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排螺旋CT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67
1
作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492-498,共7页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经64排螺旋CT检查,怀疑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97例,其中常规头部CT扫描50例和横断面容积扫描冠状面重组20例,并与双螺旋CT检查70例相应病例的图像进行比较;头颈CT血管造影10...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经64排螺旋CT检查,怀疑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97例,其中常规头部CT扫描50例和横断面容积扫描冠状面重组20例,并与双螺旋CT检查70例相应病例的图像进行比较;头颈CT血管造影10例和全部脊柱CT血管造影7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临床资料对照;10例13次脑灌注成像,分析其成像优势。结果50例64排螺旋CT常规头部扫描未见或仅有轻微颅后窝伪影,而50例双螺旋CT中32例有明显的颅后窝骨伪影。20例64排螺旋CT头颅冠状重组图像质量优良,而双螺旋CT冠状扫描的20例,9例扫描角度不够,7例有伪影,增强者1例效果差。5例头颈CTA异常(4例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1例脑内动静脉畸形),4例脊柱CTA发现血管畸形(包括畸形血管位置、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均与DSA一致。10例(13次)脑灌注成像,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表现有灌注时间延长,血流轻度减少或无减少,其中2例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3例脑梗死灌注时间延长,血流明显减少。结论64排螺旋CT能消除常规头部CT扫描时颅后窝伪影,平面重组可清楚显示颅底结构,可取代并且优于冠状位扫描;CTA能大范围准确显示头、颈和脊髓、脊柱血管病变;灌注成像范围显著扩大,准确度提高,可与静脉和同范围动脉CTA在一次增强后同时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造影术 灌注 局部 64排螺旋CT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磁共振血流成像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1
2
作者 李坤成 +1 位作者 王新民 杜冬泽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磁共振血流成像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2例脑静脉窦患者均作MRI和脑静脉窦MRA检查(3例治疗后随诊),8例行静脉期脑血管造影;与常规SE图像和X线脑血管造影对照,着重分析脑静脉... 目的:探讨脑静脉磁共振血流成像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2例脑静脉窦患者均作MRI和脑静脉窦MRA检查(3例治疗后随诊),8例行静脉期脑血管造影;与常规SE图像和X线脑血管造影对照,着重分析脑静脉MRA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受累的静脉窦有上矢状窦6例,窦汇(部分)8例,横窦8例(10个),乙状窦8例(9个),直窦6例,大脑大静脉3例和大脑内静脉3例(6个);脑静脉窦血栓MRA直接征象为发育正常的静脉窦高血流信号缺失或再通形成的边缘模糊且不规则的较低血流信号,间接征象有病变以远静脉侧支形成或其他途径引流静脉异常扩张。结论:脑静脉窦MRA及其原始图像在脑静脉窦血栓诊断及随诊中有独特价值,它比常规SE图像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直接显示静脉窦血栓,易于治疗后反复随诊,这些是血管造影所不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 磁共振成像 血流 MRA
原文传递
胼胝体变性的CT和MRI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念察 +2 位作者 李坤成 张轶群 张通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53-455,共3页
目的:分析胼胝体变性的CT和MRI征象。材料与方法:4例胼胝体变性中,3例为急性发病,1例呈慢性过程。4例均行头颅CT扫描,2例行MRI检查,其中1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结果:2例CT示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呈片状低密度... 目的:分析胼胝体变性的CT和MRI征象。材料与方法:4例胼胝体变性中,3例为急性发病,1例呈慢性过程。4例均行头颅CT扫描,2例行MRI检查,其中1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结果:2例CT示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呈片状低密度病变,2例病变仅见于膝部。病变的膝部(3例)和压部(2例)呈膨胀性改变,其中1例发病16天后,MRI平扫和强化未见膨胀性改变和异常强化。结论:(1)CT和MRI是诊断胼胝体变性的有效方法,MRI显示胼胝体更全面准确,特别是体部的显示;(2)胼胝体变性CT主要表现是片状低密度灶,急性发病者以膝部和压部常见,可见膨胀性改变,以膝部尤著;(3)晚期胼胝体病变区萎缩,MRI表现为胼胝体中层带状低信号(T1WI),无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变性 CT MRI 诊断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CT征像的再认识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念察 李坤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8-150,共3页
CT的临床应用使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准确性有较大幅度提高。CT平扫或增强扫描,可显示对脑静脉血栓有诊断意义的征像。这些征像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并得到确定(见表1)。在CT上,脑静脉窦血栓的主要表现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征像两... CT的临床应用使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准确性有较大幅度提高。CT平扫或增强扫描,可显示对脑静脉血栓有诊断意义的征像。这些征像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并得到确定(见表1)。在CT上,脑静脉窦血栓的主要表现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征像两部分。1脑静脉血栓直接征像脑静脉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 CT 征象
下载PDF
胰腺炎脾脏并发症的CT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念察 +2 位作者 梅其在 李坤成 郑杰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明确胰腺炎脾脏并发症的CT表现及预后。材料与方法:从我院7年间收治的232例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病例中选出有脾脏并发症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例。对照出现脾脏并发症前后CT所见和变化,着重分析脾脏... 目的:明确胰腺炎脾脏并发症的CT表现及预后。材料与方法:从我院7年间收治的232例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病例中选出有脾脏并发症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例。对照出现脾脏并发症前后CT所见和变化,着重分析脾脏病变CT特点、演变过程以及与胰腺炎病变和临床的联系。结果:CT示7例并发脾梗塞,2例有脾包膜下积液。脾梗塞单发小病灶3例,多发小病灶2例,大病灶1例,弥漫型1例。脾包膜下积液轻、中等量各1例。上述脾实质病变经保守治疗后,CT随诊显示病变逐渐吸收、缩小或消失。1例并发脾假性动脉瘤,CT未能及时诊断,后破裂出血,经导管栓塞治疗。结论:(1)胰腺炎脾脏并发症多出现于胰腺炎反复发作或重症胰腺炎病情加重过程中;(2)CT是发现和随诊胰腺炎脾脏并发症的有效方法;(3)脾实质并发症,特别是脾梗塞和包膜下积液,倾向于保守治疗;(4)胰尾及其周围病变易导致脾脏并发症出现;(5)增强CT扫描能显示脾假性动脉瘤的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脾脏并发症 胰腺炎 并发症
下载PDF
原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17
6
作者 曾幼鲁 +2 位作者 丁铭臣 张念察 王跃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7-329,共3页
分析了7例原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和MRI征象。经静脉期脑血管造影和手术病理证实分别为5和1例,重复MRI确诊1例。5例血栓在上矢状窦,1例在右侧横窦,1例位于左侧大脑中静脉。CT扫描2例显示脑静脉(窦)血栓直接... 分析了7例原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和MRI征象。经静脉期脑血管造影和手术病理证实分别为5和1例,重复MRI确诊1例。5例血栓在上矢状窦,1例在右侧横窦,1例位于左侧大脑中静脉。CT扫描2例显示脑静脉(窦)血栓直接征象,2例为非特征性改变,3例无阳性发现。2例行MRI检查,受累静脉窦内T1、T2加权像上均为高信号,1例治疗后复查高信号消失。5例造影明确了静脉窦闭塞的部位和程度,2例可见静脉窦闭塞后逆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 静脉窦 脑血栓形成 原发性 CT NMR 成像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影像学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小平 张念察 +2 位作者 李坤成 李慎茂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对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所见进行对照分析,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本病15例,其中14例行 CT、5例行 MRI 检查(4例加增强扫描),5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 目的:对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所见进行对照分析,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本病15例,其中14例行 CT、5例行 MRI 检查(4例加增强扫描),5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7种影像学所见,相应的病理表现亦各不相同。结论:尽管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无特异性影像学征象,但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分析,有助于提示本病的诊断,而活检是确诊的必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脑肿瘤 CT NMR 成像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胰腺钝性伤的CT诊断 被引量:13
8
作者 邵红 +3 位作者 张念察 林彬 梅其在 李坤成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9-470,共2页
目的 总结分析胰腺钝性伤的CT征象。方法 经手术证实的胰腺钝性伤 5例 ,回顾分析其CT表现及特点。结果  2例分别为胰腺断裂和实质出血的胰腺钝性伤患者 ,未能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 ,并发了重症胰腺炎、胰周感染和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致... 目的 总结分析胰腺钝性伤的CT征象。方法 经手术证实的胰腺钝性伤 5例 ,回顾分析其CT表现及特点。结果  2例分别为胰腺断裂和实质出血的胰腺钝性伤患者 ,未能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 ,并发了重症胰腺炎、胰周感染和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致使住院治疗时间明显延长。另 3例及时诊断和治疗 ,患者很快恢复出院。结论 CT是诊断胰腺钝性伤的首选方法。正确认识CT征象能及时作出诊断 ,为适时手术提供依据 ,从而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特别是对胰腺损伤程度严重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损伤 CT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脑静脉血栓螺旋CT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吉仁珍 +3 位作者 谷晔炳 姚新宇 刘英 李坤成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6-469,共4页
目的 探讨脑静脉螺旋CT(SCT)对脑静脉血栓 (CV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2 0例临床怀疑或随诊CVT的患者行脑静脉SCT检查 ,以原始图像为主结合各种重建图像 ,并与MRI、MRV、脑静脉DSA对照分析。结果 脑静脉SCT对中至大的脑静脉 (... 目的 探讨脑静脉螺旋CT(SCT)对脑静脉血栓 (CV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2 0例临床怀疑或随诊CVT的患者行脑静脉SCT检查 ,以原始图像为主结合各种重建图像 ,并与MRI、MRV、脑静脉DSA对照分析。结果 脑静脉SCT对中至大的脑静脉 (窦 )显示率达 90 %~ 1 0 0 %。 2 0例中 ,确诊为CVT 1 1例 ,急性期 2例合并脑水肿1例 ,随诊亚急性和慢性血栓再通 9例 ,另 9例排除了CVT可能。结论 脑静脉SCT是诊断脑静脉病变可靠、有效和快捷的检查方法 ,尤其对急性或慢性期CVT的诊断 ,CVT治疗后随诊 ,以及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血栓 螺旋CT 临床应用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诊断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49-53,共5页
关键词 影像学诊断进展 颅内动脉瘤 高血压性脑出血 影像诊断技术 脑血管意外 动脉痉挛 无症状 脑梗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蛛网膜颗粒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10
11
作者 石巍巍 杨丕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的CT和MR I影像特点。方法8例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患者行MR I检查,其中7例行CT扫描,对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性征象。结果8例患者中,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共有9个,其中6个位于横窦,3个位于上矢状...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的CT和MR I影像特点。方法8例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患者行MR I检查,其中7例行CT扫描,对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性征象。结果8例患者中,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共有9个,其中6个位于横窦,3个位于上矢状窦。病灶在CT影像中均表现为低密度影,其中3个有钙化灶。9个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7个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为低信号;4个增强后可见轻度或中度强化,以及充盈缺损;4个MR静脉造影影像呈附壁状充盈缺损征象。结论CT和MR I影像是诊断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的有效方法,特别是MR I影像能显示其特征性信号改变及与静脉窦的关系,对诊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蛛网膜颗粒
下载PDF
鼻咽癌颅底转移特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军 张秋航 +2 位作者 杨治宇 孔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颅底侵犯和转移的发生规律、途径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经病理确诊并经MRI检查发现有颅底侵犯的鼻咽癌病人的MRI资料,对鼻咽癌颅底侵犯方式、发生率及侵犯和转移的解剖部位进行研究。结果本组发生颅底直接侵... 目的探讨鼻咽癌颅底侵犯和转移的发生规律、途径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经病理确诊并经MRI检查发现有颅底侵犯的鼻咽癌病人的MRI资料,对鼻咽癌颅底侵犯方式、发生率及侵犯和转移的解剖部位进行研究。结果本组发生颅底直接侵犯84例(83.2%),颅底转移17例(16.8%)。颅底直接侵犯最易受累的部位依次为蝶窦和鞍底、海绵窦、斜坡、颈内动脉管。颅底转移多发生在颈内动脉管和颈静脉孔区域。结论鼻咽癌早期存在颅底淋巴结转移,通过鼻咽癌颅底侵犯和转移的MRI研究,提高鼻咽癌颅底侵犯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靶区和放疗技术,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以达到提高鼻咽癌病人的生存率,改善其生存质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肿瘤转移 颅底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硬脊膜动静脉瘘磁共振成像的特点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丕丕 +2 位作者 石巍巍 张鸿祺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509-513,共5页
目的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脊髓病变的MRI特点,探讨脊髓病变与畸形血管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经DSA证实的SDAVF患者32例,应用场强3.0T超导型MRI扫描仪于术前行常规脊髓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按照脊髓病变的范围,分为局限(1~4个椎体... 目的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脊髓病变的MRI特点,探讨脊髓病变与畸形血管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经DSA证实的SDAVF患者32例,应用场强3.0T超导型MRI扫描仪于术前行常规脊髓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按照脊髓病变的范围,分为局限(1~4个椎体)、中度(5~7个椎体)和广泛(8~10个椎体)病变三组。按照改良的Aminoff和Logue步态与排尿障碍法,于术前对患者进行临床评分,<6分为轻症者,≥6分为重症者。结果①30例病变中心位于下胸段(94%,30/32)。32例中病变局限组8例(25%),临床轻症者6例,重症者2例;中度组19例(59%),临床轻症者5例,重症者14例;广泛组5例(16%),轻症者1例,重症者4例。②32例患者髓内均可见T2WI高信号,31例高信号位于脊髓中心,呈"铅笔样"改变,1例呈弥散状分布;2例髓内可见T1WI低信号。增强扫描后,31例脊髓强化,1例未见强化。③瘘口位于脊髓病变范围内12例,位于脊髓病变范围外20例。④31例引流静脉范围≥相应脊髓病变范围,且引流静脉与脊髓病变部位一致;1例脊髓病变>引流静脉范围,引流静脉与脊髓病变部位部分一致。结论①SDAVF脊髓病变范围广泛、多位于下胸段,病变范围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但临床症状相对轻。②MRI上多表现为沿脊髓中心走行的铅笔样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少见。③SDAVF脊髓病变部位与瘘口常不一致。④SDAVF异常引流静脉与脊髓病变分布一致,且通常大于脊髓病变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脊髓疾病 硬脊膜动静脉瘘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和内膜剥脱术后并发脑栓塞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小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5-557,共3页
脑血管病是致死、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近年来,尽管脑卒中相关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脑卒中的发病率不减反增,其中与颈动脉狭窄相关脑卒中为20%-30%。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与... 脑血管病是致死、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近年来,尽管脑卒中相关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脑卒中的发病率不减反增,其中与颈动脉狭窄相关脑卒中为20%-30%。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卒中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颅内栓塞
下载PDF
梅毒性脑损害磁共振征象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康少红 +1 位作者 王晓瑞 殷敬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分析梅毒脑病MRI表现,探讨其征象特点、演变规律以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以提高对梅毒脑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确诊的梅毒脑病患者的MRI平扫、增强,MRA以及复查头颅MRI图像特点。结果 (1)脑萎缩13例,脑梗... 目的分析梅毒脑病MRI表现,探讨其征象特点、演变规律以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以提高对梅毒脑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确诊的梅毒脑病患者的MRI平扫、增强,MRA以及复查头颅MRI图像特点。结果 (1)脑萎缩13例,脑梗死8例,脑炎8例,脑膜炎改变8例,头颅MRI正常2例。(2)13例均表现为多种形式病变并存,脑萎缩为主要改变。(3)神经梅毒脑MRI病变的演变:3例行有效治疗后脑炎异常信号基本或完全吸收,后遗改变主要是脑萎缩出现或加重,2例未行正规有效治疗,脑炎病灶出现或扩大。(4)神经梅毒脑血管病变:6例MRA检查中2例局部动脉血管重度狭窄。结论 (1)梅毒脑病的基本MRI征象有脑萎缩、脑梗死、脑炎以及脑膜炎等改变;(2)不对称性脑萎缩,同时伴有脑炎和/或脑膜炎改变,具有提示梅毒脑病的意义。(3)MRI随诊能够显示梅毒脑病脑内病变的演变,特别是脑炎向脑萎缩的转变。(4)MRA可以发现梅毒所致脑内主要动脉狭窄或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磁共振成像 脑损害 诊断
原文传递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脑栓塞MRI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小琨 +2 位作者 屈洪颖 卢洁 张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并发脑栓塞的MRI特点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方法前瞻性分析74例CAS术后并发脑栓塞MRI特点,按照新发脑栓塞的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等分类。根据脑栓塞的部位及血供特点,分为颈动脉供血区栓塞(手术同侧前循...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并发脑栓塞的MRI特点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方法前瞻性分析74例CAS术后并发脑栓塞MRI特点,按照新发脑栓塞的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等分类。根据脑栓塞的部位及血供特点,分为颈动脉供血区栓塞(手术同侧前循环栓塞)与非颈动脉供血区栓塞,包括手术对侧前循环及后循环新发栓塞,后者再分成枕叶及小脑新发栓塞灶。同时,依据DSA和脑超声多普勒观察记录非颈动脉供血区栓塞相应前、后交通动脉开放状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术前有无临床症状、有无新发梗死灶对术后新发栓塞灶个数有无影响。观察术后临床症状与新发脑栓塞数量间的对应关系。结果 74例中新发栓塞灶除2个为大的片状灶外,其余均为为小圆点状或小斑片状灶。39例(52. 7%)新发栓塞灶1~4个,28例(37. 8%) 5~8个,4例(5. 4%) 9~20个,3例(4. 1%)病灶呈片状或栓塞数量多于20个以上。同侧前循环新发栓塞63例(85. 1%),对侧前循环32例(43. 2%),其中21例前交通动脉开放;后循环37例(50%),其中9例发现相应后交通动脉开放。11例(14. 9%)无颈动脉供血区栓塞而直接引起非供血区的栓塞,包括对侧前循环5例,后循环枕叶2例,小脑8例。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术前有无临床症状、有无新发梗死灶与新发脑栓塞数量没有明确的相关性(P值均> 0. 05)。2例病灶呈片状或栓塞数量多于20个以上者均有明确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出现。结论 CAS术后新发脑栓塞以小病灶多、数量少且个体差异大、症状出现率低、病灶分布广甚至呈"跳跃式"分布为特点。大片状与大量小病灶(> 20)的栓塞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脑栓塞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内颞叶各结构体积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洁琼 张新卿 +4 位作者 汤哲 陈彪 刘东惠 秦晓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与内颞叶各结构体积的关系。方法17例MCI患者和21名正常老年人分别接受临床评估、神经心理检查和头颅MR扫描,在重建的图像上测量内颞叶各结构的体积,并行标准化处理;对神经心理学指标与内颞...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与内颞叶各结构体积的关系。方法17例MCI患者和21名正常老年人分别接受临床评估、神经心理检查和头颅MR扫描,在重建的图像上测量内颞叶各结构的体积,并行标准化处理;对神经心理学指标与内颞叶结构MR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CI组和正常老年组的神经心理量表除物体记忆测验(FOM)外,其余各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MR内颞叶结构体积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MCI组中,短时记忆、逻辑记忆(LM)得分与内嗅皮质体积呈正相关(r=0.484、0.529,均P<0.05),无意义图形再认(MGR)、FOM得分与海马体积呈正相关(r=0.502、0.659,均P<0.05),短时记忆、MGR得分与左侧杏仁核体积呈正相关(r=0.557、0.644,均P<0.05);正常老年组短时记忆、LM和数字广度(DS)测验得分与双侧内嗅皮质体积呈负相关(r=-0.448、-0.718,均P<0.05),注意力、计算力与右侧杏仁核、双侧海马体积均呈负相关(r=-0.451、-0.553,均P<0.05)。结论M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内颞叶各结构体积有关;不同的认知功能与内颞叶特定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三维动态增强MRA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石巍巍 +2 位作者 杨丕丕 张鸿祺 凌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对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36例SDAVF患者分别行脊髓3D-DCE-MRA检查及DSA检查,外科手术治疗33例,血管内栓塞治疗3例。对3D-DCE-MRA图像进行分析,以病变的定性诊断,...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对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36例SDAVF患者分别行脊髓3D-DCE-MRA检查及DSA检查,外科手术治疗33例,血管内栓塞治疗3例。对3D-DCE-MRA图像进行分析,以病变的定性诊断,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等的显示情况为观察指标,与DSA及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3D-DCE-MRA对36例SDAVF均做出正确诊断。DSA及手术确诊供血动脉42支,3D-DCE-MRA正确诊断35支,漏诊7支,误诊2支,3D-DCE-MRA诊断供血动脉的敏感性为83.3%;DSA和/或手术证实36例SDAVF共38个瘘口,DSA清晰显示37个,1个未显示;3D-DCE-MRA显示瘘口34个,4个瘘口未显示,3D-DCE-MRA对瘘口显影率为89.5%;3D-DCE-MRA对SDAVF的引流静脉均显示,且对大范围的引流静脉显示优于DSA。结论3D-DCE-MRA对SDAVF能够做出正确的定性诊断,对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等细节信息的显示也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脊髓DSA或使DSA时节段性动脉的选择更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瘘 磁共振血管成像 动态增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脑CT静脉成像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轶群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脑CT静脉成像(CT venography,CTV)是一种新的无创性脑静脉血管成像技术,随着扫描方式、参数选择、对比剂应用以及重建技术的探索和完善,逐渐应用于脑静脉病变的诊断上,并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阐述脑CTV的技术特点、临床应用以及... 脑CT静脉成像(CT venography,CTV)是一种新的无创性脑静脉血管成像技术,随着扫描方式、参数选择、对比剂应用以及重建技术的探索和完善,逐渐应用于脑静脉病变的诊断上,并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阐述脑CTV的技术特点、临床应用以及与脑磁共振静脉咸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及传统血管造影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CT 临床应用 CTV
下载PDF
传统X线检查数字化和PACS技术进展与发展战略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6
20
作者 《当代医学》 2001年第3期10-15,共6页
关键词 X线检查 数字化 PACS技术 发展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