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验证“尖顶距(TAD)”值与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关系,并分析其它因素对该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2月,对106例接受切开复位,135°动力髋螺钉(DHS)固定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5例,...目的验证“尖顶距(TAD)”值与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关系,并分析其它因素对该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2月,对106例接受切开复位,135°动力髋螺钉(DHS)固定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5例,女41例;年龄20~83岁,平均52.4岁。Evans骨折分型:Ⅱ型19例,Ⅲ型25例,Ⅳ型32例,Ⅴ型29例,R型1例。采用Singh分级评定骨的质量:其中Ⅵ级44例,Ⅴ级34例,Ⅳ级23例,Ⅲ级5例。根据Baumgaertner等提出的预测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TAD”预测值25mm分组。A组:“TAD”值<25 mm 59例,B组:“TAD”值>25 mm 47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4.5~28.0个月(平均14.45个月)随访。3例患者并发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其中“TAD”值>30 mm 15例,拉力螺钉切出1例;“TAD”值>40mm 7例,拉力螺钉切出2例(P=0.000)。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8.7岁(75~83岁),超出骨折顺利愈合的10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27.1岁(P=0.000)。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3例患者,均见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EvansⅤ型2例和R型1例。骨折复位质量:优43例,良47例,中9例(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1例),差7例(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2例)。结论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受患者年龄、骨折类型以及骨折复位稳定性等多因素影响,但是“TAD”值越高,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危险性越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验证“尖顶距(TAD)”值与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关系,并分析其它因素对该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2月,对106例接受切开复位,135°动力髋螺钉(DHS)固定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5例,女41例;年龄20~83岁,平均52.4岁。Evans骨折分型:Ⅱ型19例,Ⅲ型25例,Ⅳ型32例,Ⅴ型29例,R型1例。采用Singh分级评定骨的质量:其中Ⅵ级44例,Ⅴ级34例,Ⅳ级23例,Ⅲ级5例。根据Baumgaertner等提出的预测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TAD”预测值25mm分组。A组:“TAD”值<25 mm 59例,B组:“TAD”值>25 mm 47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4.5~28.0个月(平均14.45个月)随访。3例患者并发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其中“TAD”值>30 mm 15例,拉力螺钉切出1例;“TAD”值>40mm 7例,拉力螺钉切出2例(P=0.000)。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8.7岁(75~83岁),超出骨折顺利愈合的10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27.1岁(P=0.000)。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3例患者,均见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EvansⅤ型2例和R型1例。骨折复位质量:优43例,良47例,中9例(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1例),差7例(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2例)。结论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受患者年龄、骨折类型以及骨折复位稳定性等多因素影响,但是“TAD”值越高,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危险性越大。
文摘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1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4例;年龄33~60岁,平均47.8岁.AO/OTA分型:41-B2.2.4型2例,41-B3.1.2型3例,41-B3.3.2型3例,41-B3.1.2型+41-B3.3.2型2例,41-C3.3型1例.5例后外侧骨折采用膝关节Carlson后外侧入路;3例后内侧骨折采用Carlson后内侧入路;3例累及胫骨平台前、后侧及胫骨髁间嵴骨折者采用Carlson后内和(或)后外入路,辅以前侧入路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1.6年.全部病例均获得影像学上的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5~18分,平均16.7分.骨折愈合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75~96分,平均86.2分.后外侧入路5例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0°-135°,后内侧入路3例0°-130°,混合入路3例-10°-12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表现为以后侧为主时,应选择后外或后内侧手术入路,于直视下进行复位及固定,便于操作,术后近期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