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萃取方式对小麦胚芽油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进伟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3,共4页
以稳定化小麦胚芽为原料,分别采用亚临界丁烷、超临界CO2和有机溶剂萃取小麦胚芽油,通过对比分析小麦胚芽油得率、水分含量、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脂肪酸组成、VE以及氧化稳定性指数(OSI),研究萃取方式对小麦胚芽油品质的影响。... 以稳定化小麦胚芽为原料,分别采用亚临界丁烷、超临界CO2和有机溶剂萃取小麦胚芽油,通过对比分析小麦胚芽油得率、水分含量、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脂肪酸组成、VE以及氧化稳定性指数(OSI),研究萃取方式对小麦胚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萃取方式中,超临界CO2萃取的小麦胚芽油水分含量最高,为4.32%;亚临界丁烷萃取的小麦胚芽油的得率(9.24%)、OSI(2.55 h)、VE含量(3 749.79 mg/kg)最高,而有机溶剂萃取的小麦胚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最高;萃取方式对小麦胚芽油的脂肪酸组成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小麦胚芽油的品质受萃取方式的影响,亚临界丁烷萃取的小麦胚芽油品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油 亚临界萃取 超临界CO2萃取 有机溶剂萃取 品质
下载PDF
小麦胚芽微波稳定化及其对小麦胚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进伟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44,共6页
利用微波热效应钝化小麦胚芽(WG)中的内源性脂肪酶(LA)与脂肪氧化酶(LOX),研究了不同微波条件对WG的稳定化效果、WG得油率及小麦胚芽油(WGO)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3 min的条件下,WG的水分含量由15.51%降至5.45... 利用微波热效应钝化小麦胚芽(WG)中的内源性脂肪酶(LA)与脂肪氧化酶(LOX),研究了不同微波条件对WG的稳定化效果、WG得油率及小麦胚芽油(WGO)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3 min的条件下,WG的水分含量由15.51%降至5.45%,LA相对酶活降至39.91%,LOX相对酶活降至27.48%;60 d加速储藏期间,酸值(KOH)仅增加1.03 mg/g;在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3 min的条件下,WG得油率为9.70%,WGO品质较好,总VE保留率达95.24%,WGO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胚芽 微波 稳定化 小麦胚芽油 品质
下载PDF
复合类胡萝卜素微胶囊化工艺参数的研究
3
作者 朱小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139-014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复合类胡萝卜素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相关工艺参数对微胶囊性质的作用,探究其在饮食与医药行业的运用前景。按照各异的方法,调控温度与压力,进而微胶囊化,分析颗粒直径、稳固性、荧光属性及释放速率。分析表明,微胶囊的稳定... 本研究旨在探讨复合类胡萝卜素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相关工艺参数对微胶囊性质的作用,探究其在饮食与医药行业的运用前景。按照各异的方法,调控温度与压力,进而微胶囊化,分析颗粒直径、稳固性、荧光属性及释放速率。分析表明,微胶囊的稳定性和荧光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温度及乳化剂加入的变动所影响。在特定的参数搭配之中,微胶囊的释放速度表现得更为平稳。进一步的验证实验旨在确保所得结果的稳妥性与可靠性。本研究为制备高稳定性、控释性能优越的复合类胡萝卜素微胶囊奠定了关键基础,为其在食品与医药领域的深度发掘赋予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类胡萝卜素 微胶囊化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分子蒸馏脱酸对小麦胚芽油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进伟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0,共5页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小麦胚芽油进行脱酸处理,并对小麦胚芽油中的热敏性天然微量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跟踪定量分析,研究了分子蒸馏脱酸对小麦胚芽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子蒸馏温度的升高,小麦胚芽油中的热敏性天然微量生物活性物质遭...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小麦胚芽油进行脱酸处理,并对小麦胚芽油中的热敏性天然微量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跟踪定量分析,研究了分子蒸馏脱酸对小麦胚芽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子蒸馏温度的升高,小麦胚芽油中的热敏性天然微量生物活性物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50℃时小麦胚芽油的酸值(KOH)由4.35 mg/g降到2.01 mg/g,氧化稳定性指数(OSI)为1.27 h;分子蒸馏温度超过150℃后,总VE含量急剧下降,210℃仅为383.5 mg/kg,β-胡萝卜素、多酚和甾醇的损失不显著,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无显著变化。综合脱酸效果与天然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规律,选择150℃为分子蒸馏脱酸的最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小麦胚芽油 脱酸
下载PDF
维生素a微胶囊化工艺的研究
5
作者 朱小勇 王晨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1年第9期180-181,共2页
人体的各种生理是维生素A(VA)参与过程,当人体的VA不足时,会导致杆状细胞功能免疫功能减弱、贫血、生长不良和受损。因此,VA强化食品在许多国家被广泛使用。VA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是一种淡黄色的油性溶液,难均匀地加入食物,同时由于其... 人体的各种生理是维生素A(VA)参与过程,当人体的VA不足时,会导致杆状细胞功能免疫功能减弱、贫血、生长不良和受损。因此,VA强化食品在许多国家被广泛使用。VA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是一种淡黄色的油性溶液,难均匀地加入食物,同时由于其不溶于水的特性,导致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容易被破坏。当VA微胶囊化的时候,其独特的性能又保留了下来,可以弥补其不足。均匀分布的固体颗粒进行分散是一种微胶囊化技术,在这种技术中,气体或液滴被完全包封形成微囊。挥发性添加剂、调味品油、维生素、酶等可通过微胶囊稳定。目前国内外对VD微胶囊和VE的研究较多,但目前还没有关于VA微囊的报道。在这项研究中,维生素A微胶囊是通过将复杂凝集和喷雾干燥的优点相结合而制备的。这不仅增加了微胶囊的有效负载,而且克服了复杂凝集方法后处理过程困难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微胶囊 工艺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