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关系:来自英国数据库211个肠道微生物群分析
1
作者 方志杰 +2 位作者 董万涛 吴俊媛 陆韵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941-3947,共7页
背景:骨质疏松症被定义为一种慢性代谢性骨病,大量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然而,肠道菌群对骨质疏松症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目的: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使用MiBi... 背景:骨质疏松症被定义为一种慢性代谢性骨病,大量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然而,肠道菌群对骨质疏松症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目的: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使用MiBioGen联盟肠道菌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汇总统计数据和英国生物样本数据库中骨质疏松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ing,IVW)、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型法和简单模型法来研究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用于检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是否可靠。结果与结论:逆方差加权法结果表明,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克里斯滕森菌科R7属(MR Egger:β=-0.007;IVW:β=-0.004,P=0.028)、粪球菌3属(MR Egger:β=-0.008;IVW:β=-0.003,P=0.046)和毛螺菌属(MR Egger:β=-0.009;IVW:β=-0.004,P=0.003),可能是骨质疏松的保护性因素,而霍氏菌属(MREgger:β=0.006;IVW:β=0.002,P=0.033)和氧化真杆菌属(MREgger:β=0.001;IVW:β=0.003,P=0.046),可能为骨质疏松症潜在危险性因素。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氧化真杆菌属和霍氏菌属可增加骨质疏松风险,克里斯滕森菌科R7属、粪球菌3属和毛螺菌属可降低骨质疏松风险。此结论是否也适用于非欧洲人群,未来需要不同群体的大样本临床试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单核苷酸多态性 因果关系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逆方差加权法 敏感性分析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