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连续62例无死亡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甘辉立 张健群 +3 位作者 刘双 高原 张向峰 朱光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栓塞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9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手术治疗62例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临床病理分型分为中央型组(46例)、外周型组(1... 目的分析应用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栓塞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9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手术治疗62例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临床病理分型分为中央型组(46例)、外周型组(16例)。全组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结果围术期全组无死亡,围术期残余肺动脉高压15例,肺再灌注损伤23例,后者均经延长辅助呼吸支持治疗及体外膜肺治疗治愈。单因素分析显示外周型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子,中央型CTEPH是术后肺再灌注损伤的危险因子(P〈0.05)。62例围术期生存患者术后72hSwan—Ganz导管及血气指标较术前显著改善,肺动脉收缩压从(914-38)mmHg降至(53±21)mmHg,而肺循环阻力从(916±548)dyn·s·cm^-5降至(368±302)dyn·S·cm^-5(t=6.896,P=0.0001),动脉血氧分压从(51±7)mmHg升至(90±7)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从87.0%±3.9%升至96.1%±3.3%,P〈0.01。随访期间无死亡。46例术后复查核素血流灌注通气扫描结果显示,原灌注缺损部位恢复显像,或(及)肺动脉CT造影提示原不显影区充盈造影剂。2例患者于术后2年、3年再发双下肢静脉血栓,但因有下腔静脉滤网而未发肺动脉栓塞,全组术后3年免除再次栓塞率为96.7%±2.8%。发生出血并发症3例。全组抗凝相关出血线性发生率为2.47%患者年,再发下肢静脉栓塞线性发生率为1.64%患者年。术后长期生存62例患者中,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38例、Ⅱ级20例、Ⅲ级2例、Ⅳ组2例。结论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术后有较好围术期及中长期生存率,口服华法林抗凝相关的再发肺动脉栓塞、下肢静脉栓塞率、出血并发症线性发生率均在可接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动脉内膜切除术 栓子切除术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从地区角度看日中关系的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原 白如纯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4-92,共9页
近年来 ,日中两国在地区合作方面的政策和态度发生了变化。日本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就开始主张设立区域合作组织。近年来中国对于区域合作采取了积极姿态 ,日本反而有被排除于区域合作网络外之虞。本文从中国的东亚外交、日美关系等多... 近年来 ,日中两国在地区合作方面的政策和态度发生了变化。日本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就开始主张设立区域合作组织。近年来中国对于区域合作采取了积极姿态 ,日本反而有被排除于区域合作网络外之虞。本文从中国的东亚外交、日美关系等多边外交的角度分析了上述变化的背景 ,认为日中携手是有效推进区域合作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亚外交 区域合作 中日关系 日美关系 多边外交
原文传递
东亚视角下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辑录 被引量:2
3
作者 山室信一 高原 +3 位作者 汪婉 刘杰 王中忱 李廷江 《日本研究》 2022年第1期24-42,共19页
日中关系史中憧憬和不信任的反复--以50年为周期的分析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历史有很多内容可以讨论。本文从个人角度以及从东亚角度对此进行大致的梳理。一、以5年为周期看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两国关系1972年时值笔者于东京大学教养学... 日中关系史中憧憬和不信任的反复--以50年为周期的分析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历史有很多内容可以讨论。本文从个人角度以及从东亚角度对此进行大致的梳理。一、以5年为周期看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两国关系1972年时值笔者于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本科在读,当时班级讨论会中没有关于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内容。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大家也不敢讨论政治问题,但在法学哲学研讨班会涉及一些时事问题。另外,应以何种立场讨论也是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中邦交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两国关系 日本京都大学 东京大学 个人角度 国际学术研讨会 清华大学
下载PDF
对日中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原 《日本学刊》 CSSCI 2019年第4期20-21,共2页
—、为什么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相对负面以了解日中两国人民对于对方国家拥有怎样的印象为调查目的,日中两国每年都会举行舆论调查。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变化很明显:对日本拥有好印象的中国人占比持续走高,而对日本拥有不好印象的... —、为什么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相对负面以了解日中两国人民对于对方国家拥有怎样的印象为调查目的,日中两国每年都会举行舆论调查。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变化很明显:对日本拥有好印象的中国人占比持续走高,而对日本拥有不好印象的中国人占比在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日中关系 中国人 日本人 舆论调查 调查结果 印象 负面
原文传递
日中韩三国间合作的障碍及其克服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原 金肖丰 《当代韩国》 2010年第1期15-19,共5页
近来,日中韩三国之间的合作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使三国共同体的形成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在三国间要形成共同体也存在着障碍。其中最为深刻的,当属历史认识、领土问题以及根本性的民族主义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障碍因... 近来,日中韩三国之间的合作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使三国共同体的形成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在三国间要形成共同体也存在着障碍。其中最为深刻的,当属历史认识、领土问题以及根本性的民族主义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障碍因素,对日中韩三国未来的合作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日中韩合作 障碍因素
原文传递
中日关系如何解结
6
作者 高原 陈立雄 《中国改革》 CSSCI 2013年第11期96-98,共3页
双方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确认基本事实,最终,两国解决问题的惟一处方是“同意可以有不同意见”。中日如何解决“岛争”问题?东京大学法学系教授高原明生(Akio Takahara)10月20日。在接受财新《中国改革》记者采访时认为,两国间存... 双方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确认基本事实,最终,两国解决问题的惟一处方是“同意可以有不同意见”。中日如何解决“岛争”问题?东京大学法学系教授高原明生(Akio Takahara)10月20日。在接受财新《中国改革》记者采访时认为,两国间存在许多误解,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确认基本事实,降低双方民族主义情绪。最终,两国解决问题的惟一处方是“同意可以有不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中国改革》 民族主义情绪 基本事实 实事求是 不同意见 东京大学 记者采访
原文传递
透析三中全会新突破
7
作者 谢庆奎 高小平 +3 位作者 高原 白津夫 宋养琰 王红茹 《中国经济快讯》 2003年第41期16-19,共4页
于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全面推... 于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中全会决议的背景是什么?与往届会议究竟有何不同?有哪些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 2003年 市场经济 修宪案 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