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穗型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68
1
作者 文波 +3 位作者 田彦华 杨建昌 周开达 朱庆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以 18个不同穗重型水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重穗型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及其与茎秆的物理性状、机械组织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重穗型品种单穗重大、产量高与其株高的适当增加密切相关。重穗型品种由于单穗重和株高的增加 ,弯曲力矩加... 以 18个不同穗重型水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重穗型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及其与茎秆的物理性状、机械组织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重穗型品种单穗重大、产量高与其株高的适当增加密切相关。重穗型品种由于单穗重和株高的增加 ,弯曲力矩加大 ,但抗折力也明显提高 ,故而其茎秆抗倒伏能力并未降低。重穗型品种茎秆抗折力强的主要原因是 :(1)株高的增加主要在上部第 1、2节间 ,基部第 4、5、6节间变化甚小 ;(2 )基部各节间横切面积和茎壁厚度均有明显的增加 ,且茎、鞘干重也大 ,茎秆的充实程度良好 ;(3)茎壁机械组织厚度大 ,表皮细胞壁厚、层数多、厚度大且木质化、纤维化程度高 ,茎秆中维管束数目、面积也明显增多、增大。结果也表明 ,基部节间粗而壮 ,不仅可增强茎秆的抗折力 ,而且与单穗重、产量也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本文也讨论了与此有关的育种、栽培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穗型水稻 植株 抗倒伏能力 株高 茎秆物理性状 茎壁组织结构 产量
下载PDF
重穗型水稻光合作用、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 被引量:140
2
作者 朱庆森 +3 位作者 文波 田彦华 杨建昌 周开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5-381,共7页
以 18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重穗型水稻的光合作用及物质运转。结果表明 ,重穗型水稻在齐穗后的剑叶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中、轻穗型品种。其机理是剑叶的Rubisco活性提高及叶绿素含量增加 ;有在高、低光强、高温和低CO2 浓... 以 18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重穗型水稻的光合作用及物质运转。结果表明 ,重穗型水稻在齐穗后的剑叶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中、轻穗型品种。其机理是剑叶的Rubisco活性提高及叶绿素含量增加 ;有在高、低光强、高温和低CO2 浓度下对CO2 较强的同化能力的优势 ,光合“午休”现象较轻 ,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显示其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气孔性状优良、气孔开度积 (单位面积气孔密度×气孔开度 )大 ,也是重穗型水稻净光合速率高的重要气孔因素。重穗型水稻抽穗后物质积累的优势明显 ,且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转化率也远高于中、轻穗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穗型 光合作用 物质运转 物质积累 Rubisco活性 叶绿素含量 气孔
下载PDF
水稻开花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112
3
作者 王贺正 +4 位作者 李旭毅 李艳 张荣萍 刘慧远 汪仁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85-1489,共5页
水稻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已成为水稻抗旱性研究课题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10个水、旱稻品种(组合),在开花期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剑叶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面积及光合速率等10项与抗旱性有... 水稻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已成为水稻抗旱性研究课题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10个水、旱稻品种(组合),在开花期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剑叶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面积及光合速率等10项与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开花期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导度、叶面积等4项指标对水稻的抗旱性有显著影响,可作为水稻开花期抗旱性鉴定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组合)进行了抗旱性预测,结果与它们在田间表现基本一致,表明用这4个指标在开花期对水稻抗旱性进行鉴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性 鉴定指标 开花期
下载PDF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15
4
作者 王明田 王翔 +2 位作者 黄晚华 张玉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85-92,I0003,共9页
西南地区是中国重要农业生产区,季节性干旱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西南地区防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收集西南地区4个省(市)共97个代表气象站50a(1959年-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 西南地区是中国重要农业生产区,季节性干旱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西南地区防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收集西南地区4个省(市)共97个代表气象站50a(1959年-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水汽压等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标准中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干旱指标,以年、季为时间尺度,研究西南地区干旱频率和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近50a干旱强度和发生范围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年尺度干旱频率呈西部高,东部低的带状分布,高发区位于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云南西北部和中北部的山地、高原及河谷地带,发生频率在3年2遇以上;年干旱强度以中旱以上为主。不同季节干旱频率差异大:冬旱发生频率最高,春旱次之,秋旱较低,夏旱最低;干旱强度方面,冬旱强度最大,春旱次之,秋旱较小,夏旱最小;总体而言,干旱发生频率高的地方干旱强度也大。从年际变化看,西南地区总体上略有变湿的趋势,年干旱强度明显减弱,其中春旱、秋旱有减轻趋势,夏旱和冬旱有所增强;但近10a,年干旱强度增大明显,夏旱、秋旱、冬旱也明显上升,这与西南地区近几年干旱频繁发生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气象 水份 西南地区 时空分布特征 干旱强度
下载PDF
水分管理和氮肥运筹对水稻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04
5
作者 孙永健 孙园园 +4 位作者 刘树金 杨志远 程洪彪 贾现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21-2232,共12页
在高产施氮量180kghm?2条件下,以杂交稻冈优527为材料,通过"淹水灌溉"(W1)、"湿润灌溉(前期)+浅水灌溉(孕穗期)+干湿交替灌溉(抽穗至成熟期)"(W2)和"旱种"(W3)3种灌水及不同的氮肥运筹处理,研究水分管理... 在高产施氮量180kghm?2条件下,以杂交稻冈优527为材料,通过"淹水灌溉"(W1)、"湿润灌溉(前期)+浅水灌溉(孕穗期)+干湿交替灌溉(抽穗至成熟期)"(W2)和"旱种"(W3)3种灌水及不同的氮肥运筹处理,研究水分管理和氮肥运筹对水稻养分吸收、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各养分间及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分管理和氮肥运筹对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的累积、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水氮互作条件下各生育期氮、磷、钾间的吸收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抽穗期氮、磷、钾的累积与各养分在结实期转运总量间,以及结实期各养分转运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氮、钾在抽穗前期的累积对促进结实期各养分向籽粒的转运和提高产量影响显著,但氮肥后移比例过重(N4处理)及W3处理均会导致结实期叶片和茎鞘各养分转运总量的显著降低,氮、磷、钾降幅分别达2.73%~18.00%、8.03%~19.70%、6.52%~17.02%。据产量及其与养分吸收、转运间关系的表现,W1模式下氮肥后移量以占总施氮量的40%~60%为宜,W2模式与氮肥运筹方式为基肥:蘖肥:孕穗肥(倒四、二叶龄期分2次等量施入)=3:3:4组合是本试验最佳的水氮耦合运筹模式,W3模式下,应减少氮肥的后移量,氮肥后移量占总施氮量的20%~4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管理 氮肥运筹 养分吸收 转运及分配
下载PDF
水稻苗期抗旱性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93
6
作者 王贺正 李艳 +3 位作者 张荣萍 李旭毅 汪仁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23-1529,共7页
为探索水稻苗期抗旱性形态和生理机制,筛选苗期抗旱性指标,以1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干旱棚内系统研究了水、旱条件下苗期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叶龄、心叶下倒数第1叶叶面积、叶鲜重、根长4个指标的相对值与反复干旱存活... 为探索水稻苗期抗旱性形态和生理机制,筛选苗期抗旱性指标,以1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干旱棚内系统研究了水、旱条件下苗期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叶龄、心叶下倒数第1叶叶面积、叶鲜重、根长4个指标的相对值与反复干旱存活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作为苗期抗旱性的形态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氨基酸(AA)、抗坏血酸(AsA)、还原性谷甘肽(GSH)、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8个指标的相对值与反复干旱存活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作为苗期抗旱性的生理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立了SOD酶活性、GSH含量、叶鲜重和叶龄4个指标相对值为水稻苗期抗旱性的综合指标,以反复干旱存活率为因变量,4个综合指标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的抗旱性进行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抗旱性指标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 被引量:91
7
作者 童平 杨世民 +4 位作者 吴合洲 傅泰露 李敏 王明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5-511,共7页
对12个杂交水稻品种在两类生态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适应环境的能力主要由其自身因素决定,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品种间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差异均比生态区域间的差异更显著.产量与总干物质量和... 对12个杂交水稻品种在两类生态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适应环境的能力主要由其自身因素决定,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品种间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差异均比生态区域间的差异更显著.产量与总干物质量和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84和0.590,与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相关不显著.与低光强地区相比,高光强地区叶片厚度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降低.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产量中来自于后期光合积累物质的比例较大;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产量中来自于前期干物质积累及其转运的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生态条件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缓/控释氮肥对水稻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运转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91
8
作者 彭玉 孙永健 +4 位作者 蒋明金 徐徽 秦俭 杨志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9-870,共12页
为探究缓/控释肥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提高氮素利用率及增产机制。本研究以杂交中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在180 kg hm–2施氮量基础上,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控灌、干湿交替灌溉、传统灌水灌溉3种水分管理方式,副区设尿素全部底施、尿素常... 为探究缓/控释肥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提高氮素利用率及增产机制。本研究以杂交中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在180 kg hm–2施氮量基础上,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控灌、干湿交替灌溉、传统灌水灌溉3种水分管理方式,副区设尿素全部底施、尿素常规运筹、硫包膜缓释肥、树脂包膜控释肥4种氮肥种类,研究缓/控释肥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运转、分配和产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干物质量和氮吸收、转运、分配及产量具显著影响及互作效应,产量构成因素与氮素在结实期转运总量及其分配呈显著正相关。干湿交替灌溉和缓/控释肥均能提高干物质量、氮素吸收及产量并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施用缓/控释肥氮素表观利用率达42%~53%,相较于尿素全部底施和传统的尿素常规运筹,氮肥偏生产力提高6%~23%,氮素农学利用率提高26%~71%,增产8%~19%。控灌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氮素有效性高,保证足穗、促进重穗;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能保持氮素的高效释放,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从而提高稻株氮素积累、协调氮素分配;淹水灌溉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无效分蘖减少,氮素入渗、淋溶降低,成穗率提高。综合产量与氮素吸收、运转的表现,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为本试验最佳处理,能有效提高氮素利用率,促进高产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 干湿交替灌溉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79
9
作者 朱德峰 林贤青 +4 位作者 陶龙兴 张玉屏 郑家国 吕世华 《中国稻米》 2003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体系 形成 发展 强化栽培技术 基本特征
下载PDF
水氮互作下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氮素利用的关系 被引量:81
10
作者 孙永健 孙园园 +2 位作者 李旭毅 郭翔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55-2063,共9页
以杂交稻冈优527为材料,设"淹水灌溉"(W1)、"前期湿润灌溉+孕穗期浅水灌溉+抽穗至成熟期干湿交替灌溉"(W2)和"旱种"(W3)3种灌水及不同的施氮量处理,研究对水稻氮代谢酶活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探讨... 以杂交稻冈优527为材料,设"淹水灌溉"(W1)、"前期湿润灌溉+孕穗期浅水灌溉+抽穗至成熟期干湿交替灌溉"(W2)和"旱种"(W3)3种灌水及不同的施氮量处理,研究对水稻氮代谢酶活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探讨各生育期水稻氮代谢酶活性与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与氮对水稻各生育期氮代谢酶活性及氮素吸收利用有显著互作作用,W2相对于其他灌水处理有助于拔节至抽穗期水稻吸氮量的增加,提高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稻谷生产效率,而且与施氮量为180kg hm-2耦合能达到提高氮代谢酶活性、增产、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目的,为本试验最佳的水氮耦合运筹模式;施氮量达270kg hm-2时水氮互作优势减弱,不利于3种灌水方式下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的提高,还会导致产量及氮效率的下降。相关分析表明,水氮互作下各氮代谢酶活性与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据此可将各生育期功能叶GS活性作为准确判断水稻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的指标;并可将抽穗期剑叶中NR、GS、GOGAT及内肽酶(EP)活性作为综合评价水稻产量及氮效率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氮互作 氮代谢 酶活性 氮素利用
下载PDF
水氮互作对水稻氮磷钾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80
11
作者 孙永健 孙园园 +3 位作者 李旭毅 张荣萍 郭翔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5-664,共10页
以杂交稻冈优527为材料,设"淹水灌溉"(W1)、"前期湿润灌溉+孕穗期浅水灌溉+抽穗至成熟期干湿交替灌溉"(W2)和"旱种"(W3)3种灌水及不同的施氮量处理,研究对水稻氮、磷、钾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并探讨... 以杂交稻冈优527为材料,设"淹水灌溉"(W1)、"前期湿润灌溉+孕穗期浅水灌溉+抽穗至成熟期干湿交替灌溉"(W2)和"旱种"(W3)3种灌水及不同的施氮量处理,研究对水稻氮、磷、钾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并探讨各养分间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与氮对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的累积、转运、分配及产量均存在显著的互作作用,水氮互作下各生育期氮、磷、钾吸收、转运及其与产量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且抽穗前期氮、磷的累积以及分蘖盛期对钾的吸收状况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合产量与稻株氮、磷、钾吸收及转运关系间的表现,W2灌溉方式与施氮量为180kghm-2组合是本试验最佳的水氮耦合运筹方式,淹灌条件下,施氮量以180kghm-2为宜,旱种条件下,施氮量可适当降至90~18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氮互作 养分 吸收 转运及分配
下载PDF
遮光对杂交水稻组合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6
12
作者 朱萍 杨世民 +2 位作者 李树杏 陈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03-2009,共7页
对6个光敏感性不同的杂交稻组合在遮光处理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其对逆境的适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通过抽穗期遮光处理(80%遮光率)15d,及恢复自然光照15d后,水稻的产量显著降低;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增加,恢复生长15d后,并未... 对6个光敏感性不同的杂交稻组合在遮光处理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其对逆境的适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通过抽穗期遮光处理(80%遮光率)15d,及恢复自然光照15d后,水稻的产量显著降低;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增加,恢复生长15d后,并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弱光降低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减少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运输,增加丙二酫(MDA)含量和叶面积指数,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一。杂交水稻适应弱光环境的能力是由自身因素决定的,组合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弱光胁迫下剑叶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量子效率、叶绿素含量以及较低的MDA含量、SOD活性,是耐弱光水稻品种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 光合特性 水稻 产量
下载PDF
缓/控释肥对杂交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0
13
作者 彭玉 +3 位作者 蒋明金 严奉君 孙永健 杨志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8-1057,共10页
以杂交中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研究4种氮肥种类(尿素一道清、尿素常规运筹、硫包膜缓释肥、树脂包膜控释肥)在不同移栽秧龄施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期根系形态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秧苗3叶1心、5叶1心移栽时水稻... 以杂交中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研究4种氮肥种类(尿素一道清、尿素常规运筹、硫包膜缓释肥、树脂包膜控释肥)在不同移栽秧龄施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期根系形态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秧苗3叶1心、5叶1心移栽时水稻在结实期的总根长、根系体积和根系伤流强度比7叶1心移栽时高。与施用尿素相比,施用缓/控释肥显著增加了根干重、总根长、根系体积和根系伤流强度。在不同移栽秧龄下,施用缓/控释肥均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并向土壤深层分布,保持根系活力。相关分析表明,水稻籽粒产量与抽穗后的根干重、总根长、根系表面积、伤流强度和10 cm以下的根系分布比例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综合根系形态生理与产量表现,5叶1心移栽、施用树脂包膜控释肥,为本试验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释肥 根系 形态生理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66
14
作者 陶诗顺 +1 位作者 田彦华 魏万蓉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44,共3页
20 0 0年选用 12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稻组合在四川绵阳、温江进行了SRI试验 ,设 4 .5万穴 hm2 和 7.5万穴 hm2 两个密度处理。结果表明 ,两个试点各组合产量以 7.5万穴 hm2 密度处理较高 ,增产原因主要是有效穗的大幅度增加 ;SRI条件下 ... 20 0 0年选用 12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稻组合在四川绵阳、温江进行了SRI试验 ,设 4 .5万穴 hm2 和 7.5万穴 hm2 两个密度处理。结果表明 ,两个试点各组合产量以 7.5万穴 hm2 密度处理较高 ,增产原因主要是有效穗的大幅度增加 ;SRI条件下 ,水稻的分蘖潜力能得到充分发挥 ,单株分蘖数可达 70~ 80个 (4.5万穴 hm2 密度下 ) ;SRI以选择穗型中等偏大、分蘖力中等偏上的组合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试验 强化栽培体系 栽培密度
下载PDF
秸秆覆盖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9
15
作者 严奉君 孙永健 +5 位作者 徐徽 李玥 杨志远 蒋明金 吕腾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5,共13页
【目的】在我国稻-麦、稻-油等多熟制区域,富含氮素的小麦、油菜等水稻前茬作物秸秆被大量弃置、焚烧,造成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与此同时,稻季氮肥投入量却在逐年增加,因此在水稻生产中研究秸秆覆盖与氮肥配合施用的理论与技术,对实现秸... 【目的】在我国稻-麦、稻-油等多熟制区域,富含氮素的小麦、油菜等水稻前茬作物秸秆被大量弃置、焚烧,造成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与此同时,稻季氮肥投入量却在逐年增加,因此在水稻生产中研究秸秆覆盖与氮肥配合施用的理论与技术,对实现秸秆还田与减少氮肥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研究油菜、小麦2种秸秆覆盖方式下,3种不同的氮肥运筹方式对杂交稻主要生育时期根系生长、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根系生长与氮素利用及产量间的关系,以期寻求最佳的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搭配模式。【方法】本试验以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小麦秸秆覆盖(S1)、油菜秸秆覆盖(S2)和无秸秆覆盖(S0);副区为氮肥运筹模式,在135 kg/hm2总施氮量条件下,设置基肥∶蘖肥∶穗肥为5∶3∶2(N1);基肥∶蘖肥∶穗肥为3∶3∶4(N2);基肥∶蘖肥∶穗肥为3∶1∶6(N3)3种氮肥运筹模式,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研究各处理杂交稻在移栽后20 d、移栽后30 d、齐穗期和成熟期根系生长及形态、各生育期的干物质与氮素积累,水稻茎鞘的干物质转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以及各时期氮素积累及利用效率,同时对各生育时期根系生长与氮素利用及产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小麦秸秆覆盖均可有效促进杂交稻各生育时期的根系生长、改善根系形态、增加各时期的干物质与氮素积累,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及稻米产量。在不同种类秸秆覆盖下,基肥∶蘖肥∶穗肥(倒4叶龄期施入)为3∶3∶4(N2)时,可及时地对杂交水稻主要生育时期的根系生长进行调控,有效促进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率,提高水稻主要生育时期的氮素积累及氮肥利用效率,显著增加稻谷产量,为本试验中最优的氮肥管理模式;而氮肥后移比例过高(基肥∶分蘖肥∶穗肥运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还田 水稻 根系 氮素利用 产量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水稻结实期活性氧产生和保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4
16
作者 王贺正 +3 位作者 李旭毅 李艳 张荣萍 汪仁全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79-1387,共9页
【目的】探索不同抗旱品种在结实期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活性氧对水稻膜脂的伤害和清除机制。【方法】选用抗旱性不同的3个杂交水稻品种,在干旱棚内分别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水稻结实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双氧水(H2O2)... 【目的】探索不同抗旱品种在结实期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活性氧对水稻膜脂的伤害和清除机制。【方法】选用抗旱性不同的3个杂交水稻品种,在干旱棚内分别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水稻结实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双氧水(H2O2)、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及保护性酶活性等生理性状变化。【结果】结实期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和时间延长,细胞膜脂过氧化加重,抗旱性弱的品种膜脂过氧化更为严重;O2-?和H2O2积累迅速,抗旱性弱的品种比抗旱性强的品种积累速度快、幅度大;GSH、AsA、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且表现为,抗旱性弱的品种降速快、幅度大。抽穗后0~14d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3种酶活性升高,随后下降。【结论】抗旱性强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O2-??积累速率、H2O2含量、叶片MDA含量、GSH含量、AsA含量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幅度与品种的抗旱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活性氧 保护系统
下载PDF
重穗型水稻株型特性研究 被引量:65
17
作者 文波 +2 位作者 明东风 杨世民 朱庆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9-685,共7页
目的对重穗型杂交籼稻的一些主要的株型因子及其与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以15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结果重穗型品种的LAI比中、轻穗型品种有适当降低,但齐穗后其LAI和高效叶面积的衰减较慢,高效叶面... 目的对重穗型杂交籼稻的一些主要的株型因子及其与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以15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结果重穗型品种的LAI比中、轻穗型品种有适当降低,但齐穗后其LAI和高效叶面积的衰减较慢,高效叶面积率、比叶重、粒叶比有显著提高。重穗型品种上部3叶的长度、宽度、厚度和面积均显著大于中、轻穗型品种,且它们均与每穗粒数、实粒数、单穗重、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重穗型品种剑叶叶角小而挺直,倒2、3叶叶角顺次适当增大;重穗型品种的株高有所增加,上部3叶叶位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剑叶。结论这种较优的叶层结构利于形成较为理想的受光姿态,提高光能利用率,是重穗型品种的特性及其理想株型因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穗型 水稻 株型
下载PDF
水稻种质芽期抗旱性和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64
18
作者 王贺正 +2 位作者 李旭毅 张荣萍 李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594-599,共6页
以25%(w/v)PEG 6000作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条件,同时设对照处理,对不同水稻品种(系)芽期的发芽率、芽鞘长、芽长、根数、胚根长、根干重、芽干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相对胚根长、相对芽长、相对芽干重可作水稻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以各... 以25%(w/v)PEG 6000作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条件,同时设对照处理,对不同水稻品种(系)芽期的发芽率、芽鞘长、芽长、根数、胚根长、根干重、芽干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相对胚根长、相对芽长、相对芽干重可作水稻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以各性状相对值的抗旱级别而得出的抗旱总级别来鉴定水稻品种(系)抗旱性较为准确。用此方法对76个品种(系)进行了抗旱性鉴定,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芽期 PEG胁迫 抗旱性鉴定
下载PDF
不同灌水方式对水稻结实期一些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3
19
作者 张荣萍 +3 位作者 王贺正 李艳 李旭毅 汪仁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6-495,共10页
选用抗旱性不同的杂交水稻冈优527、D优363和汕优63,研究了旱种、湿润灌溉、"湿润灌溉(前期)+浅水灌溉(孕穗期)+干湿交替灌溉(抽穗至成熟期)"灌溉(简称C处理)和淹水灌溉4种灌水方式下,水稻结实期光合特征、渗透调节物质及保... 选用抗旱性不同的杂交水稻冈优527、D优363和汕优63,研究了旱种、湿润灌溉、"湿润灌溉(前期)+浅水灌溉(孕穗期)+干湿交替灌溉(抽穗至成熟期)"灌溉(简称C处理)和淹水灌溉4种灌水方式下,水稻结实期光合特征、渗透调节物质及保护性酶活性等生理性状变化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C处理和湿润灌溉两种灌水方式下,剑叶的叶绿素含量高,叶片衰老缓慢,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且有利于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主动积累和保护性酶CAT、POD活性的提高,维持了细胞正常的代谢。而旱种下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低,衰老快,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性酶的变化水平对水分胁迫程度极为敏感。产量以C处理最高,湿润灌溉次之,旱种降低了产量构成各项因素,从而减产。试验表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幅度和产量与品种的抗旱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水方式 结实期 生理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水氮管理模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利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2
20
作者 孙永健 孙园园 +4 位作者 徐徽 李玥 严奉君 蒋明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39-1649,共11页
以高产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中产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材料,通过"淹水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1N1)"、"控制性交替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2N1)"、"旱种+氮肥优化运筹(W3N2)"3种水氮管理模式处理,研究其对氮... 以高产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中产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材料,通过"淹水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1N1)"、"控制性交替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2N1)"、"旱种+氮肥优化运筹(W3N2)"3种水氮管理模式处理,研究其对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特性,并探讨氮素利用及产量与生理响应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氮效率品种间的差异与水氮管理模式对水稻氮素利用特征、灌溉水生产效率、生理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影响;不同氮效率品种间在氮肥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明显高于水氮管理模式的调控效应;而水氮管理模式对灌溉水生产效率、总吸氮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稻谷生产效率的调控作用显著。W2N1相对于W1N1及W3N2水氮管理模式能促进不同氮效率水稻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氮素的累积,提高功能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光合速率(Pn)及根系活力,进而提高稻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且对中产氮低效品种的调控效应显著高于对高产氮高效品种,为本试验最佳的水氮管理模式。高产氮高效品种的平均总颖花数、拔节至抽穗期稻株氮累积量、功能叶GS活性、Pn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尤其结实期高产氮高效品种更有利于维持叶片及根系的代谢同化能力,利于氮素转运、再分配到籽粒中提高稻谷生产效率及氮肥利用效率,是氮高效品种相对于氮低效品种高产、氮高效利用的重要原因。相关分析表明,水氮管理模式下不同氮效率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功能叶GS活性、Pn及根系活力与氮素利用及稻谷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尤其以水稻抽穗期剑叶GS活性及根系活力与氮素利用及稻谷产量的正相关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管理模式 水稻 氮效率 氮素利用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