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志愿军老兵的情结
1
作者 吴成德(口述) (整理) 《红岩春秋》 2023年第7期56-59,共4页
“我跟你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各战场节节败退,兵力损失增大。为了扩充兵源,当局强制征兵。后来,国民党军队见到青壮年就抓进部队,俗称“抓壮丁”。除非家里有钱有势,否则很难幸免。1949年3月5日,我正在家中,被突然闯入的国民党军... “我跟你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各战场节节败退,兵力损失增大。为了扩充兵源,当局强制征兵。后来,国民党军队见到青壮年就抓进部队,俗称“抓壮丁”。除非家里有钱有势,否则很难幸免。1949年3月5日,我正在家中,被突然闯入的国民党军抓了壮丁。随后,被编入国民党41军124师372团3营7连,那时我还不满17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 有钱有势 志愿军 国民党 青壮年
下载PDF
停战时刻,军旗高高飘扬
2
作者 尹全焕(口述) (整理) 《红岩春秋》 2023年第2期68-71,共4页
1951年2月,不满17岁的我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44军的新兵。4月,转入44军130师政治训练队,作为文化教员参加培训。10月,加入130师388团侦察连。1952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原第四野战军第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师、第135师及第44军13... 1951年2月,不满17岁的我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44军的新兵。4月,转入44军130师政治训练队,作为文化教员参加培训。10月,加入130师388团侦察连。1952年10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原第四野战军第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师、第135师及第44军130师合编为一个军入朝作战。1953年1月21日,新合编的54军从广东惠阳出发,向东北开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野战军 中共中央军委 侦察连 训练队 文化教员
下载PDF
为祖国奋力起飞
3
作者 郑银才(口述) 胡婷(整理) (整理) 《红岩春秋》 2022年第7期66-69,共4页
作为一名航空老兵,我已经退役17年。退役至今,我仍然关注国家高科技武器装备和现代化军事设备的发展。每当看见那些斗志昂扬的战士,我好像又回到了为祖国奋力起飞的日子。维护空域安全稳定,捍卫祖国领空安全,守卫祖国美丽蓝天,是我终生... 作为一名航空老兵,我已经退役17年。退役至今,我仍然关注国家高科技武器装备和现代化军事设备的发展。每当看见那些斗志昂扬的战士,我好像又回到了为祖国奋力起飞的日子。维护空域安全稳定,捍卫祖国领空安全,守卫祖国美丽蓝天,是我终生的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武器 现代化 起飞 退役 祖国
下载PDF
36年前,我首漂长江
4
作者 周洪京(口述) 胡婷 (整理) 《红岩春秋》 2022年第5期66-68,共3页
敢为人先20世纪80年代,南极、北极、珠峰等相继被征服后,长江成为唯一未被人类全程漂流过的大河。美国报纸《今日美国》称漂流长江为“人类对地球的最后一次征服”,世界掀起了一股“漂流长江”的热潮。长江上游金沙江段,有数不尽的急流... 敢为人先20世纪80年代,南极、北极、珠峰等相继被征服后,长江成为唯一未被人类全程漂流过的大河。美国报纸《今日美国》称漂流长江为“人类对地球的最后一次征服”,世界掀起了一股“漂流长江”的热潮。长江上游金沙江段,有数不尽的急流险滩、暗礁漩涡,自古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险。漂流中途,许多人都无功而返,其中包括美国著名激流探险家肯·沃伦。1986年9月13日,肯·沃伦率领的中美联合长江漂流探险队,在四川巴塘宣布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日美国》 长江漂流 急流险滩 敢为人先 征服 沃伦
下载PDF
炮火中,我教战士写家书
5
作者 王贤(口述) (整理) 《红岩春秋》 2022年第2期48-51,共4页
初出茅庐立军功1949年12月,在四川彭县(今彭州市)读高一的我,被解放军186师招入川康工作团预备学员队。1950年2月5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我在这天正式入伍。在部队,经过思想政治学习,我的认识明显提高。从那时起,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 初出茅庐立军功1949年12月,在四川彭县(今彭州市)读高一的我,被解放军186师招入川康工作团预备学员队。1950年2月5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我在这天正式入伍。在部队,经过思想政治学习,我的认识明显提高。从那时起,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我心中逐渐扎下了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生难忘 思想政治学习 学员队 为人民服务 彭州市 家书
下载PDF
我和志愿军战友在朝鲜亲历反细菌战
6
作者 康绍禹(口述) 胡婷(记录/整理) (记录/整理) 《红岩春秋》 2022年第1期48-53,共6页
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是我终身难忘的记忆。历经战火硝烟,我幸存下来,但我的很多战友却长眠在白山黑水间。回忆往昔,我总会想:那时,到底是一股什么力量促使我们前仆后继、出生入死?山河已无恙,铁血今犹在。那些逝去的日子,终将成为伟... 抗美援朝那段峥嵘岁月,是我终身难忘的记忆。历经战火硝烟,我幸存下来,但我的很多战友却长眠在白山黑水间。回忆往昔,我总会想:那时,到底是一股什么力量促使我们前仆后继、出生入死?山河已无恙,铁血今犹在。那些逝去的日子,终将成为伟大历史的生动注脚,成为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细菌战 难忘的记忆 战火硝烟 抗美援朝 精神财富 志愿军 白山黑水
下载PDF
守护军马的日子
7
作者 陈书荣(口述) (记录整理) 《红岩春秋》 2022年第3期73-75,共3页
陈书荣,1933年生于江西省万安县,中共党员。1951年7月入伍,先后在志愿军后勤部兽医防治队、志愿军后勤部五分部军马医院任化验员。1964年3月,任第七军医大学兽医。1981年,任第三军医大学器材处主治兽医。1988年3月退休。2020年,一场突... 陈书荣,1933年生于江西省万安县,中共党员。1951年7月入伍,先后在志愿军后勤部兽医防治队、志愿军后勤部五分部军马医院任化验员。1964年3月,任第七军医大学兽医。1981年,任第三军医大学器材处主治兽医。1988年3月退休。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我们宁静的生活。面对灾难,医务工作者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一辈子从医,虽未能与同行一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白衣执甲”,但也曾在朝鲜战场上忠实履行一个医者的职责,并尽心尽责地做了一辈子军营里另类的“军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军医大学 朝鲜战场 中共党员 军马 万安县 兽医 医务工作者 化验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