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剂10μg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对儿童和新生儿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33
1
作者 孙永德 赵卉云 +8 位作者 张勇 谢永富 邢占春 景臣 陈素良 郭锁贤 辛未 韩常全 曹惠霖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48-52,共5页
在上海、广东、湖南、河北四省市试点区200万人口中,每年用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新生儿3万人。四省市四年平均接种率为91%~95%。除上海地区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的免疫剂量为20μg×3外,其余地区大多来用10μg×3。免疫后... 在上海、广东、湖南、河北四省市试点区200万人口中,每年用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新生儿3万人。四省市四年平均接种率为91%~95%。除上海地区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的免疫剂量为20μg×3外,其余地区大多来用10μg×3。免疫后1至2年和3至4年期间两次考核免疫效果。免疫后3~4年检检测省市HBsAg阳性率平均为1.78%,同免疫前本底对照的16.2%相比,下降88.98%(82.68%~92.71%)。上海4岁婴儿HBsAg阳性率降至0.98%,比免疫前本底对照的9.38%降低89.57%。四年后抗HBs阳性率在67.8%~81.6%之间。本项研究表明,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疫苗普遍免疫的效果极佳。如普遍使用10μg剂量,HBsAg阳性率可从10%下降至2%~3%左右。结合其它研究结果,如对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首剂使用30μg免疫,或加用HBIg,则新一代人HBsAg阳性率将降至1%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效果考核
下载PDF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田茶 李军 +10 位作者 韩彩芝 景臣 齐顺祥 郝志勇 张志勇 陈吉朝 赵卉 张艳红 王锋 张勇 毕胜利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8-679,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群体免疫的远期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北省正定县试点乡8个自然村1~19岁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放射免疫(RIA)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采用EpiInfo和SA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免疫后1... 目的分析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群体免疫的远期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北省正定县试点乡8个自然村1~19岁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放射免疫(RIA)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抗-HBc;采用EpiInfo和SA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免疫后1~19岁人群HBsAg阳性率由免疫前的9.48%下降为1.46%,抗-HBc阳性率也由免疫前的33.81%降至5.94%,抗-HBs阳性率62.13%,显著高于免疫前水平。乙肝疫苗3针全程免疫组儿童HBsAg阳性率最低,为0.35%。母亲HBsAg阳性儿童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而出现HBsAg的机率是母亲HB-sAg阴性儿童的33.5倍(OR)。结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群体免疫效果良好,母亲HBsAg携带状况和乙肝疫苗接种史是影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远期效果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甲肝减毒活疫苗流行病学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勇 景臣 +7 位作者 韩常全 刘洪斌 张英林 邓贵林 史蕴华 刘建波 孙永德 徐志一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4年第6期341-343,共3页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考核了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的流行病学效果。初步的结果表明:疫苗的保护率为70.9%(95%可信限:55.8%~86.0%)。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疫苗 效果考核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实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9年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5
4
作者 田茶 景臣 +9 位作者 韩彩芝 齐顺祥 郝志勇 张志勇 陈吉朝 赵卉 张艳红 王锋 张勇 毕胜利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了解实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干预措施后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和抗体水平。方法2005年在河北省正定县试点乡8个自然村,采集人群血清标本10010份,用固相放射免疫(SPRIA)法检测血清标本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 目的了解实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干预措施后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和抗体水平。方法2005年在河北省正定县试点乡8个自然村,采集人群血清标本10010份,用固相放射免疫(SPRIA)法检测血清标本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使用EPIinfo和SA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免疫后人群中HBsAg平均阳性率为5.32%(标化率为4.82%),与免疫前1983年的8.57%(标化率为8.16%)相比降低了37.92%(标化率为40.93%),其中1~19岁人群HBsAg平均阳性率为1.46%,〈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49%,明显低于免疫前同年龄组人群。免疫后整体人群保护性抗-HBs(S/N≥10.0)平均阳性率为46.86%,其中1~19岁为53.77%,明显高于免疫前1983年对应年龄组人群的38.32%。结论实施乙肝疫苗干预措施后1~19岁人群HBsAg阳性率达到低流行国家水平,≥20岁人群HBV感染情况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人群
原文传递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汪萱怡 景臣 +8 位作者 张勇 张英林 韩常全 邢占春 陈吉朝 张玉伟 赵守军 顾惠心 徐志一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 观察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菌 (10 7.0 TCID50 )加强免疫效果 ,并同活疫苗一针法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在河北省正定县选择 42名经事先检测甲肝抗体阴性的易感儿童 ,分别于0、2和 6个月各接种一剂甲肝减毒活疫苗 ,并于接种后 1... 目的 观察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菌 (10 7.0 TCID50 )加强免疫效果 ,并同活疫苗一针法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在河北省正定县选择 42名经事先检测甲肝抗体阴性的易感儿童 ,分别于0、2和 6个月各接种一剂甲肝减毒活疫苗 ,并于接种后 1、2、6、7、9和 12个月采集血清标本 ,观察免后抗体动态变化。结果 第 1剂接种后 1个月抗体阳转率达 81.4% ,第 2剂免后抗体阳转率达 10 0 % ,抗体水平于第 3剂免后 1个月达高峰 ,为 2 739mIU/ml,以后呈下降趋势 ,免后 12个月抗体阳转率仍为 10 0 % ,抗体水平下降至 979mIU/ml。结论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能诱导良好的免疫回忆反应 ,其免疫学效果同史克灭活疫苗相当 ,而明显高于活疫苗一针法。活疫苗加强免疫中 ,初免是基础。活疫苗加强免疫会提高疫苗保护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免疫原性 免疫效果
原文传递
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4年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6
作者 景臣 刘洪斌 +9 位作者 张英林 孟宗达 韩常全 邢占春 张玉伟 赵卉 孙永德 夏国良 曹惠霖 刘崇柏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3期133-135,共3页
为了解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免疫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 HBs)持久性及长期保护效果 ,1986~ 1989年 ,在正定县吴兴乡 7个自然村结合农村计划免疫活动 ,给新生儿接种 3针 10 μg/ml血源乙肝疫苗 ,并以免疫后首次检测乙肝... 为了解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免疫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 HBs)持久性及长期保护效果 ,1986~ 1989年 ,在正定县吴兴乡 7个自然村结合农村计划免疫活动 ,给新生儿接种 3针 10 μg/ml血源乙肝疫苗 ,并以免疫后首次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阴性的 76 2人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 14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 :乙肝疫苗免疫后 14年间 ,HBsAg阴性和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抗 HBs阳性率 ,分别由最高的 94 4 4 %和 95 83%逐年降至5 0 %左右 ,至 10~ 14年波动于 4 0 %~ 5 0 % ;抗 HBs有效阳性率的动态变化与阳性率相似 ,10~ 14年基本维持在2 0 %左右。 14年间对HBsAg阴性和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共随访观察了 76 12 5人年 ,发现HBsAg阳转者 6例 ,HBsAg年阳转率为 0 0 8% ,与本底对照的 1 13%相比 ,保护率为 92 92 %。这 6例HBsAg阳转者在之后的多次检查中均HB sAg阴性 ,未形成HBsAg慢性携带者。表明血源乙肝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良好 ,14年内无需加强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血源乙型肝炎 疫苗 免疫
原文传递
农村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普种后14年免疫效果考核 被引量:22
7
作者 景臣 刘洪斌 +11 位作者 张英林 孟宗达 韩常全 邢占春 张玉伟 赵卉 刘玉忠 侯艮书 高小丽 夏国良 曹惠霖 刘崇柏 《中国计划免疫》 2002年第4期181-184,共4页
观察了正定县吴兴乡新生儿实施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普种后 14年的免疫学效果。该乡自 1986年开始对所有新生儿结合农村计划免疫 ,按 0、1、6个月程序接种 3剂乙肝疫苗 ,在 1986~ 1996年用血源乙肝疫苗 ,1997~ 1999年用重组 (CHO细胞 ... 观察了正定县吴兴乡新生儿实施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普种后 14年的免疫学效果。该乡自 1986年开始对所有新生儿结合农村计划免疫 ,按 0、1、6个月程序接种 3剂乙肝疫苗 ,在 1986~ 1996年用血源乙肝疫苗 ,1997~ 1999年用重组 (CHO细胞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 1986~ 1996年为 87 16 %,1997~ 1999年为 93 74%。于 1999年普查采血 ,用固相放射免疫试剂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与抗体 (抗 -HBs)以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 ,并与本地免疫前同龄儿童HBsAg阳性率进行比较 ,计算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 :乙肝疫苗免疫后 ,1~ 14岁儿童保护性抗 -HBs阳性率为 94 74%~ 10 2 7%,S/N值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76 72~ 5 6 2 ,随着免疫年限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HBsAg在 10岁以前无升高趋势 ,1~ 14岁儿童的HBsAg总阳性率 1 2 7%,与免疫前同龄儿童的 10 5 %相比 ,保护率为 87 9%(95 %可信限 83 18%~ 93 38%)。抗 -HBc阳性率为 2 2 6 %,与免疫前同龄儿童的 35 1%相比 ,降低了 93 5 6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随年龄的增长保护性抗体水平逐年下降 ,HBsAg阳性率 10~ 14岁开始出现升高趋势 ,而在 10岁以前未见升高趋势 ,说明免疫后 10年间效果良好 ,无需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新生儿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效果 计划免疫
原文传递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与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徐志一 欧阳佩英 +14 位作者 汪萱怡 赵守军 李荣成 龚健 李艳萍 黄全诚 罗东 孟宗达 赵玉良 刘洪斌 张勇 景臣 夏建玲 刘新立 李燕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78-681,共4页
目的 观察国产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苗 (H2 株与LA 1株 )的免疫原性及预防效果。方法 在广西、河北、上海等地 4 5 72 5 1例观察对象中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比较接种疫苗组与对照组甲肝发病率 ,观察疫苗保护效果 ;并筛选易感者 ,观... 目的 观察国产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苗 (H2 株与LA 1株 )的免疫原性及预防效果。方法 在广西、河北、上海等地 4 5 72 5 1例观察对象中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比较接种疫苗组与对照组甲肝发病率 ,观察疫苗保护效果 ;并筛选易感者 ,观察疫苗接种后发生甲肝感染的转归及免疫后甲肝抗体阳性率与持久性。结果 H2 株 (10 7.0 TCID50 )与LA 1株 (10 6.75TCID50 )疫苗保护效果均达 95 % ,抗体阳转率峰值分别出现在疫苗接种后 2个月与 6个月 ,为 94 .9%与 86 .0 % ,3年后抗体阳性率下降至 75 %~ 80 % ,但保护效果不变。结论 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 (H2 株与LA 1株 )具有很好免疫原性与保护效果 ,可与国外灭活疫苗相媲美。接种者可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免疫原性 保护效果 研究
原文传递
严格消毒注射器输液器械及针灸针以控制农村婴幼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被引量:16
9
作者 景臣 孙永德 +8 位作者 谢永富 邢占春 张勇 赵卉云 陈素良 韩常全 曹惠霖 辛未 刘崇柏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30-34,共5页
在婴幼儿HBV高感染村,实施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的严格措施后,使一岁儿童HBV感染率下降53.0%,HBsAg阳性率下降55.5%,使HBsAg阴性母亲的1~2岁儿童HBV感染率下降64.6%~76.4%,HBsAg阳性率降低78.6%~81.9%。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感染 婴幼儿 医源性传播
下载PDF
PCR检测与细菌培养方法在细菌性痢疾监测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松梅 郝志勇 +2 位作者 景臣 杜琳 汪萱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6-769,775,共5页
目的通过与PCR检测比较,确定细菌培养方法对细菌性痢疾疾病负担的低估程度。方法从2002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研究获得的10105份腹泻标本中随机选取337份,采用针对ipa H基因的PCR方法检测其志贺菌感染,并同传统细菌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3... 目的通过与PCR检测比较,确定细菌培养方法对细菌性痢疾疾病负担的低估程度。方法从2002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研究获得的10105份腹泻标本中随机选取337份,采用针对ipa H基因的PCR方法检测其志贺菌感染,并同传统细菌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37份腹泻标本中检测到ipa H基因212份,检出率为62.9%;而粪便培养阳性为39份,检出率为11.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CR检出的因素依次为细菌培养结果(OR=15.5;95%CI:2.0-119.0),具有发热症状(OR=2.8;95%CI:1.2-6.2),菌痢流行季节的腹泻(OR=2.4;95%CI:1.4-4.3)及女性病例(OR=1.8;95%CI:1.1-3.0)。结论与PCR检测相比,传统细菌培养方法使得菌痢的发病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被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率 志贺菌 实时PCR IPAH基因 粪便培养
下载PDF
河北省城、乡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携带状况比较 被引量:15
11
作者 韩彩芝 景臣 +1 位作者 齐顺祥 田茶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44-2346,2349,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河北省城、乡监测点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携带状况。[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3个城市监测点和5个农村检测点1~14岁儿童1736人。[结果]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 [目的]比较研究河北省城、乡监测点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携带状况。[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3个城市监测点和5个农村检测点1~14岁儿童1736人。[结果]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城市高于农村。城、乡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0.63%、1.67%,抗-HBc阳性率为1.32%、4.78%;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与未及时接种儿童的HBsAg阳性率比较P﹤0.05;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城市与农村儿童HBsAg阳性率比较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儿童HBsAg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较高主要是由于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较低造成,须进一步加强农村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接种率 乙肝病毒感染 儿童
下载PDF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5
12
作者 汪萱怡 孟宗达 +10 位作者 李荣成 景臣 罗东 刘洪斌 龚健 徐志一 张英林 韩常全 江世平 黄全诚 欧阳佩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观察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苗H2 株与LA 1株的不同剂量、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原性及抗体动态变化。方法 在河北、广西两地选择 318名经甲肝抗体检测为阴性的易感儿童 ,按不同剂量程序及不同甲肝疫苗 ,分为 6组 ,并在首剂接种... 目的 观察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苗H2 株与LA 1株的不同剂量、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原性及抗体动态变化。方法 在河北、广西两地选择 318名经甲肝抗体检测为阴性的易感儿童 ,按不同剂量程序及不同甲肝疫苗 ,分为 6组 ,并在首剂接种后 1、6、7、12、13月份分别采集血清标本 ,检测甲肝总抗体。结果 各组抗体水平均于再免疫后 1个月达高峰 ,以后开始下降 ;再免半年后抗体水平仍明显高于初免抗体水平 ;灭活疫苗与不同剂量的减毒活疫苗再免后抗体阳转率均达 10 0 % ,并于再免半年后仍维持在 10 0 %。结论 甲肝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能诱导很好的免疫记忆反应 ,其免疫学效果与史克灭活疫苗相当 ;加强免疫的针次宜有一定时间间隔 ,在抗体水平较高时 ,加强免疫意义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疫苗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原文传递
规范化H_2株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景臣 张勇 +7 位作者 韩常全 张英林 刘洪斌 张玉伟 刘玉忠 邢占春 汪萱怡 徐志一 《中国计划免疫》 1999年第5期283-285,共3页
为考察提高满度后的规范化H2株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滴度为107.0TCID50/ml)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在正定县的3个乡24个行政村调查了1~7岁儿童,经询问调查和血清检测.共筛出3515名儿童为观察对象,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疫苗... 为考察提高满度后的规范化H2株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滴度为107.0TCID50/ml)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在正定县的3个乡24个行政村调查了1~7岁儿童,经询问调查和血清检测.共筛出3515名儿童为观察对象,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疫苗组在接种疫苗后观察临床反应并进行血清学随访.结果表明,该疫苗接种后3天内发热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免疫后2~3个月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浓度达高峰,分别为94.9%~92.2%、131.3mIU/ml~126.2mIU/ml,免疫后6~12个月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呈平稳下降趋势。从而证实规范化H2株甲肝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HBsAg携带者病毒基因S区“a”决定簇变异 被引量:13
14
作者 付海军 李荣成 +3 位作者 景臣 龚健 韩常全 徐志一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疫苗普种后人群HBVDNA基因组S区“a”决定簇的变异率。方法 对 72例疫苗接种后HBsAg携带者HBVDNA基因组S区“a”决定簇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 在4例小儿血清中发现有 145Arg、140Ile和 12 6Ser变异株各 1例 ,12 6Se...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疫苗普种后人群HBVDNA基因组S区“a”决定簇的变异率。方法 对 72例疫苗接种后HBsAg携带者HBVDNA基因组S区“a”决定簇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 在4例小儿血清中发现有 145Arg、140Ile和 12 6Ser变异株各 1例 ,12 6Ser变异株与野毒株混合感染 1例 ,变异率为 5 .5 6 %。同时发现近 30年来我国乙型肝炎病毒亚型发生了明显的变迁。结论 疫苗接种可能会引起病毒变异 ,且现有疫苗不能预防变异株感染及变异株可能发生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S区 决策簇变异 乙肝疫苗
原文传递
河北省成年人乙肝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田莉 潘璐璐 +7 位作者 高招 景臣 吴志伟 靳飞 韩碧华 李敏捷 张军 赵玉良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成年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的因素,为乙肝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22个县区内的18~60岁常驻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 目的了解河北省成年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的因素,为乙肝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22个县区内的18~60岁常驻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结果河北省成年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4.70%(390/2 6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查对象的年龄、职业、居住地、文化程度以及暴露于有偿献血、针灸治疗、长期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成员一起生活是影响成年人乙肝疫苗接种的因素。结论河北省成年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低,应着重对成年人中较高年龄人群、农民以及高危人群实施科学的乙肝疫苗接种知识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乙型肝炎 乙肝疫苗 接种率 高危人群 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乙肝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影响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景臣 韩彩芝 +4 位作者 齐顺祥 田茶 李军 赵守军 张勇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研究影响乙肝免疫效果的因素,探讨提高乙肝免疫预防效果的方法。方法 使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06年全国乙肝等疾病血清流行病调查河北现场的1734名1~1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其HBsAg是否阳性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造... 目的 研究影响乙肝免疫效果的因素,探讨提高乙肝免疫预防效果的方法。方法 使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06年全国乙肝等疾病血清流行病调查河北现场的1734名1~1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其HBsAg是否阳性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造成儿童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母亲HBsAg阳性和儿童年龄、出生医院是影响乙肝疫苗预防效果的主要因素(P〈0.0001)。结论 当前乙肝免疫预防的工作重点在于发现HBsAg阳性孕妇,同时改进农村地区的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疫苗 乙型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接种
原文传递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后7年血清学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怀风 张新江 +10 位作者 张建立 郝志勇 张志勇 陈吉朝 褚娟 景臣 刘洪斌 赵玉良 齐顺祥 汪萱怡 徐志一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9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观察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titis 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HepA-L)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后7年的抗体持久性,并与甲肝灭活疫苗(Hepatitis A Inactivated Vaccine,HepA-I)进行比较。方法按个体随机的方法,把筛检出的甲肝易感... 目的观察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titis 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HepA-L)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后7年的抗体持久性,并与甲肝灭活疫苗(Hepatitis A Inactivated Vaccine,HepA-I)进行比较。方法按个体随机的方法,把筛检出的甲肝易感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按0、6、12个月程序接种3剂国产H2株HepA-L,B、C两组按0、6个月程序分别接种HepA-L和HepA-I,分别于免疫后1、6、7、12、13、24、84个月采集血清标本,检测抗甲肝病毒抗体(Anti-hepatitis A Virus Antibody,Anti-HAV)总抗体。结果三组Anti-HAV阳性率均于接种第2剂后1个月达100%,抗体峰值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以C组最高,为2938.1mIU/ml(毫国际单位/毫升),A、B组分别为1315.6mIU/ml、1586.0mIU/ml。A组于12个月时再加强免疫1剂,抗体GMC上升,达1945.3mIU/ml。首剂免疫后84个月,Anti-HAV阳性率三组均保持100%,尽管A组抗体GMC降至336.8mIU/ml,仍显著高于B、C两组。结论HepA-L近期加强免疫效果良好,抗体反应与持久性同HepA-I相当,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加强免疫 灭活疫苗 抗体持久性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参比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勇 王锋 +4 位作者 景臣 张文英 余陶 赵守军 毕胜利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9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标志参比系统。方法选择不适合临床使用的血浆155份为预备参比品,使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微粒子酶免疫测定法乙肝五项检测试剂,重复检测每份预备参比品各2次。凡2次检测结果同为阳性或阴性者,入选参比系统...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标志参比系统。方法选择不适合临床使用的血浆155份为预备参比品,使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微粒子酶免疫测定法乙肝五项检测试剂,重复检测每份预备参比品各2次。凡2次检测结果同为阳性或阴性者,入选参比系统;凡检测结果为一阴一阳者,剔除。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参比系统有153份血浆入选;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各有154份血浆入选;乙肝病毒e抗原因只有4份阳性血浆,不能构成参比系统。结论通过使用性能出众的试剂2次重复检测,确定足够数量的阳性和阴性参比品,可以构成参比系统。使用参比系统要注意其适用范围,避免产生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 参比系统
原文传递
农村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内开始接种三剂10μg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谢永富 张勇 +8 位作者 邢占春 景臣 赵卉云 邓贵林 辛未 陈素良 郭锁贤 曹惠霖 孙永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77-80,共4页
在农村每月进行计划免疫时给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剂量为10μg×3,程序为0、1、6个月,首剂免疫时间(以此为0月计算)平均在出生后1.5±1.2个月。全程接种率达92.9%。免疫儿童长到12~48月龄时HBsAg阳性率由原来的15.1%... 在农村每月进行计划免疫时给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剂量为10μg×3,程序为0、1、6个月,首剂免疫时间(以此为0月计算)平均在出生后1.5±1.2个月。全程接种率达92.9%。免疫儿童长到12~48月龄时HBsAg阳性率由原来的15.1%降至2.0%,保护率为86.8%。血清抗-HBs阳性率从免疫前地区本底对照的27.7%上升到87.3%,增加2.2倍。在免疫屏障的保护下,同龄未免儿童的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分别下降到4.9%和16.0%,比免疫前地区本底对照低67.5%和70.4%。本研究结果表明,3针10μg乙肝疫苗于新生儿出生后1~3个月内接种仍能有效地降低HBsAg携带率,即使完全忽略了HBsAg阳性母亲的围产期传播。但必须达到很高的全程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新生儿 血源
下载PDF
五种国产酶免疫测定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试剂的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勇 王锋 +4 位作者 景臣 张文英 余陶 赵守军 毕胜利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9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为全国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筛选适宜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检测试剂。方法选择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且在全国销量最大的五种(A、B、C、D、E)酶免疫测定法HBsAg检测试剂,... 目的为全国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筛选适宜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检测试剂。方法选择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且在全国销量最大的五种(A、B、C、D、E)酶免疫测定法HBsAg检测试剂,平行检测由63份阳性和90份阴性品组成的参比系统各5次,将每个检测的s/n值做log(s/n+1)转换,计算并比较各试剂的可靠性指标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bility,CV)和真实性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部分(partial)ROC AUC(pAUC)、固定特异度下灵敏度[Sensitivity at a Fixed Specificity,Se(FPR=e)]等。结果五种试剂ICC、CV从优到劣的排位顺序均为E、C、D、B、A,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otstrap法,P<0.05);五种试剂的AUC均在0.965~0.987,pAUC最大的试剂E、B明显高于最小的试剂A、D(Bootstrap法,P<0.05);Se(FPR=e)最高的试剂E明显高于试剂C(Bootstrap法,P<0.05)。结论五种试剂均有较强的诊断能力,其中试剂E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试验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评价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