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剂科管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药剂科管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加强药剂科管理后的处方100张进行研究讨论,再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未进行药剂科管理的处方100张进行比较,对比进行药剂科管理前后抗菌药物的使... 目的研究药剂科管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加强药剂科管理后的处方100张进行研究讨论,再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未进行药剂科管理的处方100张进行比较,对比进行药剂科管理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问题发生率以及处方的金额等变化。结果进行药剂科管理后,医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问题发生率以及处方的金额等都明显的比管理前的要好,管理前和管理后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药剂科管理,可以使得抗菌药物得到合理的使用,减少问题的发生率以及减少患者的处方费用,减轻经济压力,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可以在今后的药剂科管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科管理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效果
下载PDF
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干预意义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28期3929-3930,共2页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干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1年—2013年用药干预采取常规药学服务模式的100份病历作为对照组,2014年—2016年用药干预采取新型药学服务模式的100份病历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服药依...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干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1年—2013年用药干预采取常规药学服务模式的100份病历作为对照组,2014年—2016年用药干预采取新型药学服务模式的100份病历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服药依从性、药品差错事件、合理服药时间。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药品差错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与合理服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用药中采取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用药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与药品差错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延长合理服药时间,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用药合理性 干预 药品差错
下载PDF
对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4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其发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导致这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抗生... 目的:探讨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其发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导致这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抗生素种类,观察这些患者的不良反应的类型。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有16例(28.6%)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为氧氟沙星,有14例(25.0%)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为诺氟沙星,有11例(19.6%)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为环丙沙星,有10例(17.8%)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为格帕沙星,有4例(7.1%)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为司帕沙星,有1例(1.8%)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为培氟沙星;有19例(33.9%)患者不良反应的类型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17例(30.3%)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10例(17.8%)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为皮疹,有4例(7.1%)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为血液循环系统不良反应,有6例(10.7%)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为关节疼痛。结论: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中,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易引起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接受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医生应在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及时了解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史,合理地为其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氧氟沙星 司帕沙星
下载PDF
中药浸泡治疗多发性跖疣62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丽 《实用医技杂志》 2001年第11期868-869,共2页
我们从1997年1月~1999年10月,应用中药煎剂浸泡法,治疗多发性跖疣6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中药浸泡 多发性跖疣
下载PDF
特比萘芬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9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实用医技杂志》 2001年第11期834-835,共2页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方法:98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男性56例,女性42例,年龄8~65岁,平均年龄39.5岁)用1%特比萘芬膏涂布患处,每日2次,连续2~3WK。结果:痊愈率81.6%,总有效率97.9%。结论:1%特比萘苏膏治...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方法:98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男性56例,女性42例,年龄8~65岁,平均年龄39.5岁)用1%特比萘芬膏涂布患处,每日2次,连续2~3WK。结果:痊愈率81.6%,总有效率97.9%。结论:1%特比萘苏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疗效佳,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比萘芬 皮肤真菌病 抗真菌药 治疗
下载PDF
用更昔洛韦对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0期222-223,共2页
目的:探讨用更昔洛韦对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感染巨细胞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更昔洛韦对这76例患儿进行了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76例患儿... 目的:探讨用更昔洛韦对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感染巨细胞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更昔洛韦对这76例患儿进行了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76例患儿治疗的效果。结果:在这76例患儿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4例,为好转者有44例,为无效者有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89.47%。结论:用更昔洛韦对感染巨细胞病毒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药可作为临床上对感染巨细胞病毒患儿进行治疗的优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感染 患儿 更昔洛韦 效果
下载PDF
采乐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120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南丽萍 《实用医技杂志》 2001年第11期881-881,共1页
我科于1997年11月至2001年1月使用2%酮康唑洗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称采乐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120例,疗效满意,现将记录完整的120例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采乐洗剂 治疗 脂溢性皮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