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篆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访谈 |
无
骆芃芃
|
《中国艺术时空》
|
2019 |
3
|
|
2
|
“溪山同游——尹海龙书法篆刻作品展”集评 |
骆芃芃
魏广君
洪厚甜
杨涛
高庆春
冯宝麟
王东声
蔡大礼
|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暨篆刻学科建设与教育论坛作品选登 |
骆芃芃
冯宝麟
杨涛
尹海龙
查律
孙长铭
刘佃坤
胡裔涛
刘铁峰
陈超
朱天曙
王海勇
陈国成
王梦笔
杜延平
吕铁元
朱文哲
甘海民
肖春光
王冠图
高帅
陈靖
冯立
孟德乡
王方呈
芦海娇
陈胜凯
来一石
谭文选
张红坤
张一农
姜轶
朱建华
贺维豪
汪永江
莫金龙
尚天潇
金鑫
顾翔
刘健
梁勇
周弋寒
岳奇
尹义桐
文佐
李贵明
杨帆
石岳
曲学朋
李立山
刘家汇
杨任伟
李丞濮
毕博
张潇
吴义达
赵广源
王培博
杨沆
倪清
马雨婷
王盛贞
吴思昊
边凯之
赵高阳
黄彦虎
朱娣
殷玉刚
王小辰
|
《大学书法》
|
2023 |
0 |
|
4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
骆芃芃
|
《艺术评论》
|
2022 |
1
|
|
5
|
释析古代肖形印的写意色彩与和谐之美 |
骆芃芃
|
《中国书画》
|
2005 |
1
|
|
6
|
而今迈步从头越 |
骆芃芃
|
《中国政协》
|
2020 |
0 |
|
7
|
刘保民作品赏析 |
骆芃芃
|
《中华书画家》
|
2017 |
0 |
|
8
|
传承经典 收藏文明——记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 |
骆芃芃
|
《中华书画家》
|
2014 |
0 |
|
9
|
“文以载道——斋馆别号鉴藏印暨金石拓本题跋国际大展”笔谈 |
李刚田
曾翔
骆芃芃
陈洪武
朱培尔
魏杰
洪厚甜
魏广君
高庆春
张公者
周斌
王东声
阎峻
谢小铨
唐朝轶
赵际芳
梅跃辉
|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茶,一座美丽的桥梁 |
骆芃芃
|
《茶博览》
|
2013 |
0 |
|
11
|
盛世承平 金石留声——西泠百家题刻淄砚铭文展作品选登 |
陈振濂
李刚田
童衍方
骆芃芃
王丹
|
《西泠艺丛》
|
2021 |
0 |
|
12
|
龙门秋月影 茶屋白云泉 |
骆芃芃
|
《上海茶叶》
|
2007 |
0 |
|
13
|
以书法的名义,为武汉加油(二) |
刘彦湖
刘金凯
杨吉平
赵国柱
斯舜威
马健中
孙敏
刘铁平
郁枫
李根
林仲文
孙磷
张波
运其瑞
曾锦溪
史星文
杨晓琳
金泽理
颉江泊
钱玉清
何勇
贾长城
李春泉
彭双龙
秦健
杨祖柏
骆芃芃
陈苏民
吕书庆
王建魁
刘宝民
李兴涛
张廷栋
行云
杜大伟
李亚飞
李志成
何道川
沙松华
庞现军
葛复昌
马子恺
黄胜勇
歧岖
|
《书法》
|
2020 |
0 |
|
14
|
肖形印之写意手法与和谐之美 |
骆芃芃
|
《中华文化画报》
|
2008 |
0 |
|
15
|
当代篆刻艺术的展示方式 |
骆芃芃
|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6
|
金石永寿 金石长年 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 |
骆芃芃
|
《收藏家》
|
2009 |
0 |
|
17
|
愿携茶香作清欢——“人尽天然”饮茶环境的营造 |
骆芃芃
|
《中华文化画报》
|
2006 |
0 |
|
18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 |
骆芃芃
|
《中华文化画报》
|
2006 |
0 |
|
19
|
中国文化 我心中最深的情结——写在2011年我的篆刻书法艺术展前面 |
骆芃芃
|
《中华文化画报》
|
2011 |
0 |
|
20
|
任重而道远 |
骆芃芃
|
《中华书画家》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