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想象与回归:《长安三万里》的文化再生产及传播逻辑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可红 《传媒观察》 CSSCI 2023年第9期111-120,共10页
近几年,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的回归是动画电影业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长安三万里》上映后,立即引发了“破圈”效应,不但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还开创了历史文化人物在国漫领域的历史叙事新模式,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案... 近几年,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的回归是动画电影业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长安三万里》上映后,立即引发了“破圈”效应,不但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还开创了历史文化人物在国漫领域的历史叙事新模式,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案例。本论文试图把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放在中国动画电影史的长河中,分析其再次回归的主要原因、改编特征,剖析近年来动画大电影的影像叙事方式和营销传播逻辑,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策略的角度,解读《长安三万里》如何主动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协同,寻找到政治、市场与艺术的平衡关系,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规律和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三万里》 传统文化题材 文化传承 传播
原文传递
让每一名残疾儿童青少年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中国特殊教育发展150年概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建强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3期4-8,共5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文化辉煌。天下为公、政在养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彰显文明古国独特的东方智慧。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背景下,特殊教育传入我国。从慈善救济到养教结合,从自发式、民间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文化辉煌。天下为公、政在养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彰显文明古国独特的东方智慧。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背景下,特殊教育传入我国。从慈善救济到养教结合,从自发式、民间性、无组织,到自主型、制度化、体系化,从盲聋学校到特殊教育学校,从特教班到随班就读再到送教上门,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再到高中教育、中职教育直至高等教育,历经近代化、本土化、现代化,我国特殊教育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体系完整完备、满足人民需要、彰显文明进步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近代化 本土化 现代化 中国特殊教育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人格化”传播效果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源 《传媒观察》 CSSCI 2024年第S01期111-113,共3页
在“万物皆连接,人人皆媒介”的时代,自媒体和社会化媒体的急速扩张和覆盖,给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流媒体话语权也面临来自互联网平台去中心化的冲击。如何融入全媒体生态、提升传播影响力、掌握话语权?本文认为,通过探索主... 在“万物皆连接,人人皆媒介”的时代,自媒体和社会化媒体的急速扩张和覆盖,给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流媒体话语权也面临来自互联网平台去中心化的冲击。如何融入全媒体生态、提升传播影响力、掌握话语权?本文认为,通过探索主流媒体“人格化”传播,打造有温度、有个性的IP形象,寻求与受众更紧密的连接,是当下必要且切实可行的新闻创新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人格化 传播 主流媒体
原文传递
从命名到改名 从态度到观念 从标签式到多元化——中国特殊教育学校150年校名演化初探
4
作者 建强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10期4-14,共11页
中国特殊教育学校化已经走过150年。本文聚焦1874年至2012年中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名演变。一百多年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校名演化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874—1911年晚清时期西学东渐思潮下的特教滥觞、1912—1949年民国时期特... 中国特殊教育学校化已经走过150年。本文聚焦1874年至2012年中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名演变。一百多年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校名演化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874—1911年晚清时期西学东渐思潮下的特教滥觞、1912—1949年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本土探索与自主发展、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殊教育恢复并积极发展、1978—2012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殊教育全面快速发展。在这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校名在去标签化、去格式化、多元化、个性化方面求变求进,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殊教育 教育公平 教育改革 历史进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