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COX-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锐 王洪海 +4 位作者 王磊 姜明一 王永春 钟池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3期266-270,285,共6页
目的探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COX-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住院的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300例,通过ELISA方法测定尿11-d-TXB2水平,并根... 目的探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COX-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住院的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300例,通过ELISA方法测定尿11-d-TXB2水平,并根据其水平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和非阿司匹林抵抗组,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ast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 Insulin, FINS)水平,观察2组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发生率;同时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COX-1基因A-842G位点多态性。结果阿司匹林抵抗组胰岛素抵抗率更高;阿司匹林抵抗组中G等位基因频率(18.7%)明显高于非阿司匹林抵抗组(2.6%)(P<0.05);携带等位基因G的个体患有阿司匹林抵抗是非等位基因G携带者的2.108倍(OR=2.108;95%CI=2.049~4.237)。结论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COX-1基因A-842G位点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复发脑梗死 阿司匹林抵抗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前庭康复锻炼对持续性姿势感觉性头晕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钟池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特异前庭康复治疗方案在减轻持续性姿势感觉性头晕(PPPD)患者头晕或不稳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就诊于我院眩晕中心的90例年龄30~60岁的持续性姿势感觉性头晕患者,按广泛性焦虑筛查量表GAD-7评分分为... 目的探讨特异前庭康复治疗方案在减轻持续性姿势感觉性头晕(PPPD)患者头晕或不稳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就诊于我院眩晕中心的90例年龄30~60岁的持续性姿势感觉性头晕患者,按广泛性焦虑筛查量表GAD-7评分分为轻度焦虑组、中度焦虑组及重度焦虑组,各30例。采用特异前庭康复锻炼法进行治疗。随访4周后,对比3组治疗前后患者主观感受,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前庭症状指数(VSI)分析前庭康复锻炼的有效性。结果轻、中度焦虑组经4周前庭康复锻炼后头晕或不稳感明显减轻(P<0.05),重度焦虑组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伴有轻中度焦虑的PPPD患者,前庭康复锻炼可作为一种行为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感觉性头晕 前庭康复锻炼 广泛性焦虑筛查量表 焦虑
原文传递
表现为认知障碍、反应迟钝的双侧丘脑及基底节病变1例报道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锐 王洪海 +2 位作者 岳帅 钟池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4期473-475,共3页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是罕见的血管畸形,其脑膜中动脉直接进入硬脑膜静脉窦、脑膜静脉或蛛网膜下腔.文献中很少报道与硬脑膜动静脉瘘相关的病例.硬脑膜动静脉瘘与丘脑、基底节高信号的关系从未被描述过.本...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是罕见的血管畸形,其脑膜中动脉直接进入硬脑膜静脉窦、脑膜静脉或蛛网膜下腔.文献中很少报道与硬脑膜动静脉瘘相关的病例.硬脑膜动静脉瘘与丘脑、基底节高信号的关系从未被描述过.本研究报道1例由硬脑膜动静脉瘘所致双侧丘脑、基底节高信号改变,导致认知障碍、反应迟钝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病变 认知障碍 反应迟钝 丘脑 硬脑膜动静脉瘘 双侧 硬脑膜静脉窦 脑膜中动脉
原文传递
单侧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及并发呼吸衰竭临床特征分析
4
作者 高琳芝 张爱娟 +2 位作者 张爱元 钟孟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总结单侧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21年11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和潍坊市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8例单侧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临床主要表现为痛温觉减退占92.86%(26/28),共... 目的总结单侧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21年11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和潍坊市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8例单侧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临床主要表现为痛温觉减退占92.86%(26/28),共济失调占85.71%(24/28),肢体麻木占75%(21/28),头晕占71.43%(20/28);MRI均可见延髓背外侧梗死灶,病变位于延髓头部9例(32.14%)、中部7例(25%)、尾部12例(42.86%);CTA显示27例(96.43%)存在责任动脉,分别为椎动脉狭窄(15例,53.57%)、小脑后下动脉闭塞(10例,35.71%)、双侧椎动脉闭塞和单侧椎动脉夹层(各1例,3.57%)。11例(39.29%)予以静脉溶栓,其中3例桥接椎动脉支架植入术,17例(60.71%)予以保守治疗;19例(67.86%)预后良好,9例(32.14%)预后不良。5例(17.86%)并发呼吸衰竭,对症治疗后1例预后良好、1例呼吸机辅助通气、1例重残、2例死亡。结论单侧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部分患者可并发呼吸衰竭,应密切监测其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外侧综合征 呼吸功能不全 椎动脉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