIEW,将影像进行解译、处理、存储、格式转换、查询等步骤 ,得到研究地区 3期土地利用数据 ,借助办公软件 EXCEL将所获得数据进行景... 利用 198 6年与 2 0 0 0年两期 TM影像以及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有关数据 ,通过 GIS软件 ARC/INFO与ARCVIEW,将影像进行解译、处理、存储、格式转换、查询等步骤 ,得到研究地区 3期土地利用数据 ,借助办公软件 EXCEL将所获得数据进行景观格局分析、格局演化分析 ;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对该地区景观格局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表明 ,景观格局研究方法是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结构演变研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黄土高原 RS GIS 土地景观格局 马尔可夫预测
下载PDF
基于CLUE-S模型的湟水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模拟 被引量:52
3
作者 冯仕超 高小 +4 位作者 顾娟 亢健 郭丽峰 吴国良 邹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85-997,共13页
基于CLUE-S模型,以青海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分别利用1987年和1996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逻辑斯蒂逐步回归方法选择自然和社会经济等18种驱动因子,对湟水流域2007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域2008—2027年土地... 基于CLUE-S模型,以青海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分别利用1987年和1996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逻辑斯蒂逐步回归方法选择自然和社会经济等18种驱动因子,对湟水流域2007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域2008—2027年土地利用变化的4种不同情景,并模拟了4种情景下2027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两期模拟总体精度分别达到了88.31%和89.96%,4种Kappa指数均大于0.82,表明CLUE-S模型在湟水流域具有良好的土地利用模拟能力。(2)流域2008—2027年不同情景下,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在4种情景下均表现为明显增加,主要沿湟水河谷区域扩展,而3种退耕情景下的坡耕地空间格局模拟结果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从情景二、情景三到情景四,流域内坡耕地范围逐步减小,林地、草地面积范围增大,退耕部分主要分布在流域东部、西部和北部:东部地区退耕的范围主要是集中在乐都县和民和县;北部地区退耕的范围主要是集中在大通县县城北部;西部地区退耕范围则主要在湟源县县城西北部的湟水河两岸。研究结论可为湟水流域未来土地利用管理、规划及政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 CLUE-S模型 空间分布 情景模拟 湟水流域
下载PDF
核桃枝叶水溶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翟梅枝 高小 +1 位作者 赵彩霞 黄钰铃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9-182,共4页
通过核桃枝叶水溶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插条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枝叶水溶物对绿豆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核桃叶的化感作用强于核桃枝条的化感作用,处理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不同浓度核桃枝的水溶物... 通过核桃枝叶水溶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插条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枝叶水溶物对绿豆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核桃叶的化感作用强于核桃枝条的化感作用,处理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不同浓度核桃枝的水溶物对黄瓜幼苗插条增高和最长根长度的化感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对发根量的化感抑制作用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化感作用 活性测定
下载PDF
西宁市30多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城市扩展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冯仕超 高小 +3 位作者 亢健 吴国良 邹婵 杨军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基于Landsat MSS/TM/ETM+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地形图、人口、社会和经济统计数据作为辅助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和城市扩展强度指数等方法,研究西宁市1977-2007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城市扩展过程,以及两者的驱动机制。... 基于Landsat MSS/TM/ETM+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地形图、人口、社会和经济统计数据作为辅助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和城市扩展强度指数等方法,研究西宁市1977-2007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城市扩展过程,以及两者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1977-2007年,耕地和林地是西宁市面积变化最大的2种土地类型;林地和城乡居住建设用地是西宁市年变化率最快的2种土地类型。②30多年来,西宁市的城市扩展可以分为2个阶段:1977-2000年的城市缓慢扩展阶段和2000-2007年的明显加速扩展阶段;东部、西部和北部是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向。③地形因素是西宁市城市空间格局扩展的基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30多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城市扩展的主要因素;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城市扩展有显著的推动和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城市扩展 驱动力 西宁
原文传递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0
6
作者 高小 黄建英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4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因前置胎盘行腹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8例,应用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欣母沛250 ug宫体或肌注,联合宫腔填纱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2 h、24 h的...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因前置胎盘行腹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8例,应用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欣母沛250 ug宫体或肌注,联合宫腔填纱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2 h、24 h的出血量及出血情况。结果 48例产妇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均保留子宫。取纱条前均无子宫底升高;11例(22.92%)有少量暗红色流血。术后有9例(18.75%)体温超过39.0℃,抽纱条后均降至正常。48例患者恶露均无臭味,腹部切口甲级愈合。患者住院时间8~15 d,平均(8.76±1.25)d。产后随访42 d,随访成功率100%,患者均无不适,子宫复旧良好,无一例晚期产后出血,血常规白细胞正常,B超复查子宫及切口均无异常,无宫腔感染病例。结论对于因前置胎盘而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常规按摩子宫、局部压迫、静脉宫缩素等治疗基础上,给予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且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宫腔感染率低,子宫复旧良好,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欣母沛 宫腔填纱
下载PDF
茶氨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7
作者 高小 袁华 喻宗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茶氨酸是茶叶的特征氨基酸。综述了茶氨酸的性质、提取制备方法及应用,茶氨酸的含量与茶叶的滋味正相关,茶氨酸在医药、保健、食品行业有极大应用前景。
关键词 茶氨酸 理化性质 制备 化学合成 微生物发酵 组织培养 应用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榆林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高小 王一谋 杨国靖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8-171,共4页
利用1986年、1996年和2000年三期遥感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反应景观空间结构和景观异质性的指数,分析了榆林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景观整体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减小表明优势组分旱地、... 利用1986年、1996年和2000年三期遥感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反应景观空间结构和景观异质性的指数,分析了榆林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景观整体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减小表明优势组分旱地、草地对景观的控制作用不断增强,沙地景观控制作用相对减小,其它景观指数也表明景观整体破碎度程度增大,斑块间离散度增大,景观形状变得较为复杂。人类活动对景观的有利干扰与不利干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景观各要素发生了较复杂的结构变化和相互转化,土地沙化、退化仍然非常严重,但沙地景观逆转也比较显著,主要以沙地向草地逆转为主。人类对沙地景观积极的、有效的治理使整体景观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榆林地区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湟水流域SWAT模型构建及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41
9
作者 杨军军 高小 +2 位作者 李其江 陈强 冯仕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8,93,共8页
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是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校准和模型构建的先决条件。以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青海湟水流域为例,基于SWAT模型的拉丁超立方和单次单因子(LH-OAT)采样方法和SWAT-CUP程序的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进行模型... 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是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校准和模型构建的先决条件。以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青海湟水流域为例,基于SWAT模型的拉丁超立方和单次单因子(LH-OAT)采样方法和SWAT-CUP程序的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进行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同时以SWAT-CUP的P因子和R因子进行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最终结合手动调参和自动率定算法,构建湟水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结果表明:湟水流域日尺度模拟中,率定期模型平均确定系数为0.7,平均效率系数为0.68;验证期平均确定系数为0.65,平均效率系数为0.53,可以满足应用要求;PSO算法在水文模型率定中总体表现良好;基于SWAT模型和SWAT-CUP程序的单次率定用时分别为3.5min和2.2min,SWAT-CUP程序明显快于SWAT;分析结果还表明:模型不确定性和模型率定结果精度并不一致,但模型不确定性决定着模型验证期的结果精度,为确保验证期精度,必须降低模型不确定性;模型自动率定中,相同迭代次数下,SWAT模型对于流量较大的子流域率定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分析 不确定性分析 PSO算法 SWAT-CUP SWAT模型
下载PDF
随机森林方法支持的复杂地形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马慧娟 高小 谷晓天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9-371,共13页
随机森林方法目前已经成为遥感分类机器学习中一种有效方法,探索基于中等分辨率的Landsat卫星数据与随机森林方法相结合对复杂地形区长时间序列数据的获取及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模拟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基于Landsat8OLI卫星多... 随机森林方法目前已经成为遥感分类机器学习中一种有效方法,探索基于中等分辨率的Landsat卫星数据与随机森林方法相结合对复杂地形区长时间序列数据的获取及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模拟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基于Landsat8OLI卫星多光谱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青海省湟水流域复杂地形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针对复杂地形区域的情况,将研究区进行地理分区,根据每个分区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地形特征参数,并通过提取Landsat 8数据的光谱信息与纹理信息构建最优特征集,探索随机森林方法在复杂地形区土地利用分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使用Landsat8OLI数据进行随机森林分类,能较好地得到湟水流域复杂地形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果;光谱、地形及纹理信息的结合在不同分区的表现结果不同。在脑山区光谱与地形信息结合能使随机森林分类效果最佳,总体精度达到91.33%,Kappa系数为0.886;而在浅山区与川水区综合考虑光谱、地形、纹理信息进行随机森林分类效果最佳,浅山区与川水区总体精度分别达到92.09%和87.85%,Kappa系数分别为0.902和0.859;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优化选择纹理特征组合可以在保证分类精度的同时能够快速地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为复杂地形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分提供了实际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算法 复杂地形区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 特征选择 湟水流域
原文传递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高小 王一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利用 1986、1996和 2 0 0 0年人机交互解译的遥感影像资料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 ,通过叠加 3个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图 ,分析了榆林地区 1986~ 2 0 0 0年期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同时还分析了榆林地区 14年间沙地逆转恢复的情况。结... 利用 1986、1996和 2 0 0 0年人机交互解译的遥感影像资料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 ,通过叠加 3个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图 ,分析了榆林地区 1986~ 2 0 0 0年期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同时还分析了榆林地区 14年间沙地逆转恢复的情况。结果表明 :1986~ 1996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 :沙地减少了 2 2 .2 5 % ,草地、林地和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分别增加了 6 .5 1%、4 .6 3%和 3.5 5 %。 1996~ 2 0 0 0期间 ,沼泽地、盐碱地分别减少了 2 6 .11%、2 4 .39% ,沙地仅减少 0 .79% ,草地减少了 2 .86 % ,林地仅增加了 0 .17% ,而旱地增加了 3.2 8%。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增加了14 .13%。 14年间沙地面积减少了 12 86 84 .17hm2 ,沙地净逆转为草地 118872 .99h2 、旱地 36 0 5 .0 7hm2 、林地 4 0 4 9.5 2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土地利用 榆林地区 时空动态变化
下载PDF
复杂地形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机器学习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谷晓天 高小 +3 位作者 马慧娟 史飞飞 刘雪梅 曹晓敏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7,共11页
针对高海拔复杂地形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等特点,研究快速、有效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方法对土地利用信息获取及更新是非常重要的。以位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的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 针对高海拔复杂地形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等特点,研究快速、有效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方法对土地利用信息获取及更新是非常重要的。以位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的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DEM数据,并结合各种专题特征,在对研究区进行地理分区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4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并进行精度评价,探索适合于复杂地形区最优的分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和决策树的分类精度明显高于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其中随机森林方法的分类精度最高,总体分类精度达85.65%,Kappa系数达0.84。在上述分类基础上,选择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Landsat 8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融合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类研究,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6.49%,Kappa系数达0.85。这表明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在保证分类精度的同时又能获得较高的分类效率,对于复杂地形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是非常有效的,数据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 LANDSAT OLI影像 机器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决策树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 湟水流域
原文传递
三江源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青海省玉树县为例 被引量:32
13
作者 何林华 高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1-1080,共10页
为了解三江源代表性区域玉树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以玉树县采集的121个土壤样本中的重金属含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和潜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玉树县... 为了解三江源代表性区域玉树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以玉树县采集的121个土壤样本中的重金属含量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和潜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玉树县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超过青海省1990年背景值,其中As、Cd和Hg出现了较强的的富集现象,同时As、Cd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表明三江源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元素出现了过度富集;来源分析表明,玉树县土壤重金属As、Pb、Zn和Cd主要与成土因素有关,Hg、Cu和Cr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Mn来源于气候的影响;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土壤中Cd和Hg的危害最大,尤其是Hg已出现了很强风险和极强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分布在国道214沿线人口聚集的城镇和地段,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各子流域中,江曲流域土壤重金属属于强风险,其他区域均属于中等风险。总体而言,玉树县土壤重金属环境已发生了改变,今后应加强人口聚集区Hg源的控制,以保护其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玉树县 三江源区
下载PDF
特征变量选择和回归方法相结合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李冠稳 高小 +1 位作者 肖能文 肖云飞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61-371,共11页
针对高光谱数据量大、信息冗余严重的现象,应用稳定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s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遗传算法(GA)、迭代保留有效信息变量(IRIV)和稳定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CARS-SPA),从全波段光谱数据中筛选... 针对高光谱数据量大、信息冗余严重的现象,应用稳定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s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遗传算法(GA)、迭代保留有效信息变量(IRIV)和稳定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CARS-SPA),从全波段光谱数据中筛选特征变量,并利用全波段和特征波段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模型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 PLSR和SVM模型结合特征变量选择,不仅提高了模型运算效率,而且模型预测能力较全波段均有一定提高;RF模型采用特征变量建模,对模型精度的提高不是十分明显,但其构建模型的变量数量却显著减少,大大提高建模效率。RF模型精度优于SVM和PLSR模型,IRIV结合RF建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模型,变量数仅63个,校准集和验证集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1和0.96,验证集相对分析误差(RPD)为4.8。与全波段建模相比,特征变量选择和回归方法相结合,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建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土壤有机质含量 特征变量选择 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陕北长城沿线地区1986—2000年沙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高小 王一谋 +2 位作者 王建华 颜长珍 李忠锋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7,共5页
以毛乌素沙地的东南缘部分———陕北长城沿线地区为研究区,以1986—2000年沙漠化动态数据为依据,分析了陕北长城沿线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0年沙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14a来沙漠化土地减少735 1km2,局部处于稳定的逆转过程,沙地... 以毛乌素沙地的东南缘部分———陕北长城沿线地区为研究区,以1986—2000年沙漠化动态数据为依据,分析了陕北长城沿线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0年沙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14a来沙漠化土地减少735 1km2,局部处于稳定的逆转过程,沙地逆转以半固定沙地和半流动沙地为主。但耕地、草地和林地沙漠化仍非常严重,而且新增沙漠化土地中极重度沙漠化土地所占比例较大。近14a来,沙漠化逆转的原因主要是人类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治理沙地措施和国家政策导向。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滥垦、滥牧和滥樵的继续存在,及大规模煤矿资源开发和治理保护的不相协调,致使土地仍在发生沙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土地 流动沙地 动态变化分析 陕北 草地 毛乌素沙地 林地 沿线地区 耕地 国家政策
下载PDF
伪不变特征法在遥感影像归一化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郭丽峰 高小 +1 位作者 亢健 孟小前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8-595,共8页
提出了一套伪不变特征法(PIF)归一化处理多时相遥感影像的技术流程和方法:即参考影像选择,参考影像大气辐射校正,伪不变特征点选取,回归模型建立及结果评价,并对处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加以详细说明。其中在样本点选取过程中尝试把人工直... 提出了一套伪不变特征法(PIF)归一化处理多时相遥感影像的技术流程和方法:即参考影像选择,参考影像大气辐射校正,伪不变特征点选取,回归模型建立及结果评价,并对处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加以详细说明。其中在样本点选取过程中尝试把人工直接选取伪不变特征点应用于实践,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人工直接选取伪不变特征点,对多时相遥感影像进行归一化处理是可行的,达到了消除季节性地物辐射变化、太阳光照条件差异、气象条件(大气散射、吸收和云量变化等)波动大等因素的影响,处理后的影像能满足建立模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不变特征法 遥感影像 归一化处理
原文传递
基于HJ-1A高光谱遥感数据的湟水流域典型农作物分类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史飞飞 高小 +2 位作者 杨灵玉 何林华 贾伟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6-217,共12页
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识别农作物类型已经成为高光谱遥感研究的热点领域。以青海省湟水流域内油菜、小麦和青稞等典型农作物为分类对象,以HJ-1A HSI高光谱数据和GF-1 WFV高分辨率数据为数据源,探讨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农作物类型信息... 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识别农作物类型已经成为高光谱遥感研究的热点领域。以青海省湟水流域内油菜、小麦和青稞等典型农作物为分类对象,以HJ-1A HSI高光谱数据和GF-1 WFV高分辨率数据为数据源,探讨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农作物类型信息提取的方法。数据经预处理后,首先,利用WFV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取研究区农作物种植边界,并利用其对HSI高光谱影像进行种植区域提取;其次,将提取后的高光谱影像经数据形式变换获得包括:R、1/R、Log(R)、d(R)、d(Log(R))和CR共6种数据形式;最后,利用上述6种数据形式的全波段数据和经遗传算法GA-SVM进行光谱波段选取后的6种特征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进行农作物分类。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样本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耕地信息精度高且实现周期短;利用GA-SVM波段选取后的6种特征数据集进行农作物分类,其精度显著高于全波段数据集分类精度;6种数据变换形式中,d(Log(R))和CR是两种最优的高光谱分类数据形式,其全波段和特征波段数据进行农作物分类均能获得较好的分类精度,总体精度最高分别达88%和86%,而采用1/R、Log(R)和R数据形式需经GA-SVM光谱波段选取后才能获得较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HJ-1A 农作物分类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原文传递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钒铬镍锗砷 被引量:24
18
作者 沈宇 张尼 +2 位作者 高小 李皓 马怡飞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9-654,共6页
地质样品中多种元素的分析,通常采用高压密封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而应用于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V、Cr、Ni、Ge、As等元素,影响分析准确度的主要原因有:样品前处理方面,高压密封罐会释放Cr和Ni污染样品,同时Ge和As属于... 地质样品中多种元素的分析,通常采用高压密封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而应用于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V、Cr、Ni、Ge、As等元素,影响分析准确度的主要原因有:样品前处理方面,高压密封罐会释放Cr和Ni污染样品,同时Ge和As属于易挥发元素容易造成损失;质谱测定方面,多原子分子离子会产生干扰。本文针对两方面的干扰因素,对比了微波消解硝酸提取、微波消解王水提取、高压密封硝酸复溶、高压密封王水复溶四种前处理方法中待测元素的溶出效果以及污染或损失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消解替代高压密封罐消解可消除引入的Cr、Ni污染,避免了Ge、As挥发损失,同时微波消解的时间短。而采用硝酸提取,由于避免了氯的引入,分析效果优于王水提取。且使用八极杆ICP-MS氦气碰撞模式消除了样品基体中的氯多原子分子离子干扰(如37Cl14N对51V干扰,35Cl16OH对52Cr干扰,35Cl37Cl对72Ge干扰以及40Ar35Cl对75As干扰等)。应用微波消解硝酸提取、ICP-MS测定岩石、水系沉积物和土壤国家标准物质,V、Cr、Ni、Ge、As的检出限分别为1.09、0.19、0.55、0.02、0.50μg/g,精密度(RSD)<4%,而采用高压密封消解、ICPMS测定V、Cr、Ni的检出限为3.48、13.09、21.67μg/g(Ge和As由于挥发无法用此法检测)。运用微波消解硝酸提取-ICP-MS氦气碰撞模式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V、Cr、Ni、Ge、As,简化了分析流程,样品消解时间仅2 h,相比于高压密封方法(消解时间48 h)具有消解快速、多元素同时测定、检出限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样品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多原子分子离子干扰
下载PDF
三江源区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高光谱反演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杨扬 高小 +4 位作者 贾伟 张威 李金山 张艳娇 田成明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6-198,共13页
近年来高光谱遥感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的研究中。基于三江源区玉树县和玛多县采集的146个土壤样品的室内ASD FieldSpec 4实测光谱数据及4种变换形式,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近年来高光谱遥感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的研究中。基于三江源区玉树县和玛多县采集的146个土壤样品的室内ASD FieldSpec 4实测光谱数据及4种变换形式,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ANN模型反演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整体精度高于PLSR模型,总均方根误差均在17.51以下;但是,不同土壤类型的最佳反演模型及指标却有所差异:高山草甸土和沼泽土的最佳反演模型和指标均为ANN模型和BD指标,模型总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29和3.29;高山草原土的最佳反演模型是PLSR模型,最佳指标是REF指标,模型总均方根误差为5.59;山地草甸土的最佳反演模型为PLSR模型,最佳指标为BD指标,模型总均方根误差为4.68。研究发现,利用ANN模型和PLSR模型都能较好地预测三江源区4种土壤类型的有机质含量,而波段深度则是该区域的最佳反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土壤类型 高光谱反演 模型 三江源
原文传递
点滴式保留灌肠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熊云飞 丁小美 +2 位作者 金春莲 高小 刘海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12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在临床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需保留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是否外溢、临床疗效及灌肠过程... 目的探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在临床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需保留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是否外溢、临床疗效及灌肠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点滴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灌肠 临床应用 输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