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地震强余震(M_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 被引量:238
1
作者 郑勇 +3 位作者 吕坚 倪四道 李迎春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3-426,共14页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之后,发生了数十个M>5,数百个M>4以及更多的M>3的余震,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对这些地震进行了较完整的监测.通过利用P波到时数据对M>3的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发现余震分布有两个明显的趋势,绝大部...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之后,发生了数十个M>5,数百个M>4以及更多的M>3的余震,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对这些地震进行了较完整的监测.通过利用P波到时数据对M>3的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发现余震分布有两个明显的趋势,绝大部分的余震都分布在沿龙门山断裂带的北东向上,但在汶川地震的震中附近有一个北西向的余震分布区.利用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记录,采用"裁剪-粘贴"法,获得了较大余震的震源机制解(Ms≥5.6).从震源机制解来看,尽管多数较强余震显示出逆冲的性质,但在断裂带的北部余震仍有一部分显示出明显的走滑性质.震源机制解显示北川-映秀断裂(BYF)的南部发生的余震主要为逆冲型地震,和主震的滑移状态一致;在BYF断层的北部余震同样以逆冲状态为主,这和主震在该区域的破裂性质有很大差异.在青川-平武断裂附近,震源机制以右旋走滑为主,且震源深度比较深(~18km).由此猜测主震在北部可能发生在北川断裂和青川断裂两个断裂上,而不是只发生在中央断层上.这种复杂的余震机制显示出龙门山断裂带断层系统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汶川地震 裁剪-粘贴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地震震源深度及其构造含义 被引量:197
2
作者 张国民 李丽 +2 位作者 汪素云 张晓东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63-668,T001,T002,共8页
对中国大陆地震的震源深度资料作了系统研究.震源深度的研究,对于探索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环境,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以及地壳内部构造变形及其力学属性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1970年1月~2000年5月期间中国大陆ML≥2.0... 对中国大陆地震的震源深度资料作了系统研究.震源深度的研究,对于探索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环境,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以及地壳内部构造变形及其力学属性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1970年1月~2000年5月期间中国大陆ML≥2.0级并给出深度的31282次1和2类精度的浅源地震为基础,研究了深度分布特征,并采用网格滑动平均方法,统计了网格内地震的平均深度.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平均深度为(16±7)km,东部地区为(13±6)km,西部为(18±8)km,东部比西部平均偏浅5km.我国大陆地震深度最大的地区是新疆西南部地区,即塔里木地块的西端和西南缘.震源深度与构造分区的关系密切,青藏活动地块震源深度平均为(33±12)km.新疆活动地块为(21±10)km,华北为(14±7)km;东北为(11±5)km;华南为(10±4)km.完整地块边界上的地震较深,其中最明显的是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北缘;准噶尔盆地的南边缘,阿拉善地块的南边缘;鄂尔多斯地块的东、西两侧以及四川盆地的西边缘.在新生性的破裂带上地震偏浅,如滇西南地震带及张渤地震带.另外,还根据我国震源深度分布特征,讨论了壳幔(主要是地壳)力学行为、变形属性和破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震 震源浓度 构造含义 地震孕育 地震发生 构造变形 力学属性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与强震活动 被引量:191
3
作者 张国民 +1 位作者 王辉 王新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2-610,共9页
本文在前人对中国大陆及周边活动地块研究和划分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6个Ⅰ级活动地块区和2 2个Ⅱ级活动地块之间共2 6个活动边界带的构造变形与强震活动,包括强震分布与活动边界带的关系,边界带构造活动速率与地震活动水平及强震复发期... 本文在前人对中国大陆及周边活动地块研究和划分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6个Ⅰ级活动地块区和2 2个Ⅱ级活动地块之间共2 6个活动边界带的构造变形与强震活动,包括强震分布与活动边界带的关系,边界带构造活动速率与地震活动水平及强震复发期等的关系.给出了边界带强震活动水平与构造活动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和强震复发期长短与构造活动速率的反向变化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构造及其块体运动特征,以及块体边界带的构造变形对强震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 边界带 强震活动 构造变形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 8.0地震对周边断层地震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90
4
作者 邵志刚 周龙泉 +2 位作者 蒋长胜 张浪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84-1795,共12页
为分析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_s 8.0级地震对周边断层地震活动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Burgers体黏滞松弛模型计算汶川M_s 8.0级地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动态演化,分析认为2008年汶川M_s 8.0级地震在周边断层上引起的库仑应力显著增加的主要有... 为分析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_s 8.0级地震对周边断层地震活动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Burgers体黏滞松弛模型计算汶川M_s 8.0级地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动态演化,分析认为2008年汶川M_s 8.0级地震在周边断层上引起的库仑应力显著增加的主要有四个断层段,分别为鲜水河断裂道孚康定段、东昆仑断裂东段玛曲段、青川断裂和龙门山断裂南段.而且震后4年内黏滞松弛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量可能与同震变化相当,相当于再发生一次汶川地震所造成的影响,因此震后效应在分析强震影响时不应忽略.本文基于强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动态演化,结合背景地震发生率、由Dieterich(1994)模型给出地震发生概率,结合相关构造地质、历史地震、余震活动等方面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上述4个断裂段地震危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鲜水河断裂道孚—康定段、龙门山断裂南段、东昆仑断裂东段玛曲段和青川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库仑应力变化 黏滞松弛 Dieterich(1994)模型 地震发生率
下载PDF
强震成组活动与潮汐力调制触发 被引量:49
5
作者 张国民 李丽 +1 位作者 黎凯武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本文应用构造块体成组孕震模型的研究结果 ,探讨了中国大陆MS≥ 7.0地震的成组活动和引潮力的调制触发关系。研究表明 :我国陆区 7级以上强震明显受潮汐力的调制触发 ,且主要表现为对活跃期内 (即成组发生的 ) 7级强震的调制触发。平静... 本文应用构造块体成组孕震模型的研究结果 ,探讨了中国大陆MS≥ 7.0地震的成组活动和引潮力的调制触发关系。研究表明 :我国陆区 7级以上强震明显受潮汐力的调制触发 ,且主要表现为对活跃期内 (即成组发生的 ) 7级强震的调制触发。平静期内的 7级以上地震基本不受潮汐力触发 ,而活跃期内 82 .4 %的 7级强震发生在受潮汐力触发的月相期 ,比本底概率高出 36.4 %。因此 ,潮汐力的调制触发对于强震活跃期的判断和活跃期内强震的临震 (时间 )预测有实际意义。文章还分析了潮汐力触发与强震活动的区域动力学环境之间的关系 ,并用构造块体成组孕震模型讨论了潮汐力对强震活动触发作用的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地震 潮汐作用 孕震模型 强震 调制触发作用
下载PDF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关系 被引量:42
6
作者 张国民 +1 位作者 王辉 李丽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91-599,共9页
研究了中国大陆各Ⅰ级活动地块区强震活动特点, 包括强震活动的总体水平、地震应变能释放速率、震级频度关系、震源破裂特性和地震应力场特征等, 以及由GPS资料给出的各活动地块运动变形特征, 如各地块运动的速度、地块变形的应变速率... 研究了中国大陆各Ⅰ级活动地块区强震活动特点, 包括强震活动的总体水平、地震应变能释放速率、震级频度关系、震源破裂特性和地震应力场特征等, 以及由GPS资料给出的各活动地块运动变形特征, 如各地块运动的速度、地块变形的应变速率、最大主压应变方向、地块运动变形中的张、压状态等. 在此基础上, 对中国陆区Ⅰ级活动地块区的强震活动特点和地壳运动变形性状进行对比研究, 给出各活动地块的构造动力环境及其运动变形的性状决定其地震活动的总体状况, 包括: 活动地块现今地壳运动变形的应变速率与地震应变能释放呈线性相关; 由震源机制给出的各活动地块的地震应力场与由GPS观测给出的现今地壳运动应变(应力)场的同一性, 以及震源破裂类型与地壳形变张、压状态的一致性等. 这些结果显示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及其运动性状对强震孕育发生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活动地块 强震活动 块体变形 应变速率 地震应变能 地壳运动应变
原文传递
川滇地区强震序列库仑破裂应力加卸载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5
7
作者 陈连旺 张培震 +4 位作者 陆远忠 陈化然 李丽 李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1-1421,共11页
通过建立较精细的川滇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了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强震活动对于其他活动断裂潜在强震孕育进程的库仑破裂应力加卸载效应.模拟结果显示在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学展布形态和运动学性质的构造背景之上,... 通过建立较精细的川滇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了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强震活动对于其他活动断裂潜在强震孕育进程的库仑破裂应力加卸载效应.模拟结果显示在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学展布形态和运动学性质的构造背景之上,川滇地区强震活动相互影响的主要特征是活动断裂面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大多处于增大状态.其中,金沙江断裂带、小江断裂带、楚雄—建水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上的强震所产生的加载作用比较强,而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腾冲—澜沧断裂带则较弱.1981~2000年川滇地区M≥6.5地震序列的模拟结果显示,后续地震全部位于已发生地震所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大区之内.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川滇地区,一个强震发生之后,发震断层本身强烈卸载的同时,库仑破裂应力的加载效应在其他主要活动断裂带潜在强震孕育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强震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效应是应力加载,已发生的强震加速了下一个强震的孕育进程,进而导致一系列地震的发生,直至整个区域所积累的应变能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区域地震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平静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三维有限元模拟 强震活动 库仑破裂应力 加卸载效应
下载PDF
川滇及周边地区地壳横波衰减的成像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汪素云 +3 位作者 裴顺平 刘杰 华卫 周龙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5-471,共7页
利用由149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地震年报、四川和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5897个近震的27530条横波振幅与周期资料,反演得到川滇地区及周边的地壳衰减Q0值(频率为1Hz时的Q值)空间分布图像、台站的场地响应以及由于介质衰减不同造成的... 利用由149个台站记录的中国地震年报、四川和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的5897个近震的27530条横波振幅与周期资料,反演得到川滇地区及周边的地壳衰减Q0值(频率为1Hz时的Q值)空间分布图像、台站的场地响应以及由于介质衰减不同造成的震级偏差.结果表明,川滇及周边地区的地壳横波衰减Q0值在200—600范围内变化,平均值为400,横向变化显著.在川西-滇西北-保山地区、云贵交界-昆明-思茅地区以及海原-祁连、汾渭和东昆仑等活动块体边界带的Q0值明显较低,这些地区地震和构造活动相对活跃;而构造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马尔康块体、桂西滇东断块以及鄂尔多斯、秦岭-大别等地区的Q0值则明显较高.此外,川滇地区大多数台站的场地响应都在1附近,仅有少数增益或衰减较大,达到2倍左右,且其分布无明显规律性.该区观测报告给出的大多数地震震级偏差不大于0.3,但也有少数震级偏差达0.4,其分布与介质品质因子Q0值分布相关,说明震级测定可能受地壳介质衰减横向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及邻区 横波衰减 振幅与周期 空间成像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关系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张国民 +2 位作者 刘杰 李丽 陈化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74-80,共7页
从活动地块假说出发 ,在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指出 ,主要构造变形和强烈地震大都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在占总面积 17%的活动地块边界上 ,集中了全部的 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 86 %的 ... 从活动地块假说出发 ,在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指出 ,主要构造变形和强烈地震大都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在占总面积 17%的活动地块边界上 ,集中了全部的 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 86 %的 7级以上大地震 ,其释放能量占全部总能量的 95 %以上 ,表明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强地震。从活动地块的整体来看 ,强震活动不仅显示出显著的韵律性特征 ,而且其高、低起伏基本上与中国大陆地区一致 ,只是强震活跃时段有时稍长于中国大陆。各轮回强震活动都有各自活动的主体地区 ,反映了不同活跃期内地块的不同活动方式。文中还从现今地壳运动角度 ,讨论了活动地块运动速率与强地震活动水平之间的可能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假说 活动地块边界带 强地震活动 活动地块运动速率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库仑应力演化与强震间关系 被引量:40
10
作者 徐晶 邵志刚 +1 位作者 张浪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6-1158,共13页
以鲜水河断裂带为研究区,首先验证了该断裂带上1893年以来M6.7以上地震的相互触发作用,然后采用更符合实际的分层黏弹介质模型研究强震震后黏滞松弛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对后续地震的影响,并基于负位错理论计算鲜水河断裂带10个断层段的... 以鲜水河断裂带为研究区,首先验证了该断裂带上1893年以来M6.7以上地震的相互触发作用,然后采用更符合实际的分层黏弹介质模型研究强震震后黏滞松弛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对后续地震的影响,并基于负位错理论计算鲜水河断裂带10个断层段的震间长期构造加载作用引起的断层上的应力积累.在此基础上,讨论同震、震后、震间效应引起的累积库仑应力变化与区域强震活动的关系,给出断层上库仑应力随时间的演化.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上1893年以来发生的7次强震均在其前面一系列强震及构造应力加载的驱使下发生,同震、震后、震间三方面效应均引起了鲜水河断裂带不可忽略的库仑应力变化.对断层上的库仑应力状态的研究,可进一步为揭示地震的发生规律、找寻危险断层段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库仑应力变化 黏滞松弛 构造应力加载
下载PDF
基于R值评分的年度地震预报能力评价 被引量:40
11
作者 刘杰 +1 位作者 吴昊 李杰飞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7,共7页
针对中国大陆东、西部地震活动水平的差异,以东经107°为界用二种方案进行地震预报效能检验的R值评分。第一种方案用西部5.5级、东部5.0级为检验震级下限;第二种方案以西部6.0级、东部5.0级为检验震级下限。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案更为... 针对中国大陆东、西部地震活动水平的差异,以东经107°为界用二种方案进行地震预报效能检验的R值评分。第一种方案用西部5.5级、东部5.0级为检验震级下限;第二种方案以西部6.0级、东部5.0级为检验震级下限。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案更为科学,13年来中国大陆地震预报效能检验平均的R值约为0.26。进一步考虑不同危险区预报震级与实际发生地震震级间的差异,文中还分震级档计算了相应的R值评分。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对6.0级左右地震的预测水平较其他震级档更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预报评分 年度地震危险区 地震活动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β-HCG、雌二醇、孕酮及抗心磷脂抗体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 被引量:36
12
作者 夏书琴 +2 位作者 王维琴 贾海琴 刘举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孕酮(P)、抗心磷脂抗体(ACA)预测先兆流产的结局.方法 选取孕6~8周单胎孕妇80例,其中先兆流产患者50例,正常妊娠者30例,检测血β-HCG、E2、P和ACA-IgG、ACA-IgM...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孕酮(P)、抗心磷脂抗体(ACA)预测先兆流产的结局.方法 选取孕6~8周单胎孕妇80例,其中先兆流产患者50例,正常妊娠者30例,检测血β-HCG、E2、P和ACA-IgG、ACA-IgM及ACA-IgA;先兆流产患者给予肌内注射黄体酮20 mg/次,1次/d,保胎治疗,1周后随访妊娠结局、复查血清学指标.结果 先兆流产组血β-HCG、E2和P水平[(5 140.77±2 365.47) IU/L、(680.28±306.06) pg/mL、(15.59±3.65) pg/L]均低于正常妊娠组[(14 520.4±11 016.24) IU/L、(1 142.81 ±670.57)pg/mL、(27.6 ±4.78) 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224,P=0.003;t =2.43,P=0.022;=7.72,P=0.001);1周后随访妊娠结局:继续妊娠45例,流产5例,复查血β-HCG、E2和P,继续妊娠组血β-HCG、E2和P水平[(10 829.42±6 926.28) IU/L、(832.9±397.91) pg/mL、(25.62 ±4.51) pg/L]明显较流产组高[(6 310.14±2 593.19) IU/L、(487.14±275.47) pg/mL、(13.6±4.84) 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检测80例孕妇血清ACA-IgG、ACA-IgM及ACA-IgA,2例先兆流产患者ACA-IgG阳性,其余均为阴性,阳性率4% (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05,P=0.000),随诊此2例患者早期自然流产.结论 联合检测血ACA、β-HCG、E2和P有助于先兆流产的预后判断.ACA与先兆流产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雌二醇 孕酮 抗心磷脂抗体 预后
原文传递
应用地震学方法研究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应力应变场 被引量:34
13
作者 王辉 张国民 +1 位作者 汪素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35-1043,共9页
在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假说及活动边界研究的基础上 ,将中国大陆按照地震活动特征进行分区 .利用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资料和历史强震资料 ,结合小震综合节面解 ,研究了各地震区的应力应变状态 ,给出了各地震区的平均应力主轴方向和平均应变率 ... 在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假说及活动边界研究的基础上 ,将中国大陆按照地震活动特征进行分区 .利用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资料和历史强震资料 ,结合小震综合节面解 ,研究了各地震区的应力应变状态 ,给出了各地震区的平均应力主轴方向和平均应变率 .应用地震应变能积累释放模型研究了各地震区的地震活动水平 .结果表明最大剪切应变率与地震活动水平存在线性关系 .将地震资料给出的中国大陆地壳应力应变场与GPS测量给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初步说明了两种结果存在着统一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 震源机制 应力应变 GPS
下载PDF
印尼苏门答腊8.7级大震对中国陆区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张国民 张晓东 +5 位作者 刘杰 刘耀炜 田勤俭 郝平 焦明若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5,共11页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苏门答腊8.7级地震,是全球有地震台网以来100多年中记录到的少数几次特大地震之一。初步汇集了在中国陆区观测到的地震活动、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等多学科震时和震后效应的异常变化,包括地震活动性(特别是云...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苏门答腊8.7级地震,是全球有地震台网以来100多年中记录到的少数几次特大地震之一。初步汇集了在中国陆区观测到的地震活动、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等多学科震时和震后效应的异常变化,包括地震活动性(特别是云南地区)的显著增强;地壳形变观测,尤其是钻孔应变观测记录到地壳应力-应变的震时和震后显著变化,以及地下水温度、化学成分、特别是水位的突出变化。同时,还从库仑破裂应力触发、动态应力触发以及下地壳和上地幔流动变形机制等方面,对这些大震效应作了一些成因机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答腊8.7级地震 震时和震后效应 应力触发 流动变形
下载PDF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发震构造与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李志海 曲延军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9-205,共7页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打破了中国大陆6年多的7级地震平静,成为我国近期较为显著的一次地震事件。综合分析MS≥4.0余震分布、震区断裂性质以及等震线长轴方向等资料,认为郭扎错断裂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据Harvard震源机...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打破了中国大陆6年多的7级地震平静,成为我国近期较为显著的一次地震事件。综合分析MS≥4.0余震分布、震区断裂性质以及等震线长轴方向等资料,认为郭扎错断裂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据Harvard震源机制解分析,这次地震是在近NS向力的作用下,郭扎错断裂发生略带走滑分量的拉张破裂所致。通过地震前震区附近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发现,于田地震发生在1996年以来新疆南部及邻区7级地震有序分布的空段;震前震区附近有4级地震空区形成,空区持续91个月后发生了2006年9月12日皮山5.8级"信号震",其后1.5年发生于田7.3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发震构造 空区 信号震
下载PDF
川滇地区中小震重新定位与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国民 +3 位作者 周龙泉 刘杰 邵志刚 夏红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8,共10页
通过震源与速度结构联合反演,利用2000年4月至2006年3月云南和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给出的P波初至走时资料,确定了川滇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同时获得了川滇地区6 642次中小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结果表明:①川滇地区地震震源平均深度随震级增... 通过震源与速度结构联合反演,利用2000年4月至2006年3月云南和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给出的P波初至走时资料,确定了川滇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同时获得了川滇地区6 642次中小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结果表明:①川滇地区地震震源平均深度随震级增大而加深的特征明显,地震震级越大,震源深度越深,但震源下界不超过25 km;②在瑞丽-龙陵、丽江-小金河以及龙门山等断裂带以西地区,震源深度偏浅,大多在15 km以上,15 km深度以下地震稀少;③川滇地区中小地震分布具有与强震相同的地壳深部介质背景,震源大多分布于正、负异常过渡区的速度相对较高一侧,而其下方主要为低速异常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联合反演 重新定位 速度结构
下载PDF
利用重复地震观测地壳介质变化 被引量:28
17
作者 周龙泉 刘桂萍 +1 位作者 华卫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共9页
利用天然重复地震观测地壳介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其精度主要受地震定位精度、重复地震位置不一致以及震相读取误差等影响,这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对重复地震进行位置归一处理,并且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消除... 利用天然重复地震观测地壳介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其精度主要受地震定位精度、重复地震位置不一致以及震相读取误差等影响,这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对重复地震进行位置归一处理,并且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消除震相读取误差影响,从而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根据上述方法原理,利用大姚地区重复地震观测该地区地壳介质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测量的精度,并且显示在2003年大姚6.2级、6.1级地震前出现了短期的地壳介质速度明显升高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地震 射线追踪 波形互相关 地壳介质变化 大姚地震
下载PDF
尾波Q_c值随时间变化在地震预测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杰 +1 位作者 张国民 王伟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8,共10页
利用云南地区22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自1999年下半年至2004年下半年的1 403条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周围50 km内的尾波Qc值;并给出了其中14个资料相对较为丰富的台站的尾波Qc值随时间变化结果。依... 利用云南地区22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自1999年下半年至2004年下半年的1 403条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周围50 km内的尾波Qc值;并给出了其中14个资料相对较为丰富的台站的尾波Qc值随时间变化结果。依据这14个台的3 Hz、10 Hz、18 Hz频率点的2002年1月1日前后平均Qc值的变化,研究认为在未来几年内,云南地区比较危险的区域可能位于滇中块体的东南边界附近、滇中块体的西南部及其西边界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波QC值 Sato单次散射模型 时间变化特征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利用S波高频衰减参数对云南地区地壳Q值成像 被引量:25
19
作者 周龙泉 刘杰 +2 位作者 苏有锦 周俊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00-1507,共8页
根据3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云南地区1 999~2007年6429个近震的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对S波位移谱的高频衰减进行拟合,得到19009条衰减算子t~*数据.根据这些衰减算子t~*数据,反演得到云南地区地壳Q值分布.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Q值... 根据3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云南地区1 999~2007年6429个近震的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对S波位移谱的高频衰减进行拟合,得到19009条衰减算子t~*数据.根据这些衰减算子t~*数据,反演得到云南地区地壳Q值分布.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Q值分布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即红河断裂北侧地壳Q值整体偏低,而红河断裂南侧地壳Q值整体较高.云南地区1900年以来6级以上强震基本上位于低Q值区域,这可能由于强烈构造活动导致地壳产生大量裂隙,且裂隙中充满流体,从而表现为低Q值;但呈北西向的龙陵澜沧—耿马孟连一带的强震却位于高Q值区,这可能与该地区正发育一条新的构造带有关.此外,云南地区的高大地热流点(>80 mW/m^2)基本上位于低Q值区域,热流值与衰减值成负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地区 S波高频衰减 衰减算子t~* Q值成像
下载PDF
用PTD方法测定巴林左旗5.9级地震震源深度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新岭 张国民 +2 位作者 王辉 汪素云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6,共6页
震源深度是描述震源的最基本参数之一,给出了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具体位置,对了解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都有重要的意义。根据PTD方法,对2003年8月16日发生的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5.9级... 震源深度是描述震源的最基本参数之一,给出了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具体位置,对了解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都有重要的意义。根据PTD方法,对2003年8月16日发生的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5.9级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了测定,测定震源深度为20km,与东北地震构造区地震平均深度11±5km相比偏深。文中进一步分析讨论了对测定结果产生误差的各种因素,给出了减小误差的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地震区周围的地壳P波速度结构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具体的P波二层均匀速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D方法 地震震源深度 首波 直达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