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94
1
作者 张在其 +23 位作者 陈兵 陈锋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陈文标 陈玮莹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30-1136,共7页
目的 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院前急救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 目的 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院前急救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6±1.10)min,(14.01±6.82)min,(12.12±5.96)min,(14.08±6.85)min,(42.34±20.21)min和(8.50±4.18)km,院前非死亡组分别为(2.19±1.13)min,(14.15±7.14)min,(11.60±6.72)min,(14.92±6.89)min,(41.86±19.53)min和(8.63±4.31)km,院前死亡组分别为(2.10±1.08)min,(13.68±7.14)min,(25.25±12.34)min,(13.75±6.48)min,(54.74±25.47)min和(7.86±3.91)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09±1.03)min,(13.58±6.78)min,(25.53±12.34)min,(13.60±6.54)min,(53.79±23.77)min和(7.67±3.86)km,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12±1.02)min,(14.10±7.05)min,(24.79±12.08)min,(13.79±6.61)min,(54.80±25.36)min和(7.90±3.92)km.院前死亡组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返回时间、急救半径均明显小于院前非死亡组,前组的现场时间、出车总时间均明显大于后者(P<0.05或P<0.01).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调度时间、返回时间与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组的到达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均明显大于后组,而现场时间明显小于后组(P<0.05或P<0.01).(2)院前急救组、院前非死亡组、院前死亡组、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均以第一季度为最多,其最少时间段分别是4:00-6:00、4:00-6:00、4:00-6:00、22:00-24:00、2:00-4:00,其最多时间段分别是20:00-22:00、20:00-22:00、8:00-10:00、2:00-4:00、8:00-10:00.(3)在241 876例院前急救病例中,创伤类患者是院前急救中最多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大中城市 创伤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中毒
原文传递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55
2
作者 张在其 +24 位作者 陈兵 陈锋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张在其1 陈文标 陈玮莹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9期5-7,共3页
目的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心脏性猝死病例特点。方法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院前心脏性猝死的调度时间、到... 目的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心脏性猝死病例特点。方法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院前心脏性猝死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2±1.02)min、(14.10±7.05)min、(24.79±12.08)min、(13.79±6.61)min、(54.80±25.36)min、7.90±3.92(km);②院前心脏性猝死的病例数以第一季度为最多,且最多时间段是8:00~10:00,最少时间段是2:00~4:00;③男性院前心脏性猝死明显多于女性,但年龄明显小于女性;④院前心脏性猝死目击者CPR为4.48%,医护人员现场CPR成功率2.26%。结论①心脏性猝死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死亡原因;②加强心血管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以及普及公众CPR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附12568例分析 被引量:51
3
作者 张在其 +23 位作者 陈兵 陈锋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陈文标 陈玮莹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新医学》 2010年第11期708-711,770,F0003,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死亡病例特点.方法:从中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对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2 568例院前死亡者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 目的:调查中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死亡病例特点.方法:从中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对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2 568例院前死亡者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0±1.08) min、(13.68±7.14) min、(25.25±12.34) min、(13.75±6.48) min、(54.74±25.47) min、(7.86±3.91) 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09±1.03) min、(13.58±6.78) min、(25.53±12.34) min、(13.60±6.54) min、(53.79±23.77) min、(7.67±3.86) km,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12±1.02) min、(14.10±7.05) min、(24.79±12.08) min、(13.79±6.61) min、(54.80±25.36) min、(7.90±3.92) 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与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到达时间、现场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②院前死亡总体、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月份及季节分布以2月份、第一季度为最多,日时间段分布以8:00~10:00为最多.③院前死亡患者中循环系统、其他、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类的死亡数分别位居第一、二、四、五、八,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阶段最多,其中循环系统类中心脏性猝死死亡最多;创伤、中毒类的死亡分别位居第三、六,均以21~50岁青壮年阶段最多.④男性院前死亡数及院前心脏性猝死数均明显多于女性.⑤院前心脏性猝死占循环系统类死亡的绝大部分(67.33%),目击者现场心肺复苏(CPR)为4.46%,医护人员现场CPR成功率2.21%.结论:①心脏性猝死是中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死亡原因.②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以及普及公众CPR对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42
4
作者 杨敏 曾颖 +1 位作者 刘晓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53-1755,共3页
目的:对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根据调查目的编制调查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除进行一般性描述分析外,对部分调查指标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进... 目的:对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根据调查目的编制调查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除进行一般性描述分析外,对部分调查指标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进行因素分析,并对处方合理性进行多因素logestic回归分析。结果:平均药品费用为131.45元,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67种,抗生素的使用率占所有药品的32.1%,实际调配药物率为99.3%,患者了解正确用药率为73.8%,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占6.9%,主要是抗生素、激素的使用及药物联合使用不当。各科室间使用针剂数、通用名使用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用药种数、使用抗生素种数、使用基本药物数、抗生素费用、抗生素费用占药费百分比、药费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门诊间除用药种数、使用针剂数、通用名使用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费、年龄和使用抗生素种数3个变量和处方的合理性相关。结论:调查显示,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药师与患者的交流时间不够,导致患者了解正确用药率不高,使用抗生素种数、药费和年龄和处方的合理性相关,提示应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儿科在选择药品时要特别慎重。今后工作中应加强对医生及药学人员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制定治疗指引及抗生素使用细则,加强医患间交流,并通过对合理用药状况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采取的干预措施和策略,为进一步做好药学服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国家制定合理用药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 门诊处方 合理用药指标 调查
下载PDF
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苏振忠 冼志雄 +2 位作者 柴丽萍 蒋爱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4-367,共4页
目的 探讨自行制定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应用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按规范制定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 ;对 36例喉部分切除和 4 5例喉全切除的患者进行上述量表问卷调查 ,考核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分析喉切除... 目的 探讨自行制定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应用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按规范制定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 ;对 36例喉部分切除和 4 5例喉全切除的患者进行上述量表问卷调查 ,考核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分析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制定的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由 2 2个指标组成 ,包含 6个方面。量表的信度较好 ,准则关联效度及内容效度有效 ;其分半信度和克朗巴赫系数分别为 0 84 2和 0 889。喉部分切除组与喉全切除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前者生存质量高于后者 ;其中身体机能、喉功能、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方面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 <0 0 0 1、<0 0 0 1、<0 0 1、<0 0 5 )。术式、肿瘤分期、手术并发症、合并症、家庭收入、发音方式及是否佩戴全喉套管是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该研究制定的生存质量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 ,其内容具有喉切除术的专业特性 ,可应用于喉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切除术 生存质量 调查 喉肿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巴明臣 崔书中 +3 位作者 欧阳文伟 唐云强 吴印兵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725-730,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HIPC)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8篇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定量综合,以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HIPC...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HIPC)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8篇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定量综合,以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HIPC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以仅施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5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的结局变量的相对危险度(RR)及安全性。结果入选的8篇文献共1501例患者,其中治疗组765例,对照组736例,5年生存率的RR为2.39(95%CI:1.66~3.45);3年生存率的RR为2.13(95%CI:1.45~3.13),提示HIPC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5年和3年生存率,敏感性分析证实该结论较为可靠。入选的5篇文献对HIPC的安全性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HIPC的潜在安全问题较小。结论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HIPC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是否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目前缺乏相关性研究,尚无明确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结直肠癌 腹腔热灌注 化疗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Cox模型在肿瘤预后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胡孟璇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4-87,共4页
在肿瘤疗效评价和预后因素分析中,常应用生存分析方法,而Cox模型是目前国外最受欢迎的多因素分析方法,随着计算机使用的日益推广,国内也已开始应用Cox模型。 一、Cox模型在生存分析中的重要地位 生存分析最早的方法是寿命表法,在三百多... 在肿瘤疗效评价和预后因素分析中,常应用生存分析方法,而Cox模型是目前国外最受欢迎的多因素分析方法,随着计算机使用的日益推广,国内也已开始应用Cox模型。 一、Cox模型在生存分析中的重要地位 生存分析最早的方法是寿命表法,在三百多年前它就被用于人寿保险方面,而后广泛地用于居民健康水平统计和疾病预后分析。本世纪四十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模型 肿瘤 预后
下载PDF
广州市越秀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柳青 刘颜 +7 位作者 曹卡加 曾楚华 吴一龙 万德森 凌莉 陈正萍 李源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8-540,共3页
目的: 为评价广州市越秀区开展社区恶性肿瘤健康教育和早发现、早诊断的干预效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建立肿瘤发病登记制度,从医院病案、基层居委报病和死亡统计收集肿瘤病例。结果:越秀区1996 ~1997 年恶性肿瘤粗发病率... 目的: 为评价广州市越秀区开展社区恶性肿瘤健康教育和早发现、早诊断的干预效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建立肿瘤发病登记制度,从医院病案、基层居委报病和死亡统计收集肿瘤病例。结果:越秀区1996 ~1997 年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237-66/ 十万( 男269-19 ,女205-41)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上升,肺癌排第一位,肝癌、乳腺癌和肠癌其次。未见发病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结论:广州市越秀区有较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与国内其它大城市相比,其中鼻咽癌发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肿瘤登记 广州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吴印兵 巴明臣 +3 位作者 崔书中 唐云强 白赛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686-1690,共5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N)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文资料库,以及MEDLINE、EMBASE、BIOSISpreviews和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N)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文资料库,以及MEDLINE、EMBASE、BIOSISpreviews和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发表时间为1985-01-2011-01,文献语种为英文和中文;以“胃癌、胃肿瘤、进展期、热灌注化疗和胃癌根治术”为检索词,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12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定量综合,以胃癌根治术后行围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患者为治疗组,以仅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的RR作为结局变量,分析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结果:入选12篇文献,共2307例患者,其中治疗组991例,对照组1316例,合计RR=l_42,95%cI:1.30~1.55,胃癌根治术后行围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组患者比仅行胃癌根治术的对照组患者3年生存率高1.42倍,敏感性分析证实本结论较为可靠。现有资料出现的潜在安全性问题较小,胃癌根治术后行围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仅行胃癌根治术的对照组均为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两组死亡率均为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结论:进展期胃癌围术期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热灌注化疗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I_(E)期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胡伟汉 陈明 +5 位作者 陈茹琴 孙颖 汪惠云 毛志达 卢泰祥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IE 期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71例原发于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IE 期患者 ,其中 37例病灶局限于鼻腔 (IE 局限组 ) ,34例有鼻腔外侵犯 (IE 超腔组 )。44例为单纯放疗 ,2 7例为放疗加化疗。生存统计采用Ka... 目的 探讨影响IE 期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71例原发于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IE 期患者 ,其中 37例病灶局限于鼻腔 (IE 局限组 ) ,34例有鼻腔外侵犯 (IE 超腔组 )。44例为单纯放疗 ,2 7例为放疗加化疗。生存统计采用Kaplan Meier法 ,组间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 放疗后肿瘤完全消失者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1.9%和 5 9.7% ,放疗后残留者均为 13.9% (P =0 .0 0 0 4)。IE 局限组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6 9.8%和 5 6 .7% ,IE超腔组分别为 40 .7%和 35 .6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47)。年龄≤ 44岁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年龄 >44岁者 (P =0 .0 0 0 3)。IE 局限放疗加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5 .0 %和 5 2 .0 % ,IE 超腔组则分别为 45 .0 %和 37.6 % (P =0 .0 6 44 )。有无B症状对生存率无显著影响 (P =0 .792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 ,放疗近期疗效、肿瘤超腔和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鼻腔IE 期淋巴瘤的治疗以放疗为主 ,加上化疗能提高远期生存率。放疗近期疗效、临床分期和年龄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放射疗法:淋巴瘤。非霍奇金/放射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广州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及防治状况调查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冠荣 林爱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信念及防治状况,为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社区为基础,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两社区5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社区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比例为40...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信念及防治状况,为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社区为基础,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两社区5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社区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比例为40.9%,标化率为44.7%;高血压知识及格率为66.0%,其中高血压知晓者最高(76.8%),文化程度和家族史是影响高血压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分别为64.4%、23.7%,女性、有家族史及知识水平高者高血压控制得较好。结论广州市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同时知晓率、控制率均较低;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足,有必要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健康促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居民 高血压 知识 社区
下载PDF
骨肉瘤P21^(WAF1)蛋白、PCNA与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春林 廖威明 +3 位作者 李佛保 胡瑞德 韩士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的表达 ,及其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的表达 ,及其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结果 :45例骨肉瘤中 ,P2 1WAF1 有 8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17.77% ;PCNA均有表达 ,阳性率为 10 0 % ;Ki 6 7有 2 7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6 0 %。结论 :P2 1WAF1 的低表达、PCNA、Ki 6 7的高表达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骨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 ,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等多个指标可较全面反映骨肉瘤的恶性程度的高低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P21^WAF1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meta分析及其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公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8期622-623,共2页
关键词 临床科研 META分析 疾病 诊断 治疗 干预
下载PDF
国产复方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源源 孙宁玲 +8 位作者 余振裘 华琦 赵秀丽 李虹伟 李志梁 李自成 向定成 何兆初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7-411,共5页
目的评价复方贝那普利/氢氯噻嗪(抗高血压药)治疗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活性药对照的临床试验,经单药贝那普利10mg治疗4周未达标者,进入双盲试验,随机分为试验组(复方贝那普利,含... 目的评价复方贝那普利/氢氯噻嗪(抗高血压药)治疗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活性药对照的临床试验,经单药贝那普利10mg治疗4周未达标者,进入双盲试验,随机分为试验组(复方贝那普利,含贝那普利10mg、氢氯噻嗪12.5mg)101例和对照组(单药贝那普利加量至20mg)103例;均每日1次,疗程8周。结果试验组平均坐位收缩压下降9.7mmHg(6.71%),舒张压下降8.71mmHg(9.41%),与基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9.3%。治疗8周后,平均谷峰比值:74.38%。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3%,主要为咳嗽。结论国产复方贝那普利/氢氯噻嗪治疗轻至中度高血压病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贝那普利/氢氯噻嗪 高血压病
下载PDF
社区肿瘤监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柳青 曾楚华 +3 位作者 凌莉 陈正萍 万德森 《中国肿瘤》 CAS 2002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社区肿瘤监测是以社区医疗服务网和肿瘤防治网为依托 ,对社区主要肿瘤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以及影响因素作长期连续地观察和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提供给社区卫生部门 ,为社区肿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社区肿瘤监测内容包括肿瘤发病和死亡监测... 社区肿瘤监测是以社区医疗服务网和肿瘤防治网为依托 ,对社区主要肿瘤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以及影响因素作长期连续地观察和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提供给社区卫生部门 ,为社区肿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社区肿瘤监测内容包括肿瘤发病和死亡监测、与肿瘤有关危险因素监测和肿瘤防治干预效果监测。社区肿瘤监测系统必须与社区医疗服务网和肿瘤防治网相结合 ,形成长期持续的制度和体系 ,才能为社区肿瘤防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肿瘤 疾病监测 流行病学 病因
下载PDF
胰腺癌MMP-2和TIMP-2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贾林 袁世珍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基质质属蛋白酶2( MMP2)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 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 例胰腺癌病理标本和10 正常胰腺标本MMP2 和TIM...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基质质属蛋白酶2( MMP2)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 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 例胰腺癌病理标本和10 正常胰腺标本MMP2 和TIMP2 的半定量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方法。结果:胰腺癌MMP2 和TIMP2 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级密切相关, 但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Kaplanmeier 分析发现MMP2 和TIMP2 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MP2 和TIMP2 低表达患者( P<0-001) 。结论:胰腺癌MMP2 和TIMP2 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有助于确定术后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MMP-2 TIMP-2
下载PDF
p21^(WAF1/CIP1)和PCN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春林 廖威明 +3 位作者 李佛保 赵国强 钟觉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50-855,共6页
目的:探讨p21(WAF1/CIP1)基因mRNA及p21WAF1蛋白、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价。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LSAB法)检测p21(WAF1/CIP1)基因mRNA及p21WAF1蛋白、PCNA在骨肉瘤中的表... 目的:探讨p21(WAF1/CIP1)基因mRNA及p21WAF1蛋白、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价。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LSAB法)检测p21(WAF1/CIP1)基因mRNA及p21WAF1蛋白、PCN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21(WAF1/CIP1)mRNA在45例骨肉瘤中有19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42%;在10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中有8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21(WAF1)蛋白在45例骨肉瘤中有8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7.7%;在10例骨纤维结构不良有5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50%。PCNA在45例骨肉瘤中均有表达,阳性率为100%。p21(WAF1/CIP1)mRNA表达阳性者术后生存时间与p21(WAF1/CIP1)mRNA表达阴性者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随着骨肿瘤恶性度的升高,p21(WAF1/CIP1)mRNA及p21WAF1蛋白的表达下降;②p21(WAF1/CIP1)mRNA及p21WAF1蛋白表达的数量和水平的下降是导致人类骨组织发生恶性骨肿瘤的可能原因之一;③随访结果显示,p21(WAF1/CIP1)mRN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对预后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P21^WAF1/CIP1 PCNA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核估计在小地域分析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功军 《中国医院统计》 2005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核估计方法及其在小地域分析疾病地图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对广东省四会市鼻咽癌死亡资料进行处理。结果获得疾病分布图,从中找到四会市鼻咽癌的高发区。结论核估计方法可以准确定量刻画疾病空间分布特点,有利于... 目的探讨核估计方法及其在小地域分析疾病地图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对广东省四会市鼻咽癌死亡资料进行处理。结果获得疾病分布图,从中找到四会市鼻咽癌的高发区。结论核估计方法可以准确定量刻画疾病空间分布特点,有利于进一步对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估计 小地域分析 鼻咽癌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调查和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良才 卢念祖 +2 位作者 韩建德 郝元涛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6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粤语版(DLQI-C)两个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以痤疮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调查问卷形式进行,面对面调查已确诊为...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粤语版(DLQI-C)两个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以痤疮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调查问卷形式进行,面对面调查已确诊为白癜风和痤疮的两组患者。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临床特征和量表。结果:入组的120例白癜风患者共交回100份有效问卷,其临床分型以局限型和散发型为主,且暴露部位多有白斑。两组患者之间的WHOQOL-BREF得分及其各领域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白癜风组的DLQI得分高于痤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其六个方面的比较发现,仅休闲和工作学习两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癜风的发病年龄多在10-30岁,且好发于暴露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WHOQOL-BREF中文版和DLQI粤语版的评价结果提示白癜风患者与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痤疮 生活质量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下载PDF
生存分析中的回归模型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兵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2-465,共4页
关键词 回归模型 生存分析 非参数回归 半参数回归 预后分析 回归分析 慢性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