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篆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访谈 被引量:3
1
作者 《中国艺术时空》 2019年第6期8-11,共4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作为2009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项目的牵头社区(群体),十年来,贵单位在确保项目存续力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作为2009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项目的牵头社区(群体),十年来,贵单位在确保项目存续力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怎样的保护成果?骆芃芃:十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确保中国篆刻存续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非遗 非遗保护 十年
下载PDF
“溪山同游——尹海龙书法篆刻作品展”集评
2
作者 魏广君 +5 位作者 洪厚甜 杨涛 高庆春 冯宝麟 王东声 蔡大礼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52,共3页
骆芃芃:尹海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新任院长,我们共事很多年,他平时非常勤奋,对篆刻字法的研究非常有造诣。他以往展出的作品风格及品类不及本次展览全面,本次展览作品非常丰富,书法作品涵盖了很多不同的书体,比如隶书、篆书。
关键词 书法篆刻作品 书法作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 作品风格 展览作品 尹海龙 篆刻 隶书
原文传递
“入古出新”——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展暨篆刻学科建设与教育论坛作品选登
3
作者 冯宝麟 +66 位作者 杨涛 尹海龙 查律 孙长铭 刘佃坤 胡裔涛 刘铁峰 陈超 朱天曙 王海勇 陈国成 王梦笔 杜延平 吕铁元 朱文哲 甘海民 肖春光 王冠图 高帅 陈靖 冯立 孟德乡 王方呈 芦海娇 陈胜凯 来一石 谭文选 张红坤 张一农 姜轶 朱建华 贺维豪 汪永江 莫金龙 尚天潇 金鑫 顾翔 刘健 梁勇 周弋寒 岳奇 尹义桐 文佐 李贵明 杨帆 石岳 曲学朋 李立山 刘家汇 杨任伟 李丞濮 毕博 张潇 吴义达 赵广源 王培博 杨沆 倪清 马雨婷 王盛贞 吴思昊 边凯之 赵高阳 黄彦虎 朱娣 殷玉刚 王小辰 《大学书法》 2023年第5期150-158,共9页
近些年来,篆刻艺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篆刻课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成果丰硕。本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近些年来,篆刻艺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篆刻课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成果丰硕。本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协办。全国133所开设书法篆刻课程的高校提供了作品,参展作者共计557人(高校教师203人,高校学生354人),是近年来高等院校篆刻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本刊选登部分参展作品,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院 篆刻教学 书法篆刻 中国工艺美术馆 成果展 入古出新 高等院校 参展作品
下载PDF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被引量:1
4
作者 《艺术评论》 2022年第6期48-50,共3页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党领导文艺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80年来,在《讲话》精神指引下,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自觉投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党领导文艺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80年来,在《讲话》精神指引下,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自觉投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创作出一大批思想内涵深刻、艺术魅力感人的优秀艺术作品,推动了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各个时期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以下简称“篆刻院”)始终以两次文艺座谈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者 创作导向 文艺工作座谈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事业 文艺座谈会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精神
原文传递
释析古代肖形印的写意色彩与和谐之美 被引量:1
5
作者 《中国书画》 2005年第11期52-53,共2页
中国古代肖形印,是中国古代印章的一种形式。肖形印主要以图形为人印的内容,间或有文字和图形的组合,所以叫肖形印,也叫图形印、图形玺。肖形印起源于春秋时期,盛于汉代,汉以后逐渐走向衰落。到了元代,随着元押的产生,肖形印又有了复兴... 中国古代肖形印,是中国古代印章的一种形式。肖形印主要以图形为人印的内容,间或有文字和图形的组合,所以叫肖形印,也叫图形印、图形玺。肖形印起源于春秋时期,盛于汉代,汉以后逐渐走向衰落。到了元代,随着元押的产生,肖形印又有了复兴的现象,但数量比起汉代要少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形印 篆刻艺术 元押 春秋时期 数量比 中国艺术研究院 印文 宫廷生活 了元 百鸟朝凤
下载PDF
而今迈步从头越
6
作者 《中国政协》 2020年第9期48-49,共2页
我从事篆刻书法的创作与研究工作已经几十年了。在这几十年间,除了研习与专业相关的内容,教授学生,开拓和管理院内的工作,我几乎很少涉足其他行业。2018年,我有幸成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创作与研究 书法 全国政协委员
原文传递
刘保民作品赏析
7
作者 《中华书画家》 2017年第3期94-95,共2页
刘宝民1977年生于辽宁兴城。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推荐语:刘宝民所刻之印,大多为急就章中将军印一类。将军印发展至南北朝,有些风格比汉代将军印反倒整饬了一些,但其荒率、天趣之风神始终延续并保存着。近年来。刘宝民的印... 刘宝民1977年生于辽宁兴城。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推荐语:刘宝民所刻之印,大多为急就章中将军印一类。将军印发展至南北朝,有些风格比汉代将军印反倒整饬了一些,但其荒率、天趣之风神始终延续并保存着。近年来。刘宝民的印临习和创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北朝将军印上,有面貌、有结构、有时代气息,也有自己的体会。值得关注的是,宝民的字法有根据,有规范性,没有时下为极力彰显个性夸张或者是杜撰古文字的毛病。宝民的刀法瘦硬、坚挺,线的质感较好,有汉魏遗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军印 临习 推荐语 硕士研究生 作品赏析 保民 刘宝 中国艺术研究院 字法 子慎
原文传递
传承经典 收藏文明——记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
8
作者 《中华书画家》 2014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一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建成于2013年1月,坐落在广西南宁,是广西美术馆群落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的设计,总体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精神,"五"这一数字始终贯穿场馆内外。五边的外形、五... 一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建成于2013年1月,坐落在广西南宁,是广西美术馆群落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的设计,总体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精神,"五"这一数字始终贯穿场馆内外。五边的外形、五角形的天井、五角形的内墙、五角形的展柜……"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稳定、最适中、最包容的数字,整个场馆设计小巧玲珑又特色鲜明,预示着中国篆刻艺术将在这里得以稳健发展。建馆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艺术馆
原文传递
“文以载道——斋馆别号鉴藏印暨金石拓本题跋国际大展”笔谈
9
作者 李刚田 曾翔 +14 位作者 陈洪武 朱培尔 魏杰 洪厚甜 魏广君 高庆春 张公者 周斌 王东声 阎峻 谢小铨 唐朝轶 赵际芳 梅跃辉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1,共6页
李刚田:我的题跋,并没有完全将其作为书法创作来对待,虽然也关注画面视觉美的效果,但未去刻意经营,我关注的重心不是表现自己的书法,而是存录文字的内容。在美与用的关系上,以用为主。书法的美服从于文字的“用”,这与当下展览创作的取... 李刚田:我的题跋,并没有完全将其作为书法创作来对待,虽然也关注画面视觉美的效果,但未去刻意经营,我关注的重心不是表现自己的书法,而是存录文字的内容。在美与用的关系上,以用为主。书法的美服从于文字的“用”,这与当下展览创作的取向是相反的。我觉得金石题跋如过分追求书法的形式变化与不同书体的自我展示,会妨碍人们对文本的解读。因为题跋集不是一本专门的书法集或画册,重在“题跋”二字,这是我的一种选择,也与我过去出版的书法集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如同我刻印的边款,重视文字内容,而书体变化和形式变化很少,聚焦于对文本的释读,而在顺应自然的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集 鉴藏印 李刚田 题跋 书法创作 自我展示 文以载道 边款
原文传递
茶,一座美丽的桥梁
10
作者 《茶博览》 2013年第12期78-79,共2页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像茶一样,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把众多的文化现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盏闻着那徐徐飘出的茶香,可以把天说得更宽更蓝,可以把地说得更博更远,可以把字画看得更精更美,可以把诗作得更悠更雅,可以把情叙得更...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像茶一样,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把众多的文化现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盏闻着那徐徐飘出的茶香,可以把天说得更宽更蓝,可以把地说得更博更远,可以把字画看得更精更美,可以把诗作得更悠更雅,可以把情叙得更浓更切,可以把印刻得更苍更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文化现象 字画
原文传递
盛世承平 金石留声——西泠百家题刻淄砚铭文展作品选登
11
作者 陈振濂 李刚田 +2 位作者 童衍方 王丹 《西泠艺丛》 2021年第7期32-34,共3页
原文传递
龙门秋月影 茶屋白云泉
12
作者 《上海茶叶》 2007年第3期19-20,共2页
骆芃芃——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院副院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关键词 茶文化 龙门 评审委员会 常务理事 颁奖典礼 副院长 中国 茶馆
下载PDF
以书法的名义,为武汉加油(二)
13
作者 刘彦湖 刘金凯 +41 位作者 杨吉平 赵国柱 斯舜威 马健中 孙敏 刘铁平 郁枫 李根 林仲文 孙磷 张波 运其瑞 曾锦溪 史星文 杨晓琳 金泽理 颉江泊 钱玉清 何勇 贾长城 李春泉 彭双龙 秦健 杨祖柏 陈苏民 吕书庆 王建魁 刘宝民 李兴涛 张廷栋 行云 杜大伟 李亚飞 李志成 何道川 沙松华 庞现军 葛复昌 马子恺 黄胜勇 歧岖 《书法》 2020年第4期174-183,共10页
原文传递
肖形印之写意手法与和谐之美
14
作者 《中华文化画报》 2008年第2期122-127,共6页
说起印章应该是没有多少中国人不认识的。前些年去邮局取包裹,总得带一枚名章。可是印章里的学问大了,取包裹那点"能动作用"充其量只是恒河沙之一粒。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是中国首家以篆刻艺术研究和创作为核心的院... 说起印章应该是没有多少中国人不认识的。前些年去邮局取包裹,总得带一枚名章。可是印章里的学问大了,取包裹那点"能动作用"充其量只是恒河沙之一粒。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是中国首家以篆刻艺术研究和创作为核心的院属机构,常务副院长骆芃芃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篆刻艺术的文化魅力,她信手拈起几枚肖形印,谈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形印 篆刻艺术 写意手法 恒河沙 中国艺术研究院 朱布 写意性 副院长 印文 元押
原文传递
当代篆刻艺术的展示方式
15
作者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9-50,共2页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被世界众多的国家和民众所接受,就其最具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典型性的篆刻艺术而言,“中国印”作为了二○○八年北京奥一还会的会标;
关键词 篆刻艺术 展示方式 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印” 当代 典型性
原文传递
金石永寿 金石长年 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
16
作者 《收藏家》 2009年第2期56-62,共7页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篆刻艺术院承办的“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它的名称从字面上看包含四层意思:第一,这个展览是中国首次举办;第二,这个展览是篆刻艺术展;第三,这个展览的作品载体是寿山石;第四,...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篆刻艺术院承办的“金石永寿——中国第一届寿山石篆刻艺术展”,它的名称从字面上看包含四层意思:第一,这个展览是中国首次举办;第二,这个展览是篆刻艺术展;第三,这个展览的作品载体是寿山石;第四,“金石”在这里代表篆刻、“永寿”在这里代表寿山石,这个展览是篆刻艺术与寿山石的结合,正如它所蕴含的意义一样——艺术长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院 篆刻艺术 寿山石 艺术展 金石 作品载体 展览
原文传递
愿携茶香作清欢——“人尽天然”饮茶环境的营造
17
作者 《中华文化画报》 2006年第4期22-29,共8页
何谓"人尽天然"?人尽天然即是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的一种境界。中国的文化,集几千年儒、释、道三教学说于一身,每一个理念的产生都离不开这三教理论的相互融合。在论及人与大自然相融合这一观点上,孔子的见解在《论语·子... 何谓"人尽天然"?人尽天然即是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的一种境界。中国的文化,集几千年儒、释、道三教学说于一身,每一个理念的产生都离不开这三教理论的相互融合。在论及人与大自然相融合这一观点上,孔子的见解在《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一天,孔子的四个学生陪坐在孔子身旁和他聊天,孔子问起他们各自愿的志向,几个学生的回答孔子均不以为然,唯有曾皙的回答引起了孔子的感慨。曾皙是这样回答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说,暮春三月穿上春装,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水中洗洗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皙 自然相 中华茶文化 公西华 春服 冠者 冉有 茶艺馆 行俭 计成
原文传递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成立
18
作者 《中华文化画报》 2006年第7期8-12,共5页
2006年6月16日,中国首家以篆刻艺术研究和创作为核心的院体机构中国篆刻艺术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韩永进、人事司司长高树勋、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高显莉、院长助理贾磊磊... 2006年6月16日,中国首家以篆刻艺术研究和创作为核心的院体机构中国篆刻艺术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韩永进、人事司司长高树勋、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高显莉、院长助理贾磊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篆刻艺术团体、个人和相关单位的人士出席了成立典礼。西泠印社、日本谦慎书道会、日本书道会、西日本协会、韩国美术文化院、韩国《月刊书艺》杂志社等社会团体和个人均发来贺信及贺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书道 王文章 张庆善 书艺 贾磊磊 西泠印社 美术文化 院体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 我心中最深的情结——写在2011年我的篆刻书法艺术展前面
19
作者 《中华文化画报》 2011年第10期8-15,共8页
2011年9月2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展之《天翰云章金石永年—骆篆刻书法艺术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为庆祝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6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拟举办10个艺术家系列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 2011年9月2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展之《天翰云章金石永年—骆篆刻书法艺术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为庆祝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6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拟举办10个艺术家系列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骆担任策展设计人的"天翰云章金石永年—骆篆刻书法艺术展"是这个系列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天翰 儿童博物馆 篆刻作品 三公山碑 朱白相间印 永寿 副院长 人书俱老
原文传递
任重而道远
20
作者 《中华书画家》 2019年第6期88-91,共4页
肖春光1976年生,吉林大安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二级美术师。出版有《萧汉刻心经》《萧汉刻三十六计》《行中问道-萧汉篆刻作品集》等。近年来在各种篆... 肖春光1976年生,吉林大安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二级美术师。出版有《萧汉刻心经》《萧汉刻三十六计》《行中问道-萧汉篆刻作品集》等。近年来在各种篆刻展和赛事上,工稳印风几乎和写意印风平分秋色,刻工稳印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为年轻人。在入展和获奖率上也很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福庵 铁线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