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资源视角下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利群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98-102,共5页
自十九大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推进乡村发展已经迎来了良好的历史契机。实现乡村振兴,最基础的举措在于教育振兴,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对乡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囿于农村教育的生活场域有异于城市教育生活场域、城乡... 自十九大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推进乡村发展已经迎来了良好的历史契机。实现乡村振兴,最基础的举措在于教育振兴,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对乡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囿于农村教育的生活场域有异于城市教育生活场域、城乡资源禀赋差异,乡村资源的开发被赋予全新的意涵。通过界定乡村资源概念,探究乡村资源何以成为乡村教育的关键要素,厘清乡村资源与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从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乡村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资源,挖掘这些资源作用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深层机理,进而指出提升农村教育的可能路径,对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资源 农村教育质量 乡村教育
下载PDF
民族艺术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价值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1 位作者 麦茂生 胡晶莹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民族艺术作为多民族元素交融互鉴形构的综合性艺术样态,承载着各民族在族际交往中形成的文化符号,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学界从中华民族认同、民族艺术交融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 民族艺术作为多民族元素交融互鉴形构的综合性艺术样态,承载着各民族在族际交往中形成的文化符号,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学界从中华民族认同、民族艺术交融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三个维度入手,为民族艺术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供有力的历史佐证与深厚的学理基础。通过挖掘民族艺术的教育价值,进一步探究民族艺术助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三链联动”显拓展,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方式;“四维贯通”助发展,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空间的开放度;“双向传递”激活力,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政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民族艺术元素 艺术教育价值 艺术教育实践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利群 《云南科技管理》 2022年第1期18-26,共9页
通过建构指标体系及DEA交叉模型,评价我国2010-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并用Tobit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发展效率总体上呈现“以东部、中部地区省份为效率高地,以西部地区省份为效率洼地... 通过建构指标体系及DEA交叉模型,评价我国2010-2019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并用Tobit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发展效率总体上呈现“以东部、中部地区省份为效率高地,以西部地区省份为效率洼地”的空间分布格局且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受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和人力资本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效率成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 DEA模型 面板数据 TOBIT模型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少年儿童思想引领研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利群 张骞 《职业技术》 2023年第8期9-15,共7页
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总库为数据资料来源,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从知识图谱的时空分析、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三个维度着手,对2000—2021年我国少年儿童思想引领研究的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学界对我国少年儿童思... 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总库为数据资料来源,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从知识图谱的时空分析、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三个维度着手,对2000—2021年我国少年儿童思想引领研究的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学界对我国少年儿童思想引领研究关注度不够且研究对象较为泛化,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和研究体系尚未成型,教育信息化将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等;提出未来研究应聚焦研究对象并注重研究范式多元化,结合地域特点以形成规模化科研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建议,促进我国少年儿童思想引领研究的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儿童思想引领 知识图谱 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与展望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敦山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97-102,共6页
新媒体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为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需要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创新教... 新媒体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为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需要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净化新媒体教育环境,建立健全新媒体教育体系等途径来增强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民族高校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欧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全国流通经济》 2023年第9期37-40,共4页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2—2020年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程度进行测算,并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欧元区各国的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多数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与各国的发展水平...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2—2020年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程度进行测算,并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欧元区各国的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多数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与各国的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海关管理、技术应用和政府监管有密切联系。(2)贸易便利化、是否开通中欧班列是影响中国出口贸易流量的重要因素,欧元区国家的总人口抑制了中国对其出口贸易。(3)主要是物流基础和技术应用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便利化对中间品出口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贸易引力模型 中欧贸易
下载PDF
云南傣族泼水节及其教育传承的特殊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利群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94-99,共6页
作为傣族独特的民俗节日活动,泼水节是傣族人民将印度婆罗门教的宗教文化和西南傣族边境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源于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泼水节在佛教的濡染下由缅甸地区传入云南傣族地区。经由漫长的文化历史积淀,傣族泼水节蕴含... 作为傣族独特的民俗节日活动,泼水节是傣族人民将印度婆罗门教的宗教文化和西南傣族边境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源于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泼水节在佛教的濡染下由缅甸地区传入云南傣族地区。经由漫长的文化历史积淀,傣族泼水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通过对云南傣族“泼水节”的演变过程和特征的剖析,挖掘其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所呈现的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泼水节 教育传承 特殊功能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热点、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罗利群 张骞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3年第1期64-71,共8页
乡村教师是推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其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以2012—2021年CNKI数据库中核心期刊刊载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Bicomb和CiteSpace软件,对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乡村教师是推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其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以2012—2021年CNKI数据库中核心期刊刊载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Bicomb和CiteSpace软件,对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现状予以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具有研究数量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尚未形成研究体系和缺乏跨学科视角三大特点。未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应借助新兴技术工具,聚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深层问题;加大机构之间合作,构建乡村师资研究的学术共同体;融合不同学科,革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趋势与展望
下载PDF
非连续性教育视域下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创新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利群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1-73,90,共4页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为审视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域。在此视域下,剖析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的本质和特征,检视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存在的问题,阐明“危机”“遭遇”“唤醒”“告诫和号召”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对高校教...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为审视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域。在此视域下,剖析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的本质和特征,检视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存在的问题,阐明“危机”“遭遇”“唤醒”“告诫和号召”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对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实践过程的塑造,以创新教师学习方式、树立以问题为导向的专业发展目标、创设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支持系统以及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性动力为路径,从而促进高校教师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性教育 高校教师 专业成长
下载PDF
2011-2020年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量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利群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5-102,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强民族教育科研力度,使学术研究为民族教育服务。在此背景下,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运用Microsoft Excel对立项课题进行计量分析,结合CiteSpace统计软件对权威期刊有关民族教育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强民族教育科研力度,使学术研究为民族教育服务。在此背景下,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运用Microsoft Excel对立项课题进行计量分析,结合CiteSpace统计软件对权威期刊有关民族教育的研究进行可视化研究和科技文本挖掘,以分析和掌握民族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 现状与趋势 计量分析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云南农村薄弱学校课堂提质增效的途径与方法
11
作者 罗利群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 2023年第1期21-26,共6页
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最为薄弱环节,农村薄弱学校不仅反映“双减”政策落实的力度,而且关涉中国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在厘清“双减”政策下云南农村薄弱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逻辑转向的基础上,从管理机制建构、教育资源挖掘、教师团队... 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最为薄弱环节,农村薄弱学校不仅反映“双减”政策落实的力度,而且关涉中国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在厘清“双减”政策下云南农村薄弱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逻辑转向的基础上,从管理机制建构、教育资源挖掘、教师团队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四个方面阐述课堂提质增效的途径,提出培养核心素养与重视情境教学、构建核心理论与把握学科概念、践行单元教学与坚持整体视角、把握评价导向与促进学习进阶等课堂提质增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农村薄弱学校 课堂教学 提质增效
下载PDF
浅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日常生活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敦山 《西部学刊》 2020年第7期59-62,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最好的方式是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是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强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需要。面对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等因素的消极影响,需要立足日常生活实践,提升学生自身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最好的方式是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是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强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需要。面对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等因素的消极影响,需要立足日常生活实践,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构建课堂教学体系,借助网络教育平台,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等,来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日常生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日常生活化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体经贸集市的空间展演——基于大理三月街民族节的仪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利群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39,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能增进人际互动并具有象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能增进人际互动并具有象征意义的节日仪式,能够通过表演向人们传递象征性文化符号和社会结构信息,从而传播价值观念。大理三月街民族节通过文体经贸的空间展演仪式呈现集象征对象、象征主题、象征行为于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叙事,剖析其仪式展演的社会功能,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体经贸集市空间展演的路径,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月街民族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体经贸 空间展演
原文传递
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义务教育有效教学研究
14
作者 罗利群 《文教资料》 2021年第18期187-190,共4页
义务教育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城乡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农村义务教育依托的生活经验不同,义务教育实施手段、途径应有所不同。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贯彻落实... 义务教育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城乡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农村义务教育依托的生活经验不同,义务教育实施手段、途径应有所不同。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贯彻落实振兴农村战略部署,农村义务教育在实行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担负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对农村义务教育环境、教师与学生、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有效教学策略,对乡村振兴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义务教育 有效教学策略
下载PDF
江永女书:女性密文的“前世今生”
15
作者 罗利群 《中国民族教育》 2022年第11期62-64,共3页
江永女书是流传于古越文化和楚文化交汇处——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一带妇女专用的文字符号,也是世界上今为止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永女书虽然没有标准的教科书、经典著作以及学校教育组织,但其在... 江永女书是流传于古越文化和楚文化交汇处——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一带妇女专用的文字符号,也是世界上今为止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永女书虽然没有标准的教科书、经典著作以及学校教育组织,但其在一代代女书传承人的吸收、融合与创造中不断延续并成为自成体系、古老而独特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永女书 文字符号 江永县 前世今生 古越文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典著作 楚文化
原文传递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桂滇黔制造业结构优化研究
16
作者 段世德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2年第6期20-27,50,共9页
数字化是推动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是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特定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工业制造业结构优化有较大影响。通过构建省际层面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分析西南三省(区)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 数字化是推动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是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特定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工业制造业结构优化有较大影响。通过构建省际层面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分析西南三省(区)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区域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了区域制造业结构的优化,但最终效果受区域金融改革、经济发展基础、消费和贸易等因素的影响。优化西南三省(区)的制造业结构,关键是结合发展阶段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产业,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并提升服务能力,通过综合施策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 高新技术产业 制造业结构 金融体制 西南三省(区)
下载PDF
西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析
17
作者 陈敦山 《西藏发展论坛》 2020年第4期60-64,共5页
在西藏高校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教育者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极为重要.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西藏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理论认知、情感认同... 在西藏高校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教育者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极为重要.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西藏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等三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加强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反分裂斗争教育,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等措施来进一步推动西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