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烤烟叶霉变率随时间变化的SPSS曲线拟合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袁逢春 苏罗毅 +3 位作者 李庆华 胡伟 李文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0-1135,共6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一个合适的模型,以表征初烤烟叶霉变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达到研究目的,以昆明卷烟厂整理车间2007-2010年3个烤季在不同时间段的烟叶霉变率平均值为基础,利用SPSS软件进行曲线拟合,采用偏差因子(Bf)和准确因子(Af)评价... 本研究旨在筛选一个合适的模型,以表征初烤烟叶霉变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达到研究目的,以昆明卷烟厂整理车间2007-2010年3个烤季在不同时间段的烟叶霉变率平均值为基础,利用SPSS软件进行曲线拟合,采用偏差因子(Bf)和准确因子(Af)评价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初烤烟叶霉变率与时间两个变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7种非线性模型中,Cubic(三次曲线)模型的R2值均大于其他模型,而且只有Cubic模型的判定系数R2值(0.999)大于0.99,非常接近1,标准误最小(0.031),因此Cubic模型最合适用来表征初烤烟叶霉变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Cubic模型的三个烤季平均偏差因子为1.04,平均准确因子为1.28,故通过验证,Cubic模型能快速准确地预测初烤烟叶随时间变化的霉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烟叶 霉变率 SPSS 曲线估计 偏差因子 准确因子
下载PDF
霉变烟叶和正常烟叶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差异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庆华 袁逢春 +2 位作者 苏罗毅 李文鹏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5-38,共4页
为阐明霉变烟叶和正常烟叶化学组成的差异,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了初烤烟叶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1正常烟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是霉变烟叶的3.6倍;2正常烟叶中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75.58%;霉变烟叶中含量较高的是天冬氨酸... 为阐明霉变烟叶和正常烟叶化学组成的差异,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了初烤烟叶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1正常烟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是霉变烟叶的3.6倍;2正常烟叶中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75.58%;霉变烟叶中含量较高的是天冬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和苯丙氨酸,四者之和占总量的68.69%;3脯氨酸、天冬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和苯丙氨酸在两种烟叶中的差异较大。游离氨基酸总量降低以及特定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可作为烟叶霉变识别的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烟叶 霉变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烤烟烟叶浸出物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苏罗毅 +1 位作者 王若南 李文鹏 《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5-37,共3页
采用比浊法和菌丝体湿重法测定生物量,测定了初烤烟叶蒸馏水浸出物对4种细菌和3种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浸出物对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影响不同.在剂量范围内,烟叶浸出物对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大肠杆菌(Escherich... 采用比浊法和菌丝体湿重法测定生物量,测定了初烤烟叶蒸馏水浸出物对4种细菌和3种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浸出物对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影响不同.在剂量范围内,烟叶浸出物对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没有抑制作用,对爪哇毛霉(Mucor jaranicas),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白色念珠菌(Canadida albi-cans)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9.5%,74.8%和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烟叶 浸出物 微生物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