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锌硫酸复配制备污泥活性炭及其表征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梦红 辛富森 +4 位作者 韩皓璇 徐明明 宋梦雨 刘爱菊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共3页
以污泥为原料,氯化锌与硫酸进行复配为活化剂,制备污泥活性炭。通过对Zn Cl2与H2SO4体积比、热解温度、保温时间和固液比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测定污泥活性炭碘吸附值,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对污泥活性炭进行红外光谱、比表面及孔径、表... 以污泥为原料,氯化锌与硫酸进行复配为活化剂,制备污泥活性炭。通过对Zn Cl2与H2SO4体积比、热解温度、保温时间和固液比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测定污泥活性炭碘吸附值,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对污泥活性炭进行红外光谱、比表面及孔径、表面形貌等表征。结果表明:污泥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Zn Cl2与H2SO4的体积比2∶1,加热温度为550℃,保温时间为40 min,固液比为1∶2.5,该条件下制得的污泥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98.32 m2/g,平均孔径为4.759 4 nm,碘吸附值为55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活性炭 复配 表征 氯化锌 硫酸
下载PDF
水相循环对玉米秸秆水热液化成油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尹思媛 田纯焱 +5 位作者 李艳美 张念泽 丑鹏涛 易维明 李志合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5-285,I0002,共12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以去离子水为介质,研究水相循环对玉米秸秆水热液化成油特性的影响。循环过程中不额外添加去离子水,对循环前后的水相产物、生物原油和固体产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水相循环产生有机酸的富集效应,促进酮酚类的转化,两者...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以去离子水为介质,研究水相循环对玉米秸秆水热液化成油特性的影响。循环过程中不额外添加去离子水,对循环前后的水相产物、生物原油和固体产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水相循环产生有机酸的富集效应,促进酮酚类的转化,两者共同作用提高生物原油和固体产物的产率和品质。具体表现为:水相循环对水相pH值影响较小(3.62-3.91),但可以使乙酸和丙酸等有机酸不断累积,同时使酮类、酚类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水相循环可以使生物原油产率从20.42%逐步提高至24.31%,且可略提升油品质;水相循环可以使固体产物的碳含量由60.94%提升至6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液化 玉米秸秆 水相循环 成油特性 生物原油
下载PDF
生物原油炼制:副产物内循环及水热自催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纯焱 +5 位作者 李志合 易维明 袁巧霞 付鹏 张玉春 李治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348-5359,共12页
利用高温高压条件模拟石油生成的生物质水热液化技术可用于制备生物原油,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然而副产物处置问题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首先是通过水热定向催化调控减少副产物,然后集成各种技术将副产物尽可能原... 利用高温高压条件模拟石油生成的生物质水热液化技术可用于制备生物原油,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然而副产物处置问题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首先是通过水热定向催化调控减少副产物,然后集成各种技术将副产物尽可能原位资源化。基于此并依据生物炼制的思想,本文对一种集成几种水热技术炼制生物原油的模式进行了讨论。依据生物质水热液化副产物的特性,通过对固体产物水热合成制备催化剂、水相产物回用产生有机酸、气体产物分离或彻底氧化后水热还原生产有机酸等,可实现副产物内循环并强化自催化生成生物原油。指出该模式符合绿色化工的理念,对于加快规模化生产可替代石油的生物原油、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技术 生物原油 生物炼制 自催化 生物质
下载PDF
结肠一期吻合8例分析
4
作者 祝芳振 张波 +3 位作者 李国 胡英 曲文博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56-156,共1页
关键词 结肠一期吻合 癌性梗阻 结肠套叠 结肠病变 手术治疗 乙状结肠 横结肠 肠结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