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秘真实的蒙娜丽莎
1
作者 Barbie Latza Nadeau () 钱多秀(校) 《大学英语》 2014年第3期45-46,共2页
在佛罗伦萨圣·厄休拉修道院的废墟下,身着连体工作服的工作人员轻轻地刷去八具女性骨架残骸上的灰尘。这些骨架已在地下掩埋了五百多年,其中一具很像丽莎·盖拉尔迪尼,也就是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的模特。为了确定... 在佛罗伦萨圣·厄休拉修道院的废墟下,身着连体工作服的工作人员轻轻地刷去八具女性骨架残骸上的灰尘。这些骨架已在地下掩埋了五百多年,其中一具很像丽莎·盖拉尔迪尼,也就是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的模特。为了确定这具骨架就是蒙娜丽莎的.由意大利国家文化遗产委员会主任萨尔瓦诺·温切蒂率领的考古学家小组准备采取非常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娜丽莎》 佛罗伦萨 工作人员 考古学家 文化遗产 修道院 骨架 工作服
下载PDF
学术型翻译的典范:海陶玮英译陶渊明诗歌研究
2
作者 《外文研究》 2024年第1期91-98,110,共9页
汉学家中国文学外译将汉学研究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学术型翻译的主要特征,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陶渊明诗歌英译自19世纪末期开始,至今已有10余部陶诗译本问世,其中美国汉学家海陶玮翻译的全译本《陶潜诗集》是西方图书馆藏量最... 汉学家中国文学外译将汉学研究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学术型翻译的主要特征,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陶渊明诗歌英译自19世纪末期开始,至今已有10余部陶诗译本问世,其中美国汉学家海陶玮翻译的全译本《陶潜诗集》是西方图书馆藏量最大、影响最广的陶诗英译单行本,为后来的陶诗译介与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在对学术型翻译进行再诠释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海陶玮译本能够成为学术型翻译典范之作的原因,分析译者学术型翻译的主要特征,论述译本在西方学界的接受情况,以期为今后陶诗及古典诗歌英译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型翻译 海陶玮 陶渊明 陶潜诗集
下载PDF
《六一诗话》诗论思想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诠释
3
作者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1期90-98,共9页
《六一诗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歌理论著作,为古代文学批评开创了新体例,同时也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晚年最后之笔,集中体现了欧公诗学思想。本文在总结《六一诗话》诗论思想并挖掘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其在... 《六一诗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歌理论著作,为古代文学批评开创了新体例,同时也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晚年最后之笔,集中体现了欧公诗学思想。本文在总结《六一诗话》诗论思想并挖掘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历程。通过文本细读与比较分析,考察译者的翻译动因并剖析诗论思想的异语诠释路径,以期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著作的英译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六一诗话》的英译与美国汉学研究热潮息息相关,译者兼具汉学家身份,译介活动多为辅助相关研究展开。对古代文论范畴的理解构成了译介的基础,译本中体现的深厚翻译策略弥合了目标语读者与源语文化之间的鸿沟,构建起诗论思想异语诠释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一诗话》 英译 诗论思想 深厚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