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有效去除赤潮生物的粘土复合体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秀贤 俞志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65-1168,共4页
以粘土为主要成分 ,通过添加A、B两组分制备出能有效去除赤潮生物的粘土复合体系 .设计了三因子三水平正交实验 ,考察了该体系对锥状斯克里普藻 (Scrippsiellatrochoidea)、强壮前沟藻 (Amphi diniumcarterae)和赤潮异弯藻 (Heterosigma... 以粘土为主要成分 ,通过添加A、B两组分制备出能有效去除赤潮生物的粘土复合体系 .设计了三因子三水平正交实验 ,考察了该体系对锥状斯克里普藻 (Scrippsiellatrochoidea)、强壮前沟藻 (Amphi diniumcarterae)和赤潮异弯藻 (Heterosigmaakashiwo)的去除率 ,探讨了具有较高去除赤潮生物效果的复合体系对日本对虾 (Penaeusjaponicus)仔虾 (体长 1~ 1.5cm)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体系对 3种赤潮生物的去除能力为 :锥状斯克里普藻 >强壮前沟藻 >赤潮异弯藻 ,各因子中粘土对赤潮生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大 .日本对虾仔虾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96h时对照组日本对虾仔虾死亡率高达 80 % ,加入粘土和组分A、B的I、Ⅱ及Ⅲ组死亡率均低于 4 0 % ,适当浓度的组分A、B可以提高赤潮生物的去除率而对养殖生物无害 ,表明该复合体系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复合体系 赤潮生物去除率 日本对虾 毒性实验
下载PDF
改性粘土絮凝法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稚贝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俞志明 +1 位作者 宋秀贤 曹西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60,共8页
本实验以太平洋牡蛎稚贝(Crassostrea gigas,~0.2cm)为对象,研究了HDTMA有机改性粘土和PAC无机改性粘土絮凝法治理赤潮时对海洋底栖生物的影响。96h急性毒性实验中二者对牡蛎稚贝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62g/L和2.67g/L。在能够有... 本实验以太平洋牡蛎稚贝(Crassostrea gigas,~0.2cm)为对象,研究了HDTMA有机改性粘土和PAC无机改性粘土絮凝法治理赤潮时对海洋底栖生物的影响。96h急性毒性实验中二者对牡蛎稚贝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62g/L和2.67g/L。在能够有效去除赤潮微藻的浓度条件下(0.10g/L),经慢性毒性实验发现改性粘土对牡蛎稚贝成活率无影响,牡蛎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滤食率比培养实验初始时升高了3~4倍,同时在牡蛎超微组织结构中未发现机械损伤。通过模拟改性粘土去除赤潮生物(Heterosigma akashiwo和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过程中对生物体的影响,发现改性粘土絮凝法通过去除赤潮藻能显著提高牡蛎的存活率,所以HDTMA有机改性粘土和PAC无机改性粘土絮凝法在赤潮生物防控中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应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TMA有机改性粘土 PAC无机改性粘土 赤潮治理:太平洋牡蛎稚贝
下载PDF
有机改性黏土对海水中营养盐及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俞志明 +1 位作者 宋秀贤 曹西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0-37,共8页
为了阐明黏土方法治理有害赤潮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了有机改性黏土对海水中营养盐和溶解氧、化学耗氧量、pH等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改性黏土对营养盐,尤其是磷酸盐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吸附量随水体中磷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为了阐明黏土方法治理有害赤潮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了有机改性黏土对海水中营养盐和溶解氧、化学耗氧量、pH等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改性黏土对营养盐,尤其是磷酸盐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吸附量随水体中磷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有机改性黏土对海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能力为:有机改性黏土Ⅰ>有机改性黏土Ⅱ>有机改性黏土Ⅲ。通过有机改性黏土对磷酸盐的吸附-再释放作用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磷酸盐释放作用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等赤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有机改性的黏土有利于提高其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降低对磷酸盐的解吸率,缓解海水富营养化程度,虽然少量被吸附的磷酸盐能缓慢释放,但仍不足以维持赤潮生物的正常生长。同时利用有机改性黏土治理赤潮能显著改善溶解氧、pH、化学耗氧量等水质指标,有利于治理赤潮后的环境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黏土 赤潮治理 营养盐 水质因子
下载PDF
氧18示踪法在浮游植物生产力监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曹凌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103,共9页
浮游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是调节河口碳交换的重要过程。本文在模拟实验基础上,采用重氧水(H 218 O)加富法培养海水,用四极杆质谱精确测定溶氧的变化和重氧(18 O 16 O)的生物富集速率,同步测定总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P)与... 浮游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是调节河口碳交换的重要过程。本文在模拟实验基础上,采用重氧水(H 218 O)加富法培养海水,用四极杆质谱精确测定溶氧的变化和重氧(18 O 16 O)的生物富集速率,同步测定总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P)与净群落生产力(Net community production,NCP),估测长江口最大浑浊带、锋面地带和冲淡水延伸区域(舟山海域)的水柱积分GPP和NCP。结果表明,受光限制影响,最大浑浊带水柱积分GPP低(6.11 mmol·m^(-2)·d^(-1)),呼吸作用造成NCP为负值,呈异养状态;锋面水柱积分GPP和NCP分别为164.87和135.91 mmol·m^(-2)·d^(-1),主要由表层水体的硅藻贡献,周转效率高达0.82;舟山海域水柱积分GPP和NCP分别为235.44和180.75 mmol·m^(-2)·d^(-1),主要由0~15 m水体的甲藻贡献,周转效率为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生产力 净群落生产力 最大浑浊带 锋面地带 舟山海域
下载PDF
两种海洋初级生产力模型在长江口毗邻海区的应用比较
5
作者 于源 +1 位作者 朱天蒙 李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1,共10页
河口毗邻海域是海洋浮游植物相对活跃的区域,对初级生产力和全球碳循环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和卫星数据,利用针对近岸优化的切萨皮克湾生产力模型(CBPM)和初级生产力垂向归纳模型(VGPM),分别计算了2018年3、7和10月长江口... 河口毗邻海域是海洋浮游植物相对活跃的区域,对初级生产力和全球碳循环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和卫星数据,利用针对近岸优化的切萨皮克湾生产力模型(CBPM)和初级生产力垂向归纳模型(VGPM),分别计算了2018年3、7和10月长江口毗邻海域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总初级生产力(GPP)。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在研究区域的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在3月,从高纬度近岸到低纬度远岸递增;7月,初级生产力高值区以长江口和杭州湾为中心呈弧形分布;10月,初级生产力形成两个封闭的高值区。3个月份全部78个站位中有超过98%的站位VGPM的计算结果大于CBPM的结果,且3个月份VGPM的生产力结果比CBPM的计算结果分别高133%、73%和118%。通过与历史实测数据对比可知,CBPM计算所得长江口毗邻海域NPP更加接近历史实测数据。CBPM相比于VGPM更加适合长江口毗邻海域NPP计算的模型。另外,水底溶解氧与GPP、海表叶绿素浓度在各个月份都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萨皮克湾生产力模型(CBPM) 垂向归纳模型(VGPM) 长江口 初级生产力(PP)
下载PDF
海洋地球工程的研究进展与相关国际法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纪 王莹 +2 位作者 何柳 陈荣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2年第2期21-28,共8页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负面影响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地球工程因被认为是减缓甚至扭转气候变化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之一而备受关注。为推动地球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国际法的完善,文章分析海洋施肥、人工上升流、人工海洋碱化、...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负面影响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地球工程因被认为是减缓甚至扭转气候变化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之一而备受关注。为推动地球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国际法的完善,文章分析海洋施肥、人工上升流、人工海洋碱化、海洋云增白和海底造墙5种海洋地球工程的技术原理、研究进展及其在具体实施中对现行国际法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处于理论模拟阶段还是处于实验阶段,上述海洋地球工程技术都显示其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同时也存在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生活的潜在风险;由于科学的不确定性和国际法的模糊性,各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与国际法的冲突或适用问题,但目前从科研实践角度分析具体技术涉及的相关国际法问题的研究较少;虽然应在国际法框架下进行探索性研究,然而目前有关地球工程技术的国际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仍存在很多争议。因此,必须加强对地球工程技术的研究,将技术风险降到最低,并在科学探索中做好环境基线研究,完善技术探索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随着旨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小规模地球工程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更应明确地球工程技术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建立合理的法律框架,推进国际法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海洋地球工程 国际法 海洋环境 环境影响评估
下载PDF
南大洋发展的热点展望--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南大洋区域性会议纪要
7
作者 李纪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7-169,共3页
南大洋在全球热量循环、营养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和碳循环、海洋生产力和海平面调节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人类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南大洋及其内在价值的保护是"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United Nations ... 南大洋在全球热量循环、营养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和碳循环、海洋生产力和海平面调节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人类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南大洋及其内在价值的保护是"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United Nations Decade of Ocean Sci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21-2030,以下简称"UN海洋十年")的重要议题之一。2020年2月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举行了第一届南大洋区域研讨会。来自11个国家的与会者作为海洋科学、政策、管理和科学传播等专业的代表,主要围绕以下议题达成了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南大洋 生物地球化学 会议纪要 科学传播 营养物质循环 十年 人类未来
下载PDF
北极楚科奇海北部特征水团对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调控
8
作者 费淑怡 李纪 +3 位作者 葛跃浩 郭正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通过楚科奇海北部–加拿大海盆西侧交接地带的生态调查,我们发现0~150 m海域水体中以融冰水(MW,0~20 m)、白令海夏季水(sBSW)和阿拉斯加沿岸流(ACW)等水团为主。水温和营养盐变化与水团息息相关,物理–生化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影响了浮游... 通过楚科奇海北部–加拿大海盆西侧交接地带的生态调查,我们发现0~150 m海域水体中以融冰水(MW,0~20 m)、白令海夏季水(sBSW)和阿拉斯加沿岸流(ACW)等水团为主。水温和营养盐变化与水团息息相关,物理–生化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影响了浮游植物分布和群落结构。叶绿素a浓度最大值多位于约50 m深、富含营养盐的sBSW和ACW暖水团中。sBSW和ACW中分别以小型(占比约74%)和微微型(占比约65%)浮游植物为主。藻华初期,溶解无机氮(DIN)虽呈相对限制状态,但仍高于浮游植物生长所需阈值。双单元混合模型显示:浮游植物对氮去除明显,氮吸收量与叶绿素a浓度呈正比,且在温度略高的ACW水团中氮吸收量高于sBSW水团。在北极变暖、波弗特流涡增强以及ACW和sBSW营养盐补给下,该区域的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浓度(均值:(0.327±0.163)mg/m^(3),范围:0.04~0.69 mg/m^(3))与历史数据相比有所提高。这将增加北极海区的碳吸收通量,有利于其作为碳汇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科奇海 波夫特流涡 分级叶绿素a 温度 水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