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中国近海海温和气温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琰 范文静 +4 位作者 王爱梅 王慧 邓丽静 张增健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6-302,共7页
2017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较常年值偏高0.29~0.43℃,是自1960年以来第三热的年份,仅次于2015和2016年,同时是没有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全球海洋最热年。1960-2017年,中国近海年平均海表温度呈显著波动上升趋势,每十年升高0.16℃。2017年中... 2017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较常年值偏高0.29~0.43℃,是自1960年以来第三热的年份,仅次于2015和2016年,同时是没有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全球海洋最热年。1960-2017年,中国近海年平均海表温度呈显著波动上升趋势,每十年升高0.16℃。2017年中国近海年平均海表温度较常年值偏高0.64℃,是自1960年以来的中国近海第二最热年份,仅次于1998年。基于国家海洋局沿海海洋观测台站资料分析,1960-2017年,中国沿海年平均海表温度以每十年0.15℃的速率上升(高于全球平均海表温度的升温速率每十年0.11℃)。2017年中国沿海海表温度较常年值偏高0.8℃,是196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比2015年所创的最高纪录高0.2℃。1965-2017年,中国沿海年平均气温以每十年0.30℃的速率上升。2017年中国沿海气温较常年值偏高1.1℃,也是196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比2016年高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温度 气温 气候特征
下载PDF
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在中国沿海的质量评估 被引量:16
2
作者 高志刚 +4 位作者 刘克修 张庆河 范文静 武双全 李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105,共14页
本文采用1979~2012年的中国沿海台站观测数据对ERA-Interim(简称"ERA-I")的气温、气压和海温数据进行质量评估。结果表明:(1)从常年平均来看,ERA-I气温、气压和海温多年月平均变化与观测数据吻合较好,可以反映气候态的季节变化... 本文采用1979~2012年的中国沿海台站观测数据对ERA-Interim(简称"ERA-I")的气温、气压和海温数据进行质量评估。结果表明:(1)从常年平均来看,ERA-I气温、气压和海温多年月平均变化与观测数据吻合较好,可以反映气候态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台站观测数据相比,ERA-I气温平均偏高0.19℃,气压平均偏低0.17 h Pa,海温平均偏高0.70℃。(2)从年际变化情况来看,ERA-I和台站观测的气温、气压和海温变化趋势一致,气温和海温呈上升趋势,气压呈下降趋势。但在海南岛附近使用ERA-I气温做年际变化分析和在东海台湾海峡至北部湾沿岸使用ERA-I海温做年际变化趋势分析时要谨慎。(3)从月均变化分析来看,ERA-I月均气温、气压和海温数据与台站实测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误差空间分布来看,ERA-I气温在黄海沿岸平均误差最小,ERA-I气压在渤海沿岸平均误差最小,ERA-I海温在南海沿岸平均误差最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ERA-I月均海温在渤海和台湾海峡附近沿岸平均误差较大(部分站均方根误差超过2.5℃),在上述区域使用ERA-I海温数据时应考虑其产品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沿海 ERA-Interim质量评估 气温 气压 海温
下载PDF
ENSO对中国沿海夏季降水影响的区域特征研究
3
作者 王东 胡晓霞 +4 位作者 王慧 王爱梅 江羽西 全梦媛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7-1000,共14页
利用降水和海表温度格点数据以及中国沿海台站降水数据,分析中国沿海夏季降水对ENSO时空响应特点,并探讨中国沿海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夏季降水受ENSO影响区域特征明显,以连云港和云澳为界可分为3个区域。渤黄... 利用降水和海表温度格点数据以及中国沿海台站降水数据,分析中国沿海夏季降水对ENSO时空响应特点,并探讨中国沿海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夏季降水受ENSO影响区域特征明显,以连云港和云澳为界可分为3个区域。渤黄海沿海夏季降水与Niño3.4指数呈负相关,东海沿海呈正相关,南海沿海相关关系不显著。2)年代际尺度上,中国沿海夏季降水与Niño3.4指数关系不稳定。渤黄海沿海夏季降水与Niño3.4指数负相关在1980年之前和2010年之后较为显著,东海沿海的正相关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变得不显著,南海沿海的相关关系不显著。3)年代际尺度上,渤黄海沿海夏季年代际降水与同期Niño3.4指数、前一年冬季AO指数和当年春季AAO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东海沿海都呈显著正相关,南海沿海夏季年代际降水与当年春季北极海冰指数呈明显负相关。对于Niño3.4指数,中东太平洋偏高的海表温度能在500hPa位势高度场激发出负太平洋-日本型遥相关波列,使得渤黄海沿海夏季年代际降水减少和东海沿海增多;当前一年冬季AO和当年春季AAO为正相位时,850 hPa风场在贝加尔湖南部的异常反气旋引导中高纬地区气流南下,引起东亚夏季风减弱,造成渤黄海沿海夏季年代际降水减少;另外,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且位置偏西引起上升运动增强,导致东海沿海夏季年代际降水增多;春季北极海冰年代际变化能在850hPa风场和500hPa位势高度场上,激发出导致南海沿海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相反的大气环流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ENSO 海表温度 大气环流 中国沿海
下载PDF
2019年中国近海海洋热浪特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爱梅 王慧 +3 位作者 范文静 李文善 徐珊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5-44,共10页
海洋热浪是指在一定海域内发生的海表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海洋热浪的发生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中国近海海洋热浪频发,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逐日海表温度观测资料对2019年中国近海海洋热浪特征进... 海洋热浪是指在一定海域内发生的海表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海洋热浪的发生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中国近海海洋热浪频发,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逐日海表温度观测资料对2019年中国近海海洋热浪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在中国近海海南岛周边海域、长江口附近海域、渤海海域和江苏外海海域海洋热浪高发,频次为7~12次;北部湾附近海域海洋热浪发生时间最长,超过150 d。在此基础上,以北部湾海域2−4月经历的一次持续时间长达数月的海洋热浪事件为例,分析了事件期间对应的气温场、气压场以及风场的异常,并进一步分析了北部湾不同季节海洋热浪事件与各气象背景场的对应关系。总体而言,2019年北部湾海域2−4月海洋热浪期间,气温偏高,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位置偏西偏北,冬季风偏弱,是此海洋热浪发生与维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热浪 气候变化 中国近海 海温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沿海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慧 +4 位作者 王爱梅 范文静 全梦媛 张建立 王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58,共8页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强降水事件通常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是引发洪涝的最主要原因。目前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滨海城市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了解降水的变化特征对于科学应对...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强降水事件通常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是引发洪涝的最主要原因。目前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滨海城市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了解降水的变化特征对于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966-2020年中国沿海降水量和暴雨及以上级别降水日数(日降水量≥50 mm的日数)总体均呈增多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降水日数(日降水量≥0.1 mm的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且变化趋势显著。降水量和暴雨及以上级别降水日数在长江口至福建北部沿海和海南沿海增加趋势明显,山东省及以北沿海、广东省东部沿海呈减少趋势;降水日数除在长江口附近呈增多趋势外,其他沿海地区均以减少为主。降水日数总体减少,降水量总体增多,表明降水过程中降水强度有增加趋势。中国沿海总体暴雨及以上级别强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出现频率占全年81.7%。多地出现最大日降水量超过250 mm情况,局部最大日降水量超过500 mm。强降水过程期间往往伴随高海平面,影响滨海城市行洪排涝,增加淹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中国沿海 降水 高海平面 洪涝灾害
下载PDF
舟山海域夏季上升流的年际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6
作者 全梦媛 王慧 +2 位作者 李文善 王爱梅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本文利用1968—2021年的海表温度和风场数据,分析舟山海域夏季上升流强度的年际变化,并结合同期的Ni?o 3.4指数分析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对上升流的影响。温度和风上升流指数表明,1982—2021年夏季舟山海域上升流均呈下... 本文利用1968—2021年的海表温度和风场数据,分析舟山海域夏季上升流强度的年际变化,并结合同期的Ni?o 3.4指数分析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对上升流的影响。温度和风上升流指数表明,1982—2021年夏季舟山海域上升流均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62℃·10a^(−1)和0.35m^(3)·s^(-1)·(100m·a)^(-1)。近年来,沿岸风应力的减弱是影响温度上升流指数减弱的一个重要因素。统计更长时间段内(1968—2021年)El Ni?o和La Niño年风上升流指数的强度发现,El Ni?o年平均风上升流指数较小,仅为-10.33m^(3)·s^(-1)·(100m)^(-1)。La Niño年平均风上升流指数较大为7.60m^(3)·s^(-1)·(100m)^(-1),高于El Ni?o和气候态,且多达4级(比例为75%)。进一步分析ENSO与舟山海域风上升流指数的关系发现,ENSO主要通过影响风的变化进而影响上升流的强度。El Ni?o年,舟山海域东南风减弱,导致上升流强度较弱,甚至发生下降流。La Niño年主要为偏南风且风速较大,更有利于上升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 上升流 年际变化 ENSO 风场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悄然发生的海洋灾害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克修 袁文亚 +1 位作者 褚英杰 《海洋信息》 2012年第3期31-39,共9页
近日,格陵兰岛冰盖迅速融化引起了全球关注。美国宇航局的卫星数据显示,在2012年7月8日-12日的短短5天内,整个格陵兰岛冰盖表层融化面积已达97%,如此惊人的融化速度大大超出此前历史上的所有记录。科学家怀疑这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 近日,格陵兰岛冰盖迅速融化引起了全球关注。美国宇航局的卫星数据显示,在2012年7月8日-12日的短短5天内,整个格陵兰岛冰盖表层融化面积已达97%,如此惊人的融化速度大大超出此前历史上的所有记录。科学家怀疑这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本期,我们来共同关注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海洋灾害 冰川融化 化石燃料 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 气温升高 工业化
下载PDF
青岛附近夏季风和海面坡度对沿岸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蒲书箴 程军 +3 位作者 张义钧 石强 范文静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共7页
根据 1999—2001 年月平均海面高度资料讨论了青岛和胶州湾附近海面高度的年变化。结果表明:各验潮点夏季的海面高度普遍高于冬季的海面高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此外,夏季胶州湾口外的海面高度低于胶州湾内的海面高度,表现为由北... 根据 1999—2001 年月平均海面高度资料讨论了青岛和胶州湾附近海面高度的年变化。结果表明:各验潮点夏季的海面高度普遍高于冬季的海面高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此外,夏季胶州湾口外的海面高度低于胶州湾内的海面高度,表现为由北向南下倾的海面坡度。同时说明了形成这种海面坡度的原因。文章还利用动力学原理探讨了夏季风和海面坡度的动力作用,及其对月平均海流的影响,强调指出了夏季风和海面坡度所产生的压强梯度力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海面坡度 季风 沿岸流
下载PDF
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现状及对我国海洋站观测的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克修 +2 位作者 范文静 祁冬梅 刘振民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第7期9-14,共6页
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GLOSS)代表了世界水位观测技术的前沿,通过对GLOSS现状的研究,了解其目前工作的重点、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结合我国的海洋站观测现状,提出我国海洋站观测工作中的一些建议:海洋站观测工作中要注意加强水位观测... 全球海平面观测系统(GLOSS)代表了世界水位观测技术的前沿,通过对GLOSS现状的研究,了解其目前工作的重点、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结合我国的海洋站观测现状,提出我国海洋站观测工作中的一些建议:海洋站观测工作中要注意加强水位观测基准的核定和连测,充分发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应有的作用,监测并确定观测站附近地面升降运动;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为目开展海洋站观测工作;各观测要素之间有着重要的相关,应该重视和加强各要素的同步观测以提高水位数据的准确性;尽量维护数据的均一、稳定,并正确填报数据文件;要加强元数据信息的记录和收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水位观测系统 海洋站 水位观测
下载PDF
中国沿岸ERA-Interim和MERRA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资料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志刚 +3 位作者 刘克修 宋翔洲 武双全 范振华 《气象科技进展》 2018年第4期6-14,共9页
选择33个沿岸代表性海洋站,采用1981—2012年海洋站观测数据统计计算中国沿岸整体的海气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历年逐月平均值,并对ERA-Interim、MERRA两种再分析数据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分析,为ERA-I、MERRA热通量资料... 选择33个沿岸代表性海洋站,采用1981—2012年海洋站观测数据统计计算中国沿岸整体的海气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历年逐月平均值,并对ERA-Interim、MERRA两种再分析数据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分析,为ERA-I、MERRA热通量资料的使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历年逐月均值检验显示,两种再分析资料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与海洋站计算结果均值差异不显著,ERA-I结果略高于海洋站结果,MERRA的均值与海洋站更接近。再分析资料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与海洋站相关性显著,但方差差异均明显,ERA-I与海洋站的方差差异比MERRA小。2)季节变化特征检验显示,两种再分析数据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季节变化时间序列与海洋站统计计算结果相关性均显著,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国沿岸整体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季节变化特征。但也存在一些差异:2—7月中国沿岸整体的感热通量,海洋站数据明显低于再分析数据;潜热通量季节变化振幅海洋站大于再分析数据,MERRA数据季节变化振幅最小。3)年际变化特征的检验结果显示:1981—2012年,对于中国沿岸整体,ERA-I数据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年际变化和海洋站相关性显著,均下降趋势明显,可以用于海气热通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分析;MERRA数据的感热通量年际变化略有下降趋势,但和海洋站的相关性不显著,MERRA数据潜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呈略上升的趋势,与海洋站计算的潜热通量趋势明显不一致,在1981—2012年不能代表中国沿岸整体的海气热通量的年际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ERA-INTERIM MERRA 中国沿岸
下载PDF
基于线性倾向估计和预测方法的渤海沿海暑期气候舒适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文静 《海洋信息》 2019年第4期32-36,共5页
对1965-2018年渤海沿海暑期(7月和8月)的气温、风、相对湿度及气候舒适度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线性倾向估计和预测方法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渤海沿海暑期气候舒适度指数呈增大趋势,偏热的感觉逐渐加大&尤其最近6... 对1965-2018年渤海沿海暑期(7月和8月)的气温、风、相对湿度及气候舒适度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线性倾向估计和预测方法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渤海沿海暑期气候舒适度指数呈增大趋势,偏热的感觉逐渐加大&尤其最近6年气候舒适度指数明显偏高,其中有3年(2013年、2017年和2018年)达到了1级指数,超出了人体感觉舒适、最可接受的级别&文中针对暑期舒适度变差的事实,提醒各方注意及早应对,并给出了部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沿海 气候舒适度指数 气候变暖 凉爽城市
下载PDF
IPCC AR6解读之海洋热浪的变化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应对
12
作者 王爱梅 王慧 +1 位作者 全梦媛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2022年第3期28-36,共9页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详实的证据和多元的方法全面更新了对海洋热浪事件过去以及未来变化的认知并基于观测、实验室研究等对其影响和适应进行了系统的评估。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使海洋和海...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详实的证据和多元的方法全面更新了对海洋热浪事件过去以及未来变化的认知并基于观测、实验室研究等对其影响和适应进行了系统的评估。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使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暴露在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状况下,海洋持续变暖,2011-2020年全球海洋表层溫度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升高0.88℃。自20世纪1980年代以来,海洋热浪频率翻了一倍,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久。预估结果表明海洋热浪将更加频繁,相对于1995-2014年,2081-2100年全球海洋热浪的频率在低排放情景(SSP1-2.6)下将增加2~9倍,在高排放情景(SSP5-8.5)下将增加4~18倍,变化最大的海城位于热带和北极。海洋热浪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增加将加剧对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物种灭绝、栖息地崩溃或超过生态临界点。这些认识再次凸显了适应和应对海洋气候变化风险的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AR6 气候变化 海表温度 海洋热浪
下载PDF
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及影响状况
13
作者 王慧 李文善 +4 位作者 范文静 王爱梅 左常圣 金波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气候变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已经成为全球沿海国家普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1]。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1901-2018年,海洋增温膨胀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为29%;冰川和... 气候变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已经成为全球沿海国家普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1]。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1901-2018年,海洋增温膨胀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为29%;冰川和冰盖质量损失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分别为41%和29%,且近40年来已经增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暖 重大环境问题 海平面 质量损失 陆源 沿海 极地冰盖
下载PDF
Summer Monsoon and Annual Variability of Sea Surface Slope and Their Effects on Alongshore Current near Qingdao
14
作者 蒲书箴 程军 +3 位作者 张义钧 石强 范文静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4年第2期1-8,共8页
Based on the monthly mean sea level data obtained from 3 years’ (1999— 2001) tide-gauge measurements, the 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sea level near Qingdao and Jiaozhou Bay is studi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Res... Based on the monthly mean sea level data obtained from 3 years’ (1999— 2001) tide-gauge measurements, the 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sea level near Qingdao and Jiaozhou Bay is studi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a surface height at all the tide gauges becomes higher in summer than that in winter, with an obvious seasonal variability. Furthermore the sea surface height measured at a short distance outside the bay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bay, showing a sea surface slope downward from north to south.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lope are explained as well. The dynamic action of the summer monsoon and the sea surface slope,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monthly mean current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dynamics principl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mmer monsoon and the pressure gradient generated by the sea surface slope, with their effects on the alongshore current, is pointed out and emphasiz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aozhou Bay sea surface slope MONSOON alongshore current
下载PDF
山东半岛及黄海中部各要素T63模式数值预报产品的评价
15
作者 王厚广 李瑞光 +2 位作者 曲维政 王艳萍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60,共5页
对山东半岛及黄海中部海域1996年6、7月份500hPa各要素T63数值预报产品的统计检验与分析得出:除了第四点散度的48h预报值外,其它各点各要素的预报值和实况值呈现很好的相关性(信度95%),且对位势高度和温度两... 对山东半岛及黄海中部海域1996年6、7月份500hPa各要素T63数值预报产品的统计检验与分析得出:除了第四点散度的48h预报值外,其它各点各要素的预报值和实况值呈现很好的相关性(信度95%),且对位势高度和温度两要素来说,预报效果极佳,预报值与实况值相差甚少,由此说明,在进行山东半岛地区500hPa各要素(温度、相对湿度、位势高度、垂直速度、涡度)24h、48h预报时,T63模式的结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第四点散度的48h预报效果相对较差。至于该模式对陆地上的预报效果好,还是海上预报效果好,将因不同要素而异,需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平相关系数 黄海 误差 数值预报产品 气象预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